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手动变形的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538阅读:7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手动变形的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车,具体是一种可手动变形的玩具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玩具车大多是无法改变形状的,主要是以追求其行驶性能或转弯性能为目 的的,从而来使小孩子喜欢上该类玩具车,但随着动漫或电影等科幻片的发展,越来越多的 变形之类的情节吸引了更多小孩子的喜爱,故小孩子从单一的喜欢玩具车和单一的喜欢机 器人演变成喜欢可以变形成机器人的玩具车,于是市场上也就出现了变形玩具车,但目前 的变形玩具车要么设计成手动的,要么设计成电动的。但手动变形玩具大多设计得比较复 杂,有的将机器人脚设置在下面的一个底座上,以保证变形后的机器人能够站稳于地面上, 而且变形后的机器人下边还是车子底盘的形状,从而使得变换前后两者的形象变化不大, 而且看起来很笨重,难以吸引小孩的注意;有的则是将机器人脚设计成可向外侧转动靠在 车体的侧边,但这样的不仅在变形时比较复杂,而且转动后的机器人脚在站立时很容易因 转动角度及自身重量而产生变位,使得该机器人脚站不稳,从而很难满足小孩子的要求,使 得小孩子很快对其失去乐趣。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巧妙,结构
简单,变形时形象变化大,而且定位牢固,趣味性强的可手动变形的玩具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手动
变形的玩具车,包括既为车身又为变形后的机器人身躯的车体以及车前轮和车后轮,其特
点是所述车体前方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中设有可向外拉出且翻转后可站立于地面的机
器人脚。 为了机器人脚能够更长的拉出,上述机器人脚的腿部由可相互伸縮的大腿与小腿
组成,所述大腿上端设有导柱,上述容置腔中对应设有导槽,所述大腿的导柱插入导槽中并
可在导槽中滑行,所述大腿下端设有槽型孔,所述小腿上端通过设置插柱插接于槽型孔中
而实现小腿可相对大腿伸縮,所述小腿的下端与上述脚板通过轴柱与轴孔相连接。 为了使该玩具车可以放入小型公仔模拟该小型公仔操控该玩具车,上述车体的上
方设有一凹腔,所述凹腔的上方连接有可向上掀开的车盖。因此可将小型公仔放到凹腔中,
再盖上车盖,模拟小型公仔操控该玩具车,故进一步增强其趣味性。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所述车体前方设有可向外拉出且翻转后可站立于地面 的机器人脚的结构,通过拉出所述机器人脚并将其翻转,从而使所述车体可以通过所述机 器人脚站立于地面上,变形成机器人玩具,其设计简单,变化快捷方便,而且所述机器人脚 是向外拉出并通过向前方翻转后立于地面上的,故不会轻易因转动角度及自身重量而导致 站不稳,从而更能满足小孩子的要求,更能吸引小孩子的玩乐兴趣;又由于在所述机器人脚 的小腿与脚板之间设有拨动齿轮与拨动板,利用拨动齿轮与拨动板之间或者两齿轮盘的配
4合使用可以保证转动后的机器人手或机器人脚都能定位于所需的角度,因此能够满足小孩 子的操作要求,同时利用拨动齿轮与拨动板之间的振动撞击而发出声音的,从而使得在变 形玩具时具有声感,进一步增强了该玩具的趣味性。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手动变 形的玩具车,其设计简单、巧妙,操作简单快捷又具有趣味性,而且定位牢固,使用寿命长,
极大地满足了玩者玩乐的需要,可广泛应用于玩具行业。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玩具车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玩具机器人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玩具机器人状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脚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可手动变形的玩具车,包括既为车身又为变形后的机器人 身躯的车体1以及车前轮11和车后轮12,为了使该玩具车在转变成机器人时能够稳固的站 立于地面上,该实施例在车体1前方设有容置腔13,该容置腔13中设有可向外拉出且翻转 后可站立于地面的机器人脚3,通过拉出该机器人脚3并将其翻转,从而使车体1可以通过 机器人脚3站立于地面上,其设计简单,变化快捷方便,而且该机器人脚3是向外拉出并通 过向前方翻转后立于地面上的,故不会轻易因转动角度及自身重量而导致站不稳,从而更 能满足小孩子的要求,更能吸引小孩子的玩乐兴趣。 