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锅盖琴音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309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壶、锅盖琴音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壶、锅盖琴音报警装置,借由按装于壶、锅盖上由握提座及发音板所组成的结构,在壶、锅内的水沸腾,上冲蒸气通过本装置而逸出过程中,得以发出如口琴般和谐悦耳的声音,产生报警及通知效果,并达到杜绝燃料浪费,及确保使用安全性的功效。
一般传统水壶、锅具等用以煮水或烹调汤食的用品,最早都在其盖体部位,除了设有一只供握持的握钮外,全盖体为密封形式,因此在壶、锅内的水、汤煮沸时,假吾使用者忙于他事或是疏于注意,往往会造成沸水及蒸气冲掀盖体满溢而出,容易导致浇熄炉火,特别在使用煤气为燃料时,将造成煤气持续外泄而产生煤气中毒的危害,另一方面若沸水未浇熄燃料,而持续燃烧直至壶、锅内的水烧干时,不但严重浪费燃料,更易引发火灾,无安全使用的保障。为此,市面上出现一种在盖体上设一只小孔的壶,锅用品,此种结构虽在水沸时蒸气会由该小孔逸出,偶会发出声响,但是该种声响一来不稳定(声音时有时无),报警效果不佳,二来所发出的声响尖锐刺耳,令人闻的不适,亟待改善。
鉴于上述情况,本案申请人针对传统式壶、锅盖体无报警装置,或即使有发声装置,却效果不佳等弊端,潜心研究,并经以实际样品制与测试,已成功地开发出一种得以稳定确实发出和谐悦耳口琴般声响,达到优异报警、杜绝燃料浪费及确保使用安全的“壶、锅盖琴音报警装置”。
为对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及功效能有更具体的了解,现配合附图所示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部件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组合剖示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部件组合外观图。
诸图中各标号含义如下10握提座21栅孔11气室22簧片12隔板30盖体13逸气孔31气孔14螺纹孔40螺丝20发音板参阅
图1,本实用新型装置主要由握提座10及二发音板20所组成,其中握提座10其前缘内部由下而上设有一气室11,该气室11中央设有一隔板12,以将气室11一分为二,同时气室11两侧壁各设有贯通内外的逸气孔13,另握提座10底部中央,具有一螺纹孔14。
发音板20板体上有两道栅孔21,且在栅孔21位置上各设有长短不一的簧片22。
前述结构的组合,可参阅图2,二发音板20分别嵌插固定于握提座10的气室11内二侧壁处,而握提座10则借一螺丝40穿过盖体30的通孔再锁入其螺纹14以锁固在(壶或锅)盖体30上,在按装锁固至定位后,握提座10的气室11正对盖体30上所设的气孔31,整体组合完成的外观可参阅图3,(本图为按装于茶壶上的实施例)。
借由前述装置,当壶、锅内的水被煮沸时,蒸气自然上冲而由气孔31进入本装置气室11中,分别通过簧片22、栅孔21而由逸气孔13以逸入空气中,在前述过程中,蒸气的气流同时鼓动二发音板20上长短不等的簧片22振动,据以使各簧片22发出音调高低不同,但却和谐美妙的口琴般声响,达到稳定且悦耳的报警通知效果,使用者闻声便能立即前来处理,有效杜绝燃料的无谓浪费,以及煤气外泄或引发火灾的危险。
权利要求1.一种壶、锅盖的琴音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部件组合而成一握提座其前缘内部由下而上设有一气室,该气室中央设有一隔板,且气室两侧壁各设有贯通内外的逸气孔,而握提座底部中央具有一螺纹孔;二发音板板体上设有两道栅孔,在该栅孔位置各设有长短不一的簧片,分别嵌固于前述握提座的气室内二侧壁;而前述内装有发音板的握提座,则借由螺丝锁装于壶、锅盖体上,使盖体的气孔与其气室相对。
专利摘要一种壶、锅盖琴音报警装置,由一握提座及两发音板构成,该握提座前缘内部由下而上设有气室,气室两侧各设有逸气孔,而发音板上各具有、设有长短不一的簧片的若干栅孔,该两发音板则嵌设于握提座的气室内两壁,当握提座利用螺丝锁固于壶、锅盖体顶部时,其气室正对盖体的气孔,当壶、锅内的水沸腾,上冲蒸汽经气孔进入本装置气室内,经过二发音板的簧片时,便鼓动长短簧片发出和谐美妙的口琴般声响,告知使用者。
文档编号A47J27/212GK2143084SQ9223910
公开日1993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27日
发明者林振旺 申请人:银镒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