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便携折叠棋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8851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便携折叠棋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文体娱乐用品,具体说是一种多功能便携折叠棋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棋具的要求也在提高。虽然现有的便携折叠 棋具也不少,但都不够理想,不是功能少,就是制作麻烦或者造价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制作,集桌、盒、盘、子、 凳于一体的多功能便携折叠棋具。它可同时供四人对奕两种棋和同时供六人对弈三种棋,对奕中 国象棋前后不用取收棋子,对弈时且有放棋子和茶杯的地方,而且它还可当牌桌、炕桌、野餐桌、 茶几使用。为棋类活动爱好者提供一种在室内戸外使用都极为方便的多功能文体娱乐用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便携折叠棋具,折叠收合后为 一长方扁形箱体。箱体由矩形底板、横木、开口箱、插槽装置、中国象棋盘背面围棋盘(以下简 称象棋盘)、提梁、折叠棋盘、主盒M、副盒盖构成。在所述矩形底板两短边处正反两面分别各固 定有左右插槽装置和左右横木,在此状态下,其四角均为缺角,缺角的大小等于突边框边框条横 切面的大小。所述开口箱是在两横木的一端固定一长条木, 一块长方形耐磨布料固定在两横木和 长条木上,便构成开口箱,箱内可存放两个折叠凳和其他小物件。开口箱也可做成封口的,设拉 链封之。所述插槽装置是在矩形底板正面两短边处分别固定插槽木,然后将设有弹簧的镇盘木置 于插槽木的空缺部位,再把封口条木固定在插槽木的缺口部位,最后把镇压弹簧的盖板固定在插 槽木上,便构成插槽装置,左右各一。插槽装置与矩形底板共同构成左、右插槽,供象棋盘用。 所述象棋盘,是由两个半块棋盘分别相对插入左、右插槽中构成,正面是象棋盘,将其翻转过来 便是围棋盘。两个半块棋盘将、帅边上固定有与棋子等厚的边条,在其中一根边条中部设有提梁。 两半个棋盘在插槽中重叠后与两边插槽装置共同构成中国象棋盒,盒中除容装32枚中国象棋子外, 剩余空间可放别的小物件。所述折叠棋盘左右各两块,两块之间用耐磨材料连接,再分别用合页 连接在左、右插槽装置内侧。所述主盒盖,是用合页连接在左、右插槽装置外侧的两块正方形薄 板,薄板上设有突边框,薄板与突边框构成盒体,在两盒体的一边分别用合页连接两个副盒盖,盒、盖间设子母扣扣之,便构成左右两个储存盒,盒中可存放扑克、国际象棋子、围棋子等,这 样主盒盖也兼储存盒。主盒盖上设有两对深达底板的插孔,当插入两对特制插销后,箱体就不会 松动了。所述两对特制插销顶部状如中国象棋子,其中一对刻有"兵"字,另一对刻有"卒"字。 拔出两对插销,将两主盒盖分别顺合页旋转270度,两突边框的相关部位均相应卡住两插槽装置和 两横木的相关部位,这时主盒盖又兼"桌腿"了。再把四个插销分别插入在两"桌腿"和两横木 相关部位设置的四个插孔中,"桌腿"就很稳固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是结构简单,整部棋具由开口箱、中国象棋盒、折叠棋盘、主 盒盖四部分组成,主要用合页连接,制作容易;二是有效地实现了棋具用途的多功能性,它可供 四人同时对奕两种棋和供六人同时对奕三种棋,本棋具设有十种棋供选择,可满足棋类爱好者的 不同需要,并可当牌桌、炕桌、茶几、野餐桌用;三是巧妙的设计,使主要构件多功能,如主盒 盖既兼储存盒又兼桌腿,象棋盘兼中国象棋盒,四块折叠棋盘的其中两块兼另两块的支撑"腿", 省去了设置专职桌腿和专职抽屉的材料与繁锁的工序,起到了省材、省工的效果,也达到了降低 成本的目的。而且,两对特制插销,"兵""卒"相对而立,既固定箱体又固定桌腿,站完此岗 站彼岗,既有站岗守卫或两军对垒之意,又具装饰效果,因此而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文化内涵; 四是本实用新型以中国象棋为主,因此对奕中国象棋更方便,也更适合在户外使用,只要有三尺 平地,取出折叠凳,展开棋具便可对奕,棋子就在兼职中国象棋盒中,对奕前后可省去取、收棋 子的麻烦事,而且,对奕时左右两边的折叠棋盘可放棋子和茶杯等,对奕结束,将其折叠收合, 单手提起便可轻松前行,极其方便。

图l为本实用新型全折叠示意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盒盖展开兼"桌腿"示意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棋盘展开示意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国象棋盒相对拉开构成象棋盘示意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全折叠横立位背面示意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插槽装置解析示意组图
