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风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641阅读:6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运动风筝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筝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满足特技表演需求的运动风
背景技术
运动风筝(Stunt kite)起源于欧美,1992年左右传入中国,现在已经是国内风筝 赛事中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它也称做竞技风筝或操纵风筝。它是伞翼飞机和传统单线风 筝二者结合的产物,能在空中做出各种各样的特技动作。运动风筝通常是由双线控制,风筝 逆风飞行,左右手控制两线可改变风筝飞行方向。除了左转、右转的基本飞行外,也可做出 翻滚、倒退、停止等特殊的动作,如果是团队表演,更可像飞机飞行表演一般,能自行设计分 列动作。对于需要特技表演的风筝,其在空中的灵活性非常重要,而目前现有的运动风筝类 型,左、右两边的支撑杆都由两根对接而成,使其在空中的灵活性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风筝的技术方 案,左、右各采用一根支撑杆,使风筝在放飞的过程中更加灵活,更能满足特技表演的需要。 所述的一种运动风筝,包括翼面、骨架,其特征在于骨架包括左、右分别设置一根 支撑杆构成倒"V"型,支撑杆中心对称处设置中心杆,支撑杆距顶部1/5、3/5处分别设置三 通连接头,左右设置的三通连接头间分别设置横杆,横杆对称中心左右1/3处分别设置三 通连接头,三通连接头上分别连接设置立杆,立杆顶部与支撑杆、中心杆端部设置连杆。 所述的一种运动风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翼面采用降落伞材质的布料。 所述的一种运动风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采用玻璃钢或碳钢棒。 所述的一种运动风筝,其特征在于风筝主体的规格为160*80cm。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将原有结构中的支撑杆左右各2根改为左右各1 根,并且长度也作了适当调整,飞行测试表明,风筝在放飞的过程中更加牢固、操作更灵活, 能满足特技表演的需求,适合8岁以上人群放飞。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l、la-支撑杆,2-翼面,3-中心杆,4-立杆,5、5a-横杆,6、6a、6b-三通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的一种运动风筝,包括翼面2和骨架,翼面2采用降落伞材质的布料制成。骨架包括左、右分别设置的一根支撑杆1、la构成倒"V"型,支撑杆l、la中心对称处设 置中心杆3,支撑杆1、la距顶部1/5、3/5处分别设置三通连接头6、6a,左右设置的三通连 接头6、6a间分别设置横杆5、5a,横杆5a对称中心左右1/3处分别设置三通连接头6b,三 通连接头6b上分别连接设置立杆4,立杆4顶部与支撑杆1、la、中心杆3端部设置连杆。 风筝主体上所采用的骨架均采用玻璃钢或碳钢棒,主体的规格为160*80cm。
权利要求一种运动风筝,包括翼面(2)和骨架,其特征在于骨架包括左、右分别设置一根支撑杆(1、1a)构成倒“V”型,支撑杆(1、1a)中心对称处设置中心杆(3),支撑杆(1、1a)距顶部1/5、3/5处分别设置三通连接头(6、6a),左右设置的三通连接头(6、6a)间分别设置横杆(5、5a),横杆(5a)对称中心左右1/3处分别设置三通连接头(6b),三通连接头(6b)上分别连接设置立杆(4),立杆(4)顶部与支撑杆(1、1a)、中心杆(3)端部设置连杆。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运动风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翼面(2)采用降落伞材质的 布料。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风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采用玻璃钢或碳钢棒。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风筝,其特征在于风筝主体的规格为160*80cm。
专利摘要一种运动风筝,属于风筝的技术领域。包括翼面、骨架,骨架包括左、右分别设置一根支撑杆构成倒“V”型,支撑杆中心对称处设置中心杆,支撑杆距顶部1/5、3/5处分别设置三通连接头,左右设置的三通连接头间分别设置横杆,横杆对称中心左右1/3处分别设置三通连接头,三通连接头上分别连接设置立杆,立杆顶部与支撑杆、中心杆端部设置连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将原有结构中的支撑杆左右各2根改为左右各1根,并且长度也作了适当调整,飞行测试表明,风筝在放飞的过程中更加牢固、操作更灵活,能满足特技表演的需求,适合8岁以上人群放飞。
文档编号A63H27/08GK201543236SQ200920199008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2日
发明者马冠芳 申请人:临海市东升工艺旅游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