如图1所示,该车体1前端部的容置腔13呈长方形,而该机器人脚3就安装在该 容置腔13中,该机器人脚3由可相互转动的脚板31、小腿32、大腿33三段连接组成,其中 大腿33为上面为导柱331、下面为一槽型孔332的板状体,在容置腔13内左右各设有一个 导槽131,其上端的导柱331与容置腔13中的导槽131相连接,故大腿33可在车体1的容 置腔13中上下滑行;小腿32为后侧平板加两侧板组成,其中两侧板的上端设有轴柱322, 下端设有插柱321,小腿32的宽度比大腿33的宽度宽,连接时将大腿33的下端插入到小 腿32中,并将小腿32上的轴柱322穿过大腿33的槽型孔332中,从而使小腿32可绕其轴 柱322转动并可在大腿33的槽型孔332中滑动而起到伸縮的作用;脚板31的脚踝同样设 有两侧板,且其距离大于小腿32两侧板的距离,在侧板上设有两插孔311,将小腿32插进 脚板31的两侧板之间并通过插柱321穿过脚板31下端的插孔311而使小腿32与脚板31 相连接。如图3所示,在小腿32的插柱321上设有拨动齿轮43,在脚板31的插孔下方设 有拨动板42,该拨动板42的端部与拨动齿轮43的齿牙相嵌接,通过转动脚板31而带动拨 动板42转动并与拨动齿轮43相互拨动而发出声音,其中该拨动板42设为"T"型板块,该 "T"型板块的上端部设有一个螺孔,下端部向上凸设有一个拨动片421,而在脚板31的底部 对应设有螺孔,通过螺丝5将拨动板42锁接到脚板31的底部,并使拨动板42上的拨动片 421朝上,使拨动片421刚好与小腿32上的拨动齿轮43相嵌接,该拨动齿轮43是固定无 法转动的安装于脚板31与小腿32连接的芯轴上的,且位于小腿32两侧板321之间,因此 当转动脚板31时,脚板31上的拨动板42相对转动,于是拨动片421就与拨动齿轮43的齿
5牙相挤压,但由于拨动板42的另一端固定的,而且拨动片421所在端相对是悬挂着的,故在 挤压力的分力下会稍稍向外弯曲变形,直至拨动片421可与所在相互挤压拨动齿轮43的齿 牙分离,此时拨动片会回复形状并嵌接到下一个齿牙,同时与该齿牙撞击而发出"咔"的声 音,如图4所示,因此当小孩转动脚板31时,也会发出"咔咔"的声音,从而使得在变形玩具 时具有声感,更能吸引小孩子的玩乐兴趣,而且由于有拨动板42与拨动齿轮43之间的相卡 接,所以当转动机器人脚3的脚板31到所要的位置后,在拨动板42与拨动齿轮43的制约 下,机器人脚不会因自身原因而站立不稳,因此可保证小孩子的操作要求,满足小孩子的玩 耍需求和兴趣。 如图1或图2或图3所示,该车前轮11设置在车体1的靠前端两侧,在位于车前 轮11的车体1两侧设有轮轴,该车前轮11套置于轮轴上,该车体1靠后端两侧铰接有机器 人手2,而车后轮12设置于机器人手2的手臂21后端部,该手臂21的后端两侧向后延伸出 两个定位板211,在定位板211上设有两个轴孔212,将车后轮12装于两定位板211之间并 将轮孔对准定位板211上的轴孔212,再通过一芯轴将它们串起来,故当变形为玩具车时, 该玩具车可以通过车前轮11和车后轮12地滚动而带动其行走。该机器人手2是通过手臂 21的内侧与车体1相铰接的,其铰接设为可发声的连接结构,其中在机器人手2的手臂21 内侧设有一个圆形凹腔,而在车体1的对应侧则凸设有中间同样为圆形凹腔的凸盘,在手 臂21内侧的圆形凹腔及凸盘的圆形凹腔中设有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盘41,其中位于车体1 上的齿轮盘41是固定在凸盘的圆形凹腔中的,不可转动也不可轴向移动,而机器人手2处 的齿轮盘41可位于手臂21的圆形凹腔中轴向小幅度移动,但也同样不可相对机器人手2 本身转动,故当转动机器人手2的时候,机器人手2上的齿轮盘41的齿牙与车体1上的齿 轮盘41的齿牙侧向挤压,此时机器人手2上的齿轮盘41会因挤压的分力而向后轴向移动 一小段,直至其上的齿牙转动到车体1上齿轮盘41的另一个齿牙上,从而与另一个齿牙相 碰撞,发出"咔"的声音。因此当小孩子在转动机器人手2进行变形时,会伴随着"咔咔"的 声音,而且每次转到一个位置时,机器人手2与车体1的齿轮盘41都会相互啮合,故机器人 手2会固定在那个位置,从而满足小孩子的操作要求。