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机转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3315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游戏机转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游戏机,特别涉及游戏机转轴结构。这种转轴结构,也可以应用到影蝶机、可视电话、电子词典等数码产品。
背景技术
现有的游戏机转轴结构,包括连接轴、弹簧、套筒和可相对转动的组件。弹簧、套筒和可相对转动的组件均套装入连接轴上。可相对转动的组件,一件装入机座孔内,一件装入显示屏孔内。可相对转动的组件,为一对凸轮式组合件,只有当它们的顶部和凹部相接触时才能停止相对运动,所以其相对静止停留点为0、90、180度。其不足之处在于只有这三个静止停留点,如需选择其它影视角度,则难以定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而设计提供一种新型游戏机转轴结构,可随意选择影视角度,方便、灵活、快捷,定位可靠。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游戏机转轴结构,包括连接轴、弹簧、套筒和可相对转动的组件,弹簧、套筒和可相对转动的组件均套装入连接轴上,可相对转动的组件,一件装入机座孔内,一件装入显示屏孔内,所述可相对转动的组件为一对牙嵌式组件,它含有牙嵌件A和牙嵌件B,牙嵌件A的两端,一端为平面,一端为牙嵌,平面端与套筒的端平面接触,牙嵌端与牙嵌件B的牙嵌端接触。
所述牙嵌式组件的牙嵌为V形,牙嵌件A和牙嵌B的相对应的凸凹形牙嵌有2-6个。
所述牙嵌件B的另一端连接有防脱座,防脱座装入显示屏孔内,防脱座的前端设有防脱钩,防脱钩的钩面钩住显示屏孔的端面。
所述连接轴为T形,其大头端设有容纳弹簧底圈的环槽,其杆部顶端处设有装置卡环的凹槽。
所述套筒设有阶梯形内孔,弹簧的顶圈与阶梯形内孔端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结构,可选择在影视最佳视角90度至135度(显示屏与机座之夹角)之间任意一点停留,定位可靠,而且选择方便、灵活、快捷。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图1、图2,游戏机转轴结构,包括连接轴1、弹簧2、套筒3和可相对转动的牙嵌式组件,弹簧、套筒和可相对转动的牙嵌组件均套装入连接轴上,可相对转动的牙嵌式组件,含有牙嵌件A4和牙嵌件B5,牙嵌件A4的两端,一端为平面,一端为牙嵌,平面端与套筒5的端平面接触,牙嵌端与牙嵌件B5的牙嵌端接触。牙嵌件A4装入机座孔内,牙嵌件B5装入显示屏孔内。机座置于台面上,是不动的,向上转动显示屏,使之与机座成一定的角度。
所述牙嵌式组件的牙嵌为V形,牙嵌件A4和牙嵌B5的相对应的凸凹形牙嵌有2-6个。本实施例采用2个。
所述牙嵌件B5的另一端连接有防脱座6,防脱座6装入显示屏孔内,防脱座6的前端设有防脱钩,防脱钩的钩面钩住显示屏孔的端面。
所述连接轴1为T形,其大头端设有容纳弹簧2底圈的环槽,其杆部顶端处设有装置卡环7的凹槽。
所述套筒3设有阶梯形内孔,弹簧2的顶圈与阶梯形内孔端面接触。
权利要求1.一种游戏机转轴结构,包括连接轴、弹簧、套筒和可相对转动的组件,弹簧、套筒和可相对转动的组件均套装入连接轴上,可相对转动的组件,一件装入机座孔内,一件装入显示屏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相对转动的组件为一对牙嵌式组件,它含有牙嵌件A(4)和牙嵌件B(5),牙嵌件A(4)的两端,一端为平面,一端为牙嵌,平面端与套筒(5)的端平面接触,牙嵌端与牙嵌件B(5)的牙嵌端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戏机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嵌式组件的牙嵌为V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戏机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嵌件A(4)和牙嵌B(5)的相对应的凸凹形牙嵌有2-6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戏机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嵌件B(5)的另一端连接有防脱座(6),防脱座(6)装入显示屏孔内,防脱座(6)的前端设有防脱钩,防脱钩的钩面钩住显示屏孔的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戏机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1)为T形,其大头端设有容纳弹簧(2)底圈的环槽,其杆部顶端处设有装置卡环(7)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戏机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设有阶梯形内孔,弹簧(2)的顶圈与阶梯形内孔端面接触。
专利摘要游戏机转轴结构,包括连接轴、弹簧、套筒和可相对转动的牙嵌式组件,弹簧、套筒和牙嵌式组件均套装入连接轴上,牙嵌式组件,含有牙嵌件A和牙嵌件B,牙嵌件A装入机座孔内,牙嵌件B装入显示屏孔内,牙嵌件A的两端,一端为平面,一端为牙嵌,平面端与套筒的端平面接触,牙嵌端与牙嵌件B的牙嵌端接触。牙嵌件上,设有2-6个牙嵌,为V形。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结构,可选择在影视最佳视角90度至135度(显示屏与机座之夹角)之间任意一点停留,定位可敬靠,而且选择方便、灵活、快捷。
文档编号A63F13/02GK2931910SQ20062005931
公开日2007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23日
发明者文秀江 申请人:文秀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