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旋转玩耍的变形盘状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3214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旋转玩耍的变形盘状玩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形玩具,具体是一种可旋转玩耍的变形盘状玩具。
背景技术
变形玩具作为一种结构多变、启迪智力的玩具受到众多小朋友的喜爱。目前市面 上有各式各样的变形玩具,其中最多的是如变形车、变形飞机、变形武器等的可通过手动操 作的变形玩具,这些变形玩具的结构一般在变形玩具的各组成部分的连接位置设置转动连 接结构以实现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位移变形,但这些结构的变形玩具也逐渐成了缺乏新意、 趣味性和娱乐效果不足的产品。而中国专利局于2008年6月观日公告的申请号为ZL200720057290.9的实用新型 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变形弹丸玩具,它的特点是包括圆球状变形体及带有磁导体的垫板, 圆球状变形体包括底壳体、带有磁吸开关装置的座体、弹性变形体及复位弹簧,弹性变形体 包括外表面为球面且可与底壳体拼接为完整球面的两侧壳体,当圆球状变形体滚动至垫板 上时,在磁吸开关的作用下由球体自动变形成铁甲人或动物或怪兽,不玩时可使铁甲人或 动物或怪兽回收成为滚球。虽这种玩具无需手动操作变形,但这种玩具的结构比较复杂,需 要配合垫板使用而导致携带不方便,而且整体形状为球形不方便存放。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变形 奇特、玩耍方便且趣味性强的变形造型体与盘体相互结合的可旋转玩耍的变形盘状玩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盘体、与盘体相连接的底 座以及用于连接固定盘体和底座的环套,所述盘体上设有可收合的弹性变形体、碰触端伸 出盘体部的碰触装置以及控制碰触装置的锁定件,所述弹性变形体包括与盘体弹性转动连 接的造型体A,所述造型体A与碰触装置可活动卡接,通过触碰所述碰触装置的碰触端使所 述造型体A脱离卡接而实现弹性变形体向上展开。为了进一步提高该玩具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上述弹性变形体还包括至少一个与上 述盘体弹性转动连接或与上述造型体A弹性转动连接的造型体B,所述造型体B收合时通过 上述造型体A上设置的挡边固定,所述造型体B与上述造型体A组合成特定形象体;另外还 包括有与盘体固接的造型体C,所述造型体C与上述造型体A组合或与上述造型体B组合或 与上述造型体A及上述造型体B组合成一体。上述弹性变形体可以设计成各种各样的形象体,可以设计成爬行类的动物形象 体,如蛇、壁虎、蜥蜴等;也可以设计成飞行类的动物形象体,如鹰、凤凰、孔雀等;还可以设 计成其他类的动物形象体或植物类的形象体或组合形象体。上述碰触装置包括安装在盘体上的碰触杆以及用于卡接上述造型体A的卡条,其 中所述碰触杆下部垂直伸出盘体底部,其上部与所述卡条相连接,所述卡条一端向上凸起 且凸起部的端部设有卡扣,上述造型体A上对应卡扣的位置设有卡位,通过卡扣与卡位相卡接而使所述造型体A收合时可固定在盘体上。上述碰触杆的上部设有倾斜部,所述倾斜 部与上述卡条的下边缘相接触,所述卡条通过螺丝和复位弹簧可弹性摆动地固定在盘体 上。锁定件可以设计按压式的锁定柱结构,也可以设计成旋紧式的锁定螺柱结构,还 可以设计成左右移动的开关结构等等。上述锁定件包括穿过盘体侧边并伸至碰触装置处将 其锁定的锁定柱及套置在锁定柱上的回力弹簧,上述环套内壁的带动件对应设计成可供所 述锁定柱插入放置的缺位和与缺位相连的供锁定柱在其中滑动的槽位。为了实现环套可控 制锁定件对碰触装置的锁定或松开,槽位在其相连的缺位的两边各设有一个,其中一边的 槽位的槽深为由深渐浅的弧槽位,当上述锁定柱滑入所述弧槽位中,所述锁定柱端部受弧 槽位挤压缩入盘体内而实现锁定上述碰触装置打开处于收合状态的弹性变形体。