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太极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163阅读:6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乾坤太极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武术健身器械,能较好地解决太极拳训练中的听劲及协调性问题,并可作为气功锻炼中的辅助器械。
背景技术
《周易》被誉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万经之首,其中阐释的阴阳辩证哲理是东方哲学的基础,由此而生发出来的养生、武术的重要流派——太极拳,便是这一哲学精髓的人体实践。太极拳中的核心内容——太极内功更是众多拳家、养生家终身追求的高级功夫。为求功夫精进,历代拳家发明出多种辅助训练器械,太极球便是其中之一。
由于生产技术条件限制,从古至今的太极球只有实心球和空心球两种,这两种球为纯阳和纯阴,不能变化。因此在训练效果上也有局限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实球与空球不能变化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产生阴阳虚实变化的太极球——乾坤太极球。此球内有乾坤阴阳之分,当此球被引动时,球内又有阴阳互易之太极变化,其内动波及球壁,球体随惯性运动,球不同的运动频率是对人体的极好的外力刺激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该乾坤太极球主体为一空心钢球,其中钢球的内部带有液体,钢球壁上还带有注液孔。
钢球内的液体可为水,体积为球内体积的二分之一。
钢球直径为27-28厘米,壁厚为1.5毫米,注液孔直径为1毫米,用胶密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这种符合周易阴阳变易思想的“活”的太极球——乾坤太极球,将是填补太极拳训练器材空白的重要发明,是众多太极拳爱好者梦寐以求的练功器械。
听劲是太极拳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目标。这需要一个客体的劲源,在一般情况下只有通过双人对练来实现,而乾坤太极球内产生的波动正是训练听劲的客体劲源。将球贴于身体的不同部位,可训练不同部位的听劲反应水平。
协调性是太极拳训练的又一重要内涵。让主体(自身)迅速适应客体的运动频率是这项运动的一个难点,在两人对练中由于客体的运动频率不断变化,致使协调性极难练成。但乾坤太极球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乾坤太极球内相对稳定的波动频率可以让人体很好的去感觉适应。可以较快地培养出主体对客体的振频适应性,并同时可以达到使主体(自身)松沉的效果。当这种适应性转为下意识状态,即达到训练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剖视图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在图1中1.钢球;2.液体;3.注液孔在图2中4.胶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空心的钢球1材料为不锈钢,液体2为水,钢球1的直径为27-28厘米,壁厚为1.5毫米,水的体积为球内体积的二分之一,图2中注液孔3直径为1毫米,在注入水后用胶4封孔止漏,贴为防伪标志。
权利要求1.一种乾坤太极球,主体为一空心钢球,其特征在于钢球的内部带有液体,钢球壁上还带有注液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乾坤太极球,其特征在于钢球内液体为水,体积为球内体积二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乾坤太极球,其特征在于钢球直径为27-28厘米,壁厚为1.5毫米,注液孔直径为1毫米,用胶密封。
专利摘要一种乾坤太极球,为一空心钢球,钢球内带有液体,钢球壁上还带有注液孔,由胶密封。本实用新型被引动时,球内有阴阳互易之太极变化,其内动波及球壁,球体随惯性运动,可训练人的听劲儿和协调性,适合广大太极爱好者使用。
文档编号A63B37/08GK2640539SQ0326576
公开日2004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9日
发明者翟大闽 申请人:翟大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