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绳锁扣以及物品保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802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软绳锁扣以及物品保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使软绳可调整张力地绷紧在各种物品的外面所使用的软绳锁扣,以及包括它而构成的、利用可调整张力地在背包或提包等的一面上绷紧的软绳来使各种物品以夹持状保持在这一面和绷紧的软绳之间。
背景技术
作为在与具备旅行背包的肩带的背负面相反的那面,使软绳绷紧以在该软绳和该反对面之间夹持被保持物品的装置有专利文献1-特开2000-203626号公报所示的装置。然而,专利文献1-特开2000-203626号公报所示的装置由于不能够改变环绕状绷紧的软绳的该环绕部分的尺寸,从而难以调整绷紧软绳的张力。假如在该端末侧具备可以调整相对于这样绷紧的软绳的端末的固定位置而固定在该软绳上所构成的软绳锁扣的话,在比该软绳锁扣的固定位置更前面的位置能够改变环绕软绳的环绕部分的尺寸,但由于在软绳和背负面之间以夹持状放入被保持物品的操作和调整软绳锁扣的固定位置的操作难以同时进行,所以,通过仅使这样的软绳锁扣简单地应用于专利文献1-特开2000-203626号公报所示的装置而难以在适当的夹持位置用软绳固定夹住的被保持物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以易于调整该软绳的张力的方式或以便于该夹持操作的方式,使绷紧的软绳绷紧在各种物品的外表面来以夹持状态使被保持物品保持在软绳与该外表面之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软绳锁扣具备以下(1)~(5)的结构。
具有(1)在侧部具备软绳的插通孔的同时,使轴的一端为按压操作用的操作部的呈轴状的阳部件;
(2)在筒侧部的面对面位置具备各软绳的穿通孔的同时,具备使筒一端敞开,从该敞开部使上述阳部件以该阳部件的轴另一端侧为前部可在该筒轴方向移动地收放的筒状收放部的阴部件;(3)一直对该阳部件施加朝向使阳部件的操作部侧从阴部件的敞开部突出的方向的弹力的弹性力施加机构,(4)通过抵抗该弹性力施加机构的弹力并利用操作部按压阳部件,阳部件的穿通孔和阴部件的穿通孔成为连通的结构,以使得软绳无阻抗地通过这些穿通孔,(5)而且,在阴部件的筒状收放部形成具备至少2个软绳的穿通部的软绳伸展用鼓出部。
采用该结构的话,(1)能够利用该软绳锁扣使软绳可调整张力地绷紧在外面至少具备3个软绳的牵引体的物品上。即,使该软绳的中间部以交互挂在牵引体和穿通部上的状态,使该软绳的两端末穿过上述软绳锁扣的穿通孔而固定,利用该中间部形成在以软绳锁扣为中心的放射方向延伸的至少3个物品保持肢部,能够使该软绳绷紧在上述外表面。这样,通过将被保持物品夹持在绷紧的软绳的物品保持肢部和物品的外表面之间,能够使该被保持物品以夹持状被保持在两者之间。
(2)另外,在如上所述那样使被保持物品夹持在绷紧的软绳和物品的外表面之间时,通过把持软绳锁扣并将其抬起,能够随着接近软绳锁扣侧与物品外表面之间的间隙变大,抬起上述各物品保持肢部,能够很容易地使被保持物品以夹持状态放入这样被抬起的软绳和物品之间。
(3)另外,在放松软绳对被保持物品的夹持状态时,如上那样,用一只手抬起软绳锁扣,一边放入被保持物品一边抵抗弹性力施加机构对阳部件施加的弹力,用按压来解除软绳锁扣对软绳的固定,同时,用另一只手把持软绳的两端末并通过拉伸它来减少比软绳锁扣的固定位置更前面的软绳的中间部的尺寸,以使软绳将被保持物品挤压在上述外面的情况下增强软绳的张力,这样,能够容易适当维持被保持物品的保持状态。
