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步机前置扭的调整踏板角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167阅读:19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踏步机前置扭的调整踏板角度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踏步机前置扭的调整踏板角度结构,尤其是一种能更加方便地调整踏板角度的踏步机前置扭的调整踏板角度结构。
现有踏步机运动器材主要是提供人们左、右脚往复踩踏动作,由于为了提高人们适用范围,故对于个人身材和习惯的不同而有脚踏位置高低的需求,故而提供了一可调整左、右踏板间角度的结构,成为一项踏步机广受欢迎的结构。此调整踏板角度的结构有以下两项缺点;1).调整角度的旋扭位于结构本体内部下方、操作不便;2).调整角度的方向标示观察较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踏步机前置扭的调整踏板角度结构,其目的主要是针对上述缺点进行结构改进,使之能够将其调整旋扭位置改于结构本体前方外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踏步机前置扭的调整踏板角度结构,主要是将现有踏步机的调整踏板角度旋扭由结构本体内部下方改置在结构本体外部前方,结构本体的前立梁前、后方向固设有一内套筒,内套筒内部前段具有内螺纹,外部一前置旋扭外螺纹柱由前往后旋入,而内套筒内部后段具有内长孔供后方一方口框前支轴插入。
本实用新型所述方口框具有一左、右方向的方口形截面,内部枢设滑轮,前面固设有前支轴供插入前方内套筒内长孔至顶住前置旋扭的外螺纹端,后面固设有后支轴供插入后定位块圆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本体之中与前立梁相连的中连梁下面固设有一固定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将前置调整旋扭的位置作了改进,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操作及观查上的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的
如下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前置扭调整结构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调整滑轮前后位置示意图。
图5是常用的踏步机左右支轴示意图。
图6是常用的踏步机俯视图。
图7是常用的踏步机外观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现有技术的踏步机结构如图5~图7所示,分别为现有踏步机的踏板转动支轴、外观及俯视示意图,其为一左右近似对称踏板结构,在前横杆32上接前立梁33、前立梁33上段后接一下斜中连梁39、中连梁39后接后横杆34而成为一主结构本体之下,前立梁33上段左右方向具有左支轴18(请参看图5所示)及右支轴28(请参看图5所示)分别套入左踏杆11前端的左转筒12及右踏杆21前端的右转筒22枢接之,并分别各一左、右活塞筒15、25上端枢接于左、右踏杆11,21下方的左、右后支点14,24及下端枢接于前横杆32后方两侧的左、右前支点13,23;又在结构本体之中连梁39(请参看图6所示)下方具有支架37供由一滑轮30枢合一U框38的后端螺纹穿过后旋入一旋转扭36结合之,此时并以一适当长度的钢丝绳31一端枢接于右转筒22下伸之右摆片26下端,向后置入滑轮槽30并跨过U框38,另一端枢接于左转筒12下伸的左摆片16下端,如此即为一典型踏步机基本结构组合。
请参看图7并配合图6所示,其踏板20后端止档70适抵着横杆34,故为右踏板20的最低位置,而左踏板10亦为最高位置(在不转动旋转扭36之下);此时当使用者用力左脚踩踏左踏板10下,将致使左踏杆11以左转筒12及左支轴18为中心且左踏板10向下方向旋转,而一方面压缩了左活塞筒15,另一方面其左转筒12下方左摆片16向前转动拉动了钢丝绳31一端,透过中连梁39下方U框38枢合的滑轮30转动作用,产生了拉动钢丝绳31另一端枢接的右摆片26向后方旋转,致使得右踏杆21向上方向旋转,而使得右踏板20向上移及右活塞筒25伸长,直至左踏板10止档70抵住后横杆34为止;此时换以右脚用力踩踏右踏板20,将产生相同机构原理的对称动作,如此重复左脚、右脚连续动作,而达到了使用者双脚运动的效果。