底座与盘体的连接固定可以通过锁扣结构来固接,或者通过轴柱与柱孔插接来固 接,本实用新型是在上述盘体与底座的对接边缘向外设有凸边,上述环套的内壁对应设有 缺口和与缺口相连的凹槽,通过将凸边对准缺口插入至凹槽处并将凸边转入凹槽中而实现 所述环套将所述盘体与底座相连接成一体。为了进一步增加该玩具玩耍时的趣味性和持久性,上述盘体上设有一个与上述碰 触装置对称布设且穿通盘体及弹性变形体的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可供所述碰触装置穿 过,通过两个去掉底座的盘体相背且碰触装置与另一圆孔对齐相套接而组合成一个两面均 为弹性变形体的组合玩具。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盘体与底座和环套相组合且在盘体内设置可收合呈盘状的 弹性变形体及控制弹性变形体的碰触装置和锁定件的结构,使弹性变形体的的造型体A与 碰触装置活动卡接,通过碰触装置可控制造型体A展开或造型体A收合时起到固定作用,故 玩耍时无需其他配合使用的道具,只要触碰到碰触装置即可使造型体A脱离卡接且在弹性 力作用下展开,其玩耍方便、新颖,而且展开的弹性变形体可以是各种各样的造型体,因此 趣味性和娱乐性强;又由于该弹性变形体可以由多个独立的造型体组成,各个造型体之间 或相互可转动连接或与盘体可转动连接或与盘体固接,从而使该弹性变形体在弹起时可从 各个方向展开,且展开后各个造型体可组合成特定形象体,进一步增强了玩具的趣味性,更 能吸引小朋友的喜爱;又由于在携带玩具时可通过转动环套来带动锁定件锁住碰触装置, 防止弹性变形体被打开,因此可方便携带及保护弹性变形体不容易被损坏;又由于在盘体 上设有一个与碰触杆对称的穿通盘体及弹性变形体的通孔,且通孔的直径可供所述碰触杆 穿过,因此可将两个去掉底座的盘体相背且碰触杆与另一通孔对齐相套接而组合成一个两 面均为弹性变形体的组合玩具,因此小朋友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组合后进行玩耍,大大提高 了玩耍的趣味性和持久性。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可旋转玩耍的变形盘状玩具结构新颖, 变形奇特,玩法简单,方便携带存放,而且可有效提高小朋友玩耍的趣味性和启迪心智,可 广泛应用于对变形类的玩具产品中。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收合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展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展开状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收合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展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展开状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组合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组合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可旋转玩耍的变形盘状玩具,包括盘体2、与盘体2相连 接的底座4以及用于连接固定盘体1和底座4的环套5,盘体2上设有可收合的弹性变形 体1、碰触端伸出盘体部的碰触装置3以及控制碰触装置3的锁定件6,弹性变形体1包括 与盘体2弹性转动连接的造型体All,造型体All与碰触装置3可活动卡接,通过触碰所述 碰触装置3的碰触端使造型体All脱离卡接而实现弹性变形体1向上展开。该实用新型采 用盘体2与底座4和环套5相组合且在盘体2内设置可收合呈盘状的弹性变形体1及控制 弹性变形体1的碰触装置3和锁定件6的结构,使弹性变形体1的造型体All与碰触装置 3活动卡接,通过碰触装置3可控制造型体All展开或造型体All收合时起到固定作用,故 玩耍时无需其他配合使用的道具,只要触碰到碰触装置3即可使造型体All脱离卡接且在 弹性力作用下展开,其玩耍方便、新颖,而且展开的弹性变形体可以是各种各样的造型体, 因此趣味性和娱乐性强。