(4)另外,夹在软绳和物品的外表面之间来保持的被保持物品的该保持状态的解除,能够通过抵抗弹性力施加机构对阳部件施加的弹性力一边按压一边抬起软绳锁扣,以一次操作来进行。
使上述阴部件的伸展用鼓出部做成从该筒状收放部鼓出的圆周凸缘以环绕筒状收放部的结构,同时,使软绳的穿通部在该圆周凸缘的圆周方向,在与相邻的穿通部之间隔开间隔做成形成于该圆周凸缘的通孔的结构。
这种情况下,通过简单地仅使软绳进入上述通孔,在上述各物品保持肢部在以软绳锁扣为中心的放射方向延伸的状态下,能够适当地使软绳绷紧在物品的外表面。另外,能够尽可能减少穿过穿通部挂住的软绳的滑动阻抗,穿过该穿通部向侧面延伸的各物品保持肢部能够以具有尽可能大致相等的张力的状态使软绳绷紧在物品的外面。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物品保持机构具备以下(1)~(4)的结构。具有(1)上述软绳锁扣;(2)在背包或提包等的一面设置的至少3个软绳的牵引体;(3)软绳,(4)通过以该软绳的中间部交互挂在牵引体和穿通部上的状态使该软绳的两端末穿过上述软绳锁扣的穿通孔而固定住,利用该中间部形成至少三个在以软绳锁扣为中心的放射方向延伸的物品保持肢部,使上述软绳在上述一面绷紧。
采用该结构,通过如上那样将被保持物品放入绷紧的软绳的物品保持肢部和上述一面之间,能够使该被保持物品以夹持状保持在两者之间,这样,能够简单地使手套或手巾等物品保持在背包或提包等的外侧。
另外,在上述那样绷紧的软绳和上述一面之间夹持被保持物品时,通过把持软绳锁扣并将其抬起,随着接近软绳锁扣侧而与物品外表面之间的间隙变大,能够抬起上述各物品保持肢部,能够很容易地使被保持物品以夹持状态放入这样被抬起的软绳和物品之间。
另外,在放松软绳对被保持物品的夹持状态时,如上那样,用一只手抬起软绳锁扣,一边放入被保持物品一边抵抗弹性力施加机构对阳部件施加的弹力,用按压来解除软绳锁扣对软绳的固定,同时,用另一只手把持软绳的两端末并通过拉伸它来减少比软绳锁扣的固定位置更前面的软绳的中间部的尺寸,以使软绳将被保持物品挤压在上述外面的情况下增强软绳的张力,这样,能够容易适当维持被保持物品S的保持状态。
另外,夹在软绳和物品的外表面之间而保持的被保持物品的该保持状态的解除,通过抵抗弹性力施加机构对阳部件施加的弹力一边按压一边抬起软绳锁扣,就能够以一次操作进行。
在上述软绳锁扣的阳部件的操作部还具备反射体。
采用该结构,在使用具备了该物品保持机构的背包或提包等时,能够使从外部入射的光的一部分被上述反射体反射而照亮在软绳锁扣中的阳部件的操作部侧而可以看见,能够提高使用者步行时背包等的安全性等。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软绳锁扣,能够以易于调整软绳的张力的方式或以便于该夹持操作的方式使绷紧的软绳绷紧在各种物品的外表面来以夹持状态使被保持物品保持在软绳与该外表面之间。
另外,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物品保持机构,能够以易于调整软绳的张力的方式或以便于该夹持操作的方式使绷紧的软绳绷紧在背包或提包等的一面来以夹持状态使被保持物品保持在这一面之间。


图1是软绳锁扣R的立体图。
图2是软绳锁扣R的分解立体图(省略弹性力施加机构3)。
图3是软绳锁扣R的正视图。
图4是软绳锁扣R的右侧视图。
图5是软绳锁扣R的俯视图。
图6是软绳锁扣R的后视图。
图7是图3中的A-A线剖面图。
图8是图3中的B-B线剖面图。
图9是物品保持机构N的正视结构图及其主要部分的立体结构图(引出框内)。
图10是图9的中央部分的放大正视构成图。
