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家用洁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216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家用洁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靴清洁装置。
目前我国的鞋靴清洁一般为了手工操作,即使用传统的鞋刷刷除鞋面的灰垢。常见的微型电动鞋刷以直流微电机带动刷头旋转对鞋面进行清洁,该产品有其小巧,便携不污手的特点,但其性质和鞋刷相同,且难以进行较大量的清洁工作。有的公共场所使用了电动擦鞋机,共结构为单个或双个的园柱形擦鞋滚子,由电动机驱动旋转,使用者将脚上的鞋子接触擦滚即可擦净。该类产品由于结构庞大,很难进入家庭使用。为解决鞋靴清洁问题,公开了许多家用擦鞋机设计方案。但公开的方案大多存在结构复杂。外形庞大,造价高,操作不便以及难以有效地进行鞋面鞋底的清洁等缺陷,故至今很难见到成功的商品出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方便地对鞋面和鞋底同时进行清洁,并尽量减少居室占地面积。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其目的,洁鞋机由刷体、驱动电机、支座及外壳为基本组成,其中刷体分为鞋面刷体和鞋体刷体,同时动作,刷体设有法兰结构,法兰面上设置刷毛材料,便于对鞋面侧面进行清扫,鞋底刷体上设有鞋底支撑件,该部件的作用是保持鞋底与鞋底刷体之间具有合理的间隙,刷体和驱动电机轴端都带有摩擦轮,电机动力靠摩擦轮传递给刷体,驱动刷体动作。
鞋面刷体和鞋底刷体均可制成带有法兰结构的回转体刷轮,在回转体和法兰结构表面设置刷毛材料。
鞋底刷体也可由带法兰结构的回转体带动平移的带状刷构成,法兰面和带状刷体表面设置刷毛材料。
刷体上法兰结构可设于两端形成一单元刷轮,也可同时设于两端和中部形成双单元刷轮或三单元刷轮,不同单元刷轮可设置不同硬度或不同材质的刷毛材料。
驱动电机摩擦轮可以同时与两个刷体摩擦轮接触,将动力同时传递给鞋面和鞋底刷体,也可以与一个刷体摩擦轮接触,将动力传至该轮,再由该轮将动力传给与其接触的另一刷体摩擦轮,各摩擦轮之间设有中心距调节机构,保证有足够的接触压力。
为保证刷除的灰垢留在机壳内,在鞋底刷轮和鞋面刷轮下方设置有成型挡灰板,档灰上可安装刷毛。
鞋底支撑件可制成栅格式面板,面板背面装有电源触发开关。鞋底支撑件背面还可设置音响装置触发开关和局部照明开关。
栅格式面板在鞋底轮刷部位可上凸一段弧形,便于清扫鞋底内凹部位。
鞋底支撑件末端设置一止口,限定鞋子在水平方向上送入的最终位置。
鞋底支撑件前端设有复位弹簧,末端与支架铰接。
为保证灰垢清除方便,刷体下方设有集尘盒,需要时可移出将灰垢倒掉。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法兰结构的刷轮结构,且分别设置鞋面和鞋底刷体,故可很方便地对鞋面鞋体同时进行全方位的清扫,鞋底支撑板的设置可让使用者舒适地单脚操作,且触发音响发生和局部照明装置使整个过程轻松愉快,由于采用摩擦轮传递动力,故可减少占地面积,且造价低廉,很适于家庭、饭店、办公场所使用。


图1,外观及基本结构图。
图2,带刷式鞋底刷体结构。
图3,传动示意图一图4,传动示意图二图5,双单元刷轮结构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为,外壳(1)和底座(3)构成整个装置的外形。外壳(1)和底座(3)之间有一铰结接头(2)需要时可将外壳(1)掀开,便于清扫底座和刷体。外壳和底座除必须使用金属的部份外,还可用塑料成型制作。鞋面刷体由刷轮(9)和法兰结构(8)组成,安装于鞋底刷轮上方,鞋底刷体也可由刷轮(4)和法兰结构(7)组成,刷轮(4)可由沿轴向分不几段和单个小刷轮组成,小刷轮装入栅格面板的间隙处,由一根轴带动其转动,刷轮(4)也可以有一完整的轮刷轴,轴上安装刷毛材料时留出栅格面板各栅条的位置。鞋底刷体还可以由带法兰结构(7)的轴(10)带动一条或数条带刷(11)前后移动来清扫鞋底的灰垢,刷本上的法兰结构设前后于两端对形成一单元刷轮,在刷轴回转面(9、4)和法兰面(8、7)上均安装刷毛材料,这样鞋子从前端送入时,不但可以连续清扫鞋面上方和鞋底的灰垢,鞋子左右摆动即可连续清扫鞋面两侧面,由于鞋面法兰和鞋底法兰面的共同作用,可以将鞋面全方位地清扫。刷体上同时在端部和中部设置法兰结构,便形成双单元(18、16)或三单元刷体,双单元刷体的作用是在一个单元进行初步清扫后,可以在另一单元内进一步清扫或者涂刷鞋油。