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该实施例的弹性变形体1的造型体All为仿蛇的尾部,该造型 体Al 1设计成仿蛇的尾部,该尾部与盘体2可转动连接且在连接处设有弹簧,该造型体Al 1 与盘体2的连接端设有轴孔113,盘体2上对应设有一个轴座,轴座上对应设有轴孔71,通 过一根转轴72穿过两者的轴孔71而实现将两者连接,该实施例的弹簧设计成扭簧73,该 扭簧73套设在转轴72上,在轴座的一侧设有一个凸边,该凸边可供扭簧73的一端脚定位, 实现造型体All向下压进盘体2时扭簧73被扭紧而向上展开时可通过扭簧73的扭力实现 自动展开。该造型体All压进盘体2时是通过碰触装置3固定的,该实施例的碰触装置3 包括碰触杆31以及用于卡接固定弹性变形体1的卡条32,在盘体2底部对应碰触杆31的 位置开设有一个通孔,该碰触杆31可上下移动地垂直插置在盘体2的通孔中且其下部伸出 盘体2底部,而卡条32安装在盘体2上部且与碰触杆31的上部相连接,该卡条32设计成 一端向上垂直翘起的“7”字形体,其翘起端的端部设有卡扣321,卡条32平置于盘体2的 上端面上,在盘体2的上端面设有一个螺孔座,该卡条32 —端设有通孔,通过螺丝8可将卡 条32可绕螺丝8转动地固定在盘体2上,该弹性变形体1上对应卡扣321的位置设有卡位 112,该实施例的卡位112设置在造型体All上,通过卡扣321与卡位112相卡接可使造型体 All收合时可固定在盘体2上,而通过触碰所述碰触杆31的下部使碰触杆31带动卡条32 动作,使卡条32的卡扣321松开对卡位112的卡接可使造型体All在其本身的扭簧73作 用下向上弹起展开。为了实现触碰碰触杆31时能带动卡条32的卡扣321松开对卡位112 的卡接,该实施例将碰触杆31的上部设有倾斜部311,该倾斜部311与卡条32的其中一端 部的下边缘相接触,因此当触碰到伸出盘体2底部的碰触杆31时,碰触杆31向上移动,同时倾斜部311上移带动卡条32向一旁摆动而使卡扣321脱离造型体All的卡位112,而为 了使卡条32向一旁摆动后能自动复位,该实施例在卡条32与螺丝8的连接处设有复位弹 簧33,在盘体2上端部的螺孔座一旁设有一个定位块,复位弹簧33的一端脚卡在该定位块 处而实现卡条32能自动复位,当卡条32复位时带动碰触杆31同时复位。除了造型体A外,该实施例的弹性变形体1还包括一个与盘体2转动连接的造型 体B12,该造型体B12为仿蛇的头部和颈部,该造型体B12与盘体2的连接也是在两者上设 置轴孔71后通过转轴72穿过而连接的,在转轴72上同样套设有扭簧73,另外造型体B12 收合时是通过造型体All或盘体2上设置的定位结构来固定,该实施例是在造型体All上 设有挡边111,而在造型体B12上则设有与挡边111配合的挡位,收合时先将造型体B12收 进盘体2,用手压着并用另一只手将造型体All向盘体2收合至造型体All的卡位112与卡 扣321相卡接定位,此时造型体All的挡边111刚好在造型体B12的挡位121上,从而限定 造型体B12向上展开,而当造型体All脱离卡接使向上展开的同时造型体B12也同时向上 展开,极具趣味性,更能吸引小朋友的喜爱。该实施例在造型体B12还设有一个与其可转动 连接的另一个造型体B12,这个造型体B12设计成仿蛇的嘴部,其连接处同样设有扭簧,当 蛇尾部和蛇头部展开的同时嘴部向前伸出,整个形象体栩栩如生。该实施例还设有一个与 盘体2固接的造型体C13,该造型体C13设计成仿蛇的躯干部,该造型体C13与造型体All 和造型体B12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蛇的形象体。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的底座4设计成透明体,在底座4上还设有各种具有美感的 图案或条纹,在底座4的底面上设有通孔41,该碰触装置3的碰触杆31下部穿过通孔41而 伸出底座4底部。该实施例在底座4的边缘上部向上延伸有齿牙42,盘体2的边缘下部对 应设有可与该齿牙42相嵌合的齿位21,通过齿牙42与齿位21的配合可实现底座4与盘体 2不可转动地套接。