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电饭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983阅读:10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电饭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炊具,特别是使现有的自动及电子电饭煲工艺结构简化,消除电接点粘蚀,不易控温失灵不稳致出夹生、焦糊米饭等并降低成本方便使用维修的改进电饭锅。
已现于公知公用的一种自动电饭煲,其结构特征是在其加热盘中设置磁钢限温器,依其在103℃左右温度下失磁而使一微动限温开关弹性起跳而断电,进而进入由双金属片等结构的温控器控制的65℃左右的自动保温阶段;但是,现行电饭煲功率很大,一般均在650-1000W之间,在连续高温及大电流条件下,限温开关及温控器开关的触点极易因电侵蚀打火等而导致接触不良及熔化粘连情况,限温器的磁钢件性能亦随时间延长性能退化,其开关的弹性铜合金片将因烧结而渐失弹性,根据实用及维修的大量统计数据表明,上述故障占有电饭煲故障率的95%以上,而上述各种均将因控温失灵不够稳定准确导致生成的米饭常发生焦糊、夹生等不正常情况,电饭煲几经使用,便很难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米饭来;公知的另一种电子保温电饭煲,其仍沿袭上述的限温开关,并另增设了电子控制的温控器及保温专用加热器实现保温,但其仍存开关烧蚀粘连现象,并使结构工艺复杂,成本升高使用不够灵活方便,改进不大;公知的另外一种电子自动电饭煲,其采用了微电脑芯片、温度传感器、双向可控硅控制的主加热器及保温加热器和盖、衬煲加热器等组成,依电脑控制的“吸水”、“加热”、“沸腾”、“焖饭”、“再加热”“保温”等程序实现自动煮饭,虽然其控制程度较为详细完备,但是在自动电饭煲中简易的“两点式”控温便已完全能做色、香、味俱佳的松软可口的米饭来,故其不仅显得过于繁冗,而且使结构工艺更加复杂,成本大增,并使使用上失去原有的方便性,较高的成本及复杂工艺,不仅不利生产厂实施,限于我国现有消费水平,其进入家庭也将较难,且使维修困难费用亦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除电接点粘蚀,不易温控失灵致出夹生、焦糊米饭等及使公知的自动及电子电饭煲工艺结构简化,成本降低,方便使用与维修的改进电饭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按如下所述这样实现的其以105℃、65℃为临界控温点,因理论与大量实验均证明米饭吸收水份澎胀后逐渐软化,若在105℃左右开始“焖饭”,在70℃左右保温,是最为简洁有效的控温手段,米饭里的a淀粉在65℃左右可以转化为味美且易为人体吸收的B淀粉,在70℃左右米饭可较长时间保存,而控温点过早于105℃易出夹生硬芯饭,温控点过迟将易使饭焦糊,所以选择合适的控温点不仅可以作出色、香、味俱佳的米饭,也是简化电饭煲工艺结构,降低成本,方便使用与维修的基本保证;本实用新型取消磁钢限温器控制开关等元件,设置由大功率双向可控硅、限温熔丝、加热器等顺次电连接构成的加热保温环路,而双向可控硅伺服于连接有触发开关、限温传感器、保温传感器、甄别接口的控制电路,按下与限温传感器构成“双稳态”开关的触发开关加热米饭时,保温传感器被禁止锁定,达到105℃左右,经限温传感器传感控制“关”加热器,降至65℃左右以下,经由保温传感器传感控制,开始保温,加热与保温可以控制同一个加热器,也可另外再控制专门设置的保温加热器。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使本实用新型在保证作出色、香、味俱全的米饭的前提下达到了消除电接点粘蚀,不易温控失灵致出夹生焦糊饭等及使公知的自动及电子电饭煲工艺结构简化、成本降低、方便使用与维修的目的。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更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改进电饭锅第1个实施例的电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改进电饭锅第2个实施例的电原理图。
图中1、限温传感器 2、保温传感器 3、触发开关4控制电路 5加热指示灯 6、保温指示灯7、双向可控硅 8、限温熔丝 9、加热器10、加热控制端 11、保温控制端12、~220V电源限温、保温传感器可以是半导体类器件,也可以是具较高灵敏度的双金属片等金属机械类传感器开关,控制电路可以是TTL、CMOS、晶体管等分立或门、线性电路构成,触发开关可用按钮,保温、加热指示灯可为绿、红或其它色发光二极管。
图1中,按下触发开关3,控制电路4的加热器控制端0,使双向可控硅7导通,进而使~220V电源12,加热器9、双向可控硅7限温熔丝8顺次电连接的回路通电加热米饭,达到温点105℃时,经限温传感器1,传感控制,控制电路4的加热控制端10经双向可控硅7,关加热器9,在加热控制端10为“1”期间,保温传感器2被禁止锁定,保温控制端11被锁定为“0”,不起作用,只有在米饭由105℃降至65℃以下后,其才在保温传感器2、控制电路4的控制下,经双向可控硅使加热器9间断通电而实现恒温,加热控制端10,保温控制端11可以在控制电路4内电连接合成为一个输出端子,一个加热器9兼作加热与保温。
图2中,与加热控制端10顺次电连接的双向可控硅7及加热器9限温熔丝8起主加热作用,而保温控制输出端11、控制的双向可控硅7及加热器9,限温溶丝8回路起保温作用,这一路可以取较小的功率容量,专门用于保温,保温控制端11,加热控制端10,可为分别输出端子,加热器9是加热与保温分开专用的。
注文中“煲”皆同锅。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电饭锅,其特征在于限温传感器1、保温传感器2及触发开发3的一端分别与控制电路4对应电连接,而它们的另外端子相关联后与控制电路4相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电饭锅,其特征在于加热控制端10与保温控制端11可以在控制电路4内合成一个输出端子,控制的一个加热器9兼作加热与保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电饭锅,其特征在于加热控制端10及保温控制端11分开输出,控制的对应加热器9分别开来作为加热与保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炊具;特别是使公知的自动及电子电饭煲工艺结构简化,消除电接点粘蚀,不易控温失灵致出夹生焦糊饭等并降低成本方便使用的改进电饭锅;其特征是加热器受控于与触发开关及限、保温传感器相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按下与限温传感器构成“双稳态”的触发开关,加热器“开”加热米饭时保温传感器被禁止,限温传感器在限温点“关”加热器,降至保温点,保温传感器开始控制保温。
文档编号A47J27/62GK2226904SQ9421711
公开日1996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1994年7月9日 优先权日1994年7月9日
发明者邵金波 申请人:邵金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