刷毛材料可用普通鞋刷所用天然或合成刷毛,也可采用普通织物,拉毛织物、泡沫海棉等材料,一般鞋底刷轮选用较硬的刷毛,鞋面刷轮及法兰面选用较软的刷毛或其它材料,刷毛材料可采用整体成型,栽插,粘接,机械固定等方法与刷体结合于一体。鞋底支撑件可制成栅格式面板(6),也可制成前后支点式或其它形式,安装于鞋底刷体上方,支撑面板(6)与底座(3)可在面板末端铰接,也可采用轴套形式套装定位,面板与底座之间还设有复位弹簧,当脚踏上面板时,面板下沉鞋底刷体凸出,同时触发电源开关,刷体动作便可进行清扫,脚放下后,复位弹簧将面板抬起,切断电源。除电源开关外,面板还可安装音响发生装置或局部照明开关。栅格面板的栅条在鞋底刷轮上方相应部位可上凸一弧形,工作时,刷毛沿弧形突出,便于清扫鞋底内凹部位。面板(6)末端可设置一止口装置(12)以限定鞋子在水平方向送入的最终位置。鞋面刷体和鞋底刷体上分别带有摩擦轮(13、14),驱动电机(17)带有摩擦轮(15)。摩擦轮传动系统可用两种方式工作。电机摩擦轮可同时与摩擦轮(13、14)接触,驱动两刷体同时动作;电机摩擦轮也可只与其中一个摩擦接触将动力传至该轮,再由该轮传至与其接触的另一摩擦轮。摩擦轮之间设有调节环节,调节轮之中心距,保证有足够的接触压力。摩擦轮用塑料,橡胶,皮革等非金属材料或其它金属材料制成,可整体成形或组合式结构。为了防止灰垢扩散,在壳体内,刷体下方安装有与法兰结构相适应的成型档灰板,档灰板上也可安装刷毛,在刷体旋转周期性与刷体各面接触将刷体上的灰垢刮掉或刷下。刮下的灰垢集存于底座下部的集尘盒(5)内,集尘盒可制成抽匣式,或者回转移出式,定期移出清理灰垢。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家用洁鞋机,由刷体、驱动电机,支座及外壳组成,其特征在于具有鞋面刷体(8、9)和鞋底刷体(4、7),刷体上设有法兰结构(7、8),法兰面上设置刷毛材料,对鞋面侧面进行清扫,鞋底刷体上方有鞋底支撑件(6),鞋面刷体设有摩擦轮(13),鞋底刷体设有摩擦轮(14),驱动电机轴端装有摩擦轮(15),驱动力靠摩擦轮相互传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鞋机,其特征在于鞋面刷体和鞋底刷体为带法兰结构(3、7)的回转体刷轮,在回转体和法兰表面设置刷毛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鞋机,其特征在于鞋底刷体由带法兰结构(7)的回转体(10)带动带状刷(11)平移组成,法兰面和带状刷体表面设置刷毛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鞋机,其特征在于法兰结构可设于刷体两端和中部形成双单元刷体(13、16),或三单元刷体,不同单元上设置不同硬度或不同材质的刷毛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鞋机,其特征在于驱动电机摩擦轮(15)与两个刷体摩擦轮(13、14)同时接触,也可与其中一个刷体摩擦轮(14)接触,该轮再与另一刷体摩擦轮(15)接触,摩擦轮之间具有中心距调节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鞋机,其特征在于刷体(16、18)下方设置有成型档灰板,档灰板上可安装刷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鞋机,其特征在于鞋底支撑件为一栅格式面板(6),面板背面装有电源开关、音响触发开关和局部照明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洁鞋机,其特征在于栅格面板(6)在鞋底刷轮部位上凸一段弧形,面板末端与底座铰接,前端带有复位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洁鞋机,其特征在于栅格面板(6)末端有一止口(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鞋机,其特征在于刷体(18、16)下方设有集尘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靴清洁装置。装置由刷体,驱动电机,支座及外壳组成,其中刷体分为鞋面刷体和鞋底刷体,同时动作,刷体上带有法兰结构,法兰面上的刷毛对鞋面侧面进行清扫,鞋底刷体上方设置鞋底支撑板,动力传递由驱动电机及两刷体上的摩擦轮相互进行。整个装置结构紧凑,造价低,适于家庭,饭店及办公场所使用。
文档编号A47L23/22GK2182599SQ9323932
公开日1994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28日
发明者袁昌平 申请人:袁昌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