该实施例环套5的外壁面设计成光滑的,而内壁设有缺口 51和与缺口 51相连的凹槽52,在内壁面上均勻设有三组,而盘体2与底座4对应设有向外延伸的凸边 22,也同样均布有三组,通过将凸边22对准缺口 51插入至凹槽52处并将凸边22转入凹槽 52中而实现环套5将盘体2与底座4相连接成一体,这样的设计连接简单,也方便拆装更 换。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的锁定件6可限制弹性变形体1在收合状态下被打开,主要是在 携带时起到保护弹性变形体1的作用。该锁定件6为一个穿过盘体2侧边的锁定柱61,在 盘体2装设卡条32的位置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该锁定柱61穿过该通孔并伸至盘体2内, 当将锁定柱61向内推入时,锁定柱61的内端刚好挡在卡条32能摆动的那一侧,此时即使 触碰碰触杆31,卡条32因被挡住而无法摆动,因此卡条32的卡扣321不会脱离弹性变形体 1的卡位,从而可保证弹性变形体1不会被打开。由于该玩具可以跟底座4组合并通过环套 5来连接,而环套5刚好是套设在盘体2的侧壁处的,因此环套5的内壁需要设有供锁定柱 61插入放置的缺位53和与缺位53相连的槽位54,当盘体2与底座4的凸边22插入缺口 51时锁定柱61也刚好插入缺位53中,当凸边22转入凹槽52中时锁定柱61也定位于槽位 讨中。为了实现锁定柱61在环套5的槽位M中可以实现锁定,该实施例在缺位53的两侧 各设有一个与其相连的槽位M,其中一侧的槽位M的槽深设为由深渐浅的弧槽位,越远离 缺位槽深越浅,故当锁定柱61转入该弧槽位中时,锁定柱61受弧槽位M挤压向盘体2内 收缩而挡住卡条32,从而实现限制弹性变形体1在收合状态下被打开;而另一侧的槽位M 则为槽深不变的槽位,故当锁定柱61转入该槽位M时则不会锁定卡条32。当然,为了实现锁定柱61可两个不同方向转动,用于供盘体2与底座4的凸边22旋入的凹槽52也同样在 缺口 51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另外为了令锁定柱61从弧槽位转到另一侧的槽位M中时,锁 定柱61能自动解锁,该实施例在锁定柱61上套设有使从弧槽位转出的锁定柱61自动伸出 盘体2解除对弹性变形体1的锁定的回力弹簧62,在锁定柱61上设有挡板,而在盘体2的 侧壁内部同样设有挡边,所述回力弹簧62就安装在该挡板和挡边之间。携带时,将锁定柱 61转到了弧槽位,此时锁定柱61锁定卡条,故即使携带过程中触碰到碰触装置3,也无法打 开弹性变形体1,从而可保护弹性变形体1不会在携带时因碰撞折损;而玩耍时,将锁定柱 61转到另一槽位M,此时锁定柱61在回力弹簧62作用下向外伸出而解除对卡条32的锁 定,因此可进行玩耍。实施例二如图4至图6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基本相同,两者的区别在于弹 性变形体1的设计不同,该实施例的弹性变形体1包括有造型体All、造型体B12和造型体 C13,其中,造型体All仿鹰的躯干部,造型体B12有仿鹰的翅膀、头部和尾部三个,造型体 C13仿鹰的脚部,其中仿翅膀的造型体B12与仿躯干部的造型体All可弹性转动的连接,仿 头部和仿尾部的造型体B12则与造型体All可转动连接,在仿躯干部的造型体All的中间 设有卡位111,碰触装置3的卡条32设置在该造型体All的卡位111下方,该实施例的卡条 32的通孔设置在卡条32的中部,通过螺丝8可将卡条32的两端绕螺丝8转动地固定在盘 体2上,在造型体All的两侧设有挡边112,而在仿翅膀的造型体B12的内侧对应设有与挡 边112配合的挡位121。收合时,先将两个仿翅膀的造型体B12收合到仿躯干部的造型体 All靠拢,直至造型体All的挡边112卡入造型体B12的挡位121时,将造型体All向盘体 2内收合并通过其上的卡位111与卡条32上的卡扣321相卡接而实现将整个弹性变形体1 收合固定在盘体2上;展开时,仿躯干部的造型体All向上抬起,同时仿翅膀的造型体B12 脱离卡接向两侧伸开并向上展开,仿如振翅欲飞的鹰,栩栩如生。