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球杆头可调倾角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178阅读:8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尔夫球杆头可调倾角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尔夫球杆头可调倾角构造,主要是在杆身与杆头结合部位设计有调整构造,而能简便使球头的杆面具有倾斜(仰)角度变化。
背景技术



图1、图2示出了传统的高尔夫球杆的构造,该泛用的高尔夫球杆构造概略为杆头10于成型时近端垂直向延设有一颈部11,各杆头10依据号数不同,其杆面12与颈部11间个别拥有不同的倾斜(仰)角度;颈部11设有结合孔13,杆身14末端套妥一护套15插结于颈部11结合孔13内粘合固定,于杆身14直接插置于杆头10的颈部11内,因此号数不同的球杆除了杆身长度有别、重心有别之外,其杆头10的杆面12与杆身14间皆有不同倾斜(仰)角度形态。简言之,杆头10的杆面12与杆身14间的倾斜(仰)角度较小,可将球击出较低的飞行抛物线球路;而杆头10的杆面12与杆身14间的倾斜(仰)角度较大,可将球击出较高的飞行抛物线球路。当一般球友的球袋中收纳有3、4、5、6、7、8、9、P、S号九支铁杆及1、3、5号三支木杆,便能藉各球杆特性击出不同飞行抛物线及距离,以最少杆数将球精准送上果岭;事实上,球友奔走于十八个球洞击球过程中,有时掌控球的落点不佳,球落在障碍物(一般者为大树)后方,而挡在球与果岭之间,此时具有纯熟击球技巧的打击者,可藉改变姿势使长(号数较小)铁杆的杆面击球角度变大,而能击出高抛物线球路,使球轻易飞越障碍物上方脱离困境;或藉改变姿势使短(号数较大)铁杆的杆面击球角度变小,而能击出低抛物线球路,使球轻易由障碍物下方穿越脱离困境,使球能够抵达所欲目的地。由此可知,杆头10的杆面12与杆身14间的倾斜(仰)角度多寡可决定球被打击后的高、低飞行抛物线球路,因此,球杆的杆头10与杆身14间具有可调倾角构造功能者,对打击技巧较为不纯熟的击球者而言,是能在困境中提供脱困的击球乐趣,本实用新型便是针对此项需求而加以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尔夫球杆头可调倾角构造,主要在于杆头的颈部设有上宽下窄呈倒锥形状的长型调整孔,当杆身末端各螺结及套合一固定环及定位环而插置于长型调整孔内部,藉销轴将杆身枢结于杆头颈部内定位,杆身以销轴于长型调整孔内定点左、右摆动,以调整杆头的杆面杆身间的倾斜(仰)角度,及完成调整倾斜(仰)角度变化后,藉定位环及固定环提供杆身于杆头的颈部内定位。
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附说明
图1为传统高尔夫球杆的构造分解外观图;图2为传统高尔夫球杆的构造组合外观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外观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及调整较小倾角的示意图;图5为图4A向剖示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整较大倾角的示意图;图7为图6B向剖示图。
附图标记说明10杆头;11颈部;12杆面;13结合孔;14杆身;15护套;20杆头;21颈部;22杆面;23调整孔;24卡掣槽;25枢结孔;26销轴;30定位套;31套孔;32卡掣块;40固定环;41螺结孔;50杆身;51握套;52枢结孔;53螺纹段。
具体实施方式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外观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高尔夫球杆头可调倾角构造大体上包含有一杆头20、一定位套30、一固定环40及一杆身50;其中该杆头20于成型时近端垂直向延设有一颈部21,各杆头20依据号数不同,其杆面22与颈部21间各别拥有预定的倾斜(仰)角度;而本实用新型主要于杆头20的颈部21设有上宽下窄呈倒锥形状的长型调整孔23,长型调整孔23口缘预定角度设有若干卡掣槽24,而颈部21位在长型调整孔23底端附近设有贯穿的枢结孔25,可藉销轴26将杆身50枢结于长型调整孔23内定位;
