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方定位关节和多功能折叠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82562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方定位关节和多功能折叠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方定位关节和一种多功能折叠椅。其中,三方定位关节,包括转动机构、支撑壳体和第一锁定机构。转动机构包括第一枢轴、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固定壳体,第一转盘、第二转盘与固定壳体均铰接于第一枢轴,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均设置于固定壳体内。支撑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一转盘固定连接,第二壳体与第二转盘固定连接,第三壳体与固定壳体固定连接。第一锁定机构设置于第三壳体并用于限制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相对于固定壳体转动。多功能折叠椅中的后腿和椅座的连接处、椅座与椅背的连接处均设置有上述三方定位关节。这种椅子可以折叠,从而缩小椅子的体积,方便椅子搬运,节省椅子的存放空间。
【专利说明】
一种三方定位关节和多功能折叠椅
技术领域
[000?]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连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三方定位关节和多功能折叠椅。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有的定位关节,通常只能连接两个部件,对于一些特殊的设备,无法满足需要,比如椅子。现有的木制或金属材质的椅子,通常椅腿与椅座、椅座与椅背之间的角度是固定的,无法对椅子进行折叠,给椅子的搬运或者存放造成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三方定位关节,旨在改善现有的定位关节不能同时定位三个部件的缺陷。
[0004]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的折叠椅,旨在改善现有的椅子,比如木制或者铁制的椅子,不能折叠的缺陷。
[0005]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种三方定位关节,包括转动机构、支撑壳体和第一锁定机构。转动机构包括第一枢轴、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固定壳体,第一转盘、第二转盘与固定壳体均铰接于第一枢轴,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均设置于固定壳体内。支撑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一转盘固定连接,第二壳体与第二转盘固定连接,第三壳体与固定壳体固定连接。第一锁定机构设置于第三壳体并用于限制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相对于固定壳体转动。
[0007]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8]多功能折叠椅,包括椅座、椅背和椅腿,椅腿包括2条后腿,2条后腿靠近椅背,后腿和椅座的连接处、椅座与椅背的连接处均设置有上述三方定位关节,第一壳体固定于椅座,第二壳体固定于椅背,第三壳体固定于椅腿。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三方定位关节,固定壳体与第三壳体固定连接。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的第一转盘、与第二壳体固定连接的第二转盘均设置在固定壳体内。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均能相对于固定壳体做相对运动。这种三方定位关节还设置有第一锁定机构,通过调节第一锁定机构能够控制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相对于固定壳体之间的相对转动。使用时,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分别固定于三个不同部件上,通过转动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或者第三壳体,能够调节这三个部件之间的角度。通过控制第一锁定机构,能够使这三个部件之间的角度保持锁定状态。这种三方定位关节,结构简单,锁定和解锁的机构可靠耐用,且定位效果好。
