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3319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羽毛球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湿器,尤其涉及一种羽毛球加湿器。
背景技术
羽毛球运动是一种老少皆宜的体育项目。但由于羽毛球在制造中采用多次烘干等方法,使羽毛梗上的油脂和角质大量损失,又因在打球过程中,击球瞬间作用力的方向不断快速变换,使得原来已变脆缺乏韧性的羽毛容易折弯、折断,造成使用中的羽毛球出现自转变慢、蛇形飞行、速度忽快忽慢等现象,影响了羽毛球飞行的质量和使用的寿命,使得打球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换新球,大大增加了羽毛球运动的费用支出,最终影响到羽毛球运动的推广和普及。要提高羽毛球的使用寿命,在制造过程中可以对毛片作适当处理,但在产品的运输、贮存、销售和使用这个较长的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阳光、温度、湿度、风),还是使羽毛球出现使用寿命缩短的现象。这样使得羽毛球的后期处理和保养显得更为重要。通过实践发现,使用前通过适当加湿可以显著提高羽毛球的使用寿命。从羽毛球的国家标准可知,羽毛球的重量范围是4.70克-5.50克,每0.10克分为一个档次,不同的档次于不同的温度、湿度下使用,如果加湿量太大将直接影响到球的重量和飞行速度,还影响到球的结构和刚性,所以加湿量的控制是一个关键因素。
虽然市面上有很多家用加湿器,虽然可以控制加湿量,但体积庞大,携带不方便,也较难将其精确控制加湿量这一特点应用在羽毛球上。
现有技术中,如2003年2月19日公告的“羽毛球加湿球筒”ZL02204935.5,虽然实现了为羽毛球加湿这一目的,但是却无法做到控制加湿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加湿提高羽毛球毛片韧性,增加羽毛球耐打性,使用方便,且精确控制加湿量的羽毛球加湿器。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羽毛球加湿器,包括芯体、电池盒及测控电路。
所述羽毛球加湿器整体结构为可塞入羽毛球筒体的圆柱形球筒盖结构,其中电池盒轴向分布在芯体外表面,芯体中轴向安装一短管型电热元件,电热元件有一内腔,一吸液瓷棒的一端插入电热元件的内腔中,另一端塑封于储液罐中并伸入罐内,伸入部分套有吸收储液罐中的加湿液体以传给吸液瓷棒的纤维吸液芯,芯体内端轴向装有一排出加湿气体以送入球筒的风扇;所述测控电路包括测控电路板及湿度传感器,测控电路板通过湿度传感器的信号控制电热元件及风扇的通、断电。
所述测控电路板通过固定在芯体上的电路板座安装在芯体的一端,测控电路板外设有电路板防潮罩。
另外,电路板座与芯体之间留有一供加湿空气回风进入芯体的圆环形加湿器回风通道,湿度传感器安装于该加湿器回风通道中。
所述湿度传感器还可以安装在防潮罩外。
所述电池盒均匀或不均匀地分布在芯体外表面,其结构为单个电池连接结构、或多个电池并联结构、或多个电池串连结构,电池盒外套有圆筒形的电池盒盖。
所述芯体中轴向装有隔热筒和矿棉杯,并套住电热元件。
所述电热元件与其内腔的吸液瓷棒之间留有通风通道。
所述储液罐与芯体之间设有隔热环。
所述储液罐内设有两组双环结构的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测控电路板电连接。
另外,为了使本加湿器可以达到最好的加湿效果,电热元件、储液罐、吸液瓷棒、隔热筒及风扇均与羽毛球筒体同轴对称安装。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羽毛球加湿器能方便准确地对羽毛球进行加湿,不会明显增加羽毛球的重量,且加湿均匀,能够有效增加羽毛球毛片的韧性,提高羽毛球的耐打性,有效节约羽毛球项目的运动成本,对羽毛球项目的普及,乃至全民健身的推广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图1为羽毛球加湿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双层筒体羽毛球球筒结构示意图;图3为芯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芯体结构示意图中B-B面剖视图;图5为圆筒形电池盒盖结构示意图;图6为储液罐结构式意图;图7为储液罐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附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配合附图2所示具有双层筒体的羽毛球球筒使用,加湿效果最佳。本实施例中的羽毛球加湿器包括芯体1、电池盒、及测控电路。
