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机扬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188阅读:2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跑步机扬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跑步机扬升装置,尤其是一种使跑步机前端提高、降低达到调节整机坡度,提高运动者运动能力的跑步机扬升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跑步机的升降折叠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该连动装置A包括在跑步台20底部约中间段处两侧对称活动枢设有一定位板A1,且在定位板A1枢接的支点两端分别枢设有一前连杆A2及一后连杆A3,该前连杆A2另端枢结在第一轴杆A4;该后连杆A3另端枢设在跑步台20底后端两侧后支杆连结的轴杆A5,以当升降折叠装置B受驱动装置C牵动时,即可令连动装置A同步作动,以提供调整跑步台20作上、下坡形态,当跑步台20前端抬高,其后端便会相对降低,反之,跑步台20的前端下降时,后端可随即抬升,以提供增加跑步台20坡度调整的角度,且在调整当中装设于跑步台20底部四端角的前、后转轮B1、A6可始终保持贴触于地面,以确保跑步台20具绝对的平稳性。
前述结构不但结构上繁杂,且该结构在运转作动时也相当繁复,且前连杆与后连杆在作动时,由于前连杆与后连杆所接设的距离相当长,容易造成前连杆与后连杆的扭曲变形,再该结构主要设置于跑步台的底部外侧,如此易造成运转动作时,不慎伤及运动者,另外,多数组件间的连设作动,容易因运转动作的不顺畅形成噪音等问题。
本设计人乃鉴于上述跑步机的扬升折叠结构复杂、组件易扭曲变形、运转不顺畅、易产生噪音且容易造成运动者的伤害等缺陷,故积多年从事该项产品的研究、设计、制造等丰硕经验,积极投入大量心血及精力加以研创,终开发出本实用新型,摒除公知跑步机扬升折叠结构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藉由支撑杆组、滑轮组、滑轨及缓动杆等构件的组合,提供一种具有使用安全灵活、扬升效果平稳、噪音小、缓冲避震效果好的跑步机扬升装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跑步机扬升装置,其中其由车架、跑步台、底座及扬升装置构成,车架与底座相接设,跑步台接设于扬升装置上,扬升装置至少包含有一设置于跑步台上的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一端设有与支撑杆接设的伸缩杆;支撑杆组,其设置于跑步台底端,所述支撑杆组一端利用转轴枢接于扶手架底端,另一端则与滑轮枢接,支撑杆上设有与伸缩杆接设的连接板;滑轮组,其设置于跑步台底端两侧内部,且于跑步台两侧直管设有相对于滑轮的滑轨;具有支撑和缓冲作用的缓冲杆,枢接于跑步台及底座间。
所述该转轴间设置有增加支撑杆顶持力的折叠固定架。
所述该车架、支撑杆及底座间设置有跑步台进行折合、展开时降低车架、支撑杆及底座间接触碰撞的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优点是,克服了公知技术中的诸多缺陷,使用安全灵活、动作顺畅、扬升效果平稳、噪音小、缓冲游震效果好,使跑步机在使用上更为舒适、轻松,使运动者的运动量有效加强,较大限度地消耗运动的卡路里,进而达到健身的效果,并且可延长跑步机的使用寿命。


图1为公知跑步机的升降折叠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位于水平状态时的部份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位于扬升状态时的平面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位于扬升状态时的部份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收折状态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
附图标号说明A、连动装置A1、定位板 A2、前连杆 A3、后连杆A4、第一轴杆A5、轴杆 A6、后转轮 B、升降折叠装置 B1、前转轮C、驱动装置10、车架 20、底座 30、跑步台 31、连接座32、直管33、滑轨 40、扬升装置 41、驱动马达 411、伸缩杆 42、支撑杆组421、连接板422、转轴 43、滑轮组 44、缓冲杆50、缓冲垫60、折叠固定架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审查员方便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兹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跑步机扬升装置,其整体结构,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所述的跑步机由车架10、底座20、跑步台30及扬升装置40所构成,该车架10与底座20相接设,跑步台30与底座20间利用扬升装置40枢接。
该扬升装置40、请参阅图3所示,进一步至少包含有一驱动马达41、支撑杆组42、滑轮组43及两相对的缓冲杆44,其中。