当使用者要提高左、右踏板10,20间角度则将中连梁34下方旋转扭36旋松,致使滑轮30前移,拉近了滑轮30与左、右摆片16,26间的距离,由于左、右踏板10、20的止挡70位置是不变的,故左、右踏板10,20的最低点亦是不变的,在滑轮30前移、且钢丝绳31长度固定下,将致使左、右摆片16,26前摆角度加大,故而提高了左、右踏板10,20间的角度;反之,旋紧旋转扭36、后移滑轮30,将降低了左、右踏板10,20间的角度。一般常用的踏步机,其滑轮30前后移动之整范围约在10mm就已足够。由上述情形已不难看出其旋转扭36位于中连梁39底部,确实有操作不便及观查不易现象。
如图1及图2所示,在原有的滑轮30位置,设有一前后皆具支轴51,53的口形截面之方口框50,内部置入滑轮30并上下穿入一滑轮中心轴52枢合,供钢丝绳31置入滑轮槽30并两端枢接左、右摆片16,26,(如图6所示);方口框50前支轴51所向前对应于前立梁33结构点位,固设有一内套筒60,此内套筒60后段具有一足够深度内长孔62供方口框50前支轴51活插入,并在方口框50前后调整移动下仍保持直线定位,而内套筒60前段具有一足够长度内螺纹61供一前置旋扭80套入一蜗弹簧82后,其外螺纹81由前往后旋入,致一方面适当压缩着蜗弹簧82,另一方面顶着方口框50前支轴51端。
为避免滑轮30前后调整移动及受钢丝绳31拉力下有偏斜及刚性不够情形,相对于方口框50后支轴53直线方向设有一定位块40,此定位块40设有一圆孔42,供方口框50后支轴53活插入定位,而定位块40则具有若干螺孔41供上方固设于中连梁39适当位置之固定片44圆孔43,以螺钉45结合之;如此,完成了本实用新型前置扭的调整踏板角度结构。
再请参看图4上半部分所示,当使用者欲加大左右踏板10、20间角度时(诚如上述将滑轮30前移即可),则只要在踏步机前立梁33前置旋扭80旋松即可,十分方便容易;此时前置旋扭80外螺纹81前移,面在钢丝绳31作用施力作用下,会拉动滑轮30以前移,而达到目的;反之,旋紧该前置旋扭80,外螺纹81向后顶致滑轮30后移,就可缩小左、右踏板10,20间的角度。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前置扭的调整踏板角度结构确是改进了原有的操作不易及观查困难的缺点,而增进了使用的方便性,提高了商品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踏步机前置扭的调整踏板角度结构,主要是将现有踏步机的调整踏板角度旋扭由结构本体内部下方改置在结构本体外部前方,其特征在于结构本体的前立梁前、后方向固设有一内套筒,内套筒内部前段具有内螺纹,外部一前置旋扭外螺纹柱由前往后旋入,而内套筒内部后段具有内长孔供后方一方口框前支轴插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步机前置扭的调整踏板角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口框具有一左、右方向的方口形截面,内部枢设滑轮,前面固设有前支轴供插入前方内套筒内长孔至顶住前置旋扭的外螺纹端,后面固设有后支轴供插入后定位块圆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步机前置扭的调整踏板角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本体之中与前立梁相连的中连梁下面固设有一固定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踏步机前置扭的调整踏板角度结构。踏步机前置扭的调整踏板角度结构,主要是将现有踏步机的调整踏板角度旋扭由结构本体内部下方改置在结构本体外部前方,结构本体的前立梁前、后方向固设有一内套筒,内套筒内部前段具有内螺纹,外部一前置旋扭外螺纹柱由前往后旋入,而内套筒内部后段具有内长孔供后方一方口框前支轴插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的提高了操作及观查上的方便性。
文档编号A63B22/00GK2464370SQ0120510
公开日2001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21日
发明者廖学湖 申请人:信隆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