实施例三如图7至图8所示,该实施例是上面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组合体,为实现两个玩 具可组合成一个玩具进行玩耍,该实施例在盘体2上设有一个与碰触装置3对称的圆孔23, 该圆孔23直穿过盘体2及弹性变形体1,圆孔23的直径可供所述碰触装置3的碰触杆31 穿过,同样在盘体2的下边缘设有供两者相配合的齿牙42和齿位21,将两个盘体2的底部 相对,让其中一个盘体2的圆孔23对准另一个盘体2的碰触杆32,对齐后将两者靠合,靠 拢后两盘体2上的碰触杆32均伸出对方盘体2的圆孔23,同时两个盘体2的边缘齿牙42 刚好与齿位21相扣合,为进一步加固,在两盘体2的扣合处设有上述的环套5,同样该环套 5不仅实现连接两盘体2的作用,还具有控制两盘体2上的锁定柱6的锁定与松开的作用, 由于是两个盘体2相扣合,且两个盘体2上的锁定柱61位置不同,所以该环套5上对应设 有两个供锁定柱61插入并可在其内转动的缺位53和槽位54。这样组合后的玩具两面均是 弹性变形体1,且两面都有凸出来的碰触杆31,故无论那一面倒向桌面,都能碰到碰触杆31 而使向上的那面的弹性变形体1展开。小朋友还可根据自己的喜爱组合不同形象的弹性变 形体1,趣味性更强,更能获得小朋友的青睐。本实用新型的玩具是进行对抗玩耍的,对抗前先选择自己喜爱的弹性变形体1的 形象,不同形象的弹性变形体1具有不同的攻击力和防御力等,关于攻击力和防御力的数值是通过标贴的形式粘贴在盘体2的上表面,故当弹性变形体1收合时,该标贴是被弹性变 形体1挡住而无法看到的;选择完后再决定是将两个弹性变形体1组合对抗或是只用一个 弹性变形体1配合底座4来对抗;组装好并将弹性变形体1收合到盘体2上,并确认锁定柱 61处于松开状态后即可进行对抗玩耍了,双方各执一个玩具,将其竖立起来,即用环套5的 外环边作为着地点,然后用力旋转该玩具,使该玩具竖着转动,当两者的玩具因碰撞或者无 法旋转倒下时,此时如果双方的弹性变形体1都展开,则根据双方弹性变形体1的攻击力和 防御力的数值比较判断输赢,如果哪方的弹性变形体1无法展开或者倒下时底座4的一面 朝上,则该方直接输。 尽管本实用新型是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这种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实用新型 构成限制。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 可以预料的,这种的变化应属于所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可旋转玩耍的变形盘状玩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盘体(2)、与盘体(2)相连接的 底座(4)以及用于连接固定盘体(2)和底座(4)的环套(5),所述盘体(2)上设有可收合的 弹性变形体(1)、碰触端伸出盘体(2)外部的碰触装置(3)以及控制碰触装置(3)的锁定件 (6),所述弹性变形体(1)包括与盘体(2)弹性转动连接的造型体A (11),所述造型体A (11) 与碰触装置(3)可活动卡接,通过触碰所述碰触装置(3)的碰触端使所述造型体A (11)脱 离卡接而实现弹性变形体(1)向上展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玩耍的变形盘状玩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变形体 (1)还包括至少一个与上述盘体(2)或与上述造型体A (11)弹性转动连接的造型体B (12) 和至少一个与盘体(2)固接的造型体C (13),所述造型体B (12)收合时通过上述造型体 A (11)上设置的挡边(111)固定,上述造型体A (11)与造型体B (12)组合或与造型体B (12)及造型体C (13)组合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玩耍的变形盘状玩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碰触装置(3) 包括安装在盘体(2)上的碰触杆(31)以及用于卡接上述造型体A (11)的卡条(32),其中所 述碰触杆(31)下部垂直伸出盘体(2 )底部,其上部与所述卡条(32 )相连接,所述卡条(32 ) 一端向上凸起且凸起部的端部设有卡扣(321),上述造型体A (11)上对应卡扣(321)的位 