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训练器的配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234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力量训练器的配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健身器材,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力量训练器上的可调配 重装置。
背景技术
力量型健身器材亦称无氧器材,是以锻炼骨骼肌速度、力量、爆发力和健 美的主导训练器材,它是以训练强度和持续时间来达到锻炼人体相关部位肌肉 为目的的。
此类训练机均配置有配重片,可供锻炼者根据自身需要调节运动时所要求 的重量。综合型力量健身器材有单人站、二人站、三人站、四人站、五人站、 八人站等;单功能专项力量健身器材有训练胸大肌、三角肌的训练机,二头 肌训练机,训练背部肌群、肱二头肌、三角肌的训练机等等。
上述训练器材都具有框架、设于框架上的两导杆和滑轮以及绳索等,配重 片通常都逐块堆栈在训练器材的框架内,在该些配重片的上方具有一上片,一 具有多个通孔的选择杆穿过所有的配重片和上片的中心,绳索的一端通过滑轮 连接到使用者的做往复运动的一侧,而绳索的另一端则与重量选择杆相连接, 一选择插销可以从配重片的侧面通孔插入到选择杆的通孔内。藉此,锻炼者可 以通过选择插销来选择一定数量的配重片来进行力量训练。
随着锻炼者的需求的精细化, 一些力量训练机的配重装置中开始增设了微 调单元,即作为前述的配重片所构成的主要配重单元的辅助配重单元,藉此,
锻炼者可以在某一较小范围的重量内进行调节,从而尽量使锻炼者免于受伤, 而达到健身的目的。
然而,当前的配重装置的微调单元通常由2或3块的辅助配重片构成,其
5设置于两导杆的最上方,若需要增加辅助重量时,锻炼者必须把手伸入配重装 置护盖内把相应的辅助配重片放到主要配重单元上方的上片上,这样不但锻炼 者运动间断时间较长,而且其受伤的几率也相应变高,甚至该操作不符合某些 国家或地区的安全标准。
美国专利US7,413,532公开了一种具有辅助重量选择单元的健身器材,其具 有辅助配重片、选择件(engagementmember)、球形旋钮等,通过旋转球形旋钮 使选择件(engagement member)在六点钟、九点钟、十二点钟三个位置之间旋 转来钩挂不同数量的辅助配重片达到调节的目的。该种设计新颖独特,但因为 需要将该些辅助配重片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且需要锁合长条形的连接腿(leg),所 以加工及组装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通常的微调单元的安全问 题,针对于美国专利US7,413,532所揭露的设计,本发明中辅助配重片的加工和 组装相对简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力量训练器的配 重装置,其包括设于基架上的主配重单元和辅助配重单元和上片,主配重单元 包括设于基架上的两导杆、复数个可在导杆上做往复运动的主配重片、选择杆 和插销,辅助配重单元包括设于基架上的两导杆、复数个可在导杆上做往复运 动的辅助配重片和辅助调节机构,该辅助配重片侧面形成有可钩挂部,该辅助 调节机构至少包括一控制件,该控制件具有与辅助配重片数量相同且上下间隔 排列的横向突起,该控制件可受使用者控制而横向位移并可随上片做纵向往复 运动,当控制件相对辅助配重片做进退运动时,所述的控制件的横向突起可选 择地进入或退出辅助配重片的可钩挂部的正下方。
其中,该辅助调节机构还包括一把手,通过调节该把手使控制件相对辅助 配重片做进退运动。
其中,该辅助配重片的可钩挂部形成于该辅助配重片的外侧面中间的凸起,
6各凸起位于同一纵线上,相应地,该控制件的突起在水平方向上呈等距依次错 落排列,该控制件可受使用者控制沿着该突起水平错落方向横向位移。
其中,该辅助配重片的可钩挂部形成于该辅助配重片的外侧面的凸起,各 凸起在水平向上等距离依次错落排列,相应地,该控制件的突起在垂直向呈一 条直线排列,该控制件可受使用者控制沿着该凸起水平错落方向横向位移。
其中,该辅助配重片的可钩挂部为形成于该辅助配重片侧面的凹空,相应 地,控制件的突起的长度在垂直向上依次递减,该控制件可受使用者控制沿着 该突起的长度方向横向位移。
