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折积木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498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折积木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积木,特别是涉及一种转折积木组。
背景技术
以往的一种积木玩具,多为垂直方向的堆栈,而后渐渐开发出垂直方向与水平方 向皆可以互相组合连接的积木玩具,有助于激发儿童脑力与创造力。虽然,现有的积木玩具虽可以达到三维方向的扩展组合连接,但是,组合连接完成 后的积木无法活动产生动作,除非购买搭配有特殊设计的配件,例如手臂、腿等特殊配件, 才能产生特定的动作,使用用途受限,在组装连接的变化性上不足。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激荡脑力并启发儿童的创造力,且能够帮助儿童独立思考, 一种可以使现有的积木玩具组合成任意形体,更进一步增加转动自由度的设计,为目前市 场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现有的积木玩具更进一步增加转动自由度的 转折积木组。本实用新型的转折积木组,适用于与多数个基体积木共同组合形成一个积木合 体,该转折积木组包含一个转折基座积木件、一个转折积木件,及两个定位单元,该转折基 座积木件与其中一个基体积木连接,该转折基座积木件包括一个连接该基体积木的外基 壁,及两个自该外基壁延伸的外侧壁,该转折积木件与另外一个基体积木连接且设置于所 述外侧壁间,该转折积木件包括一个连接该基体积木的内基壁,及两个相对所述外侧壁的 内侧壁,所述定位单元分别包括一个形成于所述外侧壁与内侧壁其中一者的环齿面,及一 个形成于所述外侧壁与内侧壁另外一者的定位齿,该定位齿与该环齿面啮合。本实用新型的转折积木组,所述环齿面形成于所述内侧壁,所述定位齿形成于所 述外侧壁。本实用新型的转折积木组,该转折基座积木件还包括两个分别开设于所述外侧壁 上的枢转孔,该转折积木件还包括两个分别凸设于所述内侧壁上的枢转凸柱,所述枢转凸 柱插设于所述枢转孔中。本实用新型的转折积木组,该转折积木件还包括两个设置于所述枢转凸柱的导引 斜面。本实用新型的转折积木组,还包含两个摆动转折积木及一个连接单元,所述摆动 转折积木分别与所述基体积木连接,该连接单元包括一个形成于所述摆动转折积木其中一 者的插接件,及一个形成于所述摆动转折积木另外一者的容置孔,该容置孔用于容置该插 接件。本实用新型的转折积木组,所述摆动转折积木分别包括一个穿孔,该转折积木组 还包含一个穿设于所述摆动转折积木的穿孔中的固定插销。[0012]本实用新型的转折积木组,该固定插销包括多数片弹片,及多数个位于所述弹片 间的变形缝。本实用新型的转折积木组,该固定插销还包括多数个形成于所述弹片末端的挡止凸缘。本实用新型的转折积木组,该固定插销还包括一个挡止头部。本实用新型的转折积木组,该连接单元的插接件呈环设该摆动转折积木穿孔的圆 形管柱。本实用新型的转折积木组,该连接单元的容置孔与该穿孔呈阶级状,且该容置孔 的孔径大于该穿孔的孔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转折基座积木件、转折积木件与现有的基体 积木连接,而通过所述定位单元使得该转折积木件可以相对该转折基座积木件转折,且能 在不同的角度皆能够定位,以固定所述基体积木的角度,确实使现有的积木玩具更进一步 增加转动自由度,并增加外观姿势、造型上的变化度,达到激发儿童脑力与创造力的目的。

图1是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转折积木组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图2是立体图,说明本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个转折基座积木件及一个转折积木 件;图3是立体分解图,说明本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该转折基座积木件、转折积木件及 两个定位单元;图4是立体图,说明本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前侧视图;图5是立体图,说明本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态样;图6是立体分解图,说明本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两个摆动转折积木;图7是立体图,说明本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摆动转折积木组装状态;图8是剖视图,说明本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摆动转折积木;图9是立体图,说明本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态样;图10是立体图,说明本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态样;图11是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转折积木组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图12是立体分解图,说明本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摆动转折积木;图13是立体图,说明本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摆动转折积木组装状态;图14是立体图,说明本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态样;图15是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转折积木组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图16是立体分解图,说明本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摆动转折积木;图17是立体图,说明本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态样;图18是立体图,说明本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态样;图19是立体图,说明本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摆动转折积木;图20是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转折积木组的第四较佳实施例;图21是立体图,说明本第四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摆动转折积木;图22是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转折积木组的第五较佳实施例;[0040]图23是立体图,说明本第五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摆动转折积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转折积木组的第一较佳实施例适用于与多数个 