图中1-阳部件,10-穿通孔,11-操作部,2-阴部件,20-筒状收放部,201-穿通孔,21-伸展用鼓出部,211-穿通部,3-弹性力施加机构,H-软绳,R-软绳锁扣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10对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式进行说明。
还有,图1至图8分别表示实施方式中的软绳锁扣R。另外,图9表示包括该软绳锁扣R所构成的物品保持机构N,在该图中,用假想线表示具备该物品保持机构N的背包或提包等的轮廓。图10放大该物品保持机构N的主要部分来表示。
本实施方式的软绳锁扣R是为了可调整张力地使软绳H绷紧在各种物品S的外面所用的装置。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物品保持机构N是包括该软绳锁扣R而构成的,通过可调整张力地绷紧在背包或提包等的一面Sa上的软绳H,来以夹持状把各种物品S保持在此面和绷紧的软绳H之间。
作为该软绳H,典型地是截面呈大致圆形、大致椭圆形、或者扁平的,由橡胶或者具备橡胶似的弹性的塑料做成。
(软绳锁扣R)本实施方式的软绳锁扣R具有阳部件1、阴部件2、和弹性力施加机构3。
阳部件1的结构为,在侧面具备软绳H的穿通孔10的同时,呈以轴的一端呈作为按压操作用的操作部11的轴状。
在图示例中,该阳部件1由短尺寸的呈圆柱状的主体12、使筒的一端闭塞的短尺寸的呈筒状的罩13组成。
主体12在其侧面具有在径向两侧分别敞开的软绳H的穿通孔10’。另外,在该穿通孔10’的敞开部之间具备挂勾突部121。另外,在下端面的大致中央具有突起部位122,从构成弹性力施加机构3的压缩螺旋弹簧30的上端侧使突起部位122插入该弹簧内,从而与该弹簧组合起来。
罩13的结构为,从其敞开部到罩13的内部,具有以主体12的上端为前端,可以紧密地插入该主体12的内径。在该罩13的侧面,在径向两侧以穿透的状态分别形成软绳H的穿通孔10”,在使主体12插入该罩13内到顶的位置,罩13的穿通孔10”与主体12的穿通孔10’对齐而连通起来。另外,在罩13的两个地方的穿通孔10”、10”之间形成有窗孔131,通过因伴随着如前所述那样主体23插入该罩13内而使得罩13的内表面挤压接触到上述挂勾突部121上,暂时弹性地挤压变大的罩13的、在主体12的挂勾突部131插入该窗孔131的位置的弹性恢复,与该窗口131对应的挂勾突部131插入而挂住,由此,罩13和主体12被一体化。
另外,在该罩13的外面,在该罩13的穿通孔10的下部边缘部,形成有固定突起132,通过因伴随着使阳部件1放入后述阴部件2的筒状收放部20内而使得筒状收放部20的内表面压接到该固定突起132,暂时弹性地挤压变大的该筒状收放部20的、在上述固定突起132进入形成于该筒状收放部20上的穿通孔201的位置的弹性恢复,对应的固定突起132从内部插入该穿通孔201,由此,尽管上述弹性力施加机构施加弹性力,超过固定突起132从下方抵到阴部件2的穿通孔10的上部边缘部的位置的话,阳部件1就不会从筒状收放部20内脱出。
另外,在该罩13的外表面,在该罩23的窗孔131的下侧边缘部和罩13的下端之间,形成有沿着横跨两者之间的阳部件1的轴线延伸的助肋状部133,在把该助肋状部133插入沿着形成于后述的阴部件2的筒状收放部20的内壁的该阴部件2的筒轴延伸的导向槽203的状态下,阳部件1和阴部件2被组合起来。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罩13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典型地为无色透明的塑料材料构成,同时,在该罩13的被堵塞的筒的一端的内表面和上述主体12的上端面之间夹住呈板状的反射体4,使该罩13和主体12被组合起来。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具备利用软绳锁扣R而可调整张力地绷紧在物品S外表面上的软绳H的物品S时,能够利用上述反射体4使从外部入射的光的一部分被反射并在软绳锁扣R中的阳部件1的操作部11侧发亮而可以看见。作为该反射体4,典型地说,能够使用循环反射片或反射板等。
