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身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076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健身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健身棒。
背景技术
太极拳是广受国人青睐的一种健身项目,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道家导引、吐纳综合创造出的一套有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和大自然运转规律的拳术。太极拳的锻炼方式多样,其中太极棒(又名太极尺)是太极拳练功过程中的一种常用配套器械。传统太极棒长一尺左右,直径约一寸,表面均勻且光滑,多为木质或金属质圆柱形棒体。练功过程中,太极棒可协调自身动作,顶到两手劳宫穴处可通过刺激穴位达到健身和治疗的目的。但是随着太极拳练功方式的丰富,结构单一的传统太极棒逐渐无法适应锻炼者特别是太极爱好者的需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身棒,它具有结构美观、练功方式多样、使用安全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太极拳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种健身棒,其特征在于由具有环形凸起的圆柱形棒体和两个同轴包覆层组成; 其中,圆柱形棒体沿轴向在棒体中部和两个端部分别具有环形凸起;同轴包覆层套置于中部环形凸起和端部环形凸起之间的棒体上,该同轴包覆层相对其包覆的棒体是可转动的。环形凸起限制同轴包覆层的轴向滑动范围,可防止其从棒体滑落。圆柱形棒体中部的环形凸起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相邻的两个。当棒体中部存在相邻的两个环形凸起时, 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凹槽,可利用该凹槽悬挂重物以增加锻炼强度。圆柱形棒体可选用木质制品、塑料制品或金属制品;同轴包覆层的材质可根据个人喜好选用,优选有弹性且手感良好的材料,例如皮质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健身棒的各部分尺寸可根据个人需要进行调整,例如,圆柱形棒体的整体长度选用240-320mm,非环形凸起部的棒体直径选用40_60mm,环形凸起部的直径比非凸起部大 8-12mm,单个环形凸起部的轴向长度选用5_10mm,同轴包覆层的轴向长度不超过棒体中部凸起和端部凸起之间的棒体长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使用同轴包覆层(例如皮套)作为手掌与棒体之间的媒介,手掌通过抓握包覆层控制棒体。当手掌紧握包覆层时,两者之间位置固定;而包覆层相对棒体是可转动的(两者直接接触,之间存在摩擦)。通过这种特性,使用该健身棒锻炼时手掌与棒体之间的相对位置更加灵活,便于复杂招式(例如陈式太极拳中的“八”字左右下侧拧棒法、鼓荡缠拧法等)的锻炼。相比于此,传统太极健身棒没有同轴包覆层,使用时手掌直接抓握棒体,两者位置固定,不利于复杂动作的锻炼,并且在手掌与棒体摩擦转动时可能发生掌心的损伤。2、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健身棒特别是练习太极拳时,融入了力的锻炼。将健身棒作为一种借力杠杆,通过控制手掌的握力可有效调节锻炼强度,最大不会超过自身力量的极限,从而可有效避免力度不适对使用者的损害。3、适用于多种太极拳练功方式,例如八字、麻花、直推、平推、鼓荡等练法,具有简单、易学、实用、上功快等优点。结合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劲,可锻炼指力、臂力、拿法、内劲、缠丝劲和桩功。4、结构美观、牢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健身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健身棒,特别适用于太极拳的锻炼。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健身棒,由具有环形凸起的圆柱形棒体1和两个同轴包覆层2组成。沿圆柱形棒体的轴向,圆柱形棒体1在中部具有环形凸起3,同时在两个端部分别具有环形凸起4 ;两个同轴包覆层2分别套置于中部环形凸起3和端部环形凸起4之间的棒体之上,同轴包覆层2相对其包覆的棒体是可轴转动的,包覆层2的轴向长度不超过非凸起区域的棒体长度(即,中部凸起3与端部凸起4之间的棒体长度)。环形凸起3和4限制了同轴包覆层2的轴向滑动范围,防止其从棒体滑落。特别地,如图所示,棒体为木质结构,在中部和两个端部分别设有一个环形凸起, 皮套位于中部凸起和端部凸起之间。整个棒体长度为320mm,直径(此处指非凸起部)52mm, 环形凸起部直径60mm且轴向长度8mm,皮套长度140mm。本实用新型的健身棒的材质和各部分尺寸可根据个人需要进行灵活调整。例如, 强调锻炼力度时,可选用金属材质的棒体,并且可在棒体中部设置相邻的两个环形凸起,通过在两者之间的凹槽上增挂重物以增加锻炼强度。
权利要求1.一种健身棒,其特征在于由具有环形凸起的圆柱形棒体(1)和两个同轴包覆层(2) 组成;其中,圆柱形棒体(1)沿轴向在棒体中部具有环形凸起(3),同时在两个端部分别具有环形凸起;同轴包覆层( 套置于中部环形凸起C3)和端部环形凸起(4)之间的棒体上,该同轴包覆层( 相对其包覆的棒体是可转动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棒,其特征在于圆柱形棒体(1)是木质制品、塑料制品或金属制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棒,其特征在于同轴包覆层( 选自皮质材料或高分子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棒,其特征在于同轴包覆层O)的轴向长度不超过棒体中部环形凸起C3)和端部环形凸起(4)之间的棒体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健身棒,其特征在于圆柱形棒体(1)的整体长度为240-320mm,非环形凸起部的棒体直径为40-60mm,环形凸起部的直径比非凸起部大 8-12mm,单个环形凸起部的轴向长度为5_1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健身棒。该健身棒由具有环形凸起的圆柱形棒体和两个同轴包覆层组成;其中,圆柱形棒体沿轴向在棒体中部和两个端部分别具有环形凸起;同轴包覆层套置于中部环形凸起和端部环形凸起之间的棒体上,该同轴包覆层相对其包覆的棒体是可转动的。相比于现有的太极健身棒,本实用新型结构美观、练功方式多样、使用安全方便。
文档编号A63B26/00GK202078703SQ20112017121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6日
发明者刘长喜 申请人:刘长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