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714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能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制厨房用锅。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普通厨房用锅,内外表面均为平滑曲面,简单、制造容易,但热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比现行普通厨房用锅、热交换效率高的节能锅。
一般普通厨房用锅,内表面和外表面均为平滑曲面,锅体各处厚度基本一致,吸热面积是锅底能接触火焰的面积,火焰与锅底的传热方式,是采用火焰与锅底接触传热方式,即火焰直接作用于锅底表面,将热量传递给锅底表面,并传给锅内食物。火焰与锅底之间的传热方式,属间接传热。热量从锅底表面经锅体传到锅内表面的传热方式,属直接传热方式,理论和实验均证实,铜、铁、铝等制作锅体的金属材料,直接传热的速率比间接传热的速率快。根据这一原理,可将锅的吸热面,重新设计,使之充分利用直接传热方式,以提高热效率。
在锅底有效吸热范围内,设置一些吸热柱或吸热片,使锅底的吸热面积增加,吸热柱或吸热片是铸造或焊接在锅底面上的,所以从吸热柱或吸热片上,向锅内表面传热,属直接传热或内传热方式,吸热柱或吸热片与锅底的连接面积,远小于它们的受热面积,所以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通过更流畅的途径,传递给锅体,比它们所占锅底的面积,吸热量大,传热量多。其余锅底表面正常吸热。
由于在锅底的有效吸热范围内,增设了吸热柱或吸热片,相当于增加了吸热面积,一般可增加吸热面积1-2倍,并使吸热柱或吸热片上的热量从内部流畅地传递给锅体,经实验证实,可提高总传递效率20~35%,制造时增加少许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吸热柱形式的锅底视图。
图2是
图1的剖视图,但剖面后面的吸热柱未画出,兼作摘要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吸热片形式的锅底视图。
图4是图3的剖面图。
下面以
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内容,重点详述以吸热柱形成的节能锅实施例。
这种由金属制造的节能锅,它是由锅体(3)和连接在锅体(3)上方的锅耳(2)所组成,在锅底面上,铸造或焊接有若干有一定间距的吸热柱(4)或吸热片(5)或两者兼有。
吸热柱采用铸造成型,这样更利于热的传递,它们的轴线均垂直向下,这样便于铸造脱模,如果采用焊接、吸热柱的轴线一般取锅底面焊接处的法线方向,这有利于焊接和吸热,当将这种节能锅放在火源上,火焰将同时作用于锅底面和吸热柱上,锅底面正常吸热和向锅内正常传热,吸热柱整个外表面均吸热,再由与锅底相连的面,向锅体流畅地直接传热。
在锅底面上,铸造或焊接有三根对称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的支承柱(1),支承柱比吸热柱长,作用是在锅单独放置时支承锅体。
吸热柱可以是圆柱形,圆锥形等多种形式,吸热柱在锅底面上的分布,取火焰有效作用范围内,相互之间取基本等距分布,吸热柱直径一般取φ5-φ6,长度9-12,间距取10-15。
如图3、图4中,没有用吸热柱,而是采用的吸热片,在一个锅底面上,可采用吸热柱也可采用吸热片,或两者一起使用。吸热片厚度取4~6,高度8~14,以锅底为中心成放射状分布,如图3。
吸热柱和吸热片,所用材料,如采用铸造件,与锅体材料相同,如采用焊接件可与锅体材料相同,也可以不同。
权利要求1.一种由金属制造的节能锅,它是由锅体(3)和连接在锅体(3)上方的锅耳(2)所组成,其特征是在锅底面上。铸造或焊接有若干有一定间距的吸热柱(4)或吸热片(5)或两者兼有。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节能锅,其特征是在锅底面上铸造或焊接有三根对称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的支承柱(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约30%的金属制普通厨房用锅,它是在普通锅底的有效吸热范围内,铸造或焊接有若干吸热柱或吸热片,极大地增加了锅底的有效吸热面积,吸热柱或吸热片上的热量,从内部直接传递给锅体,使传热更流畅,大大提高了总的传热效率,使做饭、做菜节时节能。
文档编号A47J27/00GK2306722SQ97237330
公开日1999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7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7日
发明者李林森 申请人:李林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