[0011]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多功能折叠椅,后腿、椅座以及椅背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方定位关节,通过控制该三方定位关节中的第一锁扣机构,可以改变后腿与椅座以及与椅背之间的角度。当不使用椅子时,使第一锁扣机构处于打开状态,使后腿和椅背向靠近椅座的方向转动进行折叠,从而缩小椅子的体积,方便椅子搬运,节省椅子的存放空间。此外,也可以改变椅背与椅座之间的角度,使椅子变成适合人们午睡的躺椅。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实施例1中提供的三方定位关节的第一壳体和第一转盘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实施例1中提供的三方定位关节的第二壳体和第二转盘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实施例1中提供的三方定位关节的第三壳体和固定转盘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实施例1中提供的三方定位关节的在锁定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实施例1中提供的三方定位关节的在解锁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实施例1中提供的三方定位关节的在锁定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实施例2中提供的三方定位关节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实施例3中提供的多功能折叠椅在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记分别为:
[0022]三方定位关节100、200;转动机构110;第一枢轴111;第一转盘112;第一凹槽113;第二转盘114;第二凹槽115;固定壳体116;支撑壳体120;第一壳体121;第一固定部122;第二固定部123;弯折面124;第二壳体125;第三壳体126;第一锁定机构130;定位件131;定位凸块132;复位装置133、233;弹性部件134、234;导向杆135、235;固定座136、236;限位杆237;拔叉138;挤压端139;施力端140;转轴141;手柄142;
[0023]多功能折叠椅300 ;椅座301 ;椅背302 ;椅腿303 ;后腿304;前腿305 ;定位机构310 ;第四壳体311;第三转盘312;第五壳体313;第二枢轴314;第二锁定机构315。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1,参照图1至图6。
[0026]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三方定位关节100,包括支撑壳体120、转动机构110和第一锁定机构130。其中,转动机构110包括第一枢轴111、第一转盘112、第二转盘114和固定壳体116。第一转盘112、第二转盘114与固定壳体116均铰接于第一枢轴111,第一转盘112与第二转盘114均设置于固定壳体116内。第一转盘112的周向边缘设置有第一凹槽113,第二转盘114的周向边缘设置有第二凹槽115。第一凹槽113和第二凹槽115与第一锁定机构130配合,来限制第一转盘112和第二转盘114相对于固定壳体116转动。
[0027]如图4所示,支撑壳体120包括第一壳体121、第二壳体125和第三壳体126。支撑壳体120用于将该三方定位关节100固定于所需要的装置上,比如椅子。其中,如图1所示,第一壳体121与第一转盘112固定连接。第一壳体121具有第一固定部122和第二固定部123,第一固定部122与第二固定部123通过第一转盘112固定连接,第二固定部123具有弯折面124,弯折面124垂直于第一转盘112所在的平面。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壳体125与第二转盘114固定连接,第三壳体126与固定壳体116固定连接。
[0028]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锁定机构130设置于第三壳体126,第一锁定机构130包括定位件131,定位件131具有定位凸块132。定位凸块132能够同时嵌入第一凹槽113和第二凹槽115。定位凸块132滑动连接于第三壳体126的侧壁。更具体的,定位件131还包括复位装置133,复位装置133能够推挤定位凸块132、并能够使定位凸块132同时嵌入第一凹槽113和第二凹槽115进行定位。
[0029]复位装置133包括弹性部件134、导向杆135和固定座136。弹性部件134套设于导向杆135,弹性部件134可以为弹簧或者拉簧。导向杆13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凸块132,导向杆135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座136,固定座136能够限制弹性部件134在受到挤压时随着导向杆135—起运动,使弹性部件134处于压缩状态。当嵌入第一凹槽113和第二凹槽115的定位凸块132受到远离固定壳体116方向的挤压力时,定位凸块132向远离固定壳体116的方向运动并退出第一凹槽113和第二凹槽115,同时挤压弹性部件134使其处于压缩状态。此后,通过调节第一壳体121、第二壳体125与第三壳体126之间的角度,来带动第一转盘112或者第二转盘114转动,直至定位凸块132在弹性部件134恢复力的作用下重新嵌入第一凹槽113和第二凹槽115进行定位。
[0030]为了使上述复位装置133更加容易操控,如图3和图4所示,发明人在第一壳体121上铰接有长条形的拔叉138。拔叉138用于推挤定位凸块132,使其脱离第一凹槽113和第二凹槽115,从而解除锁定状态。拔叉138的一端为挤压端139,挤压端139为推挤定位凸块132的一端。拔叉138的另一端为施力端140,挤压端139和施力端140的运动方向相反。为了减小将定位凸块132推挤出第一凹槽113和第二凹槽115时所施加的力度,在拔叉138的施力端140固定连接有手柄142。同时,第三壳体126在靠近固定壳体116的位置设置有转轴141,拔叉的沿长度方向的中部与转轴141连接。当需要推挤定位凸块132时,只需要向反方向搬动手柄142即可。由于杠杆原理,手柄142的设置使得复位装置133在操控起来更加省力,更加方便。
