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成本的滑板车前叉与轮座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228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降低成本的滑板车前叉与轮座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滑板车前叉杆结构的改良,尤指一种可降低成本的滑板车前叉与轮座构造,改良前叉与轮座的结合,减少一结合座即可结合一体,而省略零件、制造快速,得以降低成本,并具有与轴承环极佳配合、密合的构造,而得以减小磨损、耐用性佳、及密合稳定性佳的实用功效。
按,滑板车的构件,其中包含控制方向的前叉杆、组装轮子的轮座、承载人体的车架。而传统式的构造,如


图1、图2所示,是一冂形轮座2,上端冲设一通孔3,另车制一阶梯状具有直角卡定槽12、凸缘11的环状连结座10,再将前叉杆1穿过连结座10、轮座2的通孔3,而予内部的前叉杆1、轮座2焊接H2(如图2A的a)及连结座10、轮座2焊接H1,最后再套合下轴承环4、车架5套合管6、上轴承环4,而使车架5、前叉杆1、轮座2组合一体;上述的构造,其实存在下列缺点(1)必需多一连结座10零件、两次焊接H1、H2,方能使前叉杆1与轮座2结合一体、及方能提供承置轴承环4,故,其零件成本、加工成本与时间,皆较高。
(2)其前叉杆1套入连结座10中,必有隙缝L(如图2B所示),而又呈底部焊接H2、连接座10外周焊接H1,因此,当雨水侵入时,不能泄除,会有积存的现象,而发生浸蚀问题,日久极易由此处锈蚀。
(3)一般而言,轴承环4的内底缘是呈“内弧角40”型态,其置于连结座10的直角卡定槽12上,呈“非全周面”、“上、下雨点线”的承置,可理解的,其密合度较差,而较不稳定(比本实用新型),且,“直角”的承置,具有“尖锐角”,对轴承环4的磨损较锐利,磨损会较严重,耐久性较差。
(4)故,传统式有零件较多、焊接较多的成本高、及雨水浸蚀、磨损大等缺点,实尚有需改善之处。
缘是,本实用新型乃针对上述传统式的缺点而改良,可完全克服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降低成本的滑板车前叉与轮座构造,具有结构合理、零组件少、成本低、耐浸蚀和耐用性佳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一种降低成本的滑板车前叉与轮座构造,是包含轮座、前叉杆,而前叉杆配合轴承环,与车架套合管组合一体,前叉杆则与轮座焊接一体;其主要特征在于其中该轮座于冲设通孔的同时,一体冲设有外凸的连结凸缘,该前叉杆的底端予扩管而设有扩管段,扩管段的内径恰对应于连结凸缘的直径,而得扩管段与连结凸缘直接套合、并呈外周焊接一体,形成前叉杆、轮座不必配合其它配件即结合一体,且,于焊接处表面,再设成凹弧面、及扩管段上缘形成辅助支撑缘,而得凹弧面呈弧面承置轴承环的内弧角、辅助支撑缘辅助支撑车架套合管。
为让钧局贵审核委员及习于此技艺人士,对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完全了解,兹配合图示及图号,就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组成、功效特征,详细说明于下,其中
图1是传统式立体分解图;图2是传统式(A)组合立体及a底视(B)使用状态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A)组合立体(B)焊接处再形成凹形弧面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剖视图。
