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色火焰蜡烛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528692阅读:7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彩色火焰蜡烛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彩色蜡烛,特别是一种多彩色火焰蜡烛的制备方法。
彩色火焰蜡烛的制备技术,早在几年前已在国内外的专利文献中报导过。这些技术中有的采用石蜡或石蜡型燃烧剂为主燃剂,加入若干种金属氯化物作为发色剂。如专利号为USP4,386,904,日本专利昭611-16996中报导的该类技术,由于其石蜡是长碳链烃类,燃烧时火焰发光区和空气接触部分的温度较低,碳粒的氧化速度慢且不能充分燃烧。而未氧化的热微小粒在火焰中停留时,使火焰产生很深的黄心,造成发色剂产生的颜色难以遮住黄心,严重影响彩色效果。另外,这种彩焰蜡烛燃烧时还易出现昌烟、干枝、流泪等质量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有不少人研制出用非石蜡型燃烧剂。如专利号为CN86105053A及CN8910615.6的专利文献中,先后公开了一种以尿烷为主燃剂的火焰蜡烛的制备方法。虽然这种方法能解决传统的蜡烛那种黄心、冒烟、干枝、流泪等现象,但在制备时由于没有很好地掌握尿烷的溶解温度,也没采取有效措施延续它的溶解度,因此,当天气的平均气温达到30度以上时,这种产品一出厂就会湿湿润润,从而影响了产品的造形。另外,由于其燃烧芯线处理不当,导致燃烧速度太慢,不能与尿烷上表面的同芯线燃烧速度持平,面影响产品的实用性。加之它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等缺陷,导致该专利技术至今尚得不到有效实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制作工艺简单、造形美观,能有效减缓尿烷燃烧速度,确保芯线的燃烧与尿烷燃烧速度持平的彩焰蜡烛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以尿烷为主,混合有高级硬脂酸等几种原料组成主燃剂,以多种金属氯化物组成发色部分,由多种混合原料组成氧化剂,其中主燃剂是由尿烷93%,硬脂酸3%,醋酸乙烯-乙烯,失水苹草酸酐共聚2%,EVA共聚树脂2%构成。燃烧部分是采用植物棉花加工制成芯线后,再以天然草木灰1份,纸灰1份,煤灰1份,共5公斤,加水3升浸泡48小时,作为芯线的第一次氧化接触。采用氯铂酸0.1克,苛性纳13克,微粉氧化铝40克,水合肼30毫升,水3000毫升,对棉花芯线进行第二次氧化浸泡,待48小时后晾干,制成棉花绳即成为燃烧芯线。发色部分是将制得的燃烧芯线,采用不同的金属氯化物对其进行腐蚀,分别制成红、绿、白等多种色彩后,将棉花绳用手棱机按左右方向将发色芯包围着燃烧芯作为备用件,再将石膏制造的工模把芯绳系紧将主燃剂加热60度注入工模,待冷却后连工模一起构成一个多彩色蜡烛。
本发明的发色部分的燃烧芯线,包括红、绿、白等多种色彩,其中由氯化锂3.5克,金属锶2克,聚乙烯醇1.2克,铂金媒粉0.005克,水100毫升组成的红色发色物,其中铂金融媒粉由氯化铂0.0005克、苛性钠5克、水合肼30毫升、微粉氧化铝30克组成。由氯化铜60克,水100毫升,铂金融媒粉0.001克,三氯乙燃85毫升组成绿色发色物。由氧氯化锑40克、氯化钒15克、火棉胶5克、醋酸甲脂50毫升组成白色发色物。由三组配方分别组成不同色彩的棉花绳,在常温下进行浸泡腐蚀2小时,然后将处理好的棉花绳晒干,即成为可发出不同色彩的燃烧芯线。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主燃剂中增加一定配比的脂肪酸,护形EVA共聚树脂来增强它的溶点。采用醋酸乙烯-乙烯令本发明既易燃又有塑性。具有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燃烧稳定、无黄芯、不流泪、无干枝等特点。本发明经环保部门测定,符合环保卫生标准。使用安全可靠、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实施例主燃剂的制备由尿烷93%,硬脂酸3%,醋酸乙烯-乙烯,失水苹草酸酐共聚2%,EVA共聚树脂2%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后备用。