其中,该辅助配重片的可钩挂部为形成于该辅助配重片侧面的通道,该通 道由一可被控制件的突起钩挂的横向凹槽和一可使控制件的突起脱离的纵向凹 槽构成。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的辅助配重片在形状上均相同,故比 较容易批量生产。即使辅助配重片的数量较多的情况下,也不需要重新设计辅 助配重片的外观,比较容易适应客户对各种力量训练机在辅助配重片数量上的 不同要求。


图1为一肩部力量训练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部分放大图。
图3为图1的另一侧的部分放大图。
图4为部分组件的立体图。
图5为图4的去除上片护盖的另一侧的立体图。
图6为各辅助配重片的侧视图。
图7为图5的去除选择杆的爆炸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辅助选择片和控制件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辅助选择片和控制件的示意图。图IO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辅助选择片和控制件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辅助选择片和控制件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辅助选择片和控制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力量训练机为一肩部力量训练机100,其主要包括机 架101、配重装置102、推拉机构103、设于配重装置102和推拉机构103之间 的传动机构104和座椅装置105。该机架101主要由上端开放的U型框架101a、 座椅装置的支撑管101b、框架与支撑管之间的底部连接管101c和中部连接管 101d构成,该框架的内部装设有配重装置102,框架的上部覆盖有顶盖,框架 的两侧面可覆盖有护盖。推拉机构103主要包括有左、右摇臂、连接摇臂后端 的摆臂、小摇臂等,在该摇臂的前端设有左、右扶手,该摇臂的后端分别可转 动地设于支撑管上。传动机构104包括滑轮和绳索,绳索的一端通过滑轮连接 于推拉机构103上,绳索的另一端连接于配重装置102上。座椅装置105包括 坐垫、背垫和座椅位置调节机构等。使用者坐在上述座椅装置105上,手握扶 手向下拉动摇臂从而带动缠绕于滑轮上的绳索运动进而带动配重装置102内的 一定数量的配重片往复运动来实现健身的目的。由于机架、推拉机构、传动机 构和座椅装置等不是本发明的重点,且即使前述之机架、推拉机构、传动机构 和座椅装置与本发明部分或者全部不同,本发明所揭露的配重装置仍可以应用 于其它类型的力量训练机上,故前述的诸机构与本发明无涉,不再赘述。
如图2、图3所示,配重装置102包括主配重单元10、辅助配重单元20和 上片30。主配重单元10即为目前普遍应用的不具有微调功能的结构,其包括两 平行的导杆lla、 llb、主配重片12、选择杆13 (见图4或图5)、选择插销14。 两导杆lla、 lib分别垂直安设在框架101a的底端中心的两侧,选择杆13具有 与主配重片12数量相同的通孔,其一端连接绳索,主配重片12垂直地堆叠在一起,其分别具有左、右两垂直通孔、中央垂直通孔和侧面水平通孔,前述的
两导杆lla、 11b分别穿过主配重片12的左、右垂直通孔,前述的选择杆13穿 过主配重片12的中央垂直通孔,前述的选择插销14可穿过某一主配重片的侧 面水平通孔并穿插入选择杆13的通孔内。
如图3-图7所示,辅助配重单元20包括两平行的导杆21a、 21b、三个辅助 配重片22a、 22b、 22c和辅助调节机构23。两导杆21a、 21b平行于主配重片12 的导杆lla、 llb且设于主配重片12长边的一侧的框架上。每一辅助配重片具有 左、右两垂直通孔,其外侧面具有可钩挂部,该可钩挂部为从侧面中心部位向 外延伸所形成的凸起,该凸起的水平厚度约为1 2cm,该凸起的底端由内向外 形成一具有一定深度的凹弧,前述的导杆21a、 21b分别穿过辅助配重片的通孔。 在本发明中,辅助配重片22a具有凸起24a,辅助配重片22b具有凸起24b,辅 助配重片22c具有凸起24c,该些凸起位于同一纵线上。优选地,为了防止辅助 配重片在往复运动中产生的噪音,可以在前述的导杆底端套设缓冲垫,并在辅 助配重片的通孔内侧套设有能够减少摩擦的轴套。辅助调节机构23包括一控制 件,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该控制件为一定位板25,该定位板25具有一顶 面25a和一侧面25b,该顶面25a的一端焊接有一滑动杆26,靠近滑动杆26 — 端的上方的中央位置处固定有一限位块27,该限位块27具有一座体27a和在座 体中间垂直向上延伸的导轨27b,该导轨27b的开口邻近前述的滑动杆26,该 限位块27的下方具有一弧形凹进,两螺钉分别穿过该限位块左右两通孔和定位 板的两通孔锁紧在定位板的顶面上,锁紧后,该限位块的弧形凹进恰好与滑动 杆的上表面紧密接触。