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373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滑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板。
背景技术
滑板是一种可提供使用者立站并运用使用者的双脚推进而达到运动性的承载结 构,又由于滑板在使用上能以滑行作为代步工具,同时也发展出以表演或比赛为性质的高 空翻转等各式困难动作,因此滑板相关运动已在欧美地区各年龄层使用者甚为风行,而随 着国外滑板运动逐渐广泛流传至全世界,使国内滑板运动的人口也大量增加。而现今不论是国外或国内一般常使用的滑板,请参阅图5所示,该滑板主要系由 一平板A、一前轮组B及一后轮组C所组成,该前轮组B固定设有两相对应平行的轮子Bi, 而该后轮组C亦固定设有两相对应平行的轮子Cl,以此结构设计,当用户立站在平板A上 时,由使用者的单脚接触地面并向后使力,以推动滑板前进而达到运动的目的。惟,上述揭露的滑板结构,虽可提供用户立站并运用使用者的双脚推进而达到运 动之目的,然于实际使用时,因滑板底部所设轮子Bi、Cl皆为固定方向转动,使一般现有的 滑板只能作前进、后退方向移动,无法随意作左、右侧边方向的移动,导致当使用者于滑板 上作大弧度转弯时,使用者须利用身体重心向转弯的方向倾斜,使受到重力压迫的轮子摩 擦力较大,而未受重力压迫的轮子摩擦力较小且轮子的转速较快,以使滑板形成转弯,此情 况会造成滑板转弯的半径过大,容易让使用者因转弯不易擦撞到其它物体或撞伤行人,不 但产生危险性且使用上也相当不便;此外,又当使用者于滑板上欲作实时的小弧度转弯时, 使用者须利用身体重心向滑板的平板A后方倾斜,使滑板的平板A前方上仰并使前轮组B 离开地面后,使用者必须再利用扭力,并以滑板的后轮组C为旋转中心,以使滑板作形成实 时的小弧度转弯,此情况往往造成使用者于操控重心不平衡时,会致使滑板翻覆及使用者 受伤的情形。
发明内容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板结构,藉以克服现有的滑板于操控时, 因四个轮子皆为固定方向转动,使滑板只能作前进、后退方向移动,让使用者必须完全运用 身体重心偏摆,以控制滑板作不同弧度的左、右方向转弯,而容易让使用者因转弯不易擦撞 到其它物体或撞伤行人,甚至容易造成使用者于操控重心不平衡时,经常因滑板翻覆而受 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滑板,包括板体、转向轮组和被 动轮组,所述板体具有表面及底面,所述转向轮组设置于所述板体的底面一端,所述转向轮 组具有可与所述板体的底面结合的定位座,且所述定位座凸设有倾斜部,并于倾斜部的斜 面上设有旋转轮件,而所述旋转轮件具有一轮子;所述被动轮组设置于所述板体的底面一 端并远离所述转向轮组,所述被动轮组具有可与所述板体的底面结合的支架,且所述支架 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上可固定方向转动的轮子。该结构的功效在于透过转向轮组使滑板于滑行时,提供使用者可轻易操控滑板作左、右方向的转向,同时再透过转向轮组其定位座凸设 的倾斜部,可控制旋转轮件的轮子偏摆方向维持在同一直在线,而使滑板于左、右方向滑行 后,旋转轮件可实时恢复于前进的直线上,以保持滑板的滑行方向的稳定。作为改进,所述板体的底面与所述转向轮组的定位座之间设有可供定位座结合的 结合块。作为改进,所述结合块与定位座结合的相对位置呈一倾斜面。作为改进,所述倾斜部的斜面上设有可供旋转轮件装设的定位孔。作为改进,所述旋转轮件具有一轮架,于轮架上设有转轴,并于转轴上设有轴柱, 又于轮架内部系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轮子。作为改进,所述旋转轮件的轮子位置与转轴位置呈一倾斜角度相对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使用者可轻易操控滑板左、右方向的滑行,同时 当滑板于左、右方向滑行后,能保持滑板前进滑行方向的稳定;本实用新型主要特征系于 滑板的板体底面设置有转向轮组,并利用控制转向轮组的轮子偏摆方向可维持在同一直在 线,而使转向轮组于任意方向旋转后,仍可实时恢复于前进方向的直线上,因此对于滑板滑 行方向的控制及滑行的稳定度能有效改善,也同时降低滑板初学者操控不易时,经常因滑 板翻覆而造成身体受伤的情形。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板结构立体及局部透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板结构部份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板结构第一实施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板结构第二实施状态示意图;图5为现有的滑板结构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板体 11…表面 12…底面 2…转向轮组21…结合块 211…锁孔 22…定位座221…倾斜部 222…定位孔223…锁孔23…旋转轮件231…轮架 232…转轴233…轴柱 234…轮子 24…锁固组件3…被动轮组31…支架 311…轴杆32…轮子 A…平板 B…前轮组 Bl…轮子O··后轮组 Cl…轮子为使贵审查员方便简捷了解本实用新型之其他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达成之功 效能够更为显现,兹将本实用新型配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之特征以及优点,以下之 实施例系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新型之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新型之范畴。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系揭露一种滑板结构,系包括有一板体1、 一转向轮组2及一被动轮组3,其中[0029]该板体1系具有一表面11及一底面12。