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式水管搅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195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动式水管搅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管道的装置,特别是一种靠自身推动的方式沿管道内部移动的清洁装置。
通常在蔬菜、碗盘或其他物品洗涤时,会产生一些残渣或杂物,如不将这些残渣或杂物在污水排除前截滤清除,则会导致水管淤积而影响排水,甚至孳生蟑螂等问题。一般在排水口均设置落水头或过滤器(网),以截滤残渣物,甚至有些号称其有防止蟑螂、老鼠由排水管爬入屋内的特殊功能,但基本上,这种结构除了截滤残渣杂物功能外,更重要的是供污水能顺利排出,但这些结构的排水孔洞无法阻止比孔洞小的残渣或杂物通过,此类小残渣或杂物虽不致立即造成水管阻塞,但经一段时间后,淤积于水管是无法避免,尤其一般排水管设计均非一通到底,而是具有弯曲转折的结构,在弯曲转折处更易形成残渣或杂物的淤积,造成排水不畅,需设法清除疏通。
在水管淤积的疏通的方法中,有弯管处作可拆分离式的设计,藉以方便地将其拆下清除淤积物,但此种结构仅限于″明管″设置方式适用,一般仍以水管疏通器或药剂疏通方法。但水管疏通器的有效工作距离及效果均有限,而利用药剂则仅对少量淤积有效,当严重淤积时仍难彻底清除,基至需聘请专业疏通人员代为清理,或对″暗管″淤积更需拆墙截管作业,才能顺利完成疏通工作,造成极大的时间和金钱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气动式水管搅通器,它能将水管内淤积的杂物搅碎排除,具较长的疏通距离,且具自身前进功能,无论水管弯曲或平直均能顺畅前进。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气动式水管搅通器的构件为双层式结构,构件具有内外分离的二独立空间,构件的内层空间后端为开放式结构并在内壁设螺纹,螺纹上接设接头,接头连设承接空气压缩机或其他气动器具的出气软管,内层空间前端设一风扇,在风扇轴心外接一搅通刀具,内外层空间在风扇位置呈贯通状,外层空间后端设有气孔供气体排出,利用气动方式使搅通器能沿水管前进,并可将水管内淤积杂物搅碎排除。
本实用新型以气动方式转动搅通刀具和推送搅通器前进,在能源上可达最有效利用,整体结构轻巧,不需强大动力,一般家用小型空气压缩机(如电动打气筒)即可,配合具挠曲特生出气软管,无论水管的弯直均能使搅通器沿水管前进,有效地搅碎水管内淤积杂物,具良好疏通效果,同时其疏通距离亦可随软管的延伸而增加,是″暗管″疏通的良好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动式水管搅通器的结构纵剖视示意图。
图2是
图1中搅通刀具部分的俯视图。
图3是
图1结构在管道中运作示意图。
参照
图1,气动式水管搅通器以一双层式构件10为主体,构件10具有内外分离的二独立空间,其内层空间11后端为开放式结构,并在内壁设有螺纹12供接设接头20,接头20连设出气软管30,出气软管30与空气压缩机或其他气动器具(未绘)连接,内层空间11前端设一风扇13,在风扇13轴心外接一搅通刀具14,搅通刀具14呈球面状并在表面均匀布设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刀片15(如图2所示),内、外层空间11、16在风扇13位置呈贯通状,在外层空间16后端设气孔17供气体排出。
参照图3,使用时,将空气压缩机或其他气动器具的出气软管30连接于构件10后端接头20,使压缩空气供入构件10内层空间11驱动风扇13旋转,随之带动风扇13轴心外接的搅通刀具14旋转,搅通刀具14的刀片15在旋转时对杂物40形成搅碎作用,同时驱动风扇13的风力经外层空间16往后导引而由后端气孔17排出,藉以形成一般推送力量,配合出气软管30的可挠曲特性,即能将搅通器顺着水管50往前推送,并以前端搅通刀具14将淤积的杂物40搅碎,以利清除,从而达到疏通水管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个由构件(10)和搅通刀具(14)组成的气动式水管搅通器,其特征是构件(10)为双层式结构,构件(10)具有内外分离的二独立空间,构件(10)的内层空间(11)后端为开放式结构并在内壁设螺纹(12),螺纹(12)上接设接头(20),接头(20)连设承接空气压缩机或其他气动器具的出气软管(30),内层空间(11)前端设一风扇(13),在风扇(13)轴心外接一搅通刀具(14),内、外层空间(11、16)在风扇(13)位置呈贯通状,外层空间(16)后端设气孔(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式水管搅通器,其特征是搅通刀具(14)呈球面状并在表面均匀布设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刀片(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动式水管搅通器,其特点是构件呈双层式具有内外分离的二独立空间,内层空间后端为开放式并在内壁设螺纹,用以固定出气软管,内层空间前端设一风扇,风扇轴心外接搅通刀具,内外层空间在风扇位置呈贯通状,外层空间后端设排气孔,利用气动方式以搅通刀具搅碎水管内淤积杂物,并能使搅通器沿水管前进,所需动力不大,适应家庭或其他场合使用,是“暗管”疏通的良好工具。
文档编号B08B9/02GK2260669SQ9622913
公开日1997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18日
发明者陈雄传, 黎炳奎 申请人:陈雄传, 黎炳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