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球杆的组合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068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撞球杆的组合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撞球杆结构,特别是指一种仙角及皮头部位可随意拆装,且仙角结合有金属网及纤维复合材料层的新颖结构组配型态。
背景技术
撞球杆为大众所熟知,一般是长杆状,其一端为握持端,另一端为击球端,击球端更组设有一段仙角,该仙角的最端面再组设一皮头,通过皮头来撞击球体,仙角和皮头的传统结构型态是,其仙角和皮头都是以固定方式与撞球杆组合成一体,所以使用者并无法随着自己的心情和想法去拆换它或变化它,这显然是一种缺憾,因为目前很多产品的设计趋势,往往必须能够满足消费者追求自我风格及求变的欲望,才能够获得市场的青睐;再者,就结构强度而言,传统仙角一般是由塑料材质制成,在寒冷地区使用时,往往容易发生脆裂现象,造成不够坚固耐用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撞球杆的组合构造,通过仙角及皮头部位可随意拆装,且仙角结合有金属网及纤维复合材料层的新颖结构组配型态,达到随意拆装的灵活性及提升结构强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撞球杆的组合构造,包括撞球杆的击球端是组设有一仙角,该仙角的端部再组设有一皮头,其特征是该仙角是通过螺接方式与撞球杆的端部组合,该仙角本体中更一体包覆有金属网及纤维复合材料层。
该仙角的组接端是凸设有一螺柱,该撞球杆的端部对应开设有一螺孔,通过该螺柱螺入螺孔中促使该仙角与撞球杆组定。该皮头是通过卡扣方式与仙角达成结合。该皮头的组接端是凸设有一卡柱,该卡柱是设有一凸环缘,该仙角的端面中对应开设有一卡槽,该卡槽中设有一凹环沟恰供该卡柱的凸环缘卡入定位。该皮头通过螺接方式与该仙角达成结合。该金属网包括钛网或铜网。该撞球杆的内部任一层结构更包括加入金属网层或高强度复合材料层。
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平面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良部位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良部位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良部位的分解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良部位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仙角部位的断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皮头螺接方式组定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撞球杆的组合构造的较佳实施例,该撞球杆10的击球端11是组设有一仙角20,该仙角20的端部再组设有一皮头30;其改良特征在于该仙角20是通过螺接方式与撞球杆的击球端11端部达成组合,且该仙角20本体中更一体包覆有金属网24(如钛网或铜网)以及纤维复合材料层25,如图5、6所示;达到可随意拆装的灵活性及提升结构强度的实用目的。
其中,该仙角20的组接端是可凸设有一螺柱21,以使撞球杆10的击球端11端部对应开设有一螺孔12,通过该螺柱21螺入螺孔12中,即可促使该仙角20与撞球杆10组定。
上述的结构设计,业者可生产出多款不同风格的仙角20作为产品的配件,例如金属、塑料、透明材质等不同质感风格、或是表面花纹、色彩的变化风格等,如此使用者即可依照自己的心情来更换不同的仙角,更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而且也比较利于损坏时的替换。
该皮头30是可通过卡扣方式与仙角20达成结合,而达到可随意拆装的灵活特色。
其中该皮头30的组接端是可凸设有一卡柱31,该卡柱31是可设一凸环缘32以形成卡扣效果,使仙角20的端面中对应开设一卡槽22,该卡槽22中是设有一凹环沟23恰可供卡柱31的凸环缘32卡入定位,以令皮头30与仙角20卡合定位。
参阅图7所示,该皮头30亦可通过螺接方式与仙角20达成结合,令皮头30的组接端组设一螺柱33,以使仙角20的端面中对应开设一螺孔槽26,通过该螺柱33螺锁入螺孔槽26而令皮头30组接定位。
参阅图4、5所示,该撞球杆10的内部任一层结构更可加入金属网层13及高强度复合材料层14,以能增加该撞球杆10的结构强韧度。
通过上述的结构组成特色,该皮头30也可以达到方便更换的灵活性,由于该皮头30为直接与球体撞击的部位,常因损耗而不堪使用是在所难免,本实用新型的卡扣及螺接方式的组合设计将达到在使用时不易掉落,而损坏时又能轻易拆除替换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功效增进的事实如下1、提供一种该仙角与皮头可随意拆装的新颖撞球杆结构组配型态。
2、通过其改良设计,业者可生产出多款不同风格的仙角作为产品的配件,使用者将可依心情来更换不同的仙角,更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而且也比较利于损坏时的替换。
3、通过其改良设计,该皮头也可以达到方便更换的灵活性,卡扣方式的设计可达到在使用时不易掉落,而损坏时又能轻易拆除替换的优点,让使用者随时可拥有一个完好的皮头,使击球的力道及精准度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
4、通过该仙角本体中包覆有金属网及纤维复合材料层的改良设计,更可达到提升结构强度、不易脆裂而更加坚固耐用的进步性。
权利要求1.一种撞球杆的组合构造,包括撞球杆的击球端是组设有一仙角,该仙角的端部再组设有一皮头,其特征是该仙角是通过螺接方式与撞球杆的端部组合,该仙角本体中更一体包覆有金属网及纤维复合材料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撞球杆的组合构造,其特征是该仙角的组接端是凸设有一螺柱,该撞球杆的端部对应开设有一螺孔,通过该螺柱螺入螺孔中促使该仙角与撞球杆组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撞球杆的组合构造,其特征是该皮头是通过卡扣方式与仙角达成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撞球杆的组合构造,其特征是该皮头的组接端是凸设有一卡柱,该卡柱是设有一凸环缘,该仙角的端面中对应开设有一卡槽,该卡槽中设有一凹环沟恰供该卡柱的凸环缘卡入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撞球杆的组合构造,其特征是该皮头通过螺接方式与该仙角达成结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撞球杆的组合构造,其特征是该金属网包括钛网或铜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撞球杆的组合构造,其特征是该撞球杆的内部任一层结构更包括加入金属网层或高强度复合材料层。
专利摘要一种撞球杆的组合构造,撞球杆的击球端是组设有一仙角,仙角的端部再组设有一皮头,仙角是通过螺接方式与撞球杆端部达成组合,且仙角本体中更一体包覆有金属网及纤维复合材料层;皮头是通过卡扣或螺接方式与仙角达成结合。具有可随意拆装的灵活性及提升结构强度的功效。
文档编号A63D15/08GK2626559SQ0326180
公开日2004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12日
发明者李明贤 申请人:李明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