另一方面,阴部件2在筒侧部的面对面的位置分别具备软绳H的穿通孔201,同时具备,使筒的一端敞开,从该敞开部202使上述阳部件1以该阳部件1的轴另一端侧为前端可向筒轴方向移动地收放的筒状收放部20。
在图示例中,该筒状部20的结构为呈使筒下端闭塞的短尺寸的圆筒状。并且,在该筒状收放部20的侧部,在其径向两侧位置分别形成穿通孔201。另外,在图示例中,在该筒状收放部20的内壁,在两个地方的穿通孔201、201之间的位置分别形成上述导向槽203。该导向槽203从筒状收放部20的筒下端横跨筒上端、即敞开的上述筒的一端形成,并且,在该筒上端使槽上端向外敞开。
另外,在阴部件2的筒状收放部20上,形成至少具备两个地方的软绳H的穿通部211的软绳H的伸展用鼓出部21。
在本该实施方式中,该阴部件2的伸展用鼓出部21作为环绕筒状收放部20的筒轴而从该筒状收放部20鼓出的圆周凸缘213而构成,同时,软绳H的穿通部211在该圆周凸缘213的圆周方向与相邻的穿通部211之间隔开间隔,作为形成于该圆周凸缘213上的通孔212而构成。
具体地说,在图示例中,圆周凸缘213使外廓形状为圆形,在圆盘状体214的一面,在该圆盘状体214的中央部,通过使上述筒状收放部20的筒下端一体连续设置,来在该筒状收放部20形成圆周凸缘213。
在图示例中,在该圆周凸缘213上,在相邻的通孔212之间隔开几乎相等的间隔来形成8个通孔212、212、...。这8个通孔212、212、...之中面对面的2个通孔212、212像切掉筒状收放部20的被堵塞的筒下端的一部分似的进入筒状收放部20内,在该进入的地方与阴部件2的穿通孔201的下部连通。
另外,上述弹性力施加机构3一直对该阳部件1施加朝向使阳部件1的操作部11侧从阴部件2的敞开部202突出的方向的弹性力。
在图示例中,使该弹性力施加机构3为压缩螺旋弹簧30,弹簧上端如上所述与阳部件1组合起来,同时,使弹簧下端挤压接触到阴部件2的被堵塞的筒下端的内表面来组装进阴部件2的筒状收放部20内。该弹性力施加机构3也能够通过例如在阳部件1的轴另一端一体设置弹性片等来构成。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结构是,通过抵抗该弹性力施加机构3的弹性力并利用操作部11按压阳部件1,连通阳部件1的穿通孔10和阴部件2的穿通孔201使软绳H无抵抗地通过这些穿通孔10、201。(解除锁定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软绳锁扣R具备以上说明的结构,所以,(1)能够利用该软绳锁扣R使软绳H可调整张力地绷紧在外面至少具备3个软绳H的牵引体F的物品S上。即,使该软绳H的中间部Ha以交互挂在牵引体F和穿通部211中的状态,使该软绳H的两端末Hb穿过上述软绳锁扣R的穿通孔10而固定,利用该中间部Ha形成向以软绳锁扣R为中心的放射方向延伸的至少3个物品保持肢部Hc,能够使该软绳H绷紧在上述外表面。
即,在阴部件2的伸展用鼓出部21上形成有至少2个软绳H的穿通部211时,使软绳H的中间部Ha勾住在离开软绳锁扣R的位置的第一牵引体后,再穿过软绳锁扣R的第1穿通部211并挂住,再接着使从该第1穿通部211引出的中间部Ha挂住第二个牵引体F后,穿过软绳锁扣R的第二个穿通部211并挂住,再接着使从第二个穿通部211引出的中间部Ha挂住第三个牵引体F,在该状态下,通过软绳H的两端末侧Hb侧穿过软绳锁扣R的穿通孔10而固定,就能够使软绳H在物品S的外表面绷紧而形成向以上述软绳锁扣R为中心的放射方向延伸的至少3个物品保持肢部Hc。并且,通过使被保持物品S放入这样绷紧的软绳H的物品保持肢部Hc和物品S的外表面之间,就能够以夹持状态将该被保持物品S保持在两者之间。