燃烧部分是采用植物棉花加工制成芯线后,再以天然草木灰1份,纸灰1份,煤灰1份,共5公斤,加水3升浸泡48小时作为芯线的每次氧化接触,采用氯铂酸0.1克,苛性纳13克,微粉氧化铝40克,水合肼30毫升,水3000毫升,对棉花芯线进行第二次氧化浸泡,待48小时后晾干,制成棉花绳即成为燃烧芯线。
发色部分的制备(以红色例)将制得的燃烧芯线,采用由氯化锂3.5克,金属锶2克,聚乙烯醇1.2克,铂金媒粉0.005克,水100毫升组成的金属氯化物对其进行腐蚀,其中铂金融媒粉由氯化铂0.0005克,苛性钠5克,水合肼30毫升,微粉氧化铝30克制得。
绿色发色物,由氯化铜60克,水100毫升,铂金融媒粉0.001克,三氯乙燃85毫升,不需加热浸蚀2小时后晾干棉花绳。
白色发色物由氧氯化锑40克、氯化钒15克、火棉胶5克、醋酸甲脂50毫升组成,用上述相同制备方法对其浸泡腐蚀。
将以上工作完成后,将制备好的棉花绳用手棱机按左右方向使发色芯包围着燃烧芯线备用。最后将用石膏制造的工模将芯绳系紧,再将主燃剂加热60度注入石膏模,待冷却后连工模及蜡烛一起构成产品。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彩火焰蜡烛的制备方法,以尿烷为主,混合有高级硬脂酸等几种原料组成主燃剂,以多种金属氯化物组成发色部分,由多种混合原料组成氧化剂,其特征在于主燃剂是由尿烷93%,硬脂酸3%,醋酸乙烯-乙烯,失水苹草酸酐共聚2%,EVA共聚树脂2%,燃烧部分是采用植物棉花加工制成芯线后,再以天然草木灰1份,纸灰1份,煤灰1份,共5公斤,加水3升浸泡48小时,作为芯线的第一次氧化接触,采用氯铂酸0.1克,苛性钠13克,微粉氧化铝40克,水合肼30毫升,水3000毫升,对棉花芯线进行第二次氧化浸泡,待48小时后晾干,制成棉花绳即成为燃烧芯线,发色部分是将制得的燃烧芯线,采用不同的金属氯化物对其进行腐蚀,分别制成红、绿、白等多种色彩后,将棉花绳用手棱机按左右方向将发色芯包围着燃烧芯作为备用件,再将石膏制造的工模把芯绳系紧,将主燃剂加热60度注入工模,待冷却后连工模一起构成一个多彩色蜡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彩色火焰蜡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发色部分的燃烧芯线,包括红、绿、白等多种色彩,其中由氯化锂3.5克,金属锶2克,聚乙烯醇1.2克,铂金媒粉0.005克,水100毫升组成的红色发色物,由氯化铜60克,水100毫升,铂金融媒粉0.001克,三氯乙燃85毫升组成绿色发色物,由氧氯化锑40克、氯化钒15克、火棉胶5克、醋酸甲脂50毫升组成白色发色物,将制得的三种不同色彩的棉花绳,在常温下进行浸泡腐蚀2小时,然后将处理好的棉花绳晒干,即成为可发出不同色彩的燃烧芯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彩色火焰蜡烛的制备方法。它由尿烷、硬脂酸、醋酸乙烯-乙烯、EVA共树脂等组成主燃剂。燃烧部分采用植物棉花制成的芯线,以草木灰、纸灰、煤灰各一份,加水在常温下浸泡48小时,再由氯铂酸、苛性钠、微粉氧化铝、水合肼加水对棉花芯线浸泡48小时,晾干后制成燃烧芯线。发色部分采用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对制好的燃烧芯线浸泡腐蚀,分别制成红、绿、白等发色芯线。最后将两种芯线制成的芯绳系在工模上,注入加热的主燃剂,待冷却后连工模一起构成彩焰蜡烛。本发明具有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燃烧稳定、无黄芯、不流泪等,使用安全可靠,对环境无污染。
文档编号C11C5/00GK1095099SQ94102000
公开日1994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15日
发明者吕树华 申请人:吕树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