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背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8669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背包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背包架,既可作为担架使用,又可作为背包使用,还可作为单人床使用。
背景技术
担架是行军打仗、灾害现场、医疗工作中抬送伤病员的常用基本工具。传统的担架由架杆和托布构成,两根架杆左右平行布置,托布位于两架杆之间,并与架杆固定连接。这种担架虽然结构简单,但是携带不方便、功能单一,适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在行军打仗、灾害现场救治中,除了担架外,背包和睡袋作为运送物品及向人们提供休息场所的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担架、背包和睡袋各自只具备自身的独特功能,配备一套价格较昂贵,并且同时携带非常不方便,会大大影响行军的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携带方便、能一物多用的多功能背包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背包架,包括两根左右平行的架杆和位于两架杆之间的托布,其关键在于在所述托布后部背面的两侧设有尼龙粘带,托布前部背面的两侧连接有搭片,各搭片的外侧也设有尼龙粘带,托布的两侧边对称固定环套,该环套穿套在对应的架杆上;所述架杆由前主管、后主管、连杆和套管组成,其中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前、后主管的端部铰接,在前主管上装有搭扣,后主管上装有与搭扣相配合的扣环,所述套管活套在后主管上,并能滑移至前、后主管连接处的外面,在前主管上靠近连杆的位置固定有径向穿设的定位销,所述套管的端部开设有与定位销相配合的"L"形缺口。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左右两边的套管移动到对应的前、后主管连接处的外面,使前主管上的定位销沿轴向卡入套管的"L"形缺口中,然后将套管旋转一定角度,使定位销在"L"形缺口中卡紧,以防止套管发生轴向移动。此时左右两边的前、后主管,连杆和套管各组成一根直杆,本实用新型即可作为担架使用,能够用于战争、灾害现场中抬送伤病员;将本实用新型放置于平坦的地面上,可以作为单人床使用,以供人休息。
将左右两边的套管反向旋转一定角度后,沿轴向往后移动,使定位销从"L"形缺口中退出,套管离开前、后主管的连接处,然后控制前、后主管绕与连杆的铰接点旋转,使前、后主管及连杆组成"U"形架结构,前主管上的搭扣勾在后主管上的扣环上,对"U"形架定型,托布在前、后主管的作用下,也变形为"U"形,并形成为背包的前围、后围和底围,再将搭片上的尼龙粘带与托布对应侧的尼龙粘带粘接在一起,即可形成为背包的左、右侧围,这样装上背带后本实用新型就可以作为背包使用,能够方便运送物品。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技术相比,不仅携带方便,成本较低,而且真正地做到了一物多用。在部队行军或者急救人员行进的过程中,本实用新型组装成背包结构,以便运送生活用具、衣物、药品等物品;在需要运送伤病员时,本实用新型组装成担架结构,以方便抬送;在需要夜营的时候,本实用新型保留成担架结构,可以作为单人床使用,以供人休息。背包架的自重量不能过重,以
便于携带;背包架的承受力在200kg以内为最佳。
为了简化结构、便于装配,并保证担架与背包之间转换的可靠性,上述前、后主管的相对端为斜口,连杆的端部伸入该斜口中,由径向上穿设的铆钉铰接。
在上述两根前主管前、后部的外侧面均固定有带环,两根后主管前、后部的外侧面也固定有带环。本实用新型作为担架或单人床使用时,两根前、后主管的左右带环之间连接束紧带,以将人固定;本实用新型作为背包使用时,两根前主管同一侧的前、后部带环之间连接背包带,以方便背负。
在上述两根前主管的前部均套装有支脚,支脚与前主管之间通过扭簧连接,交叉分布的两根撑杆其上端与定位环挂接,定位环固定在其中一侧前主管的内侧面,撑杆的下端与另一侧的支脚抵接;在所述两根后主管的后部也套装有支脚,支脚与后主管之间通过扭簧连接,交叉分布的两根撑杆其上端与定位环挂接,定位环固定在其中一侧后主管的内侧面,撑杆的下端与另一侧的支脚抵接。支脚和撑杆在本实用新型作为单人床时起作用,此时支脚与托布垂直,四个支脚将单人床支撑起,使托布与地面之间具有一定间距,这样防止了地面湿气等对人体的侵袭。支脚和撑杆配合,稳定性好,支撑稳固,使单人床不会发生歪斜及晃动。不作为单人床使用时,将撑杆取下,在扭簧的作用下,各支脚旋转90度后保持与托布平行的状态,这样占用空间小,并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作为担架及背包使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撑的稳定性,并方便拆装,上述支脚为等腰梯形板状结构,板面上开设有与撑杆配合的卡槽,在支脚的宽边端一体形成有两个扣环,该扣环套装在前主管或后主管上,扣环与主管之间连接有扭簧。为了保证与人体接触柔软,提高舒适性,上述托布为矩形夹层结构,由棉 布层和海绵体构成,棉布层包覆在海绵体的外面。