该顶面25a的另一端下方通过两螺钉固定一波浪块28, 该波浪块28平行于前述的滑动杆26设置,该波浪块28的下表面具有波浪的形 状,该形状类似于波峰与波谷的结合,在本发明中,该波谷的数量为四个,各 波谷之间的距离相等。在定位板顶面25a的中央位置处具有一椭圆形的中空29。 定位板侧面25b垂直于顶面25a向下延伸至大约最下面的辅助配重片的底端, 其内侧具有三个垂直的突起,在本发明中,该突起为焊接于内侧的销子,该三个销子50a、 50b、 50c在垂直方向上和水平方向上均等距排列,两销子之间的垂 直方向的距离与相应的两辅助配重片的凸起之间的距离相同,其水平方向的距 离与前述的波谷之间距离相同,销子50a对应于凸起24a下的凹弧,销子50b 对应于凸起24b下的凹弧,销子50c对应于凸起24c下的凹弧。
如图3、图5、图7所示,上片30被上片护盖40所包覆,该上片具有本体 31、由本体向两侧延伸的肋片32a、 32b和位于两肋片中间由本体向中间延伸出 的舌片33,两肋片32a、 32b和舌片33形成了 'W,型。两导杆套筒34a、 34b 对称地设于两肋片32a、 32b的端部,前述的辅助配重片的导杆21a、 21b分别穿 过两导杆套筒并固定于机架上,较优地,在导杆套筒和导杆之间另设有轴承以 保证低噪音和顺畅滑动。上片本体31的约中央位置处具有一四边形的凸起35, 该凸起35内部设置成可使选择杆竖向通过并紧固的形状以及使选择插销14横 向插入的形状,由于该形状的设置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在上片本体31 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固定座36a、 36b,该固定座分别设有孔,于孔的内部分 别嵌设有轴套37a、 37b,前述的滑动杆26的两端被届定在轴套内。前述的定位 板顶面25a的椭圆形中空29可使上片30的四边形凸起35容置于内。舌片33 的端部具有孔, 一止付螺丝38通过螺帽39设于该孔内,该止付螺丝38恰好与 定位板的波浪块28的波谷位置相互抵触。
如图4、图5、图7所示,辅助调节机构23还包括一把手60,该把手60具 有一中空孔的旋转轴61,该旋转轴61邻近该把手的一端的外径上形成有一四角 连接轴62, 一中心具有四方孔的刻度盘63被固定于该四角连接轴62上,该刻 度盘63在靠近上片的一侧的径向上还形成有一销子64,该销子64被限制在前 述的轨道27b内。至于限制把手60的水平向运动,可采用很多方法,本发明中 在轴61上形成C型槽,一C型扣和一垫圈用来固定C形槽于上片的孔内,从 而把手只能相对上片做旋转运动。选择插销14可以通过把手60的中空孔和上 片的孔然后插入到上片30内。事实上,上述的机构只是较优的实施例,若简化 机构,可以直接把把手焊接到滑动杆上,通过平移把手来调节辅助配重片的数
10目,或者可通过齿轮齿条等机构来实现把把手的轴向运动变成滑动杆的轴向运 动等。
本发明的操作方式如下假设初始的状态为止付螺丝38与波浪块28的第 一个波谷位置相互抵触,此时,定位板侧面所有的销子均不位于辅助配重片的 凸起的正下方,即,若使用者进行力量训练,该辅助配重单元的定位板不会钩 挂起任何一片辅助配重片。当需要进行重量的微调时,使用者顺时针旋转(从
图的右侧看)把手60,固定在把手60上的刻度盘63随之转动,由于刻度盘63 的销子64被限制在定位板顶面25a的限位块27的导轨27b内,故销子64会做 圆弧运动即带动定位板的滑动杆26沿着固定座36a、 36b做水平运动,从而定 位板25做水平方向的进给运动,当定位板水平运动至波浪块28的第二个波谷 位置与止付螺丝38相互抵触时,该定位板侧面25b的销子50a会恰好位于辅助 配重片的凸起24a的正下方,销子50b和销子50c分别与凸起24b和凸起24c 有一定的距离,此时,如果使用者做力量训练,该辅助配重单元的定位板可以 勾挂起一片辅助配重片。若继续旋转把手60,当波浪块28的第三个波谷位置与 止付螺丝38相互抵触时,该定位板侧面25b的销子50b会恰好位于辅助配重片 的凸起24b的正下方,销子50a、 50c分别与凸起24a、 24c相距一定的距离,此 时,如果使用者做力量训练,该辅助配重单元的定位板可以勾挂起两片辅助配 重片。若继续旋转把手,当波浪块28的第四个波谷位置与止付螺丝38相互抵 触时,该定位板的销子50c会恰好位于辅助配重片的凸起24c的正下方,销子 50a、 50b分别与凸起24a、 24b相距一定的距离,此时,如果使用者做力量训练, 该辅助配重单元的定位板可以勾挂起三片辅助配重片。 以下结合简图说明本发明其他的实施方式。
