节能保温器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7383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能保温器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大有效传热面积的烹调器皿,尤其涉及一种增大传热面积、减小冷却面积的保温器皿,如锅、水壶等。
现有的锅、壶,有效传热面积小,明火加热时,火焰外露,热量损失大,耗能多;冷却面积大,保温性差,导热性也较差;锅、壶的底部易焦糊或积垢;加热时间长;外表单调、规格品种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有效传热面积大,冷却面积小,保温、导热性好,热损失小、能耗低、食物不易焦糊的节能保温器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节能保温器皿,具有器皿体,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器皿体的外表面设有蜂窝状金属层,器皿体置于座罩内,座罩底部设有导火口,座罩上部侧面设有排烟孔,座罩内表面设有绝热层,器皿体与座罩间的空间内设有金属丝网,器皿体底部设有阻火均温丝网。
本实用新型的座罩7的内表面可设置反射层。
附图图面说明如下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三个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参见
图1~3,所示器皿分别是普通锅、高压锅和炒锅,故器皿体即为锅体3。在锅体3的外表面热喷涂一层蜂窝状高导热系数的金属层4,以扩大有效传热面积和改善锅体3的导热性,热喷涂蜂窝状高导热系数金属层4,可采用铜、铝、银等导热系数高的金属。锅体3置于座罩7内,座罩7为金属材料,其底部设有导火口1,导火口1以喇叭口向上的喇叭状为宜,用以引导加热火焰进入座罩7内。座罩7上部沿锅体3的圆周侧面设有排烟孔8,座罩7的内表面设有一反射层9,反射层9可采用光滑的白色耐高温涂料或搪瓷,也可采用高光洁度镀层或金属面,用以反射辐射热,减少热损失。在反射层9上,设有采用绝热材料的绝热层6,用以保温,同时减少热损失。在座罩7的外表面可设置装饰层10,装饰层10可以是涂料、搪瓷、镀膜等,配以图案花纹,以增强装饰效果及美感。锅体3与座罩7之间的空间内设有波纹金属丝网5,用以回收烟气的余热。锅体3的底部设有阻火均温丝网2,阻火均温丝网2采用金属材料,可将火焰阻于其下方,使锅体3的底部均匀受热,以防止锅内食物焦糊。锅体3与座罩7可通过螺钉11螺纹连接,也可采用焊接或扣接等方式相接。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置于炉具上,使导火口1对准火焰,火焰由导火口1进入座罩7内,首先与阻火均温丝网2接触,可使其达到赤热状态,火焰被阻于阻火均温丝网2的下方,烟气经阻火均温丝网2向上移动,与锅体3底部具有高导热系数的金属层4进行直接传热和辐射传热,对锅体3内的食物均匀加热。烟气继续上移,通过锅体3圆周外侧的金属层4与锅体3进行热交换,波纹金属网5将热交换后烟气的余热回收,余热所剩无几的烟气由排烟孔8排出。座罩7内壁反射层9的反射作用和绝热层6的绝热保温作用,使燃料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传给了锅体3及波纹金属丝网5和阻火均温丝网2,波纹金属丝网5和阻火均温丝网2所吸收的热量最终也传给锅体3。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特点和传热方式,可使器皿在离开加热源后,还能在高温下保持较长时间,所以,当器皿加热到一定时间,就可脱离加热源,利用余热使食物加工至熟、热。
本实用新型的器皿还可以是烧水壶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外形美观,清洁卫生;2、使用寿命长;3、有效传热面积大,冷却面积小;4、保温、导热性好,热量损失小;5、充分利用燃料放出的热量,缩短了加热时间,省时、省燃料;6、使用时,食物不易焦糊。
权利要求1.一种节能保温器皿,具有器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器皿体的外表面设有蜂窝状金属层,器皿体置于座罩内,座罩底部设有导火口,座罩上部侧面设有排烟孔,座罩内表面设有绝热层,器皿体与座罩间的空间内设有金属丝网,器皿体底部设有阻火均温丝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保温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座罩7的内表面设有反射层。
专利摘要一种节能保温器皿,其器皿体的外表面设有蜂窝状金属层,器皿体置于座罩内,座罩底部设有导火口,座罩上部侧面设有排烟孔,座罩内表面设有绝热层,器皿体与座罩间的空间内设有金属丝网,器皿体底部设有阻火均温丝网。本实用新型有效传热面积大,保温导热性好,热损失小,能耗低,使用时食物不易焦糊。外表面新颖,卫生、美观,是理想的家庭炊具。
文档编号A47J27/02GK2120516SQ92209128
公开日1992年11月4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5日 优先权日1992年5月5日
发明者吕燕 申请人:吕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