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针脚蜻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250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细针脚蜻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艺品,尤其是涉及一种细针脚蜻蜓。
技术背景人工制造的蜻蜓,要么单独一只蜻蜓,要么把蜻蜓固定于其它物 体上,不能以其脚为支点而旋转摆动。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以上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细针脚蜻蜓,能以腹下的 细针脚叮住物体,使蜻蜓以针为支点而旋转摆动。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普通的人造蜻蜓的背腹部设置 一只细针脚,其特征是蜻蜓的背腹部内有空心管,有环扣的细针尖 和环扣插入空心管,针杆穿过腹底部小孔。以纸、塑料薄膜、纱等材料制作普通的蜻蜓,在普通蜻蜓背腹部内,设置长约0.6 cm内径约0. 3 cm的空心管,空心管上端粘贴于背部内腔壁上,空心管下端粘贴在腹 底,以外径约0. 1 cm的小孔封腹腔底,设置粗细略小于0. 1 cm的细针, 长约2-4cm,离针尖约lcra的针杆上套粘一环扣,其外径约0.2cm,将细针尖和环扣均插入空心管,针杆穿过腹底下小孔,成为蜻蜓的一 只细针脚。空心管的设置形式有2种1是空心管上端粘贴于背腹内壁上, 另1种是在非内空结构的背腹中钻空心管;空心管的形状有3种,1种是粗细均匀的,l种是上细下粗的,l种是既短又细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凭借长于蜻蜓腹底的细针脚,蜻蜓能叮住物体,也可以把细针下端粘固于物体上,蜻蜓能以针为支点而旋转摆动。


图1是空心管粗细均匀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空心管上细下粗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空心管既短又细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蜻蜓;2、背部;3、腹部;4、空心管;5、细针;6 环环;7空心管下端或腹底上的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细针脚蜻蜓(1)的背部(2)腹部(3) 为内空结构,空心管(4)上端粘贴于背部内壁上,下端粘在腹腔底, 如图2所示,从蜻蜓腹底向上钻上细下粗的空心管,以上两种空心管 下端有小孔(7),细针(5)上套粘环扣(6),细针尖和环扣均插入 空心管(4),环扣(6)被小孔(7)挡住,如图3所示,既短又细的 空心管粘于背内壁上,针尖插入空心管,对准空心管的腹底小孔阻挡 环扣。
权利要求1. 一种细针脚蜻蜒,是普通的人造蜻蜒的背腹部设置一只细针脚,其特征是蜻蜒的背腹部内有空心管,有环扣的细针尖和环扣插入空心管,针杆穿过腹底部小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细针脚蜻蜓,是普通的人造蜻蜓的背腹部设置一只细针脚,以纸、塑料薄膜、纱等材料制作普通的蜻蜓,在普通蜻蜓背腹部内设置空心管,空心管上端粘贴于背部内腔壁上,有小孔封空心管底,细针的针杆上套粘一环扣,将细针尖和环扣均插入空心管,针杆穿过腹底下小孔,成为蜻蜓的一只细针脚。空心管的设置形式有2种1是空心管上端粘贴于背腹内壁上,另1种是在非内空结构的背腹中钻空心管;空心管的形状有3种,1种是粗细均匀的,1种是上细下粗的,1种是既短又细的。
文档编号A63H3/00GK201127847SQ200720183389
公开日2008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3日
发明者陶章香 申请人:陶章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