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甘蔗削皮榨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192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动甘蔗削皮榨汁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甘蔗的去皮、榨汁装置。
按,甘蔗乃为一种富含纤维并具有清凉降火功效的农作物,其形状细长多节且表皮粗厚,于食用上,必须先削除表皮,同时将之截切成适当长度之小段,以方便啃食吸取其汁液,造成其食用相当之不便与麻烦。
而因甘蔗食用上具有必须削皮截段之麻烦,一般贩售上,均提供代客削皮截段之服务,然就其削皮截段之实施而言,通常是以手持刀具刨削之人工方式进行,不但刨削费时费力,且于削皮时之刀具往复动作上存在有极大的安全隐忧,若稍不留意即有可能误伤手部之虞,同时以人工方式削皮并无法维持其刨削的平整,而在截段时的长度亦难维持相等,虽不致影响其食用价值,但却可能影响食欲。
另外,由于甘蔗食用主要是吸取其汁液,然在食用上却必须以啃咬方式进行,不但在啃咬时甚费力气,且若牙齿有病变或松动时,将造成其啃食上的困难,同时甘蔗的纤维易积卡于牙缝,造成食用后清理之困扰,是而又有将甘蔗榨汁食用的方式,以利于老年人或牙齿不健全之人喝食,据此提供另一种甘蔗食用方式。
前述有关甘蔗食用方式的削皮截段乃至榨汁等作业,因必须以人工方式进行,造成其处理上的相当不便与麻烦,而其榨汁虽有特制之榨汁机可供利用,但却必须先行将甘蔗削皮截段后再行榨汁,导致其整个流程无法整合,实有待加以解决改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刨削甘蔗表皮及截段功能,同时兼具榨汁功能的手动甘蔗削皮榨汁机。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是使得上述甘蔗削皮榨汁机的刀具与甘蔗维持良好的接触,以利于削皮作业的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使得上述甘蔗削皮榨汁机对甘蔗形成覆持截切,因而其截段作业更为顺畅确实。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使得上述甘蔗削皮榨汁机所使用的榨汁器两辗压轮的间距为可调式,以视其是否实施榨汁作业而可方便地作相应调整。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于结构设计上,主要系利用摇杆控制一进给齿轮输送甘蔗,同时传动从动杆上预设的刨削刀具及切刀进行甘蔗的削皮截段作业,并能以其末端设置的辗压轮于甘蔗经过时受其辗压而达榨汁功能。据此设计的本实用新型,主要系于一机台上利用一基架依序设有呈直线排列的一组输送进给器,一组刨削刀具、一组切刀以及一组榨汁器构成,其中,该输送进给器由一进给齿轮及一夹持滑轮对应安置而成,该进给齿轮轴上连有一摇杆以控制其旋转,该榨汁器包括两对应设置的辗压轮,其结构特征在于,该进给齿轮底侧啮合有一蜗齿轮,其轴心衔设有一从动杆,以便因该进给齿轮的旋转经由该蜗齿轮而带动该从动杆的同步转动;该从动杆上依序轴设有一传动齿轮及一偏心凸轮,其中,该传动齿轮与该刨削刀具端部的轴齿轮啮合,以藉由其齿轮比数的配合传动刨削刀具动作,而该偏心凸轮则衔设该切刀;另外,该从动杆另一端还设有一蜗杆,该蜗杆与该榨汁器之一个辗压轮相啮合,并且,另一个辗压轮还设有可调整该两辗压轮间距的螺杆。另外,据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该刨削刀具本体概呈圆筒状,其入口端形成斜锥状之导持面,该本体筒身设有供刀片安装的刀槽,该刀片的刀锋前侧缘呈斜切状,而其基部延设有弹簧销,其上套设弹簧,并于该刀槽外侧覆盖有对该弹簧形成限位的套盖;该切刀为一种圆形切刀,其截切侧形成一弧缺切口。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甘蔗削皮榨汁机,利用各构件间的相互配合,能有效完成甘蔗食用前的削皮、截段及榨汁作业,从而解决了以人工方式削皮所产生的不便及安全顾虑;由于所设计的刀具上承设有弹簧,从而具有适当的活动裕度,可对不同尺径大小的甘蔗作最佳调整,所以有利于削皮作业的顺利进行;最后,本甘蔗削皮榨汁机采用的榨汁器是由两可调距离的辗压轮组成,因此可同时满足榨汁或不榨汁的需要,增强了其适用范围。
兹为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及技术的更深入而具体性了解,谨配合图式再加以说明于后


图1系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3系本实用新型刨削刀具部分的结构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切刀部分的结构图。
请参阅
