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力学调整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676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物力学调整枕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领域,涉及一种生物力学调整枕头。
现有技术中,人们日常用的枕头,外套里的枕芯,大都是填装谷物壳如荞麦皮、米糠、稻壳,其缺陷在于,头枕在枕头上休息时,很难使人的颈椎生理弧线处于最佳状态,因此不能满足生理最佳需要,从而容易诱发脊椎病,特别是不利于儿童及青少年的正常发育。至于软芯枕,如水枕、气枕以及填装碎泡沫塑料、腈纶丝等,还有硬芯枕,如石枕、木枕、竹凉枕则仅适用于特殊需要,当然也不适于普通人的需要,并且各有很大弊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力学调整枕头,枕芯具有类同“关节”的多点、多层铰链组合结构,头枕在枕头上休息时,依靠生物力学原理,能自动调整凹凸支撑点,使人的颈椎生理弧线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人体健康,特别有利于儿童及青少年的正常发育。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生物力学调整枕头,由外套1、枕芯2组成,其特征在于枕芯2由不同规格的槽型桥架(以下简称桥架)3互相铰链成组,依枕头纵向接序排列;各铰链组宽度相等,高度不尽相等,并各有对应的按行排列的顶层桥架12以及底梁4,同时通过各底梁4之间的拉簧5相互连接定位组合为一体,最外侧的两根底梁6的两端与枕座7固定在一起;枕座7呈盘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枕芯2具有类同“关节”的多点、多层铰链组合结构,枕在枕头上休息时,依靠生物力学原理,能自动调整凹凸支撑点,使人的颈椎生理弧线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人体健康,特别有利于儿童及青少年的正常发育。



图1、主视图; 附图2、A-A剖视图;附图3、B-B剖视图;附图4、放大工、铰链结构示意图;附图5、C-C剖视图;附图6、顶层桥架12双行排列示意图;附图7、顶层桥架12混合排列示意图;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样加说明。
各铰链组内,凡上层桥架8均以其槽底9的中心为支点,与和其相关的下层桥架10的一个槽邦11的顶端铰链在一起;凡下层桥架10的两个槽邦11的顶端,均分别与和其相关的上层桥架8的槽底9的中心点铰链在一起;各桥架3相互间具有只能在自身所处平面内绕其铰链轴18限位转动的铰链结构。
各铰链组对应的每个顶层桥架12,其两个槽邦13的顶端均呈万向节式地铰链着一个类球体14。
各铰链组对应的底梁4,其中心有向上的立柱15,该立柱15顶端与对应的底层桥架16的槽底17的中心点铰链在一起。
各铰链点的铰链结构为竖向双夹板式、横向杠杆型,通过铰链轴18限位铰链在一起,如附图4、5所示。
各铰链组对应的顶层桥架12,如附
图1、2、3所示,单行排列,其各槽邦13的顶端铰链着的类球体14的连线,位于枕芯2的一个横向截面内,连线的形状不尽相同。
各铰链组对应的顶层桥架12,如附图6所示,双行排列,其各槽邦13的顶端铰链着的类球体14按行的连线,分别位于枕芯2的两个横向截面内,两条连线的形状及大小相同,且互相平行,但各铰链组对应的各对连线不尽相同。
各铰链组对应的顶层桥架12,如附图7所示,混合排列,部分铰链组为单行排列,其各槽邦13的顶端铰链着的类球体14的连线,位于枕芯2的一个横截面内,连线的形状不尽相同;剩余部分铰链组为双行排列,其各槽邦13的顶端铰链着的类球体14按行的连线,分别位于枕芯2的两个横向截面内,两条连线的形状及大小相同,且互相平行,但各铰链组对应的各对连线不尽相同。
权利要求1.生物力学调整枕头,由外套(1)、枕芯(2)组成,其特征在于枕芯(2)由不同规格的槽型桥架(以下简称桥架)(3)互相铰链成组,依枕头纵向按序排列;各铰链组宽度相等,高度不尽相等,并各有对应的按行排列的顶层桥架(12)以及底梁(4),同时通过各底梁(4)之间的拉簧(5)相互连接定位组合为一体,最外侧的两根底梁(6)的两端与枕座(7)固定在一起;枕座(7)呈盘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力学调整枕头,其特征在于各铰链组内,凡上层桥架(8)均以其槽底(9)的中心为支点,与和其相关的下层桥架(10)的一个槽邦(11)的顶端铰链在一起;凡下层桥架(10)的槽邦(11)的顶端,均分别与和其相关的上层桥架(8)的槽底(9)的中心点铰链在一起;各桥架(3)相互间具有只能在自身所处平面内绕其铰链轴(18)限位转动的铰链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力学调整枕头,其特征在于各铰链组对应的每个顶层桥架(12),其两个槽邦(13)的顶端均呈万向节式地铰链着一个类球体(1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力学调整枕头,其特征在于各铰链组对应的底梁(4),其中心有向上的立柱(15),该立柱(15)顶端均与对应的底层桥架(16)的槽底(17)的中心点铰链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力学调整枕头,其特征在于各铰链组对应的底梁(4),其中心有向上的立柱(15),该立柱(15)顶端均与对应的底层桥架(16)的槽底(17)的中心点铰链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力学调整枕头,其特征在于各铰链点的铰链结构为竖向双夹板式、横向杠杆型,通过铰链轴(18)限位铰链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力学调整枕头,其特征在于各铰链点的铰链结构为竖向双夹板式、横向杠杆型,通过铰链轴(18)限位铰链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力学调整枕头,其特征在于各铰链组对应的顶层桥架(12),单行排列,其各槽邦(13)的顶端铰链着的类球体(14)的连线,位于枕芯(2)的一个横向截面内,连线的形状不尽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力学调整枕头,其特征在于各铰链组对应的顶层桥架(12),双行排列,其各槽邦(13)的顶端铰链着的类球体(14)按行的连线,分别位于枕芯(2)的两个横向截面内,两条连线的形状及大小相同,且互相平行,但各铰链组对应的各对连线不尽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力学调整枕头,其特征在于各铰链组对应的顶层桥架(12),混合排列,部分铰链组为单行排列,其各槽邦(13)的顶端铰链着的类球体(14)的连线,位于枕芯(2)的一个横向截面内,连线的形状不尽相同;剩余部分铰链组为双行排列,其各槽邦(13)的顶端铰链着的类球体(14)按行的连线,分别位于枕芯(2)的两个横向截面内,两条连线的形状及大小相同,且互相平行,但各铰链组对应的各对连线不尽相同。
专利摘要生物力学调整枕头,属于日常生活领域,其特征在于:枕芯(2)由不同规格的槽型桥架(以下简称桥架)(3)互相铰链成组,按序排列;各铰链组均有对应的顶层桥架(12)以及底梁(4),并通过其间的拉簧(5)相互连接定位组合为一体,同时固定在盘状枕座(7)上,还有外套(1);有益之处在于:使用时,依靠生物力学原理,能自动调整凹凸支撑点,使人的颈椎生理弧线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人体健康,特别有利于儿童及青少年的正常发育。
文档编号A47G9/00GK2308302SQ9724963
公开日1999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25日
发明者张彪 申请人:张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