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均匀挠曲变形的高尔夫球杆头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937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均匀挠曲变形的高尔夫球杆头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具有均匀挠曲变形的高尔夫球杆头构造,特别有关于一打击面板设置数条等长缓冲部,该等长缓冲部自该打击面板的边缘往中央延伸,以预留一中央击球部的高尔夫球杆头构造。
背景技术
习用高尔夫球杆头构造,如图1所示,美国专利公开第2003/0144079号专利申请案揭示一杆头本体1及一打击面板2。该打击面板2固设于该杆头本体1上,以形成一高尔夫球杆头。该打击面板2包含数条肋条及一中央厚板21,每条该肋条连接于该中央厚板21及打击面板2的边缘之间。
再参照图1所示,该打击面板2包含数条水平延伸肋条20a及数条垂直延伸助条20b,该水平延伸肋条20a的数量少于该垂直延伸助条20b的数量。该水平延伸肋条20a的长度大于该垂直延伸肋条20b的长度。此外,每条该肋条的中央厚度大于边缘厚度,因此该水平延伸肋条20a的弹性小于该垂直延伸肋条20b的弹性,即该水平延伸肋条20a及垂直延伸肋条20b之间产生弹性不匹配。
简言之,每条该水平延伸助条20a及垂直延伸肋条20b的弹性并不相同。因此,在击球时,每条该肋条的挠曲变形必然不相同,其导致该打击面板2的整体挠曲变形并不均匀,因而降低击球精准度。
显然,该第2003/0144079号的打击面板2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良。特别是,该打击面板2的水平延伸肋条20a及垂直延伸肋条20b的挠曲变形必须相互匹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改良上述缺点,其利用一打击面板设置数条等长缓冲部,该等长缓冲部自该打击面板的边缘往中央延伸,以预留一中央击球部,使该中央击球部的周边轮廓大致相同于该打击面板的周边轮廓。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均匀挠曲变形的高尔夫球杆头构造,其利用一打击面板设置数条等长缓冲部,该等长缓冲部自该打击面板的边缘往中央延伸,如此每条该等长缓冲部的挠曲变形一致,使本发明具有均匀挠曲变形的功效。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均匀挠曲变形的高尔夫球杆头构造,其利用一打击面板设置数条等长缓冲部,该等长缓冲部自该打击面板的边缘往中央延伸,以共同定义一中央击球部的周边轮廓,使本发明具有均匀挠曲变形的功效。
本发明的具有均匀挠曲变形的高尔夫球杆头构造,包含一杆头本体、一打击面板及数条等长缓冲部;该打击面板固设于该杆头本体上,以形成一高尔夫球杆头;该等长缓冲部自该打击面板的边缘往中央延伸,如此每条该等长缓冲部的挠曲变形一致;该等长缓冲部的内端共同定义一中央击球部的周边轮廓,使该中央击球部的周边轮廓大致相同于该打击面板的周边轮廓。
本发明因在打击面板上设置数条等长缓冲部,该等长缓冲部自该打击面板的边缘往中央延伸,如此,每条该等长缓冲部的挠曲变形一致,使本发明具有均匀挠曲变形的功效。


图1为习用高尔夫球杆头的打击面板构造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图4中沿5-5线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在击球状态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图7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图8中沿9-9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图2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高尔夫球杆头构造相对应设置于习用高尔夫球杆头构造,因而元件相同部分采用相同图号组进行标示,以便易于了解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与习用结构之间的差异。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部分技术内容巳揭示于前述习用说明内容,于此并入参考,不予再详细赘述。
再参照图2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具有均匀挠曲变形的高尔夫球杆头构造包含一杆头本体1、一打击面板2及数条等长缓冲部3。该打击面板2固设于该杆头本体1上,形成一高尔夫球杆头。该等长缓冲部3则设置于该打击面板2上,其用以补强该打击面板2的构造。