图中是矩形底板(O、主盒盖(2A, 2B)、副盒盖(3A, 3B)、合页(4A,犯,4C)横木(5A, 5B)、储存盒(6A, 6B)、突边框(7A, 7B)、象棋盘边条(8A, 8B)、提梁(9)、插销/插孔(10A, IOB,丄OC, IOD)、插孔(11)、插槽装置U2A, 12B)、折叠棋盘U3A, 13B, 13C, 13D)、耐折材料(14A, 14B)、中国象棋盒(15)、长条木(16)、耐磨布料(17)、开口箱(18)、折叠凳(19)、 插槽木(20)、镇盘木(21)、弹簧(22)、封口条木(23)、镇压弹簧的盖板(24)、象棋盘(25)、 插槽(26A, 26B)、卡Ul (27A, 27B)。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折叠棋具,如图l,折叠收合后为一长方扁形箱体。箱体包括开口箱 (18),所述开口箱,是在矩形底板背面两短边部位分别固定横木(5A, 5B),如图5所示,在横木 (5A, 5B)的一端固定长条木(16),在横木(5A, 5B)和长条木(16)上固定耐磨布料(17), 便构成开口箱(18),箱中备有折叠凳(19)。开口箱也可做成封口的,设拉链封之。为便于携带, 如图l,在象棋盘边条(8A)中部设有提梁(9)。如图2或图6,在矩形底板(1)的正面两短边部 位分别设置插槽装置(12A, "B)。所述插槽装置,如图6,在矩形底板(1)正面的短边部位固定 插槽木(20),将设有弹簧(22)的镇盘木(21)(此木下面两端必须做成楔形,否则,当两片象 棋盘取出后,就很难插入)置于插槽木(20)的空缺部位,再把封口条木(23)固定在插槽木(20) 的缺口处,最后把镇压弹簧的盖板(24)固定在插槽木上,这样的装置左右各一,便构成插槽装 置(12A, 12B)。在此状态下,其四角均为缺角,缺角的大小等于突边框(7A, 7B)的边框条横切 面的大小。如图4图6,插槽装置.(12A, 12B)与矩形底板共同构成左右插槽(26A, 26B),将设有 象棋盘边条(8A, '8B)的两半个棋盘分别相对插入fe槽(26A, 26B)中,便构成象棋盘(25)。如 图3,使两半个棋盘在插槽(26A, 26B)中重叠后,便与左右插槽装置(12A, 12B)共同构成中国 象棋盒(15), 32枚棋子装入盒中,还有剩余空间,可放别的小物件。如图l,在插槽装置外侧用 合页(4A)分别连接主盒盖(2A, 2B),所述主盒盖,包括在其两块正方形薄板上分别设置的突边 框(7A, 7B)和副盒盖(3A, 3B),副盒盖(3A, 3B)分别用合页(4B)连接于突边框(7A, 7B) 上,盒与盖之间设子母扣扣之,便构成储存盒(6A, 6B),如图l,在主盒盖(2A, 2B)上,设有 插销/插孔(IOA, IOB, IOC, IOD),插孔深度直透达矩形底板(1),在矩形底板(1)上的四个插 孔中分别嵌入固定有四个镙母,这样,插入插销后,箱体就不会松动。并且,所述插销是特制的, 两对插销顶部均为中国象棋子状,其中一对刻有"兵"字,另一对刻有"卒"字,其下端均有与 上述四个镙母配套的5至8圈丝口。从插销/插孔(IOA, IOB, IOC, 10D)的插孔中拔出四个插销, 将两牛.盒盖(2A, 2B)分别顺合页(4A)旋转270度,如图2和图3,使其与地面垂直,这时突边框 (7A, 7B)的相关部位相应卡住插槽装置(12A, 12B)和横木(5A, 5B)的相关部位,两主盒盖 (2A, 2B)便兼"桌腿"了,再将四个插销分别插入插孔(11)中,"桌腿"便更稳固了。在此状态下,本棋具可当茶几、牌桌、炕桌、野餐桌使用。同时,如图2和图3,折叠棋盘(13A, 13B) 的正面可交替使用,并且,将折叠棋盘(13A)向左展开,便可同时使用折叠棋盘(13A)背面和 折叠棋盘(13C)正面棋盘;反之,也可同时使用折叠棋盘(13B)背面和折叠棋盘(13D)正面棋 盘。如图3所示,折叠棋盘(13A, 13B, 13C, 13D)左右各两块,其大小与主盒盖(2A, 2B)相等, 其中折叠棋盘(13C, 13D)分别用合页(4C)连接在插槽装置(12A, 12B)内侧,折叠棋盘(13A, 13C)之间、折叠棋盘(13B, 13D)之间分别用耐折材料(14A, 14B)连接。如图2,四块折叠棋 盘未展开时部分是双重重叠着的,縮减四块棋盘的宽度即可改变双重重叠状态,縮减的部分等于 插槽装置的宽度。如图2和图3,在两桌腿外侧设有卡口 (27A, 27B),展开折叠棋盘(13A, 13B, 13C,13D),把折叠棋盘(13A,13B)的相关边分别插入卡口(7A,7B)中,它们便兼折叠棋盘(13C, 13D) 的支撑'腿,了。如图3和图4,两手分别握住象棋盘边条(8A,8B)顺插槽(26A,26B)相对拉开, 使其对接缝位于矩形底板(1)中部,便构成象棋盘(25),将其翻转过来便是围棋盘。在此状态 下,本实用新型可同时供六人对奕三种棋。
