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避震球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669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良的避震球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的避震球拍。
网球运动与篮球、橄榄球、足球……等其它运动相比算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运动项目,但由于球拍在击球那一瞬间会产生极大的振力及反作用力,使手肘承受极大的振力,因而易导致俗称“网球肘”的运动伤害,所以球拍的避震功能一直是业者所致力改善的。
现有球拍的型态如


图10所示,球拍50设有一拍框51,拍框51一侧延伸一连接部52,连接部52的另一端收束延伸一柄部53,由图示可知,整支球拍50的拍框51及其连接部52皆为连续式设计,其截面如
图11所示,击球时,拍框51所受的振力将会直接传递至柄部53,运动者的手部即会感受到振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可减少球拍柄部接收振动力的避震球拍,以降低网球肘的发生率。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具有多段式不同截面的避震球拍,其中球拍的拍框至柄部之间的框体呈多段式设计,每一段的截面大小不同,形成不连续的断面。
所述的球拍分段设为具弯弧形的顶缘段、一Y字型的柄部段,以及连接顶缘段与柄部段之间的中段,相邻段的自由端以内外套合方式相互插接,且在插接两自由端之间用具吸震效果的弹性黏胶黏着。
所述的框体呈多段式设计,前一段的框体阶梯延伸出一段较小截面的连接端,该连接端与下一段框体的自由端相配合。
另外,所述的球拍以一体成型方式制成具有多段式不同截面的形态。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较习用产品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之设计可促使球拍之拍框受震时,其振力的传递受到不同截面的影响而消耗,进而减少柄部所受的振力,以降低网球肘的发生率。
将球拍之拍框设以数段不同大小之截面,当击球时,振力透过网线传递至球拍之拍框时,由于拍框之截面呈不连续变化,故可消耗振波之传递能量,以减少柄部所接收的振力。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
图1中A-A向截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局部截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局部截面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另一局部截面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主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侧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局部截面图;
图10为现有球拍的主视图;
图11为现有球拍的B-B向截面图。
首先,请参阅
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避震球拍的外型与现有球拍大致相同,即也设有一拍框10,并在拍框10的一侧通过连接部11连接球拍的柄部12,且拍框10至柄部12的框体呈多段式不同截面设计,使得击球时,拍框11所受到的振力在传递时,经过不连续的截面变化,可消耗振波所传递的能量,从而达到减震的目的。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意旨,其详细结构如下所述再请参阅
图1所示的实施例图,并配合图2及图4所示,为了达到多段式不同截面的设计,本实用新型先是将球拍分成若干段分别成型,其中每一段截面大小不同,且每一段具有左、右对称的外形,再沿其自由端相互套接。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中,是将球拍分成具有弯弧部的顶缘段20、一Y字型的柄部段21及连接顶缘段20与柄部段21之间的中段22,即顶缘段20的两自由端与中段22的自由端以内外套合的方式相互插接,而中段22与柄部段21的自由端也是相互插接,且顶缘段20的外框小于中段22,而中段22的外框部也小于柄部段21,同时相互插接的两框体之间用弹性黏胶30黏着,该弹性黏胶30具有高阻尼系数,可吸收若干振波能量。
当然,为加强每一段强度及改善各段自由端插接处的连接强度,本实用新型各段自由端亦可采用如图5及图6所示结构,即在前一段的自由端阶梯延伸出一段较小截面的连接端201及221,与下一段自由端相配合,以相互插接套合。
本实用新型也可采用如图7及图8所示结构的分段方式,将顶缘段20延伸包含整个拍框部分。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球拍主要是在从拍框至柄部之间设有多段不连续的不同截面,击球时,沿网线传到拍框的振波经拍框10传递到柄部12,由于拍框10与柄部12之间是不连续的传递,且弹性黏胶30具有吸震效果,因此可消耗振波的传递能量,从而减少手柄接收的震动。
此外,也可将形成球拍的各段设为不同材质,振波的传递也将因传递介质的改变而迅速减弱其强度。
再者,基于相同的设计理念,本实用新型也可知图9所示地将球拍以一体成型方式分段设成不同的截面,例如成型时,直接将拍框的顶缘段40与中段41分别形成不同断面的阶级状设计,仍能使产生的振波在传递时消耗减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可促使球拍的拍框受震时,其振力的传递因受到不同截面的影响而消耗,从而减少柄部所受的振力,降低网球肘的发生率。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避震球拍,其特征在于球拍的拍框至柄部之间的框体呈多段式设计,每一段的截面大小不同,形成不连续的断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避震球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拍分段设为具弯弧形的顶缘段、一Y字型的柄部段,以及连接顶缘段与柄部段之间的中段,相邻段的自由端以内外套合方式相互插接,且在插接两自由端之间用具吸震效果的弹性黏胶黏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避震球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体呈多段式设计,前一段的框体阶梯延伸出一段较小截面的连接端,该连接端与下一段框体的自由端相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避震球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拍以一体成型方式制成具有多段式不同截面的形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的避震球拍,其中拍框一侧通过连接部延伸一柄部,在拍框至柄部的框体设为多段式截面,使得击球时,拍框所受到的振力在传向柄部的过程中,经过不连续的变化的截面,可消耗振波所传递的能量,从而达到减震的目的。
文档编号A63B49/02GK2452555SQ0026226
公开日2001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9日
发明者白清栋 申请人:厦门侨兴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