[0031 ] 这种三方定位关节100,使用时,将第一壳体121、第二壳体125和第三壳体126分别固定于三个不同部件上,将该三方定位关节100固定安装。如图4所示,当该三方定位关节100的第一锁定机构130处于锁定状态时,定位凸块132同时嵌入第一凹槽113和第二凹槽115中,第一转盘112和第二转盘114不能绕枢轴转动,此时,第一壳体121、第二壳体125与第三壳体126之间的角度成定值。当需要调节第一壳体121、第二壳体125与第三壳体126之间的角度时,手动操控手柄142。如图5所示,通过手柄142给拔叉138的施力端140施力,进而使拔叉138的挤压端139推挤定位凸块132,使定位凸块132脱离第一凹槽113和第二凹槽115。此时,弹性部件134处于压缩状态。随后,调节第一壳体121、第二壳体125和第三壳体126之间的角度。第一壳体121在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一转盘112转动,第二壳体125在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二转盘114转动。此时,定位凸块132与第一转盘112和第二转盘114的外圆周相抵。如图6所示,待第一转盘112或第二转盘114转动到下一个缺口处,S卩第一凹槽113或第二凹槽115时,定位凸块132在弹性部件134恢复力的作用下重新嵌入第一凹槽113和第二凹槽115,进行锁定。这种三方定位关节100,结构简单,锁定和解锁的机构可靠耐用,且定位效果好。
[0032]实施例2,参照图7。
[003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三方定位关节200,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实施例1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实施例1中相应内容。
[0034]实施例1中的复位装置133已基本能够实现定位凸块132的复位功能,但结构相对复杂。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结构更为简单的复位装置233。
[0035]复位装置233包括弹性部件234、导向杆235、固定座236和限位杆237。弹性部件234套设于导向杆235,弹性部件234可以为弹簧或者拉簧。限位杆237的一端与定位凸块232固定连接,限位杆237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三壳体226外。导向杆235—端与所述限位杆237固定连接,导向杆235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236连接。弹性部件234设置于限位杆237与固定座236之间。
[0036]这种三方定位关节200,使用时,将第一壳体121、第二壳体125和第三壳体126分别固定于三个不同部件上,将该三方定位关节200固定安装。当该三方定位关节200的第一锁定机构130处于锁定状态时,定位凸块132同时嵌入第一凹槽113和第二凹槽115中,第一转盘112和第二转盘114不能绕枢轴转动,此时,第一壳体121、第二壳体125与第三壳体126之间的角度成定值。
[0037]当需要调节第一壳体121、第二壳体125与第三壳体126之间的角度时,手动拉动限位杆237使其向靠近固定座236的方向移动,限位杆237带动定位凸块132运动使其脱离第一凹槽113和第二凹槽115。此时,弹性部件234处于压缩状态。随后,调节第一壳体121、第二壳体125和第三壳体126之间的角度。第一壳体121在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一转盘112转动,第二壳体125在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二转盘114转动。此时,定位凸块132与第一转盘112和第二转盘114的外圆周相抵,待第一转盘112或第二转盘114转动到下一个缺口处,即第一凹槽113或第二凹槽115时,定位凸块132在弹性部件234恢复力的作用下重新嵌入第一凹槽113和第二凹槽115,进行锁定。含有这种复位结构的三方定位关节200,锁定和解锁的操作过程简单,可靠性强。
[0038]实施例3,如图1-图6和图8所示。
[0039]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折叠椅300,包括椅座301、椅背302和椅腿303 ο椅腿303包括2条后腿304和2条前腿305。2条后腿304靠近椅背302,2条前腿305远离椅背302。后腿304和椅座301的连接处、椅座301与椅背302的连接处设置有三方定位关节100。
[0040]如图1-4所示,三方定位关节100,包括支撑壳体120、转动机构110和第一锁定机构130。其中,转动机构110包括第一枢轴111、第一转盘112、第二转盘114和固定壳体116。第一转盘112、第二转盘114与固定壳体116均铰接于第一枢轴111,第一转盘112与第二转盘114均设置于固定壳体116内。第一转盘112的周向边缘设置有第一凹槽113,第二转盘114的周向边缘设置有第二凹槽115。第一凹槽113和第二凹槽115与第一锁定机构130配合,来限制第一转盘112和第二转盘114相对于固定壳体116转动。
[0041]支撑壳体120用于将该三方定位关节100固定于椅子上。支撑壳体120包括第一壳体121、第二壳体125和第三壳体126。如图8所示,其中,第一壳体121固定于椅座301,第二壳体125固定于椅背302,第三壳体126固定于后腿304。为了增加该三方定位关节100的稳固性,还可以把第一枢轴111设置为空心的,同时设置固定件。固定件的一端穿过第一枢轴111,固定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椅子上,固定件可以为螺钉、螺栓等。