该定位套30其内设有纵向套孔31,套孔31的内径恰等于杆身50末端外径,定位套30底端面形状依据杆头20颈部21顶端形状而设计呈相同状形,定位套30底端面位于套孔31同缘布设有等分三角的三个卡掣块32;该固定环40内部设有具螺纹的螺结孔41;该杆身50顶端套设有一握把51,底端设有一枢结孔52,枢结孔52上方适当高处设有一截螺纹段53;请配合参见图4、图6,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及调整倾角的示意图,首先固定环40以螺结孔41先行螺结于杆身50的螺纹段53上,定位套30以套孔31套合于杆身50末端而位于固定环40下方,当杆身50以末端插置于杆头20颈部21的调整孔23内,藉销轴26穿置杆头20颈部21所设枢结孔25并通过杆身50枢结孔52将杆身50与杆头20相互定位枢结;而杆身50能以销轴26为轴于颈部21的长型调整孔23内操作左、右摆动功能,来调整杆头20的杆面22与杆身50间的倾斜(仰)角度;请配合参见图4、图5,杆身50于杆头20颈部21的长型调整孔23内向左侧推移,杆身50与杆头20的杆面22间的倾斜(仰)角度较小,当定位套30以底端面压贴杆头20颈部21顶面,以其套孔31周缘布设的卡掣块32嵌入长型调整孔23口缘左半部所设卡掣槽24内(如图5所示相关状态)固定环40于杆身50螺纹段53下螺逼而压掣于定位套30顶面,便能限制杆身50恒定位于长型调整孔23左侧位置;请参见图6、图7,当欲调整杆头20的杆面22与杆身50间具有较大的倾斜(仰)角度时,首先于杆身50螺纹段53上将固定环40向上螺退,使定位套30具有向上滑移空间,使定位套30底端面布设有的卡掣块32可脱离长型调整孔23的卡掣槽24,杆身50便能以销轴26为轴向右侧推移,待定位套30重新以底端面压贴杆头20颈部21顶面,以其套孔31周缘布设有卡掣块32嵌入长型调整孔23右半部所设卡掣槽24内(如图7所示相关状态),待固定环40于杆身50螺纹段53向下螺逼压掣于定位套30顶面,便能了限制杆身50恒定于长型调整孔23右侧位置;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高尔夫球杆头可调倾角构造,能够提供球杆头的杆面具有简便调大或调小倾斜(仰)角度功能,使长、短球杆皆可顺畅击出闪避障碍物所需高或低飞行抛物线球路。
上述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领域底熟练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作的修饰或等效变化,诸如,长型调整孔的形状变化或其口缘布设有卡掣槽数量多寡,或该卡掣槽与定位套所设卡掣块之间嵌合形状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底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高尔夫球杆头可调整倾角构造,包含有一杆头、一定位套、一固定环及一杆身;杆头于成型时近端垂直向延设一颈部,各杆头依号数不同,其杆面与颈部间各别拥有预定的倾斜(仰)角度;杆身顶端套有一握把,其特征在于该杆头颈部设有上宽下窄呈倒锥形状的长型调整孔,长型调整孔口缘预定角度设有若干卡掣槽,颈部位在长型调整孔底端设有贯穿的枢结孔,通过销轴将杆身枢结于长型调整孔内定位;该定位套内设有纵向套孔,底端面位于套孔周缘布设有等分三角的三个卡掣块;该固定环内部设有具螺纹的螺结孔;该杆身底端设有一枢结孔,枢结孔上方适高处设有一截螺纹段;其中,藉由固定环螺结于杆身的螺纹段上,定位套以套孔套合于杆身末端位在固定环下方,杆身末端插置于杆头长型调整孔内,并以销轴枢结定位。
2.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高尔夫球杆头可调倾角构造,其中,定位套低端面形状与杆头颈部顶端形状相同。
3.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可调倾角构造,其中,调整孔口缘所设卡掣槽形状与定位套所设卡掣块形状为任何配合性嵌合形状。
4.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球头可调倾角构造,其中,杆头颈部与定位套间以凸凹嵌合形态限制杆身定位于长型调整孔内。
5.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可调倾角构造,其中,杆头颈部所设长型调整孔为长弧型调整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尔夫球杆头可调倾角构造,主要是于杆身与杆头结合部位设计有调整构造,该调整构造大致为杆头的颈部设有长型调整孔,而杆身以销轴枢结定位于长型调整孔内,具有定点左、右摆动性,杆身可藉其上套合定位环与杆头颈部以凸凹嵌合形态限制杆身于长型调整孔内定位,以此调整构造,更能使球头的杆面具有简便调整倾斜(仰)角度功能,而可在挥杆动作中,顺畅击出闪避障碍物所需高或低飞行抛物线球路。
文档编号A63B53/02GK2631568SQ0326633
公开日2004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7日
发明者许信一 申请人:许信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