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运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8059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椭圆运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一种椭圆运动机的结构有关,更详而言之,特别是指一种具 有最小踏板连杆间距且能提供最佳运动路径的新颖创作。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由于目前各式椭圆运动机均是将负载机构组设于两踏板连杆之 间,使该两踏板连杆间必定具有某种程度以上的间距,因此,使用者在站立于
其上并使用时,便将被迫张开双脚以实现所谓的椭圆运动;然而,试问,当我 们在平地上行走或跑步时,有谁会刻意张开双脚以如此不自然的姿态来行走或 跑步?可见,这种习知椭圆运动机在基础设计上便已有所谬误了。
而且,诸多习用椭圆运动机的踏板连杆皆令一端与曲柄枢结,而另端则直 接与连动扶手杆连结,使产生手脚连动的运动特征;但是,如此接近机械化的 运动路径并不甚符合人体双脚的自然律动,因为,其并未考虑到人体于抬脚并 向前位移时的瞬间平移(即重心转移)缓冲过程,此瞬间平移缓冲过程的时间 虽短,但却是一极为重要的运动步骤,否则便将容易造成使用者的运动伤害。 为此,创作人有鉴于既有习用产品于设计上的不甚完善之处,凭其多年来熟执 此业的实务经验,积极潜心研究开发,本实用新型方得以早日问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法减少两踏板连杆的并排间距,同时更配合悬吊 支架及悬臂,以令踏板连杆在运动时产生能充分符合瞬间平移缓冲过程的运动 路径,藉以杜绝运动伤害的发生。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椭圆运动机,其包括 一底座,于前端设有前支架,后端则设有两曲 柄支架,并于该两曲柄支架间设有一双凹曲柄;一连动负载机构,组设于曲柄支架外侧,并为双凹曲柄所驱动运转; 两扶手杆,枢结于前支架两侧,于底端枢接有连动杆,再令连动杆另一端
与踏板连杆枢结,使成连动状态;
一悬吊支架,枢设于底座适处,于中段设有连结片,而两侧顶端部则各枢
结有一悬臂,并令悬臂底端与对应的踏板连杆前端枢结;
二踏板连杆,上端具有踏板,后端则枢结于双凹曲柄的对应凹处; 一电动调整组件,组设于底座后端,并利用一螺杆以带动一驱动管的位移,
而驱动管的另一端则枢接于悬吊支架的连结片上。
进一步,其前支架也得设于底座的前端两侧并向相对内侧延伸。 一种椭圆运动机,其包括 一底座,于前端设有前支架,后端则设有两曲
柄支架,并于该两曲柄支架间设有一双凹曲柄;
一连动负载机构,组设于曲柄支架外侧,并为双凹曲柄所驱动运转; 两扶手杆,枢结于前支架两侧,于底端枢接有连动杆,再令连动杆另一端
与踏板连杆枢结,使成连动状态;
一悬吊支架,枢设于底座适处,于两侧顶端部则各枢结有一悬臂,并令悬
臂底端与对应的踏板连杆前端枢结;
二踏板连杆,上端具有踏板,后端则枢结于双凹曲柄的对应凹处。 进一步,其前支架也得设于底座的前端两侧并向相对内侧延伸。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利用双凹状
曲柄配合组设于曲柄支架外侧的连动负载机构,以令两踏板连杆减少并排间距,
而充分符合人体双脚的自然开幅,又且,其更利用悬吊支架配合悬臂以连结两
踏板连杆,使该踏板连杆能实现最符合人体双脚运动步幅的最佳运动路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依图1所示图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依图1所示图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依图1所示图例的作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进一步深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与结构特征,配合图式详述于

首先,如图l-图3所示,该椭圆运动机10包括
一底座20,于前端设有前支架21,后端则设有两曲柄支架22,并于该两曲 柄支架22间设有一双凹曲柄23;
一连动负载机构30,组设于曲柄支架22外侧,并为双凹曲柄23所驱动运
转;
两扶手杆40,枢结于前支架21两侧,于底端枢接有连动杆41,再令连动 杆41另一端与踏板连杆60枢结,使成连动状态;
一悬吊支架50,枢设于底座20适处,于中段设有连结片51,而两侧顶端 部则各枢结有一悬臂52,并令悬臂52底端与对应的踏板连杆60前端枢结;
二踏板连杆60,上端具有踏板61,后端则枢结于双凹曲柄23的对应凹处;
一电动调整组件70,组设于底座20后端,并利用一螺杆71以带动一驱动 管72的位移,而驱动管72的另一端则枢接于悬吊支架50的连结片51上。
藉上述构件的组装,其两踏板连杆60将得以大幅减少并排间距,而悬臂52 的设置则能有效获致所欲谋取的最佳运动路径;当然,更如图4所示,其透过 电动调整组件70配合螺杆71及驱动管72的作用,也将能据以调整变化两踏板 连杆60的运动坡度为其特征。
另,如图5所示,其前支架21也得设于底座10的前端两侧并向相对内侧 延伸,而同样具有可供枢结扶手杆40的预期作用。
之后,再请参阅图6所示,其可令悬吊支架采用固定角度的设计(即免除 电动调整组件70、螺杆71、驱动管72及连结片51),而不影响原有的预期效能。
综观以上所言,本实用新型其申请前不仅未见于市售同类物品及相关刊物 文献,且已具备『新颖』、『进步』的实用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椭圆运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于前端设有前支架,后端则设有两曲柄支架,并于该两曲柄支架间设有一双凹曲柄;一连动负载机构,组设于曲柄支架外侧,并为双凹曲柄所驱动运转;两扶手杆,枢结于前支架两侧,于底端枢接有连动杆,再令连动杆另一端与踏板连杆枢结,使成连动状态;一悬吊支架,枢设于底座适处,于中段设有连结片,而两侧顶端部则各枢结有一悬臂,并令悬臂底端与对应的踏板连杆前端枢结;二踏板连杆,上端具有踏板,后端则枢结于双凹曲柄的对应凹处;一电动调整组件,组设于底座后端,并利用一螺杆以带动一驱动管的位移,而驱动管的另一端则枢接于悬吊支架的连结片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椭圆运动机,其特征在于其前支架设于底座的前 端两侧并向相对内侧延伸。
3. —种椭圆运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于前端设有前支架,后 端则设有两曲柄支架,并于该两曲柄支架间设有一双凹曲柄;一连动负载机构,组设于曲柄支架外侧,并为双凹曲柄所驱动运转;两扶手杆,枢结于前支架两侧,于底端枢接有连动杆,再令连动杆另一端 与踏板连杆枢结,使成连动状态;一悬吊支架,枢设于底座适处,于两侧顶端部则各枢结有一悬臂,并令悬 臂底端与对应的踏板连杆前端枢结;二踏板连杆,上端具有踏板,后端则枢结于双凹曲柄的对应凹处。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椭圆运动机,其特征在于其前支架设于底座的前 端两侧并向相对内侧延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椭圆运动机,其主要利用一双凹状曲柄配合组设于曲柄支架外侧的连动负载机构,以令两踏板连杆得以减少并排间距,而充分符合人体双脚的自然开幅,而且,其更利用悬吊支架配合悬臂以连结两踏板连杆,使该踏板连杆能实现最符合人体双脚运动步幅的最佳运动路径,藉以杜绝运动伤害的发生。
文档编号A63B22/04GK201157645SQ20082005531
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1日
发明者王国梁 申请人:王国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