[0042]与此同时,如图1-图3所示,第二壳体125与第二转盘114固定连接,第三壳体126与固定壳体116固定连接,第一壳体121与第一转盘112固定连接。第一壳体121具有第一固定部122和第二固定部123。第一固定部122与第二固定部123通过第一转盘112固定连接,第二固定部123具有弯折面124,弯折面124垂直于第一转盘112所在的平面。第一固定部122和第二固定部123均通过螺钉等固定件固定于椅座301的相邻的两个侧面。
[0043]如图3所示,第一锁定机构130设置于第三壳体126,第一锁定机构130包括定位件131,定位件131具有定位凸块132。定位凸块132能够同时嵌入第一凹槽113和第二凹槽115。定位凸块132滑动连接于第三壳体126的侧壁。更具体的,定位件131还包括复位装置133,复位装置133能够推挤定位凸块132、并能够使定位凸块132同时嵌入第一凹槽113和第二凹槽115进行定位。
[0044]复位装置133包括弹性部件134、导向杆135和固定座136。弹性部件134套设于导向杆135,弹性部件134可以为弹簧或者拉簧。导向杆13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凸块132,导向杆135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座136,固定座136能够限制弹性部件134在受到挤压时随着导向杆135—起运动,使弹性部件134处于压缩状态。当嵌入第一凹槽113和第二凹槽115的定位凸块132受到远离固定壳体116方向的挤压力时,定位凸块132向远离固定壳体116的方向运动并退出第一凹槽113和第二凹槽115,同时挤压弹性部件134使其处于压缩状态。此后,通过调节第一壳体121、第二壳体125与第三壳体126之间的角度,来带动第一转盘112或者第二转盘114转动,直至定位凸块132在弹性部件134恢复力的作用下重新嵌入第一凹槽113和第二凹槽115进行定位。
[0045]为了使上述复位装置133更加容易操控,发明人在第一壳体121上铰接有长条形的拔叉138。拔叉138用于推挤定位凸块132,使其脱离第一凹槽113和第二凹槽115,从而解除锁定状态。拔叉138的一端为挤压端139,挤压端139为推挤定位凸块132的一端。拔叉138的另一端为施力端140,挤压端139和施力端140的运动方向相反。为了减小将定位凸块132推挤出第一凹槽113和第二凹槽115时所施加的力度,在拔叉138的施力端140固定连接有手柄142。同时,第三壳体126在靠近固定壳体116的位置设置有转轴141,拔叉的沿长度方向的中部与转轴141连接。当需要推挤定位凸块132时,只需要向反方向搬动手柄142即可。由于杠杆原理,手柄142的设置使得复位装置133在操控起来更加省力,更加方便。
[0046]这种多功能折叠椅300,如图8所示,在椅子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第一锁定机构130处于锁定状态,即定位凸块132同时嵌入第一凹槽113和第二凹槽115中,第一转盘112和第二转盘114不能绕枢轴转动。此时,椅座301、椅背302和后腿304之间的角度被固定锁死。当需要折叠椅子时,手动操控手柄142,通过手柄142给拔叉138的施力端140施力,进而使拔叉138的挤压端139推挤定位凸块132,使定位凸块132脱离第一凹槽113和第二凹槽115。此时,弹性部件134处于压缩状态。随后,通过转动椅背302和椅腿303来调节椅座301、椅背302和椅腿303之间的角度,椅背302在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二转盘114转动。此时,定位凸块132与第一转盘112和第二转盘114的外圆周相抵。待第二转盘114转动到下一个缺口处,即第第二凹槽115时,定位凸块132在弹性部件134恢复力的作用下重新嵌入第一凹槽113和第二凹槽115,进行锁定。这种三方定位关节100,结构简单,锁定和解锁的机构可靠耐用,且定位效果好。
[0047]前腿305与椅座301之间设置也有定位机构310,定位机构310包括第四壳体311、第五壳体313、第二枢轴314和第二锁定机构315。第四壳体311固定于前腿305,第五壳体313固定于椅座301。第四壳体311内设置有第三转盘312,第三转盘312铰接于第二枢轴314,第五壳体313与第三转盘312固定连接。第二锁定机构315设置于第四壳体311,第二锁定机构315能够限制第三转盘312相对于第四壳体311转动。第二锁定机构315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第一锁定机构130类似,当第二锁定机构315处于锁定状态时,前腿305与椅座301之间的角度保持不变。如图8所示,当第二锁定机构315处于解锁状态时,前腿305能够绕第二枢轴314转动,向靠近椅座301的方向折叠。
[0048]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折叠椅300,通过控制三方定位关节100中的第一锁定机构130,可以改变后腿304与椅座301以及与椅背302之间的角度。通过控制定位机构310中的第二锁扣机构,可以改变前腿305与椅座301之间的角度。当要折叠椅子时,使第一锁定机构130和第二锁扣机构处于解锁状态,使后腿304、椅背302以及前腿305向靠近椅座301的方向转动进行折叠,从而缩小椅子的体积,方便椅子搬运,节省椅子的存放空间。此外,也可以改变椅背302与椅座301之间的角度,使椅子变成适合人们午睡的躺椅