驱动马达41设置于跑步台30上,利用一安装架31设置,并使驱动马达41得以于安装架31上活动,驱动马达41上设有伸缩杆411,当驱动马达4 1动作时,令伸缩杆411产生伸长、缩短的动作。
支撑杆组42上设有一连接座421,与驱动马达41的伸缩杆411接设,使连接板421得以与伸缩杆411连动,支撑杆组42一端利用转轴422枢接于底座20底端,另一端则接设有滑轮组43,使支撑杆组42得以藉由伸缩杆411的带动,并透过转轴422于底座20上进行适当角度的摆动,而达到跑步台30扬升的动作。
滑轮组43设置于跑步台30底端两侧内部,且于跑步台30两侧的直管32内侧开设有滑轨33,与滑轮组43相对应,并使滑轮组43设置于该滑轨33中,令滑轮组43得以于滑轨33间进行滑动。
两缓冲杆44分别枢接于底座20及跑步台30底端上,使缓冲杆44得以藉由枢接方式进行转动,当跑步台30利用驱动马达41进行扬升动作时,跑步台30牵引缓冲杆44动作,避免跑步台30的滑动。
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当驱动马达41动作时,此时伸缩杆411受驱动马达驱动41向外伸长,使伸缩杆411带动连接板421动作,而将支撑杆组42藉由转轴422产生一扬升的动作,此时,支撑杆组42带动滑轮组43,而于跑步台30上的滑轨33进行滑动,将跑步台30向上抬升,如此不但减少机械上运转时所产生的噪音,且可使跑步台30的作动更为顺畅,且滑轨33与滑轮组43的组设位于跑步台30的内侧,使其具有隐藏的效果,令跑步机的使用更为安全灵活。
当跑步台30向上抬升时,使跑步台30牵引缓冲杆44产生一适当角度的变化,并使缓冲杆44作动,令缓冲杆44对跑步台30产生顶持的作用,而避免跑步台30的滑落,藉此以有效的达到跑步台30的扬升效果,如此可有效降低跑步台30在进行扬升运动时不当的冲击,造成构件的损坏,使跑步机的使用更为舒适、轻松,以有效的加强运动者的运动量,且较大限度的消耗运动者的卡路里,进而达到健身的效果及延长跑步机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6所示,当跑步台30进行收折时,带动支撑杆组42向上扬升,并藉由跑步台30牵引缓冲杆44,令缓冲杆44持续摆动,使缓冲杆44完全伸展,藉此使跑步台30顶持于收折的状态。
如图2至7所示,在底座20相对于缓冲杆44的位置处及支撑杆组42相对于跑步台30位置处设置有缓冲垫50,据以当跑步台30位于水平状态时,可避免缓冲杆44及跑步台30在驱动马达41的作动下,与底座20及支撑杆组42产生碰撞,进而造成支撑杆组42、缓冲杆44及跑步台30的损坏,另外,请配合图7所示,在跑步台30底部设有一折叠固定架60,与转轴422接设,当支撑杆组42进行扬升动作时,用以阻挡支撑杆组42的转动,令支撑杆组42保持于适当的扬升角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对本领域普通专业技术人员,所做的各种变化,惟此等变化例,都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跑步机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由车架、跑步台、底座及扬升装置构成,车架与底座相接设,跑步台接设于扬升装置上,扬升装置至少包含有一设置于跑步台上的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一端设有与支撑杆接设的伸缩杆;支撑杆组,其设置于跑步台底端,所述支撑杆组一端利用转轴枢接于扶手架底端,另一端则与滑轮枢接,支撑杆上设有与伸缩杆接设的连接板;滑轮组,其设置于跑步台底端两侧内部,且于跑步台两侧直管设有相对于滑轮的滑轨;具有支撑和缓冲作用的缓冲杆,枢接于跑步台及底座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机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轴间设置有增加支撑杆顶持力的折叠固定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机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车架、支撑杆及底座间设置有跑步台进行折合、展开时降低车架、支撑杆及底座间接触碰撞的缓冲垫。
专利摘要一种跑步机扬升装置,其由支撑杆组、滑轮组、滑轨及缓冲杆组成,跑步台两侧的直管形成有滑轨,且在滑轨中设置有滑轮组,滑轮组接设有支撑杆组,支撑杆组利用转轴设置于车架上,而该支撑杆组与跑步机上的驱动马达相接设,驱动马达前端设有伸缩杆,藉由驱动马达的作动,透过支撑杆组及滑轮组与滑轨的配合,并在跑步台与底座间设有缓冲杆用以顶持跑步台,达到跑步机扬升角度的控制。本实用新型使用安全灵活、动作顺畅、扬升效果平稳、噪音小、缓冲游震效果好,使跑步机在使用上更为舒适、轻松,使运动者的运动量有效加强,较大限度地消耗运动的卡路里,进而达到健身的效果,并且可延长跑步机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A63B22/02GK2636900SQ0326657
公开日2004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日
发明者王长富 申请人:王长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