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创新型摇头踏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5045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创新型摇头踏步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创新型摇头踏步机所属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创新型摇头踏步机。
技术背景中国专利数据库在2002年07月17日公开了发明创造名称为《(自体式踏步机》 的实用新型,它的专利号码为01267706. X.自体式踏步机,其主要是由供运动者 i^于上方的脚踏平台,以及固设于脚踏平台底端的底座所组成,且底座上设有分 别固设于脚踏平台前、后端的前撑杆^撑杆;又前撑杆的半径是略小于后撑杆, 且前、后撑杆以杆体与地面接触的每一相切部位为支点,行不同于自板方式的平 衡作动;是以,时,运动者以自身的重量为负栽,使得身体会自然 往前倾, 以达到平衡度与稳定度;又走步机于一交替^i睹时,因下压的一脚会略往前倾, 而可提供运动者腰部可一并扭动。由于运动者在锻炼时,底座直接在地面上摇摆运 动,因此存在有如下两个不足其一,稳定性不高,运动者可能出现摔倒事故;其 二,底座容易挂伤地面,如地面的地趕、瓷砖.针对上述的不足,有人提出了解决方案,它于2007年08月29日^^布在中国 专利数据库上,它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新式踏步机》,它专利号为 200620131949.6. —种新式踏步机,包括机架主体,固定在所述机架主体上端两侧 的左、右踏板,机架主体由两对称的弧形杆通过中间件连接而成,每一弧形杆的两 端部均由一连杆相连,两连杆中部上端之间设有一圆杆,连杆两側的上端部之间分 别设有左、右脚踏板支架,圆杆借助所述弹性件与左、右脚踏板支架连接,圆杆下 端设有一平衡支架.由于另设有平衡支架,因此克服了专利01267706. X所存在的 稳定性不高的不足,但由于运动者在锻炼时,平衡支架的滑轮配合踏板机左右摇摆,因此还存在有如下二个不足其一,底座容易挂伤地面,如地面的地毯、瓷砖;其二,运动时踏步机活动空间大.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创新型摇头踏步机,其克服了背景技术的摇摆踏步机所存 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创新型摇头踏步机,它 包括一底座、 一活动座、两踏板部、 一连动单元、至少一第一连接带以及至少一第 二连接带.该底座顶部具有第一弧形段。该活动座底部具有一第二弧形段,顶部具 有两连接部,该第二弧形段地支撑于该第一弧形段之上.该两踏板部分别枢接该两 连接部.该连动单元连动该两踏板部.该第一连接带两端分别连接踏板部和底座, 该第二连接带两端分别连接踏板部和底座,而且,该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交叉.本技术方案的一最佳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带上部靠接第二弧形段底面,下部 靠接第一弧形段顶面;该第二连接带上部靠接第二弧形段底面,下部靠接笫一弧形 段顶面.本技术方案的一最佳实施例中该踏板部包括一踏板以及一支撑杆,该支撑杆 顶端固接该踏板底面,中部枢接该连接部,本技术方案的一最佳实施例中该连动单元的两端分别枢接该两踏板部的支撑 杆底端.本技术方案的一最佳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带上端连接左侧踏板部的支撑杆中 部,下端连接底座右侧;该第二连接带上端连接右側踏板部的支撑杆中部,下端连 接底座左侧.本技术方案的一最佳实施例中还包括弹性部,它连接该底座和该活动座, 本技术方案的一最佳实施例中该弹性部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该第一弹性件连接该底座左側和该活动座左侧,该第二弹性件连接该底座右側和该活动 座右侧.本技术方案的一最佳实施例中该活动座为月牙状,其中,该活动座的月牙状 底面成第二弧形段,月牙状两顶端设成两连接部.本技术方案的一最佳实施例中该底座顶面成第一弧形段.本技术方案的一最佳实施例中它包括两第一连接带以及两第二连接带,该第 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交叉,该两第一连接带和两第二连接带交错.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活动座的第二弧形段靠接于底座的第一弧形段 之上,连动单元连动该两踏板部,笫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交叉并均连接踏板部和 底座,因此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并具有如下的优点其一,稳定性高, 运动者运动安全;其二,底座与地面之间没有相对活动,不会挂伤地面,运动时踏 步机活动空间小,应用场所广.由于第一弹性件连接底座左侧和活动座左側,第二 弹性件连接底座右側和活动座右側,因此运动者左右摇摆运均需克服弹性件弹力, 运动效果好。由于两第一连接带和两第二连接带交错,因此可防止活动座和底座之 间橫向移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l绘示了本实施例的摇摆踏步机的示意图. 图2绘示了本实施例的摇摆踏步机的处于运动状态的示意图。 图3绘示了本实施例的摇摆踏步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4绘示了图1的A-A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图2以及图3,它们分别绘示了本实施例的摇摆踏步机的示意图、运动状态示意图和分解示意图。 一种创新型摇头踏步机,它包括一底座10、 一活 动座20、两踏板部30、 一连动单元40、两柔性但非弹性的第一连接带60、两柔性 但非弹性的第二连接带70以及两弹性件50。
该底座IO包括两底杆以及固设于该两底杆之间的两第一弧形部,该第一弧形 部顶面成第一弧形段ll。该活动座20包括两顶杆以及固设于两顶杆之间的两第二 弧形部,该第二弧形部为月牙状,该第二弧形部的月牙状底面成第二弧形段21; 该第二弧形部的月牙状两顶端(顶杆)设成两连接部22.上述的活动座20的两第 二弧形段21支撑于上述的底座10的两第一弧形段11之上。
该踏板部30包括一踏板31以及一支撑杆32,该支撑杆32顶端固接该踏板 31底面,该支撑杆32中部321枢接该连接部22。该连动单元40的两端分别枢接 该两踏板部30的支撑杆32底端322.
