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杆头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154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尔夫杆头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高尔夫杆头构造,特别是关于一杆头利用减少一套颈的重量,以调整重心及增加惯性矩、击球性能及吸震性的高尔夫杆头构造。
背景技术
习用高尔夫杆头构造,如图1所示,其是由金属材质制成一杆头1,该杆头1设有一杆头本体10、一打击面板11及一套颈12,该打击面板11用以击球。该套颈12用以结合一杆体[未标示]。通常,业界在制造该杆头1时常忽略该套颈12所占重量过大,以致该杆头1的重心13常过于接近该套颈12侧,而偏离该打击面板11的主击球区。结果,其减少该杆头1的惯性矩,并减弱该杆头1在击球时的抗扭曲性,及降低该杆头1将击球应力转移至球体的效率,因而大幅影响该杆头1的击球性能。
另一习用高尔夫杆头构造,如美国专利第4,995,609号「高尔夫球铁杆头〔Iron Golf Club Heads〕」发明专利,请参照图2所示,其是进一步由在该套颈12与杆头本体10之间的喉部(heel)下方形成一凹部101,以便相对减少该套颈12侧的重量,而使该杆头1的重心13能向该套颈12的头部(toe)移动(也即相对该喉部12向外移动),以相对增长该杆头1的惯性矩,进而增加该杆头1的击球性能(击球距离)。虽然,该杆头1设置该凹部101有利于使该重心13外移,但是该凹部101却容易降低该喉部的结构强度。再者,该凹部101形成在该喉部的下方将降低该杆头1的下半部重量,而使得该杆头1的重心13在外移时也相对向上移动,因而在该打击面板11的主击球区造成该重心13偏高。结果,该杆头1设置该凹部101不但无法实质改善击球性能或增加惯性矩,且更可能反效果的增加该杆头1断裂或扭曲变形的风险。因此,确实仍有必要进一步改良上述习用高尔夫杆头构造。
有鉴于此,本发明改良上述缺点,其是使一杆头的一套颈形成一小径部,其可减轻该套颈所占重量,而使该杆头的重心向外及向下移动,以增加惯性矩。同时,该小径部另可包覆由轻质材料制成的一覆层,以强化结构强度及吸收击球震动。因此,本发明确实可在不影响杆头结构强度下进一步增加杆头的惯性矩、击球性能及吸震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尔夫杆头构造,其是使一杆头的一套颈形成一小径部,以减轻该套颈所占重量,及使该杆头的重心向外及向下移动,而使本发明具有提升杆头的惯性矩及击球性能的功效。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尔夫杆头构造,其是使一杆头的一套颈形成一小径部,且该小径部包覆由轻质材料制成的一覆层,而使本发明具有提升吸震性及强化结构强度的功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尔夫杆头构造,其是使一杆头的一套颈形成一小径部,且该小径部可依重心需求调整向该杆头的打击面板的延伸长度,而使本发明具有增加重心调整裕度的功效。
根据本发明的高尔夫杆头构造,其包含一杆头本体、一打击面板、一套颈及一覆层。该杆头本体、打击面板及套颈是由金属制成。该打击面板可用以击球。该套颈形成一小径部,其可减少该套颈所占重量,而使该杆头的重心向外及向下移动,以延长该杆头的惯性矩。该覆层是由轻质材料制成,其包覆于该套颈的小径部上,以强化该套颈的结构强度及吸收击球时产生的震动。
该套颈另设有一结合孔,以结合一杆体。
该套颈的顶端另径向向外延伸形成一环凸缘,以增加该结合孔及杆体的结合稳定性。
该套颈的小径部表面另凸设数个凸部,以增加该小径部包覆该覆层的结合稳定性。
该套颈的小径部表面另凹设数个凹部,以增加该小径部包覆该覆层的结合稳定性。
该套颈的小径部底缘是另凹设一锥形环槽,以增加该小径部包覆该覆层的结合稳定性。
该套颈的小径部是向该杆头的打击面板延伸,以扩大该小径部的区域,以便进一步减少该套颈所占重量。
该小径部是延伸至与该打击面板的接界处。
该小径部与该打击面板的接界处是另凹设一环凹槽,以增加该小径部包覆该覆层的结合稳定性。
该套颈及小径部是利用精密铸造、铸造、机械加工、压铸、锻造、射出成形、分段接合的方式形成于该杆头上。
该轻质材料是选自碳纤维、树脂、橡胶、高分子聚合材料、钛合金、铝合金、镁合金、轻质合金。
该覆层是利用热压、射出成型的方式包覆于该小径部上。
本发明在该套颈形成该小径部,并由该小径部包覆该覆层,以进一步增加杆头的惯性矩、击球性能、吸震性、结构强度及重心调整裕度的功效。


图1习用高尔夫杆头构造的正视2另一习用高尔夫杆头构造的正视3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高尔夫杆头构造未包覆该覆层前的正视4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高尔夫杆头构造的组合正视5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高尔夫杆头构造的组合正视6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高尔夫杆头构造的组合正视7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高尔夫杆头构造的组合正视8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高尔夫杆头构造的组合正视9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高尔夫杆头构造的组合正视10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高尔夫杆头构造的组合正视11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高尔夫杆头构造的组合正视图1 杆头 10 杆头本体 11 打击面板101 凹部 12 套颈 121 结合孔122 小径部 123 环凸缘124 凸部125 凹部 126 锥形环槽 127 环凹槽13 重心 20 覆层具体实施方式
