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运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333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运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健身器材。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乃积极开发研究,期能对运动健身器材加以适当的改进,而使其兼具多种运动健身功能。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制造多年的经验和长期的努力研究及试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运动器,而可以嘉惠所有的消费者及产业界。
为了实现上述,本实用新型利用座架、活动杆、辅助杆、接杆以及长板体和短板体构成一种多功能运动器。座架的中央设有一滑杆;活动杆的一端通过轴部设置在座架的滑杆上并沿滑杆移动,另一端设有一容置部,活动杆的适当位置处向外延伸有一带有座板的连杆,连杆的另一端设有一容置部;辅助杆的两端分别利用轴部连接于活动杆的座架的滑杆上,辅助杆与连杆为枢轴连接;接杆分别设置于活动杆和连杆的容置部中并可在其中伸缩;长板体和短板体分别设置于接杆的一端并可互换位置。
基于上述结构,利用活动杆和辅助杆在滑杆上的不同滑移方向并配合长板体和短板体的方向变换和位置互换,本实用新型可形成24种组合方式,从而可使人体进行多部位的运动健身。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运动器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运动器的分解结构图。
图2-18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运动器的各种组合方式的示意图。
按照上述结构,使用者可任意形成24种不同的组合型式。其中利用活动杆12和辅助杆50在滑杆11上的不同移动方向即有
图1-3所示的A、B、C三种,这三种方式可使连杆13形成平面、下倾面和上倾面;长板体30和短板体40本身的方向变化共四种,再加上长板体30与短板体40的位置互换两种。因此,总共形成3×4×2=24种组合型式。
如图2所示,使用者可将活动杆12的一端沿滑杆11一端移动,其轴部122即令活动杆12呈一定的倾斜角,辅助杆50则因其两端的轴部51、52而连动并呈适当的倾斜角,从而使连杆13呈下倾状。如图6所示,当使用者欲改变连杆13的倾斜角度时,可将活动杆12向滑杆11另一端移动,同时带动辅助杆50而呈上倾状。为使其整体结构更为稳固,可在长板体30的底部设置可折式的支撑杆31。为使本实用新型更多变化,还可使短板体40设计为具有一定角度的两用板,其中另一端设有一软性体41,如此又可使其组合型式增至48种,图2-18即为其中一部分组合型式。
由上述多功能运动器的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完全克服现有运动健身器材功能单一的缺陷,因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较高的产业利用价值。首先,利用活动杆和辅助杆在滑杆上的不同位置的滑移固定,可使连杆具有不同的角度变化。其中利用长板体和短板体本身的方向变换和两者之间的位置交换可使运动器形成多种不同型式的组合。此外,利用接杆的伸缩可调整其长度而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
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实用性和成本效益诸方面,确实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故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运动器,其特征在于由设有滑杆的座架、活动杆、辅助杆、接杆、长板体和短板体构成;所述活动杆的一端通过轴部设置于滑杆上并可沿滑杆位移,另一端设有一容置部,活动杆的适当位置处向外延伸有一连杆,连杆的另一端设有一容置部;所述辅助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轴部设置于活动杆和滑杆上并与连杆的一端枢接;所述接杆可分别容置于活动杆和连杆的容置部中并可在其中伸缩;所述长板体和短板体分别设置在接杆的一端并可互换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运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板体为具有角度的两用板,其另一端设有一软性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运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板体的底部设有可折式的支撑杆。
专利摘要多功能运动器主要由设有滑杆的座架、活动杆、辅助杆、接杆、长板体和短板体构成。活动杆的一端通过轴部设置于滑杆上并可沿滑杆滑移固定,其另端设有一容置部,适当位置处向外延伸有带有座板的连杆,连杆的另端设有容置部;辅助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轴部设置在活动杆和滑杆上并与连杆的一端枢接;接杆可分别容置在活动杆和连杆的容置部中并可在其中伸缩;长板体和短板体可分别设置于接杆的一端并可互换位置。利用活动杆和辅助杆的不同滑移方向可使连杆具有不同角度,配合长板体和短板体本身的方向变换和位置交换可形成多达24种不同组合型式;调整接杆长度可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
文档编号A63B26/00GK2532883SQ0220509
公开日2003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19日
发明者陈宗佑 申请人:陈宗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