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落背包带夹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052阅读:6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滑落背包带夹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一种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具体的是涉及背包在容易滑落场合使用
的一种辅助配件。
(二)
背景技术
放眼望去,在大街小巷,在地铁,在人们上下班的途中,大部分人都单肩背着一个 背包内中放置着办公用品或女士的化妆用品,尤其是日常工作中难以离开的笔记本电脑, 这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道亮丽的上下班街景风景线。 夏日,人们的衣着比较单薄,单肩肩膀明显的肩夹骨、锁骨,背包比较容易挎在肩 上,潇洒地大步流星奔赴办公室或回家的途中。然而,一到冬天,当人们穿着比较臃肿的棉 衣时,厚厚的肩膀,单肩背包的背包带很容易从肩膀上滑落下来,此时,人们不得不故意抬 起此肩膀,减少背带的滑移角度,勉强维持背包不掉落。但是此举经不起稍微的振动和碰 撞,稍一受到外力立即背包又将滑落,或者,背包人稍一松懈怠慢,肩膀稍一放松,背包也会 立即下滑,又不得不用另外一只手扶起背包。而且,长期如此姿势背包,容易造成背包人整 体身体的倾斜,造成肢体的畸形,影响发育和健康,必须为此提供一种解决减缓的措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穿着很厚上衣时单肩背包不易滑落的背包带辅 助配件器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防滑落背包带夹套,包括附背带的背包,其特征在于,在背带上套置以三层折叠包 裹式的夹套,夹套的外侧两层互相以搭扣搭接,中间层的外表面具有弹性体突球。 进一步,所述弹性体为软性塑料。 进一步,所述弹性体为橡胶。 进一步,所述夹套的外侧两层互相以尼龙搭扣形式搭接。 进一步,所述夹套的外侧两层互相以按钮搭扣形式搭接。 进一步,所述突球的直径为3至15毫米。 再进一步,在所述突球的表面有突起毛剌。 采用本技术方案,在穿着较厚衣服时,将所述套夹三层打开,包裹在背包的背带 上,再将外侧两层相互叠合搭接,让中间一层带弹性的突球面压在肩膀上,弹性体突球牢牢 地"抓"和"吸附"在肩膀的厚衣服上,不会轻易滑落,使用人可以放心地大步行走而不必顾 忌背包的掉落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于采用本技术方案不必改造现有的背包及背包带的 结构,无论现有技术背包的背带是可以拆卸的或者是不能拆卸的,只需按照需要时在背包 带上套置一夹套,就可解决穿厚衣服时背包滑落的问题了 ,而进入其它季节,在不需要夹套 时可以方便地卸下,丝毫不影原先背包的造型外观。[0015] 目前在市面上也能发现部分背包的背包带上附有一种宽大的背包带垫,但是,此 类垫子面积较大,仅是为了增大背包压迫在肩头的面积,减小背包压力,其不需要有突球的 摩擦力,而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及其细节能很好地解决了背带滑落的恼人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滑落背包带夹套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滑落背包带夹套一种实施方式夹套在背包带上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滑落背包带夹套一种实施方式突球的表面有突起毛剌的局 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滑落背包带夹套一种实施方式夹套在背包及背包带上的整 体配置示意图。 图中,1是内搭扣,2是背带,3是夹套,4是外搭扣,5是突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防滑落背包带夹套,包括附背带的背包,在背带上套置以三层折叠包裹式的夹套 3,夹套3的外侧两层互相以搭扣搭接,中间层的外表面具有弹性体突球5。 所述弹性体为软性塑料。 所述弹性体为橡胶。 所述夹套3的外侧两层互相以尼龙搭扣形式搭接。 所述夹套3的外侧两层互相以按钮搭扣形式搭接。 所述突球5的直径为3至15毫米。 采用本技术方案不必改造现有的背包及背包带的结构,就可解决穿厚衣服时背包 滑落的问题了,而进入其它季节,在不需要夹套时可以方便地卸下,丝毫不影原先背包的造 型外观。
权利要求防滑落背包带夹套,包括附背带的背包,其特征在于,在背带上套置以三层折叠包裹式的夹套(3),夹套(3)的外侧两层互相以搭扣搭接,中间层的外表面具有弹性体突球(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落背包带夹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为软性塑料。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落背包带夹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为橡胶。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防滑落背包带夹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3)的外侧两层互 相以尼龙搭扣形式搭接。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防滑落背包带夹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3)的外侧两层互 相以按钮搭扣形式搭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落背包带夹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突球(5)的直径为3至 15毫米。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防滑落背包带夹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突球的表面有突 起毛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系一种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具体的是涉及背包在容易滑落场合使用的一种辅助配件。防滑落背包带夹套,包括附背带的背包,其特征在于,在背带上套置以三层折叠包裹式的夹套(3),夹套(3)的外侧两层互相以搭扣搭接,中间层的外表面具有弹性体突球(5)。所述弹性体为软性塑料。所述弹性体为橡胶。夹套(3)的外侧两层互相以尼龙搭扣、按钮搭扣形式搭接。突球(5)的直径为3至15毫米。采用本技术方案不必改造现有的背包及背包带的结构,就可解决穿厚衣服时背包滑落的问题了,而进入其它季节,在不需要夹套时可以方便地卸下,丝毫不影原先背包的造型外观。
文档编号A45F3/14GK201451951SQ20092007737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9日
发明者李汉霖 申请人:上海市松江二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