请参阅图3、图4、图5,是包含轮座2、前叉杆1,而前叉杆1配合轴承环4,与车架5套合管6组合一体,前叉杆1则与轮座2焊接一体;其主要特征在于该轮座2于冲设通孔的同时,一体冲设有外凸的连结凸缘20,该前叉杆1的底端予扩管而设有扩管段30,扩管段30的内径恰对应于连结凸缘20的外径,而得扩管段30与连结凸缘20直接套合、并呈外周焊接H1一体,形成前叉杆1、轮座2不必配合其它配件即结合一体,且,于焊接H1处表面,再予车削设成凹弧面21、及扩管段30上缘形成辅助支撑缘31,而得凹弧面21呈弧面承置轴承环4的内弧角40、辅助支撑缘31辅助支撑车架5套合管6;藉由上述的构造,本实用新型的功效优点,兹再具体细节说明如下一、增进制造快速、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在前叉杆1、轮座2的结合,是设成轮座2冲设通孔的同时,即形成有连结凸缘20,再直接与前叉杆1套合焊接,而不必像传统式需另车制一“连结座10”,得省一连结座10的零件成本。且,直接于前叉杆1底缘与轮座2相接处焊接H1,呈“外周”、“一处”焊接,其焊接的数量少、较方便性,而传统式的“内底部(前叉杆与轮座内底面)”、“外周(连结座10、轮座2接处)”两处焊接、三零件定位麻烦(焊接时必需预对正),本实用新型可得减少焊接加工、加工快速的优点。
二、不会蓄积雨水,无浸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前叉杆1呈密闭式套合于轮座2的连结凸缘20。故,纵然由车架5套合管6、轴承环4处渗入雨水,亦不会有像传统式于连结座10、前叉杆1相接的“隙缝L”积水的现象,雨水仍可泄除之,因而不会有积水浸蚀的问题,有较佳的耐用性。
三、承置稳定性佳、磨损少本实用新型的轴承环4,其“内弧角40”恰与焊接H1及其所形成的“凹弧面21”,呈全弧面的配合贴置,不像传统式连结座10的“直角卡定槽12”呈直角(尖锐角)承置轴承环,可理解的,本实用新型可比传统式更佳的稳定效果、及磨损少,具有耐用与无不当的间隙松动的问题。
又,因本实用新型的轴承环4降低贴触于焊接H1的凹弧面21,为轮座2所辅助承受,且,车架5的套合管6底缘,亦可抵触于扩管段30的辅助支撑缘31,如此双方面的辅置承受,亦可得增进稳定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其一,将轮座于冲通孔的同时,一体冲型具有连结凸缘,而前叉杆,予底端设扩管段,得直接套合于轮座连结凸缘,并予焊接一体,及对焊接处、扩管段,预车型具有凹弧面、形成辅助支撑缘。
其二,藉由上述构造,得省略一连结座、一焊接,而得降低材料成本、加工快速及焊接成本。
其三,藉由前叉杆套合连结凸缘,而无雨水积存浸蚀的问题,耐用性佳。
其四,藉由焊接的凹弧面,得全周面配合轴承环的内弧角,而可承置的稳定性佳、无锐角的磨损问题,耐用性佳。
由上述的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确实使用前叉杆、轮座的结合,得减少零件降低成本、增进制造加工的简易与快速,亦是降低加工成本,并且可得增进耐用性、稳定性,极具实用性与增进功效,且于“滑板车”物品领域,亦是前所未有的构造型态,诚符合新型专利的规定,恳请赐准专利,实感德便。
权利要求1.一种降低成本的滑板车前叉与轮座构造,是包含轮座、前叉杆,而前叉杆配合轴承环,与车架套合管组合一体,前叉杆则与轮座焊接一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轮座于冲设通孔的同时,一体冲设有外凸的连结凸缘,该前叉杆的底端予扩管而设有扩管段,扩管段的内径恰对应于连结凸缘的直径,使扩管段与连结凸缘直接套合、并呈外周焊接一体,于焊接处表面,再设成凹弧面、及扩管段上缘形成辅助支撑缘,使凹弧面呈弧面承置轴承环的内弧角、辅助支撑缘支撑于车架套合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降低成本的滑板车前叉与轮座构造,主要是轮座上端直接冲设具有圆形的连结凸缘,前叉杆底端予设扩管段,可直接套合焊接一体,并得形成辅助支撑缘、及焊接处于加工形成凹弧面的构造,可省略一连接座连接、及其内外焊接,又,凹弧面可与轴承环的内弧角密切配合、辅助支撑缘可辅助支撑车架的套合管,具极佳的密合效果;可得降低成本、制造快速、及密合佳降低磨损的实用性与增进功效。
文档编号A63C17/00GK2428182SQ0024357
公开日2001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14日
发明者郑福安 申请人:昶广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