参照图2、3所示,该杆头本体1包含一开口10,该开口10位于该杆头本体1的正面。在组装时,该开口10用以容置该打击面板2。该杆头本体1另包含一底板部、一侧墙部及一顶盖部。
参照图2、3所示,该打击面板2通常由具高弹性系数(C.O.R.)的金属或合金材料制成,其具有一正面及一背面。该打击面板2的正面及背面之间具有一预定厚度。在打击高尔夫球时,该打击面板2的厚度足以产生挠曲变形。该打击面板2的正面用以打击高尔夫球,该打击面板2的背面则用以设置该等长缓冲部3。
参照图2所示,该等长缓冲部3属一凸肋条,其凸设于该打击面板2的背面。在组装时,该等长缓冲部3对应于该杆头本体1的开口10的边缘。在打击高尔夫球时,由于该等长缓冲部3的凸肋条阻隔该打击面板2的变形能量直接传递至该杆头本体1的开口10,因此该打击面板2可产生充分的弹性变形。藉此,将击球能量完全由该打击面板2传递至高尔夫球,如此能延长击球距离。
参照图2至图4所示,该等长缓冲部3的凸肋条具有一内端31及一外端32,其间隔排列于该打击面板2的背面的边缘上,其用以补强该打击面板2的结构。由于各个该等长缓冲部3之间具有相同的均匀挠曲变形特性,因此该打击面板2的周边具有一致的机械性质。该等长缓冲部3的外端32自该打击面板2的边缘往中央延伸,如此每条该等长缓冲部3的挠曲变形一致。此外,该等长缓冲部3的内端31共同定义一中央击球部22的周边轮廓,使该中央击球部22的周边轮廓大致相同于该打击面板2的周边轮廓。
参照图4所示,该等长缓冲部3的凸肋条具有宽度变化。较佳的,该等长缓冲部3的宽度自该内端31逐渐扩大至该外端32,即该等长缓冲部3的外端31的宽度大于该内端31的宽度。在打击高尔夫球时,该等长缓冲部3的宽度变化进一步阻隔该打击面板2的变形能量直接传递至该杆头本体1的开口10,因此该打击面板2可产生充分的弹性变形。
参照图5所示,该等长缓冲部3的凸肋条具有厚度变化。较佳的,该等长缓冲部3的厚度自该内端31逐渐增高至该外端32,即该等长缓冲部3的外端32的厚度大于该内端31的厚度。在打击高尔夫球时,该等长缓冲部3的厚度变化进一步阻隔该打击面板2的变形能量直接传递至该杆头本体1的开口10,因此该打击面板2可产生充分的弹性变形。较佳的,该等长缓冲部3的厚度由该打击板2的平面逐渐向上凸起至3.0mm。
参照图6所示,该中央击球部22适合用以打击高尔夫球,相对的该等长缓冲部3则适合减缓该打击面板2的变形能量传递至该杆头本体1。在打击高尔夫球时,一高尔夫球4撞击该打击面板2的中央击球部22,因而该打击面板2产生挠曲变形。此时,该等长缓冲部3阻隔该打击面板2的变形能量传递至该杆头本体1的开口10。最后,该打击面板2的中央击球部22产生复位,且该中央击球部22将击球能量完全传递至该高尔夫球4,以延长该高尔夫球4的飞行距离。
参照图7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高尔夫球杆头构造相对应设置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因而元件相同部分采用相同图号组进行标示,以便易于了解本发明诸实施例之间的差异。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部分技术内容已揭示于前述第一实施例说明内容,于此并入参考,不予再详细赘述。
再参照图7所示,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等长缓冲部3’属一凹沟槽,其凹设于该打击面板2的背面。该等长缓冲部3’间隔排列于该打击面板2的背面的边缘上。在打击高尔夫球时,由于该等长缓冲部3’的凹沟槽阻隔该打击面板2的变形能量直接传递至该杆头本体1的开口10,因此该打击面板2可产生充分的弹性变形。藉此,将击球能量完全由该打击面板2传递至高尔夫球,如此能延长击球距离。
参照图8所示,该等长缓冲部3’的凹沟槽具有宽度变化。较佳的,该等长缓冲部3’的宽度自该内端31’逐渐扩大至该外端32’,即该等长缓冲部3’的外端32’的宽度大于该内端31’的宽度。在打击高尔夫球时,该等长缓冲部3’的宽度变化进一步阻隔该打击面板2的变形能量直接传递至该杆头本体1的开口10,因此该打击面板2可产生充分的弹性变形。
参照图9所示,该等长缓冲部3’的凹沟槽具有深度变化。较佳的,该等长缓冲部3’的深度自该内端31’逐渐加深至该外端32’,即该等长缓冲部3’的外端32’的深度大于该内端31’的深度。在打击高尔夫球时,该等长缓冲部3’的深度变化进一步阻隔该打击面板2的变形能量直接传递至该杆头本体1的开口10,因此该打击面板2可产生充分的弹性变形。较佳的,该等长缓冲部3’的深度由该打击面板2的平面逐渐向下凹陷至3.0mm。
