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拉手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5042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拉手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械,尤指健身器材用拉手把。
背景技术
健身器械中,如踏步机常配备有弹力拉绳,弹力拉绳不可调节的固定 连接拉手把,运动者在使用弹力拉绳锻炼时,拉伸力度是无法调节的,无 法满足运动者对不同运动量的要求,且由于拉手把手握处与拉手把本体固 定连接为一体,所以在拉伸运动中手握拉手把存在一定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伸力度可调 的新型拉手把,该拉手把使用起来极易灵活,大大提升了拉伸动作的舒适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拉手把,主要由拉手把本体和弹力拉绳组成,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压紧轮,所述的压紧轮具有一通孔;拉手把本体尾部具有一容置 压紧轮的V型通槽,该V型通槽朝弹力拉绳的拉伸方向束口,弹力拉绳穿 进V型通槽端口后绕在压紧轮上,从V型通槽端口穿出,该V型通槽的上 下侧壁开设有长型通孔, 一转动轴贯穿压紧轮的通孔,滑动连接于长型通 孔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拉手把采用一可在拉手把本体上来回滑动的压紧轮,该压
紧轮带动弹力拉绳滑出或被压紧固定在v型通槽中。当压紧轮带动弹力拉 绳滑出v型通槽时,运动者可调节弹力拉绳的长度,用来调节可供拉伸的
运动力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调节弹力拉绳时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剖视示意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弹力拉绳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节弹力拉绳时剖视示意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弹力拉绳时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 2或图3所示的一种新型拉手把,主要由拉手把本体1和弹力 拉绳2组成,还包括一具有一通孔的压紧轮3,拉手把本体1尾部具有一 可供压紧轮3容置其中的V型通槽,该V型通槽朝弹力拉绳2的拉伸方向 束口,弹力拉绳2—端穿进V型通槽4端口,绕过压紧轮3后,从V型通 槽4端口穿出,两弹力拉绳紧配合于V型通槽4端口,该V型通槽4的上 下侧壁开设有长型通孔5, 一长销轴6固定连接一短销轴6贯穿压紧轮3 的通孔及长型通孔5,滑动连接于长型通孔5内。所述的拉手把本体1端 部两侧设有枢轴8, 一拉手管8活动枢接于两侧枢轴8上。
本实用新型拉手把是利用一可在拉手把本体1上来回滑动的压紧轮3,带动弹力拉绳2滑出或被压紧固定在V型通槽4中来调节或固定弹力拉绳 2。如图1、 2或图4所示当需要调整拉伸力度时,只需往外推出压紧轮 3,压紧轮3带动弹力拉绳2滑出V型通槽4,运动者即可调节弹力拉绳2 的长度,然后如图3、 5所示往V型通槽4的束口方向推动压紧轮3,同 时拉紧弹力拉绳2,将弹力拉绳2紧紧的固定在拉手把本体1上。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拉手把,主要由拉手把本体和弹力拉绳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压紧轮,所述的压紧轮具有一通孔;拉手把本体其尾部具有一容置压紧轮的V型通槽,该V型通槽朝弹力拉绳的拉伸方向束口,弹力拉绳穿进V型通槽端口后绕在压紧轮上,从V型通槽端口穿出,该V型通槽的上下侧壁开设有长型通孔,一转动轴贯穿压紧轮的通孔,滑动连接于长型通孔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拉手把,主要由拉手把本体、弹力拉绳和一具有通孔的压紧轮组成,所述的拉手把本体尾部具有一容置压紧轮的V型通槽,弹力拉绳穿进V型通槽端口后绕在压紧轮上,从V型通槽端口穿出,所述的压紧轮滑动连接于拉手把本体开设的长型通孔内。与现有技术中弹力拉绳不可调节的拉手把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一压紧轮带动弹力拉绳滑出或被压紧固定连接V型通槽。当压紧轮带动弹力拉绳滑出V型通槽时,运动者可调节弹力拉绳的长度,用来调节可供拉伸的运动力度。
文档编号A63B21/02GK201147595SQ20072000849
公开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7日
发明者林汉松 申请人:厦门群鑫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