图3揭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高尔夫杆头构造未包覆该履层前的正视图;图4揭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高台夫杆头构造的组合正视图;图5揭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高尔夫杆头构造的组合正视图;图6揭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高尔夫杆头构造的组合正视图;图7揭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高尔夫杆头构造的组合正视图;图8揭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高尔夫杆头构造的组合正视图;图9揭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高尔夫杆头构造的组合正视图;图10揭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高尔夫杆头构造的组合正视图;及图11揭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高尔夫杆头构造的组合正视图。
请参照图3及图4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高尔夫杆头构造是由金属、合金材质制成一杆头1,该杆头1是包含一杆头本体10、一打击面板11、一套颈12及一覆层20。该打击面板11是可用以击球,其是一体成形于该杆头本体10,或依需求选择利用嵌设、压合、硬焊、焊接、螺固等方式结合于该杆头本体10。该套颈12是形成一结合孔121及一小径部122。该结合孔121可供结合一杆体(未绘示)。该小径部122减少该套颈12的体积及重量,因而可相对降低该杆头1的套颈12侧的重量,及相对减少该杆头1上半部所占重量。因此,能使该杆头1的重心13相对该套颈12形成向外及向下移动,并相对增加该杆头1的惯性矩,以便有效提升该杆头1的击球性能(击球距离)。再者,该套颈12是可依需求选择利用精密铸造、铸造、机械加工、压铸、锻造、射出成形等方式一体成形于该杆头本体10的一侧边,或以分段接合方式结合于该杆头本体10上。
请再参照图4所示,该覆层20是由将适当的轻质材料包覆结合于该小径部122而形成。该轻质材料较佳是选自碳纤维、树脂、橡胶、高分子聚合材料或轻质合金(例如钛合金、铝合金或镁合金),及其可利用热压、压铸或射出成型等方式包覆于该小径部122上。该覆层20是不但可用以强化该套颈12的小径部122的结构强度,而且在进行击球时,该覆层20也能相对提升该杆头1的套头12侧的阻尼值,以便在不影响该打击面板11的击球应力下用以吸收击球产生的震动,以提升击球稳定性及握特舒适度。
请参照图5所示,其揭示本发明第二施例的高尔夫杆头构造。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套颈12顶端是进一步径向向外延伸形成一环凸缘123。由此,在结合杆体时,该环凸缘123可增加该套颈12的结合孔121及杆体的结合稳定性及可靠度。
请参照图6所示,其揭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高尔夫杆头构造。相较于第一及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的套颈12的小径部122表面是进一步凸设数个凸部124。该凸部124的断面可形成环形、圆形、长条形等各种几何形状。由此,在包覆形成该覆层20时,该凸部124可增加该小径部122与覆层20的结合稳定性及可靠度。
请参照图7所示,其揭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高尔夫杆头构造。相较于第一至三实施例,第四实施例的套颈12的小径部122表面是进一步凹设数个凹部125。该凹部125的断面也可形成环形、圆形、长条形等各种几何形状。由此,在包覆形成该覆层20时,该凹部125同样可增加务利、径部122与覆层20的结合稳定性及可靠度。
请参照图8所示,其揭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高尔夫杆头构造。相较于第一至四实施例,第五实施例的套颈12的小径部122是进一步延伸至该打击面板11,以扩大该小径部122的区域,如此进一步减少该套颈12所占重量,因而再次增加该杆头1的重心13外移距离及其惯性矩。通常,该小径部122是可依产品需求调整延伸长度,且该小径部122最多是可延伸至与该打击面板11的接界处。由此,本发明可增加制造该杆头1时的重心调整裕度。
请参照图9所示,其揭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高尔夫杆头构造。相较于第五实施例,第六实施例的套颈12顶端也可径向向外延伸形成一环凸缘123,以便由该环凸缘123增加该结合孔121及杆体的结合稳定性及可靠度。再者,该小径部122也可选择设置数个凸部124或数个凹部125(如图6及图7所示),以增加该小径部122与覆层20的结合稳定性及可靠度。