置设有卡位(112),通过卡扣(321)与卡位(112)相卡接而使所述造型体A (11)收合时可 固定在盘体(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旋转玩耍的变形盘状玩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碰触杆(31)的 上部设有倾斜部(311),所述倾斜部(311)与上述卡条(32 )的下边缘相接触,所述卡条(32 ) 通过螺丝(8)和复位弹簧(33)可弹性摆动地固定在盘体(2)上,通过触碰所述碰触杆(31) 的下部使碰触杆(31)上移带动卡条(32)向一旁摆动而实现所述造型体A (11)脱离卡接且 在弹性力作用下展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玩耍的变形盘状玩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锁定件(6)包 括穿过盘体(2)侧边并伸至碰触装置(3)处将其锁定的锁定柱(61)及套置在锁定柱(61) 上的回力弹簧(62),上述环套(5)内壁的带动件对应设计成可供所述锁定柱(61)插入放置 的缺位(53)和与缺位(53)相连的供锁定柱(61)在其中滑动的槽位(5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旋转玩耍的变形盘状玩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槽位(54)在其 相连的缺位(53)的两边各设有一个,其中一边的槽位(54)的槽深为由深渐浅的弧槽位,当 上述锁定柱(61)滑入所述弧槽位中,所述锁定柱(61)端部受弧槽位挤压缩入盘体(2)内而 实现锁定上述碰触装置(3)打开处于收合状态的弹性变形体(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玩耍的变形盘状玩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盘体(2)与底 座(4)的对接边缘向外设有凸边(22),上述环套(5)的内壁对应设有缺口(51)和与缺口 (51)相连的凹槽(52),通过将凸边(22)对准缺口(51)插入至凹槽(52)处并将凸边(22)转 入凹槽(52)中而实现所述环套(5)将所述盘体(2)与底座(4)相连接成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玩耍的变形盘状玩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盘体(2)上设 有一个与上述碰触装置(3)对称设置且穿通盘体(2)及弹性变形体(1)的圆孔(23),所述圆 孔(23)的直径可供所述碰触装置(3)穿过,通过两个去掉底座(4)的盘体(2)相背且碰触 装置(3)与另一圆孔(23)对齐相套接而组合成一个两面均为弹性变形体(1)的组合玩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旋转玩耍的变形盘状玩具,包括盘体、底座以及用于连接固定盘体和底座的环套,盘体上设有可收合的弹性变形体、碰触装置以及锁定件,弹性变形体包括与盘体转动连接的造型体A,造型体A与碰触装置可活动卡接,通过触碰碰触装置的碰触端使造型体A脱离卡接而实现弹性变形体向上展开,故玩耍时无需其他配合使用的道具,只要触碰到碰触装置即可使造型体A脱离卡接且在弹性力作用下展开,其玩耍方便、新颖,而且展开的弹性变形体可以是各种各样的造型体,因此趣味性和娱乐性强。该可旋转玩耍的变形盘状玩具结构新颖,变形奇特,玩法简单,方便携带存放,而且可有效提高小朋友玩耍的趣味性和启迪心智,可广泛应用于对变形类的玩具产品中。
文档编号A63H3/04GK201862262SQ201020297619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9日
发明者蔡东青 申请人:广东奥迪动漫玩具有限公司, 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奥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