在上述托布后部背面的棉布层上设有一个矩形的夹层区域,该夹层区域形 成为一个后端敞口的布袋,且布袋的敞口处装有拉链。本实用新型作为背包使 用时,夹层区域的拉链端在上,夹层区域作为单独的布袋,可以放置一些物品, 从而增大了背包的运载能力。
上述搭片为双层布料结构,形成为前端敞口的布袋。这样本实用新型作为 背包使用时,搭片既作为侧围,又形成为敞口在上的布袋,进一步增大了背包 的运载能力。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既可作为担架使用,又可作为背包使用,还可作为 单人床使用,具有构思新颖、结构简单、加工容易、转换可靠、携带方便、成 本低、 一物多用、使用范围广等特点,可在行军打仗、抗震救灾、野营等场合 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拆除搭扣及扣环的结构示意图,此时本实用新型作为担 架使用。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架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架杆组装成背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作为背包使用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作为单人床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支脚收折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两根左右平行的架杆和位于两架杆之 间的托布l,其中托布1为矩形夹层结构,由棉布层和海绵体构成,棉布层包覆 在海绵体的外面。在托布1后部背面的棉布层上设有一个矩形的夹层区域18, 该夹层区域形成为一个后端敞口的布袋,且布袋的敞口处装有拉链,该拉链能
够将布袋密封。在托布1后部背面的两侧各缝制有一条尼龙粘带2,托布1前部 背面的两侧连接有矩形搭片3,搭片3为双层布料结构,形成为前端敞口的布袋。 各搭片3的外侧也缝制有尼龙粘带,且托布1的两侧边对称缝制多组环套8。
如图l、图2和图3所示,两根架杆的结构相同,均由前主管4、后主管5、 连杆6和套管7组成。托布1两侧的环套8穿套在对应的前、后主管4、 5上。 在前主管4前部的顶面上安装搭扣9,后主管5的顶面上装有与搭扣9相配合的 扣环10。在两根前主管4前、后部的外侧面均固定有带环14,两根后主管5前、 后部的外侧面也固定有带环14。所述前、后主管4、 5的相对端为斜口,即前主 管4后端的顶面以及后主管5前端的顶面为斜面,连杆6的前后两端分别伸入 前、后主管4、 5的斜口中,由左右方向径向上穿设的铆钉13铰接。所述套管7 活套在后主管5上,并能滑移至前、后主管4、 5连接处的外面,在前主管4后 部靠近连杆6的位置固定有径向穿设的定位销11,所述套管7的前端部开设有 与定位销11相配合的"L"形缺口 12。
从图1、图2和图3可知,将左右两边的套管7移动到对应的前、后主管4、 5连接处的外面,使前主管4上的定位销11沿轴向卡入套管7的"L"形缺口 12中,然后将套管7旋转一定角度,使定位销11在"L"形缺口 12中卡紧(见图3),以防止套管7发生轴向移动。此时左右两边的前、后主管4、 5,连杆6 和套管7各组成一根直杆,本实用新型即可作为担架使用时,能够用于战争、 灾害现场中抬送伤病员;两根前、后主管4、 5的左右带环14之间连接束紧带 19,以将人固定。
如图1、图6和图7所示,在两根前主管4的前部以及两根后主管5的后部 均配备有支脚15,支脚15为等腰梯形板状结构,在支脚15的宽边端一体形成 有两个扣环,该扣环套装在前主管4或后主管5上,扣环与主管之间连接有扭 簧。在扭簧的作用下,支脚15处于收折状态,隐藏在托布l的下面,并与托布 l保持平行(见图7)。本实用新型作为单人床使用时,前、后主管4、 5,连杆 6,套管7和托布1之间保持担架状态,将四个支脚15打开,使支脚15克服扭 簧的弹力与托布1垂直,其中在前的一对支脚15配备两根交叉分布的撑杆16, 该撑杆16的上端与定位环17挂接,定位环17固定在其中一侧前主管4的内侧 面,撑杆16的下端与另一侧支脚15板面上开设的的卡槽抵接。在后的一对支 脚15也配备两根交叉分布的撑杆16,撑杆16的上端与定位环17挂接,定位环 17固定在其中一侧后主管5的内侧面,撑杆16的下端与另一侧支脚15板面上 开设的的卡槽抵接。交叉分布的撑杆16对支脚15定位,四个支脚15将单人床 支撑起,使托布1与地面之间具有一定间距,这样防止了地面湿气等对人体的 侵袭。