基体积木2共同组合形成一个积木合体100,所述基体积木2分别包括一个连接孔21。该转折积木组1包含一个转折基座积木件14、一个转折积木件15,及两个定位单 元16。该转折基座积木件14与其中一个基体积木2连接,该转折基座积木件14包括一 个连接该基体积木2的外基壁141、两个自该外基壁141延伸的外侧壁142,及两个分别开 设于所述外侧壁上142的枢转孔143。该转折积木件15与另外一个基体积木2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外侧壁142间,该转 折积木件15包括一个连接该基体积木2的内基壁151、两个相对所述外侧壁142的内侧壁 152、两个分别凸设于所述内侧壁152上的枢转凸柱153,及两个设置于所述枢转凸柱153的 导引斜面154,所述枢转凸柱153插设于所述枢转孔143中。所述定位单元16分别包括一个形成于所述外侧壁142与内侧壁152其中一者的 环齿面161,及一个形成于所述外侧壁142与内侧壁152另外一者的定位齿162,该定位齿 162与该环齿面161啮合。在本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环齿面161形成于所述内侧壁152,所述定位齿162 形成于所述外侧壁142,将该转折积木件15组装于该转折基座积木件14上时,通过所述导 引斜面154,以利所述枢转凸柱153插设于所述枢转孔143中,通过所述枢转凸柱153与所 述枢转孔143,让该转折积木件15可以相对该转折基座积木件14枢转,进而带动所述基体 积木2。在本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基体积木2分别为躯干与头部,该转折基座积木件 14与该转折积木件15用于使头部可以相对躯干上下转折。更进一步说明的是,通过该定位齿162与该环齿面161啮合,让该转折积木件15 与该转折基座积木件14能在不同的角度皆能够定位,以固定所述基体积木2的角度,确实 使现有的积木玩具更进一步增加转动自由度,并增加外观姿势、造型上的变化度,达到激发 儿童脑力与创造力的目的。参阅图5、图6、图7与图8,本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态样,该转折积木组1还包 含两个摆动转折积木11、一个连接单元12,及一个固定插销13。所述摆动转折积木11分别与所述基体积木2连接,且所述摆动转折积木11分别 包括一个穿孔111,及一个对应该连接孔21的连接栓112,所述摆动转折积木11通过所述 连接栓112插设于所述基体积木2的连接孔21中,通过所述连接栓112,让所述摆动转折积 木11可以以任意方位与位置,与所述基体积木2组合,增加组合连接的变化性。该连接单元12包括一个形成于所述摆动转折积木11其中一者的插接件121,及 一个形成于所述摆动转折积木11另外一者的容置孔122,该容置孔122用于容置该插接件 121,该插接件121环设该摆动转折积木11穿孔111的圆形管柱,该容置孔122与该穿孔 111呈阶级状,且该容置孔122的孔径大于该穿孔111的孔径。[0053]所述摆动转折积木11通过该连接单元12彼此连接,也就是将该插接件121插置 于该容置孔122中,使所述摆动转折积木11形成可摆动转折的连接关系。该固定插销13穿设于所述摆动转折积木11的穿孔111中,该固定插销13包括多 数片弹片131、多数个位于所述弹片131间的变形缝132、多数个形成于所述弹片131末端 的挡止凸缘133,及一个挡止头部134。该固定插销13穿设于所述摆动转折积木11的穿孔111,穿设过程中所述弹片131 通过所述变形缝132稍微变形,穿过所述穿孔111后以所述挡止凸缘133与该挡止头部 134,将所述摆动转折积木11彼此固定。该固定插销13用于进一步地强化所述摆动转折积木11的连接强度,让所述摆动 转折积木11在带动所述基体积木2时,动作可以更稳定且不会脱落。在图5至图8中,所述基体积木2分别为躯干、头部与手臂,该转折基座积木件14 与该转折积木件15用于使头部可以相对躯干上下转折,所述摆动转折积木11用于使手臂 可以相对躯干上下摆动转折。在图4中,所述摆动转折积木11用于使手臂可以相对躯干上下摆动转折。参阅图9与图10,本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态样,所述基体积木2分别为机身与 机翼,所述摆动转折积木11用于使机翼可以相对机身上下转折。参阅图11、图12与图13,本实用新型转折积木组1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 佳实施例构件与组装方式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基体积木2分 别为躯干与翅膀,所述摆动转折积木11用于使翅膀可以相对躯干前后挥动转折。参阅图14,本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态样,所述基体积木2分别为躯干与腿,所 述摆动转折积木11用于使腿可以相对机躯干前后摆动转折。参阅图15与图16,本实用新型转折积木组1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基体积木 2分别为躯干、上手臂、下手臂与腿,所述摆动转折积木11用于使上手臂、下手臂可以相对 躯干上下摆动转折,并使腿可以相对躯干前后摆动转折。参阅图17,本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态样,所述基体积木2可以通过所述摆动 转折积木11继续往外延伸,形成手掌、手指等不同部位,同样地,腿也可以通过该转折积木 组1区分为大腿与小腿。参阅图18与图19,本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态样,所述摆动转折积木11用于使 上手臂、下手臂可以相对躯干前后摆动转折。