在机器人手2的手臂21前端设有一 个通孔213,所述通孔213中设有两节伸縮部22,其中位于上面的一节伸縮部22比下面的 一节伸縮部22大,即小的伸縮部22可以縮到大的伸縮部22中,大的伸縮部22的上端部设 有一个挡板,安装时挡板是嵌装在手臂21的内部,故大的伸縮部22在伸縮时不会掉出手臂 21,在小的伸縮部22的前端设有机器人拳头6,该机器人拳头6的后端部设有一圆孔,小的 伸縮部22的前端部设有一圆形挡盘,该圆形挡盘插接于机器人拳头的圆孔中,从而使该机 器人拳头6的绕小的伸縮部22转动,此外该机器人拳头6的后半部的大小刚好与手臂21 前端的通孔213 —样大,故当收縮机器人手2时,其伸縮部22及拳头6的后半部分部均可 收入机器人手2的手臂21中,当收縮后并将其转到与车体1平行时,该机器人手2则变形 成车后轮12的翼子板,当拉伸并将其转动一定角度时,则可变形成机器人手2。在机器人拳 头6的前端还设有机器人手指7,该机器人手指7模拟成枪膛口 ,该机器人手指7后端的两 侧设有凸轴71,机器人拳头6前端部设有一个凹位,在凹位的两内侧端部对应设有可供凸 轴71连接的轴孔61,通过将凸轴71与轴孔61连接可使机器人手指7可相对机器人拳头6 转动。在机器人的手臂21前侧端部设有可开闭的枪炮窗23,该枪炮窗23的上端通过轴与 手臂21前侧连接,下端则设有可与手臂21前侧扣紧的扣边,在枪炮窗21开启后的内部设有凹孔83,该凹孔83中设有枪炮81,该枪炮81的后端连接有弹簧82,故当枪炮窗23打开 时,枪炮81会在弹簧82的弹力作用下向外弹出凹孔83。 该实施例只需通过转动伸縮机器人手2及机器人脚3就可使玩具车变形成机器人 或机器人变形成玩具车,其变形简单快捷,故小孩子玩耍时可更真实的模拟电视中的变形 车的变形速度,因此更能吸引小孩子的玩耍乐趣及喜爱,更能增强该玩具的趣味性,而且手 动变形的不容易损坏,从而可提高其使用寿命。为了进一步增强其趣味性,使该玩具车可以 放入小型公仔模拟该小型公仔操控该玩具车,该实施例在车体1的上方设有一凹腔14,该 凹腔14的上方连接有可向上掀开的车盖15,该车盖15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不透明的, 在凹腔14内设有由座板91及背板92组成的车位座9,其中车位座9是通过其两侧向外延 伸出两个转轴93,并将转轴93的两端与凹腔14的两侧壁可相对转动的连接,而背板92与 座板91的连接处也是通过轴与轴孔连接的,故背板92可绕座板91摆动,因此当该玩具变 形成玩具车形态时,可将座板91摆成与凹腔14的底面平行的状态,背板92摆成垂直于座 板91或略向后倾斜,此时可将小型公仔放置到座板91上,再盖上车盖15,模拟小型公仔操 控该玩具车行驶;当该玩具变形成玩具机器人形态时,可将座板91摆成与凹腔14的底面垂 直的状态,此时背板92摆成垂直于座板91或略向后倾斜,同样可将小型公仔放到到座板91 上,再盖上车盖15,模拟小型公仔操控该玩具机器人。 尽管本实用新型是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这种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实用新型 构成限制。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 可以预料的,这种的变化应属于所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可手动变形的玩具车,包括既为车身又为变形后的机器人身躯的车体(1)以及车前轮(11)和车后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前方设有容置腔(13),所述容置腔(13)中设有可向外拉出且翻转后可站立于地面的机器人脚(3)。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手动变形的玩具车,其特征在于上述机器人脚(3)包括有 腿部和脚板(31),其中所述腿部可相对滑动地安装于上述容置腔(13)中,所述脚板(31)可 相对翻转地安装于所述腿部上,通过拉出所述腿部并翻转所述脚板(31)可使上述车体(1) 通过所述机器人脚(3)而站立于地面。