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力训练器的激活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736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腕力训练器的激活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训练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腕力训练器的激活结构。
参阅


图10所示,为现有的腕力训练器结构示意图,该腕力训练器A由旋转球体A1、上壳体A2及下壳体A3组成,该旋转球体A1包覆在上壳体A2和下壳体A3内部,旋转球体A1表面剖设一道以上的沟槽A11,沟槽A11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孔A12,上壳体A2上方开设有一开口A21,使一拉绳B一端通过开口A21对应穿入旋转体A1的孔A12上,再由拉绳B沿着沟槽A11旋转反复缠绕整个沟槽A11,在激活旋转球体A1时,将拉绳B向外拉出脱离上壳体A2,而让拉绳B带动旋转球体A1激活旋转。这种腕力训练器A的激活操作很不方便,特别是无法将拉绳B扎实和紧密地穿入缠绕在旋转球体A1的孔A12及沟槽A11中,使拉绳B在拉动操作的过程中容易因拉绳B偏离沟槽A11的轨道和方向,从而导致拉绳B拉出后迅速脱离旋转球体A1,不容易瞬间激活,致使旋转球体A1激活失败的机率偏高,即使激活也无法获得较大的转速和驱动扭力,这样,会产生腕力训练器A无法迅速运转操作的问题,造成使用操作的障碍和困扰;又,这种现有腕力训练器A的另一缺点是,上壳体A2必须开设开口A21,使腕力训练器A无法保持一个完整的球体外观,不利于使用者手掌握持操作,严重影响腕力训练器A的顺畅运转,而且旋转球体A1在高速旋转过程中,开口A21也极容易让使用者的手指直接碰触在旋转球体A1,而造成手指受伤的意外,这是腕力训练器在使用上的一大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腕力训练器的激活结构,其通过在旋转球体转轴上设有转轮组件以及一激活条的设计结构,由激活条以直线方式接触转轮组件并激活旋转球体,使旋转球体可以获得较大的激活扭力和转速;由激活条贯穿接触激活转轮组件和旋转球体,使腕力训练器的激活更加简便、迅速;旋转球体可以封闭在上壳体和下壳体间而不外露,避免手指磨擦接触旋转球体表面,确保使用者操作安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腕力训练器的激活结构,包括旋转球体、上壳体及下壳体;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为中空体,上壳体和下壳体表面周缘设有数个穿孔,上壳体和下壳体穿孔相互对应吻合;所述旋转球体容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且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转轴,其中至少一端的转轴上设有一个转轮组件;一外环,其两端设有一个供旋转球体两端转轴穿入枢接的孔,相对孔的位置处设有一个容置转轮组件的容置箱;一激活条,其一端自上壳体穿孔穿入经容置箱,再由下壳体穿孔贯穿穿出,激活条表面与转轮组件表面接触,通过激活条向上拉动而带动转轮组件旋转,旋转球体随之激活旋转。
前述的腕力训练器的激活结构,其中下壳体底部设有一个计数器。
前述的腕力训练器的激活结构,其中旋转球体上设有数个发光组件。
前述的腕力训练器的激活结构,其中旋转球体一端转轴上设有的转轮组.件为齿轮,激活条表面设有数个齿。
前述的腕力训练器的激活结构,其中旋转球体一端转轴上设有的转轮组件为橡胶轮,激活条为橡胶条。
前述的腕力训练器的激活结构,其中外环的容置箱内部上下端分别设有一个隔板,以区隔构成两个轨道。
前述的腕力训练器的激活结构,其中外环的容置箱内侧设有一个供旋转球体一端转轴通过的开口。
前述的腕力训练器的激活结构,其中激活条一端设有一个拉环。
前述的腕力训练器的激活结构,其中外环的容置箱内部还设有一个副转轮组件,激活条的表面与副转轮组件的表面接触,通过激活条向上拉动而带动副转轮组件旋转,再由副转轮组件带动转轮组件旋转,使旋转球体随之激活旋转。
前述的腕力训练器的激活结构,其中旋转球体一端转轴上设有的转轮组件为齿轮,激活条表面设有数个齿,容置箱内的副转轮组件为齿轮。
前述的腕力训练器的激活结构,其中旋转球体一端转轴上设有的转轮组件为橡胶轮,激活条为橡胶条,容置箱内的副转轮组件为橡胶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激活条以直线方式接触转轮组件并激活旋转球体,使旋转球体可以获得较大的激活扭力和转速;由激活条贯穿接触激活转轮组件和旋转球体,使腕力训练器的激活更加简便、迅速;旋转球体可以封闭在上壳体和下壳体间而不外露,避免手指磨擦接触旋转球体表面,确保使用者操作安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
图1所示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旋转球体转轮组件与容置箱间组合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
图1所示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激活条组合内环件结构放大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现有的腕力训练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现有技术部分A腕力训练器、A1旋转球体、A2上壳体、A3下壳体、A11沟槽、A12孔、A21开口、B拉绳;本实用新型部分100腕力训练器、10上壳体、11穿孔、20下壳体、21穿孔、22计数器、30旋转球体、31发光组件、32转轴、33转轮组件、33’转轮组件、40外环、41孔、42容置箱、421开口、422隔板、423轨道、424副转轮组件、50激活条、50’激活条、51齿、52拉环。
本实用新型设有一外环40,该外环40设置在下壳体20的顶缘,且外环40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供旋转球体30两端转轴32穿入枢接的孔41,外环40相对一端的孔41的位置处设有一个容置箱42,该容置箱42的内侧设有开口421(图3所示),使转轴32通过而穿入上述的孔41,并在容置箱42内部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一隔板422,通过隔板422将容置箱42内部区隔成两个轨道423;一激活条50,其形式不限,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为在激活50表面设有数个齿51,且该激活条50一端设有供握持的拉环52,激活条50自上壳体10的穿孔11穿入经容置箱42的任一轨道423而让齿51接触齿轮式的转轮组件33的表面,激活条50由下壳体20的穿孔21贯穿穿出(图4所示),使激活条50直接以直线方式贯穿上壳体10、容置箱42及下壳体20。
参阅图5所示,为激活条50表面的齿51在容置箱42内部接触齿轮形式的转轮组件33表面的状态,在激活操作时,通过激活条50向上拉动(图5中箭头方向所示),该激活条50表面的齿51接触带动转轮组件33旋转,并让旋转球体30整体随之旋转,使腕力训练器100的旋转球体30可以进行高速和大扭力的激活旋转动作;当旋转球体30停止在任何位置上,都可使容置箱42的任一轨道423方便地就近对准上壳体10的穿孔11和下壳体20的穿孔21,以便于下一次的激活操作。
