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控制热风干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7384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电控制热风干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型——光电控制热风干手器,属日用电器技术领域。
热风干手器是用电热丝通电加热产生热风,再让热风吹过湿手,而把手上的水吹、烘干。但是,由于现有的热风干手器均是采用电磁振荡类的电磁感应开关系统去实现自动控制,其电子元器件要求高,电路复杂,成本高,不便于普及推广应用。同时,其电磁振荡产生的电磁波或大或小会影响到其附近的家用电器的正常工作;而且由于没有定时控制,接通电源后,其元器件每天都要工作24小时,这将使元器件寿命缩短,元器件损耗增加,整机故障率增高,可靠性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热风干手器上述的控制系统线路复杂、成本高、不便于普及应用,而又没有定时控制、元器件寿命短、损耗增加、故障率高等缺点,提供一种具有线路简单的光电自动控制和定时控制器的成本低、可靠性高的光电控制热风干手器。
本实用新型的底座板内结构示意图及面板结构示意图分别如


图1和图2所示。光电控制热风干手器主要由光敏元件1——光敏二极管D5或光敏电阻、主电热丝2、辅电热丝3、光电控制电路板4、微型电扇5、底座板6、微型变压器7、过热保护开关8、干手空间9、发光元件10、定时器11、面板12、辅电热丝开关13共同组成,其结构安装位置和相互连接关系为发光元件10和光敏元件1分别对称安装于底座板6的左、右的下侧,微型变压器7、微型电扇5、电路板4分别安装于底座板6上方的左侧、中间、右侧,主电热丝2、辅电热丝3及过热保护开关8固装于底座板中部;定时器11和辅电热丝开关13分别安装于面板12的左、右上侧,底座板6与面板12用螺钉紧固连成一整机;各部件及元器件间均为电气连接,其电气连接原理图如图3所示。其中,光电控制电路由微型变压器B与二极管D1~D4组成的整流器或固体整流器件ZL、电解电容C1、发光元件L相并联后,再与由光敏二极管D5或光敏电阻、稳压二极管D6、电阻R1~R2、三极管T1、及继电器J组成的光电开关电路相并联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拨动定时器拨键BJ至需要工作的时间,例如30分钟,便接通220伏市电源,由变压器B降压,经整流器ZL整流和电容C1滤波,作为发光元件L及光电开关电路的直流电源。当无人干手时,发光元件L发出的光照射到光敏元件-光敏二极管D5或光敏电阻上,其阻值迅速减小,使光电开关电路的晶体管T1的射基极间加上反向偏压,三极管T1绝止,无电流流过继电器J,使继电器J的常开开关Jk1保持常开,主、辅电热丝R3、R4及电扇M均不通电,不产生热风;当有人需要干手时,把手伸进干手空间9,便把发光元件L发出的光遮挡住,使光敏元件D5或光敏电阻无法受到光敏元件L发出的可见光的照射,而使其阻值立即增大,使三极管T1饱和导通,使继电器J的常开开关Jk1吸合,使主、辅电热丝R3、R4及电扇M导电,产生热风吹干湿手。当手移开干手空间9后,光敏二极管D5或光敏电阻重新受到发光元件L发出的可见光照射,三极管T1重新截止,继电器J的开关Jk1又恢复常开状态、切断电源,主、辅电热丝R3、R4及电扇M又不通电不产生热风。在定时器设定的工作时间内,只要把手伸进干手空间9,就产生热风把手吹干,把手一移开,就不产生热风。超过定时的设定时间后,本干手器便与市电电源断开;过热保护开关K1是一个常闭开关,它由膨胀系数不相同的双金属片制成,当某种意外原因致温度过高时,双金属片便向外弯,使原来常闭接触的开关脱离接触,自动切断主、辅电热丝R3、R4的电源,不再加热,起到过热安全保护作用;辅电热丝R4的开关K2是用于调节热风的温度,当冬天天气寒冷、环境温度较低时,闭合K2,就可接通辅电热丝R4,以提高热风温度;当夏天时,环境温度高,可断开K2,使辅电热丝断电不发热,使热风温度适合,又节省了电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热风干手器相比,有如下的优点和效果①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定时器,使既保障了安全,也使主要元器件不用每天24小时工作,减少了元器件损耗,增长了寿命,减少了整机故障率,提高了安全可靠性;②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简单的光电控制电路,使元器件减少、降低了成本、体积和重量也减小,便于普及推广应用到家庭、工厂车间、办公楼、医院等场所的洗手间;③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过热保护开关和辅电热丝及其开关,使用更加方便、安全可靠,并节约了电能,用它取代擦手毛巾,对保障公民卫生健康有较大的好处。而且每次干手时间只要40秒钟左右,电费仅约0·4分钱,比用卫生手纸擦手还便宜。
对说明书附图再简单说明如下
图1为光电控制热风干手器底板内结构示意图;图2为光电控制热风干手器面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光电控制热风干手器电气连接原理图;图中BJ为定时器11的拨键、B为变压器7、ZL为整流器、L为发光元件10、D5为光敏元件1、M为电扇5、Jk1为继电J的常开开关、K1为过热保护开关8、K2为辅电热丝3的开关13、R3为主电热丝2、R4为辅电热丝3。
发明人在华南理工大学实验室实施了本实用新型,其实施步骤、方法如下(1)按
图1和图2所示加工尺寸为280×235×120mm的底座板和280×235mmm的面板,按图3所示加工制作70×35mm的印刷电路板;(2)按图3所示和上面说明书所述,设计、加工和选购各部件和元器件,其中变压器B输出交流电压为24伏;发光元件可为18伏小灯泡;主、辅电热丝功率可分别为550瓦和350瓦,继电器J型号为JZC-21系列;定时器型号为JFJ-60系列,电扇为8瓦交流微电扇;(3)把制作和选购的部件按
图1、图2和图3所示位置安装于底座板、面板和光控电路印刷电路板上,按图3进行电气连接,并简单调试;最后把底座板与面板用螺钉固紧,便成功地实施了本实用新型。发明人测试和试用结果,证实达到优良效果,工作安全可靠,光电控制无出现误动作,主辅电热丝同时加热,40秒钟可将刚洗湿的手吹干。
权利要求一种光电控制热风干手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光敏元件、主、辅电热丝、光电控制电路板、微型电扇、底座板、变压器、过热保护开关、干手空间、发光元件、定时器、面板、辅电热丝开关共同组成,其结构安装位置和相互连接关系为发光元件和光敏元件分别对称安装于底座板的左、右的下侧,变压器、微电扇、电路板分别固接于底座板上方的左侧、中间、右侧,主、辅电热丝及过热保护开关分别固装于底座板中部;定时器、辅电热丝开关分别固装于面板左、右上侧;各部件之间为电气连接;其中,光电控制电路由变压器B与二极管D1~D4组成的整流器或固体整流器件ZL、电解电路C1、发光元件L相并联后,再与由光敏二极管D5或光敏电阻、稳压二极管D5、电阻R1~R2、三极管T1及继电器J组成的光电开关电路相并联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光电控制热风干手器,属日用电器。它由光敏元件、电热丝、光电控制电路、电扇、底座板、变压器、过热保护开关、干手空间、发光元件、定时器、面板等组成,各部件间为电气连接。其中光电控制电路由变压器、整流器、电容、发光元件并联后再与由光敏元件、稳压二极管、电阻R
文档编号A47K10/00GK2126034SQ9220917
公开日1992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3日 优先权日1992年5月3日
发明者冯毅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