另外,在阴部件2的伸展用鼓出部21形成有至少3个软绳H穿通部211时,如图9所示,能够使软绳H在物品S的外面绷紧而形成向以上述软绳锁扣R为中心的放射方向延伸的至少4个物品保持肢部Hc。
(2)另外,在如上所述那样使被保持物品S夹持在绷紧的软绳H和物品S的外表面之间时,通过把持软绳锁扣R并将其抬起,随着接近软绳锁扣R侧而与物品S外表面之间的间隙变大能够抬起上述各物品保持肢部Hc,能够容易地使被保持物品S以夹持状态放入这样被抬起的软绳H和物品S之间。
(3)另外,在放松软绳H对被保持物品S的夹持状态时,如上那样,用一只手抬起软绳锁扣R,一边放入被保持物品S一边抵抗弹性力施加机构3对阳部件1施加的弹性力用按压来解除软绳锁扣R对软绳H的固定,同时,用另一只手把持软绳H的两端末Hb并通过拉伸它来减少比软绳锁扣R的固定位置更前面的软绳H的中间部Ha的尺寸,以使软绳H使被保持物品S挤压在上述外面的情况下增强软绳H的张力,这样,能够很容易地适当维持被保持物品S的保持状态。
(4)另外,夹在软绳H和物品S的外面之间来保持的被保持物品S的该保持状态的解除,能够通过抵抗弹性力施加机构3对阳部件1施加的弹性力一边按压一边抬起软绳锁扣R,以一次操作来进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软绳H的穿通部211由于是在上述圆周凸缘213的圆周方向在与相邻的穿通部211之间隔开间隔而形成于该圆周凸缘213上的通孔212,所以,通过仅简单地将软绳H插入该通孔212,以在上述各物品保持肢部Hc在以软绳锁扣R为中心的放射方向延伸出来的状态下,能够使软绳H适当地绷紧在物品S的外表面。另外,能够尽可能减少穿过穿通部211并挂住的软绳H的滑动阻抗,穿过该穿通部211向侧面延伸的各物品保持肢部Hc以尽可能具有大致相等的张力的状态,能够使软绳H绷紧在物品S的外表面。
还有,对上述软绳锁扣R中的具有弹性变形特性的部分的弹性变形特性的施加,典型地说,通过使构成该软绳锁扣R的阳部件1以及阴部件2做成塑料成型品而能够容易确保。
(物品保持机构N)本实施方式中的物品保持机构N由以上说明过的软绳锁扣R、设置在背包或提包等(在图示例中为旅行背包)的一面Sa(在图示例中为与设有旅行背包的肩带的背负面相反的一面)上的至少三个软绳H的牵引体F、软绳H组成。
牵引体F能够利用借助布带等而配置在上述一面上的挂钩等构成,在图示例中,使布带两端固定在上述一面而做成环状的布带Fa构成。另外,在图示例中,在上述一面,使左右成对的牵引体F组在上下隔开间隔而分别设置在旅行背包的上部侧和下部侧,在这一面具备4个牵引体F。
并且,在该物品保持机构N,通过以使该软绳H的中间部Ha交互挂在牵引体F和穿通部211上的状态使该软绳H的两端末Hb穿过上述软绳锁扣R的穿通孔10而固定住,利用该中间部Ha形成至少三个在以软绳锁扣R为中心的放射方向延伸的物品保持肢部Hc,使上述软绳H在上述一面绷紧。
这样,采用该物品保持机构N的话,通过把被保持物品S放入上述那样绷紧的软绳H的物品保持肢部Hc和上述一面之间,能够以夹持状态使该被保持物品S保持在两者之间,这样,能够简易地在背包或提包等外侧保持手套或手巾等物品。
另外,在被保持物品S夹在这样绷紧的软绳H和上述一面之间时,通过把持软绳锁扣R并将其抬起,随着接近软绳锁扣R侧而与物品S外表面之间的间隙变大,能够抬起上述各物品保持肢部Hc,能够很容易地使被保持物品S以夹持状态放入这样被抬起的软绳H和物品S之间。
另外,在放松软绳H对被保持物品S的夹持状态时,如上所述以一只手抬起软绳锁扣R,一边放入被保持物品S一边抵抗弹性力施加机构3对阳部件1的弹性力,通过按压解除软绳锁扣R对软绳H的固定,同时,用另一只手把持软绳H的两端末Hb,通过拉伸使比软绳锁扣R的固定位置更前的软绳H的中间部Ha的尺寸减少,能够增强软绳H的张力以使软绳H将被保持物品S挤压在上述一面,这样,能够做成容易适当地维持被保持物品S的保持状态。