参阅图20与图21,本实用新型转折积木组1的第四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 例构件与组装方式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该第四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基体积木2分别为躯 干、上手臂、下手臂与腿,所述摆动转折积木11用于使上手臂可以相对躯干上下摆动转折, 使下手臂相对上手臂前后摆动转折,并使腿可以相对躯干前后摆动转折。参阅图22与图23,本实用新型转折积木组1的第五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 例构件与组装方式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该第五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摆动转折积木11连接 于该基体积木2上时可以具有倾斜角度,使得动作与姿势的变化更加丰富。综上所述,所述摆动转折积木11通过该连接单元12彼此连接,使所述摆动转折积 木11形成可摆动转折的连接关系,该固定插销13用于进一步地强化所述摆动转折积木11 的连接强度。[0068] 通过该转折积木组1,使现有的基体积木2连接可以相对彼此摆动转折,确实使现 有的积木玩具更进一步增加转动自由度,通过所述摆动转折积木11让积木合体100的姿势 与动作更富变化性,该转折积木组1与现有的基体积木2可任意组合且用途不受限。而通 过该转折基座积木件14与该转折积木件15,以及通过该定位齿162与该环齿面161啮合, 让该转折积木件15与该转折基座积木件14能在不同的角度皆能够定位,以固定所述基体 积木2的角度,使现有的积木玩具组合成任意形体,并增加外观姿势、造型上的变化度,达 到激发儿童脑力与创造力的目的,帮助儿童独立思考,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转折积木组,适用于与多数个基体积木共同组合形成一个积木合体,其特征在 于该转折积木组包含一个转折基座积木件、一个转折积木件,及两个定位单元,该转折基 座积木件与其中一个基体积木连接,该转折基座积木件包括一个连接该基体积木的外基 壁,及两个自该外基壁延伸的外侧壁,该转折积木件与另外一个基体积木连接且设置于所 述外侧壁间,该转折积木件包括一个连接该基体积木的内基壁,及两个相对所述外侧壁的 内侧壁,所述定位单元分别包括一个形成于所述外侧壁与内侧壁其中一者的环齿面,及一 个形成于所述外侧壁与内侧壁另外一者的定位齿,该定位齿与该环齿面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折积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齿面形成于所述内侧壁,所 述定位齿形成于所述外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折积木组,其特征在于该转折基座积木件还包括两个分 别开设于所述外侧壁上的枢转孔,该转折积木件还包括两个分别凸设于所述内侧壁上的枢 转凸柱,所述枢转凸柱插设于所述枢转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折积木组,其特征在于该转折积木件还包括两个设置于 所述枢转凸柱的导引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折积木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两个摆动转折积木及一个 连接单元,所述摆动转折积木分别与所述基体积木连接,该连接单元包括一个形成于所述 摆动转折积木其中一者的插接件,及一个形成于所述摆动转折积木另外一者的容置孔,该 容置孔用于容置该插接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折积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转折积木分别包括一个 穿孔,该转折积木组还包含一个穿设于所述摆动转折积木的穿孔中的固定插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折积木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插销包括多数片弹片,及多 数个位于所述弹片间的变形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折积木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插销还包括多数个形成于 所述弹片末端的挡止凸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折积木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插销还包括一个挡止头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折积木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单元的插接件呈环设该摆 动转折积木穿孔的圆形管柱。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折积木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单元的容置孔与该穿孔 呈阶级状,且该容置孔的孔径大于该穿孔的孔径。
专利摘要一种转折积木组适用于与多数个基体积木共同组合形成一个积木合体,该转折积木组包含一个转折基座积木件、一个转折积木件及两个定位单元,该转折基座积木件包括一个与基体积木连接的外基壁及两个外侧壁,该转折积木件包括一个与基体积木连接的内基壁,及两个内侧壁,所述定位单元分别包括一个形成于内侧壁的环齿面,及一个形成于外侧壁的定位齿,该定位齿与该环齿面啮合,使该转折积木件可相对转折基座积木件转折,且在不同角度皆能定位,以固定基体积木角度,使现有积木玩具增加外观姿势、造型上的变化度,达到激发儿童脑力与创造力的目的。
文档编号A63H33/12GK201912784SQ201020694079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1日
发明者林文彬 申请人:智高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