如图8所示,控制件的突起在垂直方向上等距排列且位于同一纵线上,相 应地,各辅助配重片的凸起的设置位置则不同,从上到下,各凸起在水平方向 上依次错落排列。该控制件可被使用者操作而水平横向移动,当突起51a位于 凸起70a的正下方时,该控制件可勾挂一片辅助配重片;当突起51b位于凸起70b的正下方时,该控制件可勾挂两片辅助配重块片;当突起51c位于凸起70c 的正下方时,该控制件可勾挂三片辅助配重片。
如图9所示,各辅助配重片的侧面均具有可钩挂部,该可钩挂部为自侧面 中心位置向内形成的凹孔,该凹孔垂直向等距且位于同一纵线上,相应地,控 制件具有与辅助配重片数量相同的突起,该些突起也位于同一纵线上,其长度 从上到下依次递减。该控制件可被使用者操作而沿着该突起长度的方向横向移
动,当突起52a位于凹孔71a内时,该控制件可勾挂一片辅助配重片;当突起 52b位于凹孔71b内时,突起52a会进一步深入凹孔71a内,该控制件则可勾挂 起两片辅助配重片;当突起52c位于凹孔71c内时,前述的突起52a、 52b均会 进一步深入到凹孔71a、 71b内,即此时该控制件可勾挂三片辅助配重片。在本 实施方式中,辅助配重片的各凹孔在垂直方向上可以错落排列,相应地,控制 件的突起在垂直向上也错落排列仍能实现上述的功能,凹孔也可以为非规则的 凹空,只要能够满足当控制件的突起位于其内且当使用者操作时,可以把辅助 配重片勾挂起来即可。
如图IO所示,各辅助配重片的侧面具有一横向凹槽和一纵向凹槽所组成的 通道,该通道为L型,该些凹槽形成于辅助配重片侧面的中部,纵向凹槽一端 与横向凹槽相通另一端贯穿于辅助配重片侧面上方,各横向凹槽从上到下依次 错落排列,即横向凹槽72b相对横向凹槽72a向右侧错开一定距离,横向凹槽 72c相对于横向凹槽72b向右侧错开一定的距离,换言之,各纵向凹槽73a、 73b、 73c的宽度从上到下依次增加。相应于前述的辅助配重片,控制件的各突起53a、 53b、 53c在垂直方向上呈一纵线排列。该控制件被使用者沿着横向凹槽水平错 落的方向横向移动时,控制件的各突起可分别移动至各辅助配重片的横向凹槽 下方,从而当使用者运动时,控制件的突起可勾挂起相应的辅助配重片,此处 不再赘述。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简单变形方式之一,如图11所示,其横向凹槽 74a、 74b、 74c和分别和纵向凹槽75a、 75b、 75c所形成的通道还可以为L型的 水平镜像形状,相应地,控制件的各突起54a、 54b、 54c在垂直方向上呈一纵线
12排列,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能够很容易地想到,若采用该形状,则控制件 的横向移动方向恰好与前述的方向相反。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另一种变形,如
图12所示,该通道由一横向凹槽76a、 76b、 76c和分别和两纵向凹槽77a、 77b、 77c构成,该些横向凹槽在垂直方向上等距且在水平方向上依次错落排列,相应 地,控制件的突起55a、 55b、 55c在垂直向上等距且呈一纵线排列,当该控制件 被使用者沿着横向凹槽水平错落的方向横向移动时,控制件的各突起可分别移 动至各辅助配重片的横向凹槽下方,此处不再赘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其可 钩挂部实质上为横向凹槽。
作为上述辅助配重片侧面具有通道的另一种变形,该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应能够很容易地想到可将控制件的突起设置成垂直等距且水平错落排列,相应 地,可将该各辅助配重片侧面的通道设置为相同的形状或者将各横向凹槽设置 成为相同的形状,此种变形仍然能够实现相同的功能,此处不再赘述。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 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力量训练器的配重装置,其包括设于基架上的主配重单元和辅助配重单元和上片,所述主配重单元包括设于基架上的两导杆、复数个可在导杆上做往复运动的主配重片、选择杆和选择插销,所述的辅助配重单元包括设于基架上的两导杆、复数个可在导杆上做往复运动的辅助配重片和辅助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配重片侧面形成有可钩挂部,所述的辅助调节机构至少包括一控制件,所述控制件具有与辅助配重片数量相同且上下间隔排列的横向突起,该控制件可受使用者控制而横向位移并可随上片做纵向往复运动,当控制件相对辅助配重片做进退运动时,所述的控制件的横向突起可选择地进入或退出辅助配重片的可钩挂部的正下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调节机构还 包括一把手,通过调节该把手使控制件相对辅助配重片做进退运动。