另外,夹在软绳H和物品S的外面之间来保持的被保持物品S的该保持状态的解除,能够通过抵抗弹性力施加机构3对阳部件1的弹性力一边按压一边抬起软绳锁扣R,以一次操作来进行。
另外,在图示例中,在上述软绳锁扣R的阳部件1的操作部11具备反射体4。
该反射体4能够通过粘贴反射布带等覆盖阳部件1的操作部11的前部或一部分而配置在该操作部11上,在图示例中,如上所述,使呈板状的反射体4夹持在构成阳部件1的主体12和罩13之间而使反射体4装在操作部11内部。
这样,在图示例中,在使用具备了该物品保持机构N的背包或提包等时,能够使从外部入射的光的一部分被上述反射体4反射而照亮在软绳锁扣R中的阳部件1的操作部11侧而可以看见,能够提高使用者步行时背包等的安全性等。
权利要求1.一种软绳锁扣,其特征在于,具有在侧部具备软绳的穿通孔的同时,使轴的一端为按压操作用的操作部的呈轴状的阳部件;在筒侧部的面对面位置具备各软绳的穿通孔的同时,使筒的一端敞开,具备从该敞开部使上述阳部件以该阳部件的轴另一端侧为前部可在该筒轴方向移动地收放的筒状收放部的阴部件;一直对该阳部件施加朝向使阳部件的操作部侧从阴部件的敞开部突出的方向的弹力的弹性力施加机构,通过抵抗该弹性力施加机构的弹力并利用操作部按压阳部件,连通阳部件的穿通孔和阴部件的穿通孔以使得软绳无阻抗地通过这些穿通孔,并且,在阴部件的筒状收放部形成具备至少2个软绳的穿通部的软绳伸展用鼓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绳锁扣,其特征在于,阴部件的伸展用鼓出部做成从该筒状收放部鼓出的圆周凸缘来环绕筒状收放部的筒轴的结构,同时,软绳的穿通部是在该圆周凸缘的圆周方向在相邻的穿通部之间隔开间隔来在该圆周凸缘上形成的通孔。
3.一种背包或提包等中的物品保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绳锁扣,设置在背包或提包等的一面的至少3个软绳的牵引体,软绳;通过以该软绳的中间部交互挂在牵引体和穿通部上的状态使该软绳的两端末穿过上述软绳锁扣的穿通孔而固定住,利用该中间部形成至少三个在以软绳锁扣为中心的放射方向延伸的物品保持肢部,使该软绳在上述一面绷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包或提包中等的物品保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软绳锁扣的阳部件的操作部具备反射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使软绳可调整张力地绷紧在各种物品的外面所使用的软绳锁扣。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以易于调整软绳的张力的方式或以便于该夹持操作的方式使绷紧的软绳绷紧在各种物品的外表面来以夹持状态使被保持物品保持在软绳与该外表面之间。所采用的方法是,通过抵抗弹性力施加机构(3)的弹性力并利用操作部(11)按压阳部件(1),阳部件(1)的穿通孔(10)和阴部件(2)的穿通孔(10)连通起来以使得软绳(H)无阻抗地通过这些穿通孔(10)。在阴部件(2)的筒状收放部(20)上形成具备至少2个软绳(H)的穿通部(211)的软绳(H)的伸展用鼓出部(21)。
文档编号A45F3/04GK2798681SQ20052010852
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3日
发明者吉口学 申请人:株式会社利富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