为了达到便携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源采用电池13供电。如图1所示,在结构上芯体1外表面的电池盒包括电池正极片14及对应的电池负极片9,均匀或不均匀地分布在芯体1外表面,其结构单个电池连接结构、或多个电池并联结构、或多个电池串连结构,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八个电池盒,用以安装八节电池串连构成电池组提供电源。电池盒外套有圆筒形的电池盒盖2(如附图5所示)。使用时,将电池13装入电池盒,再由圆筒形电池盒盖2旋入盖好,整体成一圆柱形球筒盖。
如图1所示,芯体1内同轴对称安装有由隔热筒12套矿棉杯10再套短管型电热元件11组成的发热部件,电热元件11与测控电路板16电连接,电热元件11有一内腔,一吸液瓷棒7一端完全插入电热元件11的内腔,且与电热元件11之间留有适当大小的通风通道23,而另一端塑封于固定在芯体1一端的储液罐3中并伸入罐内,伸入部分套有吸收储液罐中的加湿液体以传给吸液瓷棒7的纤维吸液芯5,纤维吸液芯5足够长,使得其另一端松散地置于储液罐3内,充分与罐内液体接触,以便吸收加湿液体,传给吸液瓷棒7。另外,储液罐3内壁上还设有两组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园环形液位传感器6,与测控电路板16电连接,并分别设置在罐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使测控电路能可靠地检测出任意放置的球筒中储液罐3内的液位,以便在缺液时提示加液。储液罐3还设有旋盖4,可以重复充装加湿液体。芯体1靠近羽毛球筒的一端为内端,另一端为外端。储液罐3整体同轴安装于芯体1的外端,并与发热部件之间设有隔热环8,以防止高温影响到各零件的结构。芯体1的内端则用短螺丝18固定安装一电路板座15,两者之间形成一圆环形的加湿器回风通道22,并通过通风孔24与芯体1内连通(如图3、4所示);电路板座15内腔安装有测控电路板16,并在测控电路板16外加装对电路有防潮作用的防潮罩17。同时,芯体1内端还安装有排出加湿气体以送入球筒的风扇19,并通过长螺丝20固定在防潮罩17上,风扇19与测控电路板16电连接。
所述的测控电路则包括测控电路板16及湿度传感器21,测控电路板16通过湿度传感器21的信号控制电热元件11及风扇19的通、断电。所述湿度传感器21安装于加湿器回风通道22中,且固定在电路板座15上。
整个羽毛球加湿器的外形结构为可塞入羽毛球筒体的圆柱形球筒盖结构。其电热元件11、储液罐3、吸液瓷棒7、隔热筒12、风扇19及圆环形的加湿器回风通道22均与羽毛球筒体同轴对称。
图2所示的双层筒体羽毛球球筒由内壁26、外壁25及球筒内腔29构成,且二者之间留有球筒回风通道27,球筒回风通道27与球筒内腔29之间设有一定数量的气体通道28以供球筒内空气循环。
将本羽毛球加湿器装在图2所示的双层筒体结构的羽毛球筒的一端,另一端仍用原来的球筒盖,然后打开旋盖4装入加湿液体,打开加湿器的电源开关,给测控电路板16供电,并使风扇19开始工作,球筒内的空气开始在球筒内腔29、气体通道28、球筒回风通道27、加湿器回风通道22、通风孔24及芯体1中循环,接着湿度传感器21对循环中的空气进行测量,将数据信号传输给测控电路板16,测控电路板16根据程序和测量结果对电热元件11进行控制。当低电压高效率的电热元件11工作时,热量使得由多孔陶瓷制成有三维连通孔网状结构的吸液瓷棒7内的液体受热产生蒸汽,由风扇19送入羽毛球筒体内对羽毛球进行加湿。湿蒸汽经双层筒体结构的羽毛球球筒内的气体通道28进入球筒回风通道27,再在靠近加湿器的一侧出口进入芯体1与电路板座15之间的加湿器回风通道22,并经由通风孔24回到芯体1内,回到发热部件的内腔,再与吸液瓷棒7虹吸作用和受热不断产生的蒸汽一起重复送入球筒内对羽毛球不断进行加湿,直至湿度传感器21和电路检测到循环中的空气湿度达到要求时,做出适当的控制。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使用图2所提供的双层筒体羽毛球球筒,亦适用于普通单层筒体的球筒,芯体1产生湿蒸汽的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将羽毛球加湿器当筒盖塞入普通单层球筒筒体时,筒体的另一端盖普通球筒筒盖,该筒盖上需要适当钻若干个小孔,其孔径比如图6、图7所示储液罐3上的外进气孔30略小(实施例1时可封闭该孔),这时加湿器回风通道22不为必要结构,湿度传感器21可直接安装于防潮盖17外与球筒内空气直接接触以测量湿度。
工作时,气体由外进气孔30进入羽毛球加湿器,在芯体1加湿后由风扇19送入球筒,再由另一侧桶盖上的若干个小孔排出球筒。但由于小孔的内径要小于外进气孔30,因此球筒内湿蒸汽不会及时排出球筒,在球筒中不断被压缩,使得球筒内各处湿度趋于均匀。
