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高尔夫球杆袋筒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280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的高尔夫球杆袋筒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用品技术领域,是一种改良的高尔夫球杆袋筒体。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走入更高雅、更能锻炼身心的体育运动——打高尔夫球运动,该运动近几年在国内得到了很好的普及,然而打高尔夫球运动的用具甚多,例如为适应不同地形、不同距离打球的球杆就有许多,为了盛装这些用具,人们设计制造了各种各样的高尔夫球杆袋,由球童或服务人员背负球杆袋随球员而行,最典型的一种高尔夫球杆袋的袋筒壁是封闭式结构,由头框5、底座7和封闭式筒体6所组成(参见图1),缺点是重量重,携带困难,为改进上述之不足,有人设计出纯骨架型,由几根直立的金属杆8及头框5和底座7构成(参见图2),缺点是稳定性不好,即头框和底座相对于直立的金属杆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筒体具有不稳定性,周向易发生扭曲变形,不美观,且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重量轻、携带方便,不易发生扭曲变形特点的改良的高尔夫球杆袋筒体。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改良的高尔夫球杆袋筒体,是由对称型带状体1缠绕并固定在骨架2上形成筒体。
上述筒体的两端也可以有柱型体3,柱形体3与对称型带状体1一体成型。
上述的对称型带状体1的外侧也可以有一凸起加强肋4,带状体1与凸起加强肋4一体成型。
该高尔夫球杆袋筒体若下面安装底座,上面安装头框即可组成高尔夫球杆袋。
由于对称型带状体与柱型体一体成型且与骨架和底座相互固定,当旋转装头盖时,对称型带状体一边受拉,一边受压,所受的拉力和压力均是抗扭曲变形力,从而使本结构即克服了纯金属杆筒体不稳定的问题,又解决了封闭式筒体重量重的难题。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1、重量轻,由于筒体是以骨架2和对称型带状体1组成,使重量减轻,方便了携带及使用。
2、抗扭曲变形,对称型带状体1为塑料制品,成型后抗扭曲变形,且具有一定的弹性。
3、节约原材料。


图1是背景技术中封闭式筒体球杆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背景技术中金属杆式筒体球杆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球杆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1不带凸起加强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2带凸起加强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3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1-带状体,2-骨架,3-柱型体,4-凸起加强肋,5-头框,6-封闭式筒体,7-底座,8-金属杆,9-无柱型体3的带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4改良的高尔夫球杆袋筒体,是由对称型(双3字型)带状体1缠绕并固定在骨架2上形成筒体。筒体的两端也可以有柱型体3,有柱型体3时,柱型体3与对称型带状体1一体成型。
实施例2参见图5改良的高尔夫球杆袋筒体,是由对称型(双3字型)带状体1缠绕并固定在骨架2上形成筒体,对称型带状体1的外侧有一凸起加强肋4,带状体1与凸起加强肋4一体成型。筒体的两端也可以有柱型体3,有柱型体3时,柱型体3与对称型带状体1一体成型,实施例3参见图6改良的高尔夫球杆袋筒体,是由对称型(双×号型)带状体1缠绕并固定在骨架2上形成筒体,其中对称型带状体1的外侧中部有一加强环,带状体1与加强环一体成型。筒体的两端也可以有柱型体3,有柱型体3时,柱型体3与对称型带状体1一体成型。
实施例4参见图3将本实用新型改良的高尔夫球杆袋筒体9,若下边装上底座7,上边装上头框5,即可形成改良的高尔夫球杆袋。
组装改良的高尔夫球杆袋时若改良的高尔夫球杆袋筒体上有柱型体3时,则柱型体3的上、下边分别安装头框5和底座7,形成改良的高尔夫球杆袋;若改良的高尔夫球杆袋筒体上没有柱型体3时,则对称型带状体1的的上、下边分别安装头框5和底座7,形成改良的高尔夫球杆袋。
权利要求1.改良的高尔夫球杆袋筒体,其特征在于由对称型带状体(1)缠绕并固定在骨架(2)上形成筒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高尔夫球杆袋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的两端为柱型体(3),柱型体(3)与对称型带状体(1)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高尔夫球杆袋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称型带状体(1)的外侧也可以有一凸起加强肋(4),带状体(1)与凸起加强肋(4)一体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用品技术领域,是一种改良的高尔夫球杆袋筒体,由对称型带状体缠绕并固定在骨架上形成筒体,对称型带状体的外侧也可以有一凸起加强肋,带状体与凸起加强肋一体成型,筒体的两端也可以有柱型体,柱型体与对称型带状体一体成型,该高尔夫球杆袋筒体若下面安装底座,上面安装头框即可组成高尔夫球杆袋,优点是重量轻,有弹性,不发生扭曲变形,节约原材料,携带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63B55/00GK2836865SQ20052006758
公开日2006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1日
发明者萧昆林 申请人:萧昆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