[004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三方定位关节,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枢轴、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固定壳体,所述第一转盘、所述第二转盘与所述固定壳体均铰接于所述第一枢轴,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二转盘均设置于所述固定壳体内; 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固定壳体固定连接; 第一锁定机构,所述第一锁定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三壳体并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相对于所述固定壳体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方定位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的周向边缘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转盘的周向边缘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具有能够同时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壳体的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方定位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还包括用于推挤所述定位凸块并使所述定位凸块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弹性部件、导向杆和固定座,所述弹性部件套设于所述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固定座,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凸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方定位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铰接有长条形的拔叉,所述拔叉的一端为用于推挤所述定位凸块的挤压端且另一端为施力端,所述挤压端和所述施力端的运动方向相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方定位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壳体在靠近所述固定壳体的位置设置有转轴,所述拔叉的沿长度方向的中部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拔叉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施力端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方定位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还包括用于推挤所述定位凸块并使所述定位凸块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弹性部件、导向杆、固定座和限位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定位凸块固定连接,限位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三壳体外,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固定座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方定位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通过所述第一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具有弯折面,所述弯折面垂直于所述第一转盘所在的平面。8.—种应用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三方定位关节的多功能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椅座、椅背和椅腿,所述椅腿包括2条后腿,2条所述后腿靠近所述椅背,所述后腿和所述椅座的连接处、所述椅座与所述椅背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所述三方定位关节,所述第一壳体固定于所述椅座,所述第二壳体固定于所述椅背,所述第三壳体固定于所述椅腿。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通过所述第一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均固定于所述椅座。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多功能折叠椅还包括前腿,所述前腿与所述椅座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四壳体、第五壳体、第二枢轴和第二锁定机构,所述第四壳体固定于所述前腿,所述第五壳体固定于所述椅座,所述第四壳体内设置有第三转盘,所述第三转盘铰接于所述第二枢轴,所述第五壳体与所述第三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锁定机构设置于所述第四壳体并用于限制所述第三转盘相对于所述第四壳体转动。
【文档编号】A47C7/00GK205568401SQ201620276669
【公开日】2016年9月14日
【申请日】2016年4月5日
【发明人】盛汉超
【申请人】盛汉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