图1所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于结构设计上,主要系于一机台10上利用基架11依序设有呈直线排列之一组输送进给器20、一组刨削刀具30、一组切刀40及一组榨汁器50构成,其中该输送进给器20乃由一进给齿轮21及一夹持滑轮22作上下对应按置所组成,以一摇杆23控制进给齿轮21旋转并配合夹持滑轮22导持而达甘蔗60输送进给之功能,于该进给齿轮21底侧另啮合一蜗齿轮24并于其轴心衔设一从动杆25,藉进给齿轮21的旋转传动蜗齿轮24而令从动杆25同步转动,于该从动杆25中端位置隔适当距离分别轴设一传动齿轮26及一偏心凸轮27,其传动齿轮26乃与刨削刀具30端部的轴齿轮31啮合,利用其齿轮比数之配合设计,藉以传动刨削刀具30进行甘蔗60表皮的削除,而其偏心凸轮27则衔设切刀40作为甘蔗60的截段,据此达利用摇杆23控制进给齿轮21输送甘蔗60时,同时传动从动杆25上预设的传动齿轮26及偏心凸轮27而控制刨削刀具30及切刀40进行甘蔗60削皮截段作业的功能,另于该从动杆25末端设有一蜗杆28以传动榨汁器50之下辗压轮51,并配合其上方对应设置的可调式辗压轮52,以螺杆53调整二辗压轮51、52之间距,进而可在甘蔗60通过二辗压轮51、52时受挤压而达榨汁之功能;依此,藉由以上的结构组成设计,形成一种半自动化之削皮截段作业,省去人工削皮之麻烦及安全顾虑,同时兼具榨汁功能,将整个甘蔗食用前之作业流程作一完整的统合设计,更可视需要决定是否实施榨汁作业,成为一实用之创新设计。
次请参阅图2所示之刨削刀具结构,本实用新型之刨削刀具30本体概呈圆筒状,其入口端形成斜锥状之导持面,以利于甘蔗之导入,而于本体筒身设有三刀槽32供刀片33按装,该等刀片33乃以特定角度承设而与甘蔗保持良好之刨削接触型态,其刀锋前侧缘更呈斜切状,使之能在甘蔗进入时更为顺畅,于刀片33基部延设有弹簧销34供弹簧35套设,并于刀槽32外侧覆上套盖36对弹簧35形成限位,利用弹簧35对刀片33顶持而赋予适当伸缩活动裕度,俾能因应甘蔗的尺径大小作最适当的调整,使刀片33与甘蔗维持良好的接触,以利于削皮作业的进行。
另,请参阅图3所示的切刀结构,由于该切刀40系针对甘蔗的截段需要而设计,同时其动作是藉从动杆25的偏心凸轮27传动达成,为维持其截切动作的确实,并不适用一般的直刃切刀,是而本实用新型乃采用一种创新的圆形切刀,于切刀40的截切侧形成一适当的弧缺切口41,利用该等弧缺切口41在进行甘蔗的截段作业时,乃以弧缺切口41对圆杆状的甘蔗形成覆持状,而随着偏心凸轮的旋转能有效地将甘蔗一次切断,使其截段作业更为顺畅确实。
以本实用新型的手动甘蔗削皮榨汁机而言,利用手动方式控制进给齿轮21配合夹持滑轮22将甘蔗60往刨削刀具30方向输送时,同时传动从动杆25上的传动齿轮26及偏心凸轮27,进而使甘蔗60经刨削刀具30时,藉刨削刀具30的旋转而以内部按置刀片33将甘蔗60表皮削除,而随着甘蔗60继续输送进给并配合该偏心凸轮27与其切刀40的设计,使甘蔗60通过一定距离,该切刀40的弧缺切口41恰能旋转截切甘蔗60,将之截成一定大小的段落,完成甘蔗的削皮截段作业流程,而若欲将甘蔗60榨汁时,乃可将后侧榨汁器50上方可调式辗压轮52往下调,使上、下二辗压轮51、52之间距缩减,进而在甘蔗60通过时受到强力挤压而达榨汁之目的,据此,由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能有效地完成甘蔗的削皮截段乃至榨汁之一系列动作,解决人工处理上所衍生的问题,成为一极具实用新型价值的设计。
权利要求1.一种手动甘蔗削皮榨汁机,主要系于一机台(1)上利用一基架(11)依序设有呈直线排列的一组输送进给器(20),一组刨削刀具(30)、一组切刀(40)以及一组榨汁器(50)构成,其中,该输送进给器(20)由一进给齿轮(21)及一夹持滑轮对应安置而成,该进给齿轮(21)轴上连有一摇杆(23)以控制其旋转,该榨汁器(50)包括两对应设置的辗压轮(51、52),其特征在于,该进给齿轮(21)底侧啮合有一蜗齿轮(24),其轴心衔设有一从动杆(25),以便因该进给齿轮(21)的旋转经由该蜗齿轮(24)而带动该从动杆(25)的同步转动;该从动杆(25)上依序轴设有一传动齿轮(26)及一偏心凸轮(27),其中,该传动齿轮(26)与该刨削刀具(30)端部的轴齿轮(31)啮合,以藉由其齿轮比数的配合传动刨削刀具动作,而该偏心凸轮(27)则衔设该切刀(40);另外,该从动杆(25)另一端还设有一蜗杆(28),该蜗杆(28)与该榨汁器(50)之一个辗压轮(51)相啮合,并且,另一个辗压轮(52)还设有可调整该两辗压轮(51、52)间距的螺杆(5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甘蔗削皮榨汁机,其特征在于,该刨削刀具(30)本体概呈圆筒状,其入口端形成斜锥状之导持面,该本体筒身设有供刀片(33)安装的刀槽(32),该刀片(33)的刀锋前侧缘呈斜切状,而其基部延设有弹簧销(34),其上套设弹簧(35),并于该刀槽(32)外侧覆盖有对该弹簧(35)形成限位的套盖(3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甘蔗削皮榨汁机,其特征在于,该切刀(40)为一种圆形切刀,其截切侧形成一弧缺切口(41)。
专利摘要一种手动甘蔗削皮榨汁机,主要系以一进给齿轮配合一夹持滑轮控制甘蔗的输送进给,于进给齿轮底侧啮合一蜗齿轮并于蜗齿轮轴心衔设一从动杆,于从动杆上分别轴设一传动齿轮及一偏心凸轮,其中该传动齿轮用来传动一组刨削刀具作为甘蔗表皮的削除,而该偏心凸轮则衔设一切刀作为甘蔗的截段,同时于该从动杆末端可增设一蜗杆以传动一辗压轮,并配合辗压轮上方对应设置之可调式辗压轮,进而可在甘蔗通过二辗压轮时受挤压而达榨汁之功能。
文档编号A47J19/00GK2256682SQ9622909
公开日1997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12日
发明者陈雄传, 陈进谦 申请人:陈雄传, 陈进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