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手动变形的玩具车,其特征在于上述腿部由可相互伸縮的 大腿(33)与小腿(32)组成,所述大腿(33)上端设有导柱(331),上述容置腔(13)中对应 设有导槽(131),所述大腿(33)的导柱(331)插入导槽(131)中并可在导槽(131)中滑行, 所述大腿(33)下端设有槽型孔(332),所述小腿(32)上端通过设置轴柱(322)插接于槽型 孔(332)中而实现小腿(32)可相对大腿(33)伸縮,所述小腿(32)的下端与上述脚板(31) 通过插柱(321)与插孔(311)相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手动变形的玩具车,其特征在于上述小腿(32)的插柱 (321)上设有拨动齿轮(43),上述脚板(31)插孔(311)的下方设有拨动板(42),所述拨动 板(42)的端部与拨动齿轮(43)的齿牙相嵌接,通过转动脚板(31)而带动拨动板(42)转 动并与拨动齿轮(43)相互拨动而发出声音。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手动变形的玩具车,其特征在于上述拨动板(42)为"T"型 板块,所述拨动板(42)的下端部设有向一端凸起与上述拨动齿轮(43)的齿牙相嵌接的拨 动片(421),所述拨动板(42)的上端部中间设有螺孔,所述脚板(31)的底部对应设有螺孔, 通过螺丝(5)锁紧螺孔可使拨动板(42)固定在脚板(31)上而使拨动板(42)的下端可相 对拨动齿轮(43)拨动。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手动变形的玩具车,其特征在于上述车体(1)靠后端两侧 设有机器人手(2),上述车后轮(12)设置于所述机器人手(2)的手臂(21)后端部,所述手 臂(21)的前端设有至少一节伸縮部(22),通过伸出伸縮部(22)可使其变形成机器人手或 縮入伸縮部(22)可使其变形成车后轮(12)的翼子板。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手动变形的玩具车,其特征在于上述机器人手(2)的手 臂(21)前端设有两节伸縮部(22),其中前一节伸縮部(22)可縮到另一节伸縮部(22)中, 所述前一节的伸縮部(22)的前端连接有可相对其转动的机器人拳头(6),所述两节伸縮部 (22)及机器人拳头(6)的后半部均可收縮到机器人手(2)的手臂(21)中。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手动变形的玩具车,其特征在于上述机器人拳头(6)的前 端设有机器人手指(7),所述机器人手指(7)的两端设有凸轴(71),所述机器人拳头(6)对 应设有可供凸轴(71)连接的轴孔(61),通过凸轴(71)与轴孔(61)的连接可使机器人手指 (7)可相对机器人拳头(6)转动。
9.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可手动变形的玩具车,其特征在于上述机器人手(2)的 手臂(21)前端设有可开闭的枪炮窗(23),所述枪炮窗(23)中设有当枪炮窗(23)开启时可 自动弹出枪炮装置(8)。
10.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手动变形的玩具车,其特征在于上述车体(1)的上方设有 一凹腔(14),所述凹腔(14)的上方连接有可向上掀开的车盖(15),所述凹腔(14)内设有由座板(91)及背板(92)组成的车位座(9),所述车位座(9)通过延伸两转轴(93)与凹腔 (14)的两侧壁可相对转动的连接,所述座板(91)与背板(92)可相对摆动的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手动变形的玩具车,包括既为车身又为变形后的机器人身躯的车体以及车前轮和车后轮,其特点是所述车体前方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中设有可向外拉出且翻转后可站立于地面的机器人脚,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所述车体前方设有可向外拉出且翻转后可站立于地面的机器人脚的结构,通过拉出所述机器人脚并将其翻转,从而使所述车体可以通过所述机器人脚站立于地面上,变形成机器人玩具,其设计简单,变化快捷方便,而且所述机器人脚是向外拉出并通过向前方翻转后立于地面上的,故不会轻易因转动角度及自身重量而导致站不稳,从而更能满足小孩子的要求,更能吸引小孩子的玩乐兴趣,可广泛应用于玩具行业。
文档编号A63H17/26GK201510746SQ200920195200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2日
发明者蔡东青 申请人: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奥迪动漫玩具有限公司;广州奥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