请参照图10所示,其揭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高尔夫杆头构造。相较于第一至四实施例,第六实施例的套颈12的小径部122底缘是进一步凹设一锥形环槽126。由此,在包覆形成该覆层20时,该锥形环槽126同样可增加该小径部122与覆层20的结合稳定性及可靠度。
请参照图11所示,其揭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高尔夫杆头构造。相较于第五及大实施例,第八实施例的套颈12的小径部122也可在与该打击面板11的接界处进一步形成一环凹槽127,以便由该环凹槽127增加该小径部122与覆层20的结合稳定性及可靠度。
如上所述,相较于习用高尔夫杆头构造无法在不影响该杆头1结构强度下有效的同时向外及向下调整重心13位置等缺点,本发明确实能由在该套颈12形成该小径部122,并由该小径部122包覆该覆层20,以进一步增加杆头的惯性矩、击球性能、吸震性、结构强度及重心调整裕度的功效。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详细揭示,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适当的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保护范围当视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尔夫杆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杆头本体;一打击面板,其设于该杆头本体上,并可用以击球;一套颈,其设于该杆头本体一侧,且该套颈是形成一小径部,该小径部可相对减少该杆头的套颈侧重量,而使该杆头的重心向外及向下移动,以增加该杆头的惯性矩;及一覆层,其是由轻质材料制成,其包覆于该套颈的小径部上,以强化该套颈的结构强度及吸收击球时产生的震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杆头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套颈另设有一结合孔,以结合一杆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尔夫杆头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套颈的顶端另径向向外延伸形成一环凸缘,以增加该结合孔及杆体的结合稳定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杆头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套颈的小径部表面另凸设数个凸部,以增加该小径部包覆该覆层的结合稳定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杆头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套颈的小径部表面另凹设数个凹部,以增加该小径部包覆该覆层的结合稳定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杆头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套颈的小径部底缘是另凹设一锥形环槽,以增加该小径部包覆该覆层的结合稳定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杆头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套颈的小径部是向该杆头的打击面板延伸,以扩大该小径部的区域,以便进一步减少该套颈所占重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尔夫杆头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小径部是延伸至与该打击面板的接界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尔夫杆头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小径部与该打击面板的接界处是另凹设一环凹槽,以增加该小径部包覆该覆层的结合稳定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杆头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套颈及小径部是利用精密铸造、铸造、机械加工、压铸、锻造、射出成形、分段接合的方式形成于该杆头上。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杆头构造,其特征在于该轻质材料是选自碳纤维、树脂、橡胶、高分子聚合材料、钛合金、铝合金、镁合金、轻质合金。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杆头构造,其特征在于该覆层是利用热压、射出成型的方式包覆于该小径部上。
全文摘要
一种高尔夫杆头构造,其包含一杆头本体、一打击面板、一套颈及一覆层。该杆头本体、打击面板及套颈是由金属制成。该打击面板可用以击球。该套颈形成一小径部,其可减少该套颈所占重量,而使该杆头的重心向外及向下移动,以延长该杆头的惯性矩。该覆层是由轻质材料制成,其包覆于该套颈的小径部上,以强化该套颈的结构强度及吸收击球时产生的震动。
文档编号A63B53/04GK1593700SQ0315690
公开日2005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12日
发明者侯文清, 陈建同 申请人:楠盛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