虽然本发明已以前述较佳实施例揭示,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内容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均匀挠曲变形的高尔夫球杆头构造,包含一杆头本体,其具有一开口,该开口设置于该杆头本体的正面;一打击面板,其具有一正面及一背面,该打击面板固设于该杆头本体的开口上,以形成一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条等长缓冲部,其间隔排列于该打击面板的背面的周边上,每一等长缓冲部具有一内端及一外端;其中该等长缓冲部的外端自该打击面板的边缘往中央延伸,如此每条等长缓冲部的挠曲变形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均匀挠曲变形的高尔夫球杆头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等长缓冲部的内端共同定义一中央击球部的周边轮廓,使该中央击球部的周边轮廓大致相同于该打击面板的周边轮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均匀挠曲变形的高尔夫球杆头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等长缓冲部属一凸肋条,其用以阻隔该打击面板的变形能量传递至该杆头本体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均匀挠曲变形的高尔夫球杆头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等长缓冲部的凸肋条具有宽度变化,该等长缓冲部的宽度自该内端逐渐扩大至该外端,藉该等长缓冲部的宽度变化进一步阻隔该打击面板的变形能量直接传递至该杆头本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均匀挠曲变形的高尔夫球杆头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等长缓冲部的凸肋条具有厚度变化,该等长缓冲部的厚度自该内端逐渐增高至该外端,藉此等长缓冲部的厚度变化进一步阻隔该打击面板的变形能量直接传递至该杆头本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均匀挠曲变形的高尔夫球杆头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等长缓冲部的厚度由该打击面板的平面逐渐向上凸起至3.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均匀挠曲变形的高尔夫球杆头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等长缓冲部属一凹沟槽,其用以阻隔该打击面板的变形能量传递至该杆头本体的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均匀挠曲变形的高尔夫球杆头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等长缓冲部的凹沟槽具有宽度变化,该等长缓冲部的宽度自该内端逐渐扩大至该外端,藉此该等长缓冲部的宽度变化进一步阻隔该打击面板的变形能量直接传递至该杆头本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均匀挠曲变形的高尔夫球杆头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等长缓冲部的凹沟槽具有深度变化,该等长缓冲部的深度自该内端逐渐加深至该外端,藉此该等长缓冲部的深度变化进一步阻隔该打击面板的变形能量直接传递至该杆头本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均匀挠曲变形的高尔夫球杆头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等长缓冲部的深度由该打击面板的平面逐渐向下凹陷至3.0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均匀挠曲变形的高尔夫球杆头构造,包含一杆头本体、一打击面板及数条等长缓冲部;该打击面板固设于该杆头本体上,以形成一高尔夫球杆头;该等长缓冲部自该打击面板的边缘往中央延伸,如此每条等长缓冲部的挠曲变形一致;该等长缓冲部的内端共同定义一中央击球部的周边轮廓,使该中央击球部的周边轮廓大致相同于该打击面板的周边轮廓。从而,使本发明具有均匀挠曲变形的功效。
文档编号A63B53/04GK1754594SQ200410080618
公开日2006年4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9日
发明者陈运芳 申请人:复盛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