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棍球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075阅读:1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曲棍球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运动用具有关,尤其是关于一种曲棍球杆。
背景技术
在习知技术,曲棍球杆的构成通常包含有一中空或实心的矩形杆身,并以杆身长轴一端末与击球板穿套结合,用以供运动员推击曲棍球体,而其中,为能改进曲棍球杆传统采用断面呈矩形的杆身所衍生强度上的不佳情况,迭有改变构成杆身的材料、改变构成杆身的复合材料纤维的卷绕角度或以强化构件结合于杆身等经改进的技术内容于曲棍球杆的技术领域中被揭露,且散见于诸多的专利前案中。
惟,无论以材料的变化或制程的改变,乃至于附加局部的补强构件等技术,其所能达成强化杆身的程度均囿于杆身本身形状上的限制而无法有较为显著的提升,更进一步来说,由于习用曲棍球杆所具有的矩形型态以及使较薄的一边为使力边的构造,均限制了上述改进技术内容所能赋予曲棍球杆的强化程度;另外,习用曲棍球杆供运动员手握的杆身所具有的矩形形状,由于与人手卷握的工学形状未尽相符,除导致握持上的不适外,对于击球时的方向控制亦生影响,而非称完善。
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棍球杆,其可大幅提升球杆的强度,并适于手掌的握持以及利于击球的方向控制。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列设计方案一种曲棍球杆,包含有一击球件,具有一板状击部,一颈部自该板状击部一端沿预定角度往外延伸预定长度而成;一杆身,具有预定长度并以长轴一端与该颈部同轴相接;其特征在于该杆身预定部位的断面呈八边形,而该八边形的四对对边间的距离,其中平行于该板状击部板面的一对使力对边间距离小于另三对对边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1、通过该颈部与该杆身间以八边形的多边结合,而令其彼此间的结合在强度上得以提升,并使得在以曲棍球杆击球的瞬间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平均地分散至各八边形的各点,从而避免习用技术应力集中于矩形转角部位所易造成的杆身破裂情况产生,进以延长曲棍球杆的使用寿命。
2、通过该杆身整体的八边形形状,而得以在不增加曲棍球杆整体重量的情况下,令使力边厚(即该使力对边间距)得以较习用技术的矩形所能提供的使力边厚(即短边厚度)为大,从而得以增加其硬度与强度,并使其于击球时的扭力增加,以提供运动者可靠稳定的击球工具。
3、通过其八边形的形状设计,可与手掌卷握时所形成的工学形状相适,从而得以使曲棍球杆为运动员握持时,据以提供较佳的握持感,且透过杆身与手掌间的全面贴接,可以进一步使运动员在操控球杆时获得易于控制击球方向的功效,而得以有效改进习用技术所存在方向控制不易且易生偏移的缺失。


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图。
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八角形断面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图。
图5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八角形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兹举本实用新型二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作进一步说明,其中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提供曲棍球杆10由一击球件20与一杆身30所组成。
该击球件20具有一板状击部21,一端末呈八边形的柱状颈部22与该板状击部21为一体,并自该板状击部21渐缩的一端往外沿预定的角度延伸适当的长度。
该杆身30为具预定长度的中空八边形管体,并以长轴一端的八边形管口与该颈部22的八边形端末同轴套接结合固定;当然,在此需加以叙明的是关于该杆身30的形状是否为中空,在本实用新型所揭技术范畴内并非为必需,换言之,即凡足以令杆身与颈部间以凹凸互补对应串接的构连结技术内容均属本实用新型所揭的技术范畴。
其中,各该杆身30与颈部22八边形的各对对边间距A、B、C、D,使一对平行于该击部21板面的使力对边间的间距B、小于另三对对边间的间距A、C、D,亦即该三对对边间的间距A、C、D大于该对使力对边间的间距B,而其范围并介于10%至30%以内,更进一步来说,在本实施例中使其中一对对边间距A的尺寸为最大。
再请参阅图4与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所提供曲棍球杆10’,其构成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中所揭露者相同,其不同处仅在于,在本实施例中除使该使力对对边的间距B’为最小外,对于另三对对边的间距A’、C’、D’则不予以限制其彼此的比例,换言之,即该曲棍球杆10’为满足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中所为限制使力对对边间距B’为最小,以及限制大于的比例范围于10%至30%限度内可因应实际需求而为弹性的变化;当然,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曲棍球杆得以达到的功效均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所能达成的功效与程度为相同,于此,申请人即不拟予以赘述,惟,仍需加以叙明,上述各实施例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均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与功效增进的具体情况,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曲棍球杆,包含有一击球件,具有一板状击部,一颈部自该板状击部一端沿预定角度往外延伸预定长度而成;一杆身,具有预定长度并以长轴一端与该颈部同轴相接;其特征在于该杆身预定部位的断面呈八边形,该八边形的四对对边间的距离,其中平行于该板状击部板面的一对使力对边间的距离小于另三对对边间的距离。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曲棍球杆,其特征在于另三对对边间的距离分别大于该对使力对边间距离10%至30%之间。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曲棍球杆,其特征在于该杆身的整体呈断面为八边形。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曲棍球杆,其特征在于该杆身长轴一端呈中空,并与该颈部套接结合。
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曲棍球杆,其特征在于该杆身中空的长轴一端与该颈部彼此呈对应互补的八边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曲棍球杆,包含有一击球件,具有一板状击部,一颈部系自该板状击部一端沿预定角度往外延伸预定长度而成;一杆身,具有预定长度并以长轴一端与该颈部同轴相接;而于该杆身预定部位的断面呈八边形,而该八边形的四对对边间的距离,使其平行于该板状击部板面的一对使力对边间距离小于另三对对边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曲棍球杆,其可大幅提升球杆的强度,并适于手掌的握持以及利于击球的方向控制。
文档编号A63B59/00GK2748126SQ20042011209
公开日2005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5日
发明者蔡松宫 申请人:蔡松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