如图4、图5并参照图1、图2、图3所示,将左右两边的套管7反向旋转 一定角度后,沿轴向往后移动,使定位销11从"L"形缺口 12中退出,套管7 离开前、后主管4、 5的连接处,然后控制前、后主管4、 5绕与连杆6的铰接 点旋转,使前、后主管4、 5及连杆6组成"U"形架结构(见图4),前主管4上的搭扣9勾在后主管5上的扣环10上,对"U"形架定型。托布1在前、后 主管4、 5的作用下,也变形为"U"形,并形成为背包的前围、后围和底围(见 图5),托布1上夹层区域18所形成的布袋拉链端在上。再将左侧搭片3上的尼 龙粘带与托布1左侧的尼龙粘带2粘接在一起,形成为背包的左围,右侧搭片3 上的尼龙粘带与托布1右侧的尼龙粘带2粘接在一起,形成为背包的右围,并 且搭片3所形成的布袋敞口端在上。最后在左侧前主管4上的两个带环14之间 以及右侧前主管4上的两个带环14之间均连接背包带20,这样本实用新型就可 以作为背包使用,能够方便运送物品。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背包架,包括两根左右平行的架杆和位于两架杆之间的托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布(1)后部背面的两侧设有尼龙粘带(2),托布(1)前部背面的两侧连接有搭片(3),各搭片(3)的外侧也设有尼龙粘带,托布(1)的两侧边对称固定环套(8),该环套(8)穿套在对应的架杆上;所述架杆由前主管(4)、后主管(5)、连杆(6)和套管(7)组成,其中连杆(6)的两端分别与前、后主管(4、5)的端部铰接,在前主管(4)上装有搭扣(9),后主管(5)上装有与搭扣(9)相配合的扣环(10),所述套管(7)活套在后主管(5)上,并能滑移至前、后主管(4、5)连接处的外面,在前主管(4)上靠近连杆(6)的位置固定有径向穿设的定位销(11),所述套管(7)的端部开设有与定位销(11)相配合的“L”形缺口(1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背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主 管(4、 5)的相对端为斜口,连杆(6)的端部伸入该斜口中,由径向上穿设的 铆钉(13)铰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背包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根前 主管(4)前、后部的外侧面均固定有带环(14),两根后主管(5)前、后部的 外侧面也固定有带环(14)。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背包架,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两根前主管(4)的前部均套装有支脚(15),支脚(15)与前主管(4)之间 通过扭簧连接,交叉分布的两根撑杆(16)其上端与定位环(17)挂接,定位 环(17)固定在其中一侧前主管(4)的内侧面,撑杆(16)的下端与另一侧的支脚(15)抵接;在所述两根后主管(5)的后部也套装有支脚(15),支脚(15) 与后主管(5)之间通过扭簧连接,交叉分布的两根撑杆(16)其上端与定位环 (17)挂接,定位环(17)固定在其中一侧后主管(5)的内侧面,撑杆(16) 的下端与另一侧的支脚(15)抵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背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15) 为等腰梯形板状结构,板面上开设有与撑杆(16)配合的卡槽,在支脚(15) 的宽边端一体形成有两个扣环,该扣环套装在前主管(4)或后主管(5)上, 扣环与主管之间连接有扭簧。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背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布(1) 为矩形夹层结构,由棉布层和海绵体构成,棉布层包覆在海绵体的外面。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背包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布(1) 后部背面的棉布层上设有一个矩形的夹层区域(18),该夹层区域(18)形成为 一个后端敞口的布袋,且布袋的敞口处装有拉链。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背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搭片 (3)为双层布料结构,形成为前端敞口的布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背包架,包括两根左右平行的架杆和位于两架杆之间的托布,在托布后部背面的两侧设有尼龙粘带,托布前部背面的两侧连接有搭片,各搭片的外侧也设有尼龙粘带,托布的两侧边对称固定环套,环套穿套在对应的架杆上;架杆由前主管、后主管、连杆和套管组成,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前、后主管的端部铰接,在前主管上装有搭扣,后主管上装有与搭扣相配合的扣环,套管活套在后主管上,并能滑移至前、后主管连接处的外面,在前主管上靠近连杆的位置固定有定位销,套管的端部开设有“L”形缺口。本实用新型既可作为担架使用,又可作为背包使用,还可作为单人床使用,具有构结构简单、携带方便、成本低、一物多用、使用范围广等特点。
文档编号A45F3/10GK201323988SQ200820100610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8日
发明者李贤国 申请人:李贤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