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配重片 的可钩挂部为形成于该辅助配重片的外侧面中间的凸起,各凸起位于同一纵线 上,相应地,所述控制件的突起在水平方向上呈等距依次错落排列,该控制件 可受使用者控制沿着该突起水平错落方向横向位移。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配重片 的可钩挂部形成于该辅助配重片的外侧面的凸起,各凸起在水平向上等距离依 次错落排列,相应地,所述的控制件的突起在垂直向呈一条直线排列,该控制 件可受使用者控制沿着该凸起水平错落方向横向位移。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配重片的可 钩挂部为形成于该辅助配重片侧面的凹空,相应地,控制件的突起的长度在垂 直向上依次递减,该控制件可受使用者控制沿着该突起的长度方向橫向位移。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配重片的可 钩挂部为形成于该辅助配重片侧面的通道,该通道由一可被控制件的突起钩挂 的横向凹槽和一可使控制件的突起脱离的纵向凹槽构成。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道的形状为L 型或者为L型的水平镜像形状。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道的横向凹槽 的两侧分别形成一纵向凹槽。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配重片的各横向凹槽在水平向上等距离依次错落排列,相应地,所述的控制件的突起 在垂直向呈一条直线排列,该控制件可受使用者控制沿着各横向凹槽水平错落 方向橫向位移。
10、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配重片的各横向凹槽相同,相应地,所述的控制件的突起在水平向上等距离依次错 落排列,该控制件可受使用者控制沿着突起水平错落方向横向位移。
11、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配重片的凸起的水平厚度为l-2cm,该凸起的底面形成凹弧,所述控制件的突起具有与 凹弧相配合的圆柱。
12、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配重片的 凸起的水平厚度为1 2cm,该凸起的底面形成凹弧,所述控制件的突起具有与 凹弧相配合的圆柱。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件 为一定位板,该定位板具有一顶面和侧面,该顶面固定一限位块,该限位块上 开设有垂直向的轨道,所述的辅助调节机构还包括一刻度盘,所述的调节把手 内侧面固定套设在刻度盘的中心处,可转动地设于上片上,该刻度盘的外侧面 径向具有一连接销,该连接销的另一端可在限位块的轨道内滑动。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片上固定有 一准位件,相应地,于定位板上固定有一具有复数个定位位置的定位块,所述 的准位件与定位块相互抵触,当准位件与定位块一定位位置抵触时,相应地, 定位板与一辅助配重片相钩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准位件为止付 螺丝,所述的定位块为波浪块。
全文摘要
一种力量训练器的配重装置,其包括设于基架上的主配重单元和辅助配重单元和上片,辅助配重单元包括设于基架上的两导杆、复数个可在导杆上做往复运动的辅助配重片和辅助调节机构,该辅助配重片侧面形成有可钩挂部,该辅助调节机构至少包括一控制件,该控制件具有与辅助配重片数量相同且上下间隔排列的横向突起,该控制件可受使用者控制而横向位移并可随上片做纵向往复运动,当控制件相对辅助配重片做进退运动时,该控制件的横向突起可选择地进入或退出辅助配重片的可钩挂部的正下方,由于该配重装置的辅助配重片结构相对简单,故利于组装,比较实用。
文档编号A63B21/06GK101491728SQ20091004675
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7日
发明者廖海东, 李习云, R.约翰森 诺埃尔 申请人:乔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