该转向轮组2系设置于该板体1的底面12 —端,又该转向轮组2包括有一结合块 21、一定位座22、一旋转轮件23及复数锁固组件24,该结合块21为可进一步设于板体1的 底面12,以供定位座22结合设置,且于结合块21上设有复数的锁孔211 ;该定位座22系 可直接结合设于板体1的底面12或系可进一步结合设于结合块21上,且该定位座22系凸 设有具一斜面的倾斜部221,并于倾斜部221的斜面上设有定位孔222,以供旋转轮件23装 设,又该定位座22上设有复数个可供锁固组件24穿入的锁孔223,且定位座22的锁孔223 与结合块21的锁孔211呈相对应;该旋转轮件23具有一轮架231,于轮架231上设有转轴 232,并于转轴232上设有可结合至定位孔222中的轴柱233,又于轮架231内部系设有至少 一个以上的轮子234,使旋转轮件23于定位座22的倾斜部221上具360度的转向,且令轮 子234位置与转轴232位置呈一倾斜角度对应;而使转向轮组2可藉由定位座22及锁固组 件24直接结合设于板体1的底面12或系可进一步结合设于结合块21上,进而组装于板体 1上。该被动轮组3系设置于板体1的底面12 —端并远离该转向轮组2,而该被动轮组 3具有可与板体1的底面12结合的支架31,该支架31设有轴杆311,于轴杆311上对应设 有至少一个以上可固定方向转动的轮子32。前述该结合块21上可供定位座22结合的相对位置为可呈一倾斜面,此外又该转 向轮组2的旋转轮件23为设于定位座22的倾斜部221上,且旋转轮件23的轮子234位置 与转轴232位置呈一倾斜角度对应,使旋转轮件23的轮子234位置会朝倾斜部221的较低 斜面方向偏摆,如此,该转向轮组2的旋转轮件23的偏摆方向,会朝旋转轮件23的轮子234 的重心方向作偏摆,藉以稳定旋转轮件23的轮子234偏摆方向维持在同一直在线,以保持 滑板的滑行方向的稳定。请再参阅图3、图4所示,当滑板于滑行时,使用者可利用站立于滑板上的前脚施 力,直接控制转向轮组2作任意方向的实时转动,达到使用者可轻易操控滑板作左、右方向 的转向,以避免使用者必须完全运用身体重心偏摆,以控制滑板作不同弧度的左、右方向转 弯,而容易让使用者因转弯不易擦撞到其它物体或撞伤行人,甚至容易造成使用者于操控 重心不平衡时,经常因滑板翻覆而受伤的问题;此外,当滑板于左、右方向滑行后,透过该转 向轮组2的旋转轮件23的偏摆方向,会朝旋转轮件23的轮子234的重心方向作偏摆,使旋 转轮件23的轮子234偏摆方向可保持在同一直在线,达到确保滑板的滑行方向的稳定,以 避免造成转向轮组2不稳定偏摆时,致使滑板无法保持直线滑行。故,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系以透过于滑板的板体1底面12设置有转向轮组2, 并利用控制转向轮组2的轮子234偏摆方向可维持在同一直在线,而使转向轮组2于任意 方向旋转后,仍可实时恢复于前进方向的直线上,因此对于滑板滑行方向的控制及滑行的 稳定度能有效改善,也同时降低滑板初学者操控不易时,经常因滑板翻覆而造成身体受伤 的情形。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突破先前的技术结构下,确实已达到所欲增进之功效,且 也非为其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依申请前之先前技术所能轻易完成,爰依法提出 新型专利申请恳请贵局核准本件新型专利申请案,以励实用新型,至感德便。惟上列详细说明系针对本实用新型之一可行实施例之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而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为之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 本案之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一种滑板,包括板体、转向轮组和被动轮组,所述板体具有表面及底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轮组设置于所述板体的底面一端,所述转向轮组具有可与所述板体的底面结合的定位座,且所述定位座凸设有倾斜部,并于倾斜部的斜面上设有旋转轮件,而所述旋转轮件具有一轮子;所述被动轮组设置于所述板体的底面一端并远离所述转向轮组,所述被动轮组具有可与所述板体的底面结合的支架,且所述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上可固定方向转动的轮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底面与所述转向轮组的定位 座之间设有可供定位座结合的结合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块与定位座结合的相对位置呈 一倾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部的斜面上设有可供旋转轮件 装设的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轮件具有一轮架,于轮架上设有 转轴,并于转轴上设有轴柱,又于轮架内部系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轮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轮件的轮子位置与转轴位置呈 一倾斜角度相对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板,其包括有一板体、一转向轮组及一被动轮组,于板体底面两端相对应位置设置有转向轮组与被动轮组,该转向轮组系具有可与该板体的底面结合的定位座,且该定位座凸设有倾斜部,并于倾斜部的斜面上设有可360度旋转的旋转轮件,而该被动轮组系具有至少一个以上可固定方向转动的轮子;借此,透过转向轮组使滑板于滑行时,提供使用者可轻易操控滑板左、右方向的滑行,同时再透过转向轮组其定位座凸设的倾斜部,可控制旋转轮件的重心偏摆方向维持在同一直线,而使滑板于左、右方向滑行后,旋转轮件可实时恢复于一直线,以保持滑板的滑行方向的稳定。
文档编号A63C17/02GK201643638SQ20102013096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5日
发明者吴博誉, 朱俊豪 申请人:吴博誉;朱俊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