该两弹性件50中该第一弹性件50连接该底座10左侧和该活动座20左侧, 该第二弹性件50连接该底座10右侧和该活动座20右侧。
该第一连接带60上端连接左側踏板部30的支撑杆32中部(第二弧形部左側 顶端),下端连接底座10第一弧形部右侧底端12,并使得该第一连接带60上部靠 接第二弧形段21底面,下部靠接第一弧形段ll顶面.该第二连接带70上端连接 右侧踏板部30的支撑杆32中部(第二弧形部右側顶端),下端连接底座10第一弧 ^^部左側底端13,并使得该第二连接带70上部靠接第二弧形段21底面,下部靠 接第一弧形段11顶面.上述的第一连接带60和第二连接带70交叉,如图1、 2 所示;该两第一连接带60和两第二连接带70交错,每一第一弧形部和对应的第二 弧形部之间具有一第一连接带60和一第二连接带70,如图4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 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创新型摇头踏步机,其特征是它包括一底座,它顶部具有第一弧形段;一活动座,它底部具有一第二弧形段,顶部具有两连接部,该第二弧形段地支撑于该第一弧形段之上;两踏板部,它们分别枢接该两连接部;一连动单元,它连动该两踏板部;以及至少一第一连接带以及至少一第二连接带,该第一连接带两端分别连接踏板部和底座,该第二连接带两端分别连接踏板部和底座,而且,该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交叉。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迷的一种创新型摇头踏步机,其特征是该第一连接带 上部靠接第二弧形段底面,下部靠接第一弧形段顶面;该第二连接带上部靠接第二 弧形段底面,下部靠接第一弧形段顶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迷的一种创新型摇头踏步机,其特征是该踏板部 包括一踏板以及一支撑杆,该支撑杆顶端固接该踏板底面,中部枢接该连接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创新型摇头踏步机,其特征是该连动单元的 两端分别枢接该两踏板部的支撑杆底端.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创新型摇头踏步机,其特征是该第一连接带 上端连接左侧踏板部的支撑杆中部,下端连接底座右側;该第二连接带上端连接右 侧踏板部的支撑杆中部,下端连接底座左側。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创新型摇头踏步机,其特征是还包括弹性部, 它连接该底座和该活动座.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创新型摇头踏步机,其特征是该弹性部包括 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该第一弹性件连接该底座左側和该活动座左侧,该第二弹性件连接该底座右側和该活动座右侧。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创新型摇头踏步机,其特征是该活动座为月 牙状,其中,该活动座的月牙状底面成第二弧形段,月牙状两顶端设成两连接部,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创新型摇头踏步机,其特征是该底座顶面成 第一弧形段.
10.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创新型摇头踏步机,其特征是它包括两第一 连接带以及两第二连接带,该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交叉,该两第一连接带和两 第二连接带交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创新型摇头踏步机,它包括一底座、一活动座、两踏板部、一连动单元、至少一第一连接带以及至少一第二连接带。该底座顶部具有第一弧形段。该活动座底部具有一第二弧形段,顶部具有两连接部,该第二弧形段支撑于该第一弧形段之上。该两踏板部分别枢接该两连接部。该连动单元连动该两踏板部。该第一连接带两端分别连接踏板部和底座,该第二连接带两端分别连接踏板部和底座,而且,该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交叉。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其一,稳定性高,运动者运动安全;其二,底座与地面之间没有相对活动,不会挂伤地面,运动时踏步机活动空间小,应用场所广。
文档编号A63B22/00GK201120074SQ200720008650
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30日
发明者余惠南 申请人:余惠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