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腕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246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健身腕力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锻炼健身用腕力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健身器械种类繁多,形式各异。如拉力器就是其中一种,而现有的拉力器是在两手把之间加装数根拉簧。锻炼时,双手用力向外拉开,克服拉簧拉力,来回往复,从而达到锻炼健身的目的。但经过长期使用和用户反馈意见,发现该结构形式的拉力器存在以下不足1、调节拉力大小时,只能加装或拆下一整根以上的拉簧,力量调节幅度只能整根调节,拉力调节范围幅度过大,易造成拉力过大或过小。对有些人,两根拉簧的拉力可能偏小;但三根拉簧的拉力则又偏大,很难调整至较为合适的拉力。2、拆装拉簧时需将弹簧两端挂上或拆下,较为麻烦,费时费力。3、若将拉力器拉至双臂平展状态,则会十分费力,对于年轻人则可能是不困难的,但对一些其他人来说,则是不易实现的。在拉力器张开过程中,容易发生脱手事故,严重时,会发生打碰现象,损坏家具,甚至伤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腕力器,它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拉力幅度调节过大或过小等问题。
为了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健身腕力器,其特征在于腕力器整体像手钳形状,它包括中架板、两外架、数根弹簧及两内架,中架板是由顶中架板和底中架板所构成,它们之间设有连接柱,中架板的左右两侧是外架、内架,外架在上;内架在下,外架的上端活动地套装在顶中架板和底中架板之间上端的连接柱上;内架的上端活动地套装在顶中架板和底中架板之间下端的连接柱上,内架的下端是手柄,在每侧内架与外架之间排列设有至少两根以上弹簧,在中架板上设有力量调节器。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细节结构中,所述的力量调节器是螺旋式力量调节器,其结构是在中架板中部上下之间设有调节螺栓,该调节螺栓下部是螺栓头;上部与设在中架板外面的一螺帽连接;其伸入在中架板腔内的螺杆体与一调节螺帽连接,该调节螺帽与中架板腔内的调节架连接固定,上述调节架两侧的臂架上开有横调节孔,上述臂架通过装在横调节孔内的铰链轴与外架的上端活动连接。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细节结构中,所述的力量调节器是孔格式,其结构是在中架板的顶中架板和底中架板中部开有竖向格孔,中架板腔内设有左、右调节臂,上述左、右调节臂上端分别与两侧外架的上端连接;两下端叠装,并通过装在格孔内的调节轴连接,该调节轴的上端伸出在中架板外面,并与调节柄相连接。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细节结构中,内架与外架之间排列弹簧的长度是不等长的,从里到外,由短到长设置。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细节结构中,外架短,内架长。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细节结构中,所述的内架和外架为方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腕力器是由分布在中架板左右两侧长短不一的弹簧做为力量的供给支持部,当需调节力量大小时,只需旋转调节螺栓或格孔位置,即可达到力量调节的目的,而且力量调节幅度细微,人们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大小,调整至合适力量范围,调节容易方便,省时省力。2、锻炼时,手握腕力器向内用力,容易用力,且安全可靠,不会轻易发生脱手事故。3、内架和外架采用方管或方形结构,抗变形能力强。4、弹簧由里到外,其长度由短到长设置,锻炼时,弹簧从外到里逐渐受力,这样力量逐渐变大,利于锻炼腕力。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立体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二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二的立体局部剖视图。
1、腕力器;2、中架板;2-1、顶中架板;2-2、底中架板;2-3、连接柱;3、外架;4、弹簧;4-1、短弹簧;4-2、长弹簧;5、内架;5-1、手柄;6、螺旋式力量调节器;6-1、调节螺栓;6-2、螺帽;6-3、调节螺帽;6-4、调节架;6-5、横调节孔;6-6、铰链轴;7、格孔式力量调节器;7-1、格孔;7-2、左调节臂;7-3、右调节臂;7-4、调节轴;7-5、调节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
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腕力器用标记1总代表。腕力器1整体像手钳形状,它包括中架板2、两外架3、数根弹簧4及两内架5,中架板2是由顶中架板2-1和底中架板2-2所构成,它们之间设有连接柱2-3,中架2板的左右两侧是外架3、内架5,外架3在上;内架5在下,外架3的上端活动地套装在顶中架板2-1和底中架板2-2之间上端的连接柱2-3上;内架5的上端活动地套装在顶中架板2-1和底中架板2-2之间下端的连接柱2-3上,内架5的下端是手柄5-1,在每侧内架5与外架3之间排列设有5根弹簧4,从里到外,弹簧4的长度由短到长设置,如