权利要求1. 一种多功能便携折叠棋具,其特征是整部棋具由开口箱(18)、插槽装置(12A,12B)、中国象棋盘背面围棋盘(25)、折叠棋盘(13A,13B,13C,13D)、主盒盖(2A,2B)组成,折叠收合后成长方扁形箱体,箱体上设有插销/插孔(10A,10B,10C,10D),并在象棋盘边条(8A)中部设有提梁(9)。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棋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箱(18)是在矩形底板(1)背面 两短边部位设置横木(5A, 5B),在(5A, 5B)的一端固定长条木(16),在长条木(16)和横 木(5A, 5B)上固定耐磨布料(17),它们和矩形底板(1)共同构成开口箱(18),箱内可存 放两个折叠凳和其他小物件,开口箱也可做成封口的,设拉链封之。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棋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装置(12A, 12B),是在矩形底板 (1)正面两短边处分别固定插槽木(20),然后将设有弹簧(22)的镇盘木(21)置于插槽木 (20)的空缺部位,再把封口条木(23)固定在插槽木(20)的缺口处,最后把镇压弹簧的盖板(24)固定在插槽木(20)上,便构成插槽装置,左右各一,插槽装置(12A, 12B)与矩形 底板(1)共同构成左右插槽(26A, 26B),在此状态下,其四角均为缺角,缺角的大小等于凸 边框(7A, 7B)的边框条横切面的大小。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棋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国象棋盘背面围棋盘(25),是由两 '个半块棋盘分别相对插入左、右插槽(26A, 26B)中构成,正面是中国象棋盘,将其翻转过来 就是围棋盘,两个半块棋盘将、帅边上固定有与棋子等厚的象棋盘边条(8A, 8B)。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棋具,其特征在于中国象棋盘背面围棋盘(25)在插槽 (26A,26B)中重叠后与左右插槽装置(12A, 12B)共同构成中国象棋盒(15),该棋盒除容装32枚中国象棋子外,剰余空间还可放其他小物件。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棋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棋盘(13A, 13B, 13C, 13D),是 由同主盒盖(2A, 2B)大小相等的四块薄板组成,四块薄板八个面,可设八种棋盘,其中折叠 棋盘(13C,13D)分别用合页(4C)连接于插槽装置(12A, 12B)内侧,折叠棋盘(13A, 13C) 之间、(13B, 13D)之间分别用耐折材料(14A,14B)连接,因其位于插槽装置内侧,所以在折 叠状态下有双重重叠部分,縮短其宽度便可避免双重重叠,縮短的尺寸等于插槽装置的宽度, 展开折叠棋盘(13A, 13B, 13C, 13D),其中折叠棋盘(13C, 13D)与地面平行,把折叠棋盘(13A, 13B) 的相关边分别插入卡口 (27A, 27B)中,它们便兼作U3C, 13D)的支撑"腿"。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棋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插孔(IOA, 10B, 10C, 10D)中 的两对插销是特制的小构件,其顶部为中国象棋子状,两对插销下端有5至8圈丝口,其插孔深 透达矩形底板(1),在矩形底板(1)上的四个插孔中有嵌入固定的与插销配套的四个镙母。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棋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盒盖(2A, 2B)是用合页(4A)分别 连接在插槽装置(12A, 12B)外侧的正方形薄板,所述薄板上设有突边框(7A, 7B),在突边 框(7A, 7B)上用合叶(4B)分别连接副盒盖(3A, 3B),盒、盖间设子母扣扣之,便构成两 个储存盒(6A, 6B),主盒盖(2A, 2B)便兼储存盒了,从插销插孔(IOA, IOB, IOC, 10D) 的插孔中拔出插销,将主盒盖(2A, 2B)分别顺合页(4A)旋转270度,使突边框(7A, 7B) 的相关部位相应卡住插槽装置(12A, 12B)和横木(5A, 5B)的相关部位,这时主盒盖(2A, 2B)与地面垂直,便又兼作"桌腿"了,再把拔出的插销插入插孔(11)中,"桌腿"便相当 稳固了。
专利摘要多功能便携折叠棋具,属文体娱乐用品。是给棋类爱好者提供一种户内外都方便实用且结构简单功能多的娱乐用品。其特征是在矩形底板背面设有可放两个折叠凳的开口箱,正面设置的插槽装置与底板共同构成左右插槽,两半个中国象棋盘在插槽中重叠后构成中国象棋盒。在两插槽装置内侧分别用合页连接折叠棋盘,该棋盘左右各两块,两块间用耐折材料连接。在两插槽装置外侧分别用合页连接主盒盖,盖上设有储存盒。两主盒盖顺合页转270度兼作“桌腿”。该棋具可设十种棋盘,可同时供六人对弈三种棋,对弈中国象棋前后不用取收棋子,且有地方放棋子、茶杯等,它也可当牌桌、炕桌、茶几、野餐桌使用。适合中老年人等室内外娱乐之用,更适合出游携带。
文档编号A63F3/02GK201244344SQ200820103720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7日
发明者罗雪松 申请人:罗雪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