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保温闷煮两用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879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保温闷煮两用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保温闷煮两用锅。
目前人们普遍用来闷煮菜饭的锅是电饭煲,其主要缺点是需要消耗较多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消耗能源少,闷煮饭菜方便的高效保温闷煮两用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高效保温闷煮两用锅,它包括一可用来煮饭菜的不锈钢内锅,该内锅是由一锅体和一锅盖组成,在锅体侧壁上设有一对提手,锅盖中央设有一电木把手,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在所述内锅外的一保温隔热闷锅,该闷锅是由一锅体和一锅盖组成所述锅体是由一衬锅、一外壳、和设置在所述衬锅和外壳之间的一发泡塑料层组成,所述锅盖是由一外盖,一内盖,和设置在所述内、外盖之间的发泡塑料层组成,在所述外盖上安装有一把手,所述发泡塑料层的厚度至少为15毫米—35毫米;在所述内锅和闷锅的两锅口之间设有一圆环状的圈盖;在所述闷锅的锅体侧壁上设有一对提手,在该锅体的底部外还设有一外锅底。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可用来煮饭菜的内锅和设在该内锅外专用来闷熟饭菜的闷锅,煮饭菜和闷饭菜是分别进行的,即先将内锅放在炉子上煮开饭菜,然后将内锅放回闷锅内闷,由于所述闷锅是由内、中、外三层组成,中层是一层发泡塑料层,该锅的隔热保温性能特别好,使用该锅可以节省能源,使用也特别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
图1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两用锅的结构。
该高效保温闷煮两用锅,它包括一可用来煮饭菜的不锈钢内锅,该内锅是由一锅体1和一锅盖2组成,在锅体侧壁上设有一对提手3,锅盖中央设有一电木把手4,它还包括设在所述内锅外的一保温隔热闷锅,该闷锅是由一锅体和一锅盖组成,所述锅体是由一衬锅5,它可以采用不锈钢制成,一外壳6,它可以采用ABS塑料制成,和设置在所述衬锅和外壳之间的一发泡塑料层7组成,所述锅盖是由一外盖8、它可以采用ABS塑料制成,在所述外盖8上安装有一把手14,一内盖9,它可以采用耐高温的塑料制成,和设置在所述内、外盖之间的发泡塑料层10组成,所述发泡塑料层的厚度至少为15毫米—35毫米。本实施例设该发泡塑料层为25毫米。
在所述内锅和闷锅的两锅口之间设有一圆环状的塑料圈盖11。
在所述闷锅的锅体侧壁上设有一对提手12,在该锅体的底部外还设有一外锅底13,它可以采用ABS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叙述如下先取出所述的内锅放在炉子上烧,等锅内的饭、菜烧开后立即将内锅放回闷锅中闷,直至将饭、菜闷熟。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保温闷煮两用锅,它包括一可用来煮饭菜的不锈钢内锅,该内锅是由一锅体和一锅盖组成,在锅体侧壁上设有一对提手,锅盖中央设有一电木把手,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在所述内锅外的一保温隔热闷锅,该闷锅是由一锅体和一锅盖组成;所述锅体是由一衬锅、一外壳、和设置在所述衬锅和外壳之间的一发泡塑料层组成,所述锅盖是由一外盖、一内盖和设置在所述内、外盖之间的发泡塑料层组成,在所述外盖上安装一把手,所述发泡塑料层的厚度至少为15毫米—35毫米;在所述内锅和闷锅的两锅口之间设有一圆环状的圈盖;在所述闷锅的锅体侧壁上设有一对提手,在该锅体的底部外还设有一外锅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衬锅采用不锈钢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和外盖采用硬质树脂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采用耐高温塑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保温闷煮两用锅。该高效保温闷煮两用锅是由一内锅和一闷锅组成,所述闷锅是设在内锅的外面,内锅是用来煮饭、菜,闷锅是用来闷饭、菜。所述闷锅的锅体和锅盖均由三层组成,中间一层是一发泡塑料层,所述发泡塑料层的厚度至少为15毫米-35毫米。使用时先取出内锅放在炉子上烧,等锅内的饭、菜烧开后立即将内锅放回闷锅中闷,直至将饭菜闷熟。
文档编号A47J27/00GK2225820SQ9521790
公开日1996年5月1日 申请日期1995年7月7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7日
发明者施少祥 申请人:上海德昕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