图1、2中的短弹簧4-1和长弹簧4-2。为了调节力量的大小,在本实施例中,其力量调节器是格孔式力量调节器7,其结构是在中架板2的顶中架板2-1和底中架板2-2中部开有竖向格孔7-1,中架板2腔内设有左、右调节臂7-2、7-3,左、右调节臂7-2、7-3上端分别与两侧外架3的上端连接;两下端叠装,并通过装在格孔7-1内的调节轴7-4连接,该调节轴7-4的上端伸出在中架板2外面,并与调节柄7-5相连接。
锻炼时,手握手柄5-1,向内用力,两内架5绕连接柱2-3向内收拢,此时,外架3则固定不动,长弹簧4-2先受力,其它里侧的弹簧也逐渐受力,向内达到一定位置后,可不再用力,内架5和弹簧4复位,重新开始,来回往复,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
当需调节力量大小时,将调节柄7-5旋转至与格孔7-1上下一致的状态,此时,调节轴7-4处于自由状态,这样外架3和内架5均可以向内轻松移动,调节轴7-4沿格孔7-1可上下移动,当选定至合适的孔位后,将调节柄7-5转至横向锁紧位置即可。
实施例2,参见图3和图4,与上例不同的是,力量调节器是螺旋式力量调节器6,其结构是在中架板2中部上下之间设有调节螺栓6-1,该调节螺栓6-1下部是螺栓头;上部与设在中架板外面的一螺帽6-2连接;其伸入在中架板2腔内的螺杆体与一调节螺帽6-3连接,该调节螺帽6-3与中架板2腔内的调节架6-4连接固定,调节架6-4两侧的臂架上开有横调节孔6-5,臂架通过装在横调节孔6-5内的铰链轴6-6与外架3的上端活动连接。
当需调节力量时,转动调节螺栓6-1,调节螺帽6-3沿螺栓6-1杆体可上下移动,带动调节架6-4跟随移动,由于调节架6-4与外架3通过铰链轴6-6连接,从而使外架3向内或向外转动,通过弹簧4的作用,内架5也向内或向外转动。锻炼者可以根据需要选定至合适位置后,可不再转动调节螺栓6-1即可。
在上述二实施例中,外架3和内架5采用方管或方形结构。
当然,上述举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发明创造主旨范围内,还可以改进、添加、替换,而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健身腕力器,其特征在于腕力器整体像手钳形状,它包括中架板、两外架、数根弹簧及两内架,中架板是由顶中架板和底中架板所构成,它们之间设有连接柱,中架板的左右两侧是外架、内架,外架在上;内架在下,外架的上端活动地套装在顶中架板和底中架板之间上端的连接柱上;内架的上端活动地套装在顶中架板和底中架板之间下端的连接柱上,内架的下端是手柄,在每侧内架与外架之间排列设有至少两根以上弹簧,在中架板上设有力量调节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身腕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力量调节器是螺旋式力量调节器,其结构是在中架板中部上下之间设有调节螺栓,该调节螺栓下部是螺栓头;上部与设在中架板外面的一螺帽连接;其伸入在中架板腔内的螺杆体与一调节螺帽连接,该调节螺帽与中架板腔内的调节架连接固定,上述调节架两侧的臂架上开有横调节孔,上述臂架通过装在横调节孔内的铰链轴与外架的上端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身腕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力量调节器是孔格式,其结构是在中架板的顶中架板和底中架板中部开有竖向格孔,中架板腔内设有左、右调节臂,上述左、右调节臂上端分别与两侧外架的上端连接;两下端叠装,并通过装在格孔内的调节轴连接,该调节轴的上端伸出在中架板外面,并与调节柄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健身腕力器,其特征在于内架与外架之间排列弹簧的长度是不等长的,从里到外,由短到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健身腕力器,其特征在于外架短,内架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健身腕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架和外架为方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健身腕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架和外架为方形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健身腕力器,其特征在于腕力器整体像手钳形状,它包括中架板、两外架、数根弹簧及两内架,中架板是由顶中架板和底中架板所构成,它们之间设有连接柱,中架板的左右两侧是外架、内架,外架的上端活动地套装在顶中架板和底中架板之间上端的连接柱上;内架的上端活动地套装在顶中架板和底中架板之间下端的连接柱上,内架的下端是手柄,在每侧内架与外架之间排列设有弹簧,在中架板上设有力量调节器。当需调节力量大小时,只需旋转调节螺栓或格孔位置,即可达到力量调节的目的。
文档编号A63B21/02GK2649133SQ0326922
公开日2004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30日
发明者郑元朝 申请人:青岛新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