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球拍的避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216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运动球拍的避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运动球拍的避震结构。
背景技术
打网球和打壁球作为一种既时尚又能强身健体的运动一直受到许多人们的喜爱。但是,在打球的过程中,由于网球或壁球有反作用力作用于球拍上,此反作用力产生的震动经球拍传递到使用者的手心后,会令使用者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久而久之,有可能对使用者的手部造成俗称“网球肘”的运动伤害。为解决这个问题,生产厂家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比如在球拍的柄部以及月眉等处加装弹性避震片、将框体设计成变截面等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球拍击球时所产生的震动感。但由于球拍击球时所产生的震动感主要来自网线对球拍框体和月眉的拉扯,因此,如何消除框体部分的震动也就成为设计者所需首先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有效减轻框体和月眉部分震动感运动的球拍避震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框体和月眉的外端面上分别成型有凹槽,凹槽内嵌设有穿线条,穿线条的前端面上凸设有让球拍的网线穿过的中空连接柱,穿线条与凹槽的底面之间还垫有弹性避震条,弹性避震条的前端面上亦凸设有中空连接柱,所述的穿线条前端面上的连接柱套设在弹性避震条上的连接柱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弹性避震条的后端面上成型有若干个弧形拱起,与之对应,穿线条的后端面亦成型有若干个弧形拱起。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穿线条后端面的弧形拱起中部开设有与网线配合的狭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狭槽的中部设置有软质垫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框体和月眉上设置了弹性避震条,且网线是穿过弹性避震条而拉紧绑缚,这就使得球拍在击球时,因网线的拉扯而使框体和月眉产生的震动能得到一个良好的缓冲,减轻使用者手心的震动感。另外,弹性避震条后端面上成型的弧形拱起更可使得弹性避震条具有类似弹簧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大大增强网线的弹性变形范围,使球在网床上停留的时间变长,增加球拍的控球性。另一方面使得网线绕设在穿线条上时,其弯曲弧度不至于过小,从而降低网线断裂的可能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图附图2为球拍框体的截面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1中A处(框体)的剖视放大图附图4为附图1中B处(月眉)的剖视放大图附图5为穿线条的结构示意图之一附图6为穿线条的结构示意图之二附图7为弹性避震条的结构示意图之一附图8为弹性避震条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见附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框体10(该框体10可为实心状,也可为空心状,本实施例中的框体10为中空状)和月眉20的外端面上分别成型有凹槽11和21,凹槽11和21内内皆嵌设有穿线条30,穿线条30的前端面上凸设有让球拍100的网线110穿过的中空连接柱31;穿线条30与凹槽11和21的底面之间还垫有由软质的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避震条40,弹性避震条40的前端面上亦凸设有中空连接柱41,所述的穿线条30前端面上的连接柱31套设在弹性避震条40上的连接柱41内,连接柱41的前端则伸出于框体10的内端面上;弹性避震条40的后端面上还成型有若干个弧形拱起42,与之对应,穿线条30的后端面亦成型有若干个弧形拱起32,以盖住弹性避震条40上的弧形拱起42,球拍100的网线110从连接柱31和41内穿出穿线条30外,并贴着穿线条30后端面上的弧形拱起32而拉紧绑缚在一起。另外,为使绕在弧形拱起42上的网线110不会滑动移位,穿线条30后端面的弧形拱起32中部开设有与网线110配合的狭槽33。再者,为防止网线110与狭槽33因摩擦而断裂,狭槽33的中部还可设置有软质垫块34。
穿线条30和弹性避震条40的形状可有多种多样,附图5~8中仅表示出了平直状和弯曲状两种形状。
在打球过程中,当球撞击网线110而使网线110拉扯框体10和月眉20时,弹性避震条40可吸收掉网线110的一部分能量,减轻框体10和月眉20的震动感;同时,由于弹性避震条40后端面成型了若干个弧形拱起42,使得弹性避震条40有较大的收缩余地,球在网床上停留的时间可变长,从而使得球拍100具有良好的控球性。
权利要求1.运动球拍的避震结构,包括有框体(10)和月眉(20),框体(10)和月眉(20)的外端面上分别成型有凹槽(11)和(21),凹槽(11)和(21)内嵌设有穿线条(30),穿线条(30)的前端面上凸设有让球拍的网线穿过的中空连接柱(31),其特征在于穿线条(30)与凹槽(11)和(21)的底面之间还垫有弹性避震条(40),弹性避震条(40)的前端面上亦凸设有中空连接柱(41),所述的穿线条(30)前端面上的连接柱(31)套设在连接柱(41)内,网线穿过连接柱(31)和(41)而拉紧绑缚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球拍的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避震条(40)的后端面上成型有若干个弧形拱起(42),与之对应,穿线条(30)的后端面亦成型有若干个弧形拱起(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球拍的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条(30)后端面的弧形拱起(32)中部开设有与网线配合的狭槽(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动球拍的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狭槽(33)的中部设置有软质垫块(3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运动球拍的避震结构。其技术方案为框体和月眉的外端面上分别成型有凹槽,凹槽内嵌设有穿线条,穿线条的前端面上凸设有让球拍的网线穿过的中空连接柱,穿线条与凹槽的底面之间还垫有弹性避震条,弹性避震条的前端面上亦凸设有中空连接柱,所述的穿线条前端面上的连接柱套设在弹性避震条上的连接柱内。由于框体和月眉上设置了弹性避震条,且网线是穿过弹性避震条而拉紧绑缚,这就使得球拍在击球时,因网线的拉扯而使框体和月眉产生的震动能得到一个良好的缓冲,减轻使用者手心的震动感。
文档编号A63B49/02GK2636912SQ0326774
公开日2004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1日
发明者张中维 申请人:张中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