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槌球球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537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槌球球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槌球球具,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槌球球杆。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娱乐用槌球球具中,常见的槌球球杆不设有握持部或者把握持部固定于靠近球杆顶端的位置,在使用的时候,若其没有握持部,则使用起来较差,若其设有固定的握持部,则就不能根据使用者的喜好进行调节,降低了使用的便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的槌球球杆,其
能克服上述缺点,增加使用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槌球球杆,包括击球部和球杆,该击球部与球杆间互相连接,该球杆上设有由较软材料制成的握持部,该握持部上设有凹槽,并且在球杆上有多个固定件,该固定件可处于紧贴杆或与杆相互垂直的两个状态,每两个固定件之间的距离正好是一个握持部的长度,握持部可在球杆上下移动并固定在某个高度。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球杆与击球部的主体是由硬质材料制成,外面包覆有软性材料层。所述凹槽是位于所述握持部相对的两个面上。
所述凹槽的分布形状和间距符合人体手指的形状。所述击球部和球杆是螺旋活动连接或固定连接。
由于采用了握持部,并且握持部上的凹槽与手指形状相适配,所以用手握住时,十分舒适并且握得相当稳,由于在球杆上设有固定件,所以握持部可以在球杆上上下移动,并能通过固定件,固定在不同的位置,以此变化来适应各种不同人使用球杆时握持高度不同的习惯。


图1是本实用新型槌球球杆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槌球球杆是由击球部1和球杆2组成,请参阅图l,在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槌球球杆的实施例中,球杆2的一端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握持部3,该握持部3相对的两面上设有凹槽4,该球杆2的另一端则为连接部5。该球杆上设有多个固定体7,该固定件可处于紧贴杆或与杆相互垂直的两个状态,每两个固定件之间的距离正好是一个握持部的长度,当相邻两个固定件7都同时保持与球杆2垂直时,可在不同高度将握持部3上卡住,以达到握持部可上下移动,但同时又能在不同高度稳定使用的效果。当然也可以只将其中一个固定件打开与球杆垂直,可以起到至少不再往下滑的功能。
设有承接部6,球杆2上的连接部5可以通过螺旋方式旋入该承接部6中,也可将球杆2与击球部1紧固连接。本实用新型槌球球杆的击球部1和球杆2是设计成可拆卸的,这样就易于携带,节省空间,球杆2上的握持部3可上下移动,这样就能根据使用者的习
惯进行上下调节,让使用者便于操作,
同时该握持部3上设有凹槽4,该凹槽4的分布形状和间隔符合人体手指的 形状,便于使用者握紧球杆2。
权利要求1.一种槌球球杆,包括击球部(1)和球杆(2),该击球部与球杆间互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该球杆上设有由较软材料制成的握持部(3),该握持部(3)上设有凹槽(4),并且在球杆上有多个固定件(7),该固定件可处于紧贴杆或与杆相互垂直的两个状态,每两个固定件之间的距离正好是一个握持部(3)的长度,握持部(3)可在球杆(2)上下移动并固定在某个高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槌球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球杆(2)与击球部的 主体是由硬质材料制成,外面包覆有软性材料层。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槌球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是位于所述 握持部(3)相对的两个面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槌球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的分布形状 和间距符合人体手指的形状。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槌球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击球部和球杆是螺旋 活动连接的。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槌球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击球部和球杆是固定 连接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槌球球杆,由击球部和球杆组成,该球杆的一端设有固定或可上下移动的握持部,该握持部上设有凹槽,该凹槽的分布形状和间距符合人体手指的形状,该球杆的另一端则是与击球部以固定的或是螺旋活动连接的,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槌球球杆,便于握持,使用方便,能满足广大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文档编号A63B59/00GK201366223SQ20082022330
公开日2009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1日
发明者颖 唐 申请人:颖 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