为了达到更好的加湿效果,可以适当调节测控电路的程序,在风扇19停止工作筒内压力与外界平衡,湿蒸汽持续给羽毛球加湿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湿度检测和控制,以达到更为准确的加湿。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盒不局限于安装单节电池,可延长羽毛球加湿器的长度,使每个电池盒安装两节电池以提供充足的电量。电池盒数量也不局限于图3、图4所示的八个,可根据电池盒结构相应增加或减少。
权利要求1.羽毛球加湿器,包括芯体、电池盒及测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羽毛球加湿器整体结构为可塞入羽毛球筒体的圆柱形球筒盖结构,其中电池盒轴向分布在芯体外表面,芯体中轴向安装一短管型电热元件,电热元件有一内腔,一吸液瓷棒的一端插入电热元件的内腔中,另一端塑封于储液罐中并伸入罐内,伸入部分套有吸收储液罐中的加湿液体以传给吸液瓷棒的纤维吸液芯,芯体内端轴向装有一排出加湿气体以送入球筒的风扇;所述测控电路包括测控电路板及测量羽毛球筒内湿度的湿度传感器,测控电路板通过湿度传感器的信号控制电热元件及风扇的通、断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毛球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控电路板通过固定在芯体上的电路板座安装在芯体的一端,测控电路板外设有电路板防潮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羽毛球加湿器,其特征在于电路板座与芯体之间留有一供加湿空气回风进入芯体的圆环形加湿器回风通道,湿度传感器安装于该加湿器回风通道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羽毛球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传感器安装在防潮罩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毛球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均匀或不均匀地分布在芯体外表面,其结构为单个电池连接结构、或多个电池并联结构、或多个电池串连结构,电池盒外套有圆筒形的电池盒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毛球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中轴向装有隔热筒和矿棉杯,并套住电热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毛球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元件与其内腔的吸液瓷棒之间留有通风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毛球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与芯体之间设有隔热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毛球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内设有两组双环结构的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测控电路板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羽毛球加湿器,其特征在于电热元件、储液罐、吸液瓷棒、隔热筒及风扇均与羽毛球筒体同轴对称安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方便准确地对羽毛球进行加湿的便携式羽毛球加湿器,包括芯体、电池盒及测控电路,所述羽毛球加湿器整体结构为可塞入羽毛球筒体的圆柱形球筒盖结构,其中电池盒轴向分布在芯体外表面,芯体中轴向安装一短管型电热元件,电热元件有一内腔,一吸液瓷棒的一端插入电热元件的内腔中,另一端塑封于储液罐中并伸入罐内,伸入部分套有吸收储液罐中的加湿液体以传给吸液瓷棒的纤维吸液芯,芯体内端轴向装有一排出加湿气体以送入球筒的风扇;所述测控电路包括测控电路板及测量羽毛球筒内湿度的湿度传感器,测控电路板通过湿度传感器的信号控制电热元件及风扇的通、断电。
文档编号A63B67/18GK2907784SQ200620059449
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26日
发明者李俊儒 申请人:李俊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