参阅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腕力训练器的激活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使转轮组件33’是橡胶轮,激活条50为橡胶条,通过激活条50’与转轮组件33’间的接触磨擦力,在激活条50’向上拉动时,同样地接触带动转轮组件33’旋转,进而带动旋转球体30激活旋转,达到如同第一实施例的高转速及大扭力的激活操作功效。
参阅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腕力训练器的激活结构的第三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是在该容置箱42中设有一副转轮组件424,该副转轮组件424为齿轮形式,与齿轮形式的转轮组件33相耦合,通过激活条50的齿51接触齿轮形式的副转轮组件424的表面,以在激活条50向上拉动时,可让激活条50接触带动副转轮组件424转动,再由副转轮组件424带动转轮组件33旋转,进而让旋转球体30也随之激活旋转,同样可使旋转球体30获得激活转速及扭力,这种以副转轮组件424间接带动转轮组件33旋转的方式,是由副转轮组件424与转轮组件33之间的直径比例进行调整和变化旋转球体30的激活转速和扭力,可以针对不同使用者进行调整。
参阅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腕力训练器的激活结构的第四实施例,其与图7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不同之处使该转轮组件33’、副转轮组件424’为橡胶轮,且激活条50’为橡胶条,再激活操作过程中,同样可由副转轮组件424’间接带动转轮组件33’,使旋转球体30获得激活转速及扭力。
参阅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腕力训练器的激活结构的第五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是该下壳体20底部设有一个计数器22,可同步记录旋转球体30的转速。
上述
图1至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腕力训练器的激活结构,其创作的特点是,使腕力训练器100的旋转球体30可以经由激活条50或50’直线贯穿穿设在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之间,通过简便的直线向上拉动操作,获得较大的激活转速和扭力,完全可消除现有腕力训练器激活操作的不方便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可以不必设置较大的开口,以避免手指接触旋转中的旋转球体30的危险,成为一个符合人体供学操作和确保操作安全的腕力训练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腕力训练器的激活结构,包括旋转球体、上壳体及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为中空体,上壳体和下壳体表面周缘设有数个穿孔,上壳体和下壳体穿孔相互对应吻合;所述旋转球体容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且两端分别设有一转轴,其中至少一端的转轴上设有一个转轮组件;一外环,其两端设有一个供旋转球体两端转轴穿入枢接的孔,相对孔的位置处设有一个容置转轮组件的容置箱;一激活条,其一端自上壳体穿孔穿入经容置箱,再由下壳体穿孔贯穿穿出,激活条表面与转轮组件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力训练器的激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底部设有一个计数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力训练器的激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球体上设有数个发光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力训练器的激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球体一端转轴上设有的转轮组件为齿轮,激活条表面设有数个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力训练器的激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球体一端转轴上设有的转轮组件为橡胶轮,激活条为橡胶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力训练器的激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的容置箱内部上下端分别设有一个隔板,以区隔构成两个轨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力训练器的激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的容置箱内侧设有一个供旋转球体一端转轴通过的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力训练器的激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条一端设有一个拉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力训练器的激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的容置箱内部还设有一个副转轮组件,激活条的表面与副转轮组件的表面接触,副转轮组件连动转轮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腕力训练器的激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球体一端转轴上设有的转轮组件为齿轮,激活条表面设有数个齿,容置箱内的副转轮组件为齿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腕力训练器的激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球体一端转轴上设有的转轮组件为橡胶轮,激活条为橡胶条,容置箱内的副转轮组件为橡胶条。
专利摘要腕力训练器的激活结构,包括旋转球体、上壳体及下壳体,上、下壳体为中空体且表面周缘设穿孔,上、下壳体穿孔对应吻合,旋转球体容置在上、下壳体间,且两端分别设转轴,至少一端的转轴上设转轮组件,外环两端设供旋转球体两端转轴穿入枢接的孔,相对孔的位置处设容置转轮组件的容置箱,激活条一端自上壳体穿孔穿入经容置箱,再由下壳体穿孔贯穿穿出,激活条表面与转轮组件表面接触,由激活条以直线方式接触转轮组件并激活旋转球体,使旋转球体获得较大激活扭力和转速,由激活条贯穿接触激活转轮组件和旋转球体,使腕力训练器的激活更加简便迅速,旋转球体封闭在上、下壳体间而不外露,避免手指摩擦接触旋转球体表面,确保使用者操作安全。
文档编号A63B23/035GK2582675SQ02253289
公开日2003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6日
发明者庄永裕, 林明洪, 庄培松 申请人:庄永裕, 林明洪, 庄培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