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点筷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423阅读:6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支点筷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该项实用新型是一种有支点的筷子。
目前,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筷子都是光溜溜的一根棒子,人们吃饭时,往往套因为某件事情而停下来,此时,人们一般将筷子訸在桌面上,等回来时,再拿起筷子,由于筷尖接触桌面,再用来夹饭菜很不卫生,本实用新型的支点筷子正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产生。
支点筷子的主要技术革新之处就在于它中部设有四只支撑脚以及控制脚伸缩的转筒。原理如下筷子的后半部为空心结构,筷身中部开有四只小孔,四只支撑脚藏在孔中,脚的直径与小孔相吻合,脚与空心中的推轴相连,而推轴与筷子后部的转筒相连,推轴与转筒相接触的部分分别设有螺纹并且相互吻合,转筒则利用其内部的凸点卡在筷子的后部(筷尖为前部),但可以转动。
当人们吃饭时,转动转筒,中部的四只脚就套收回,此时,整条筷子与普通的筷子无异,人们可以方便地夹饭、夹菜,当人们因某种原因而放下筷子时,反方向转动转筒,筷子的脚便会伸出,任意两脚将组成一个支点,这样,筷尖不必碰着桌面而筷子平稳的放着,使筷尖保持干净、卫生,再次使用,只需转动转筒即可。十分方便。
支点筷子的筷身可由仿象牙塑料制成。也可以由竹子或木材制成。而转筒和推轴则最好由塑料制成。这样使得筷子轻便,使转筒有弹性的卡住筷身,而支撑脚最好由金属丝(线)制成。尤其是在空气中不易氧化的铜,也可使用铝。
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脚部份纵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脚部份横向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筒部份剖视图。
筷子1中设有支撑脚7,藏在小孔9中,支撑脚7与推轴4相连,推轴4上与转筒2接触的部分设有外螺纹5,转微设有内螺纹3,与推轴外螺纹相吻合,转筒2利用凸点6卡住筷子1的后部,当转筒2转动,则推动脚4,推轴4传给支撑脚7,脚7沿小孔9的方向伸出,撑住筷子1,当转筒2反方向转动,拉动推轴4并传到支撑脚7,使之收回,藏入小孔9中。 8为筷子截面。
权利要求1.一种支点筷子,由一对筷子组成。其特征在于筷子(1)中部的小孔(9)内设有支撑脚(7),支撑脚(7)与推轴(4)相连,推轴(4)与转筒(2)接触部份设有外螺纹(5),转筒(2)设内螺纹(3)与推轴外螺纹吻合,转筒(2)利用凸点(6)卡住筷子(1)后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点筷子,其特征在于支撑脚(7)共有四只脚,任意两支脚将组成一个支点,撑住筷子。
专利摘要该项装置称为支点筷子,就是带有支点的筷子。其革新之处就在于它身上设有四只支撑脚(任意两只脚组成支点)以及控制支撑脚伸缩的转筒。转动转筒,支撑脚伸出,反向转动,脚收回。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清洁卫生,比较适于家庭使用,对资源的节约有重要意义。
文档编号A47G21/00GK2376826SQ9824404
公开日2000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9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9日
发明者李必成 申请人:李必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