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卧起坐式健腹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197阅读:6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仰卧起坐式健腹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ー种仰卧起坐式健腹椅,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健身器材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ー种椅背绕底部支点向后转动后水平方向以下呈负角度的健腹装置。
背景技术
市场上有一种Total Core 健腹器,其演示视频见 http://v. youku. com/v_show/id_XMjY2NzQxMDI4. html,主要是由通过在地面的滑轮及支杆支撑椅背前后动作,使健身者模拟仰卧起坐达到健腹的效果,但这种健腹器的滑轮是在地面滑动,其椅背后仰的角度有限,一般在后仰60°左右范围内,健腹效果较差。 本发明人从事健身器材研发多年并结合各种健身运动的特点,开发一新型健腹椅,故才有本实用新型提出。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的仰卧起坐式健腹椅,其利用椅座前端与底架的铰接处往复摆动,而带动椅背绕支点处向后仰至水平方向以下,使健身者能模拟仰卧起坐的动作达到训练强度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仰卧起坐式健腹椅,包括底架、椅座、椅背、拉カ片及摆动连件,椅座前端底部通过摆动连件与底架相连,椅座后端与椅背铰接,椅背通过支撑杆与底架相连,拉カ片一端连接于椅背与椅座结合处附近位置,拉カ片另一端与底架相连接以使后仰状态的椅背复位,所述的椅座在摆动连件的作用下前后摆动以使椅背绕与支撑杆铰接处后仰至水平方向以下并在拉カ片控制下复位。进ー步,所述的椅座两侧设有左右扶手,且椅座与底架相连的摆动连件为摆杆或双头连件,摆杆或双头连件的一端与椅座连接,另一端铰接于底架上。进ー步,所述的椅背包括一支撑柱及其上的若干组按摩滚,支撑柱的形状与人体后背弯曲相适应且支撑柱顶部形成U形架用于安装颈部按摩轮。进ー步,所述的支撑柱为管状柱,且是由套管组装而成,相邻套管由定位螺柱连接组装为一体井能调节整个支撑柱的高度,管状柱上安装若干组按摩滚,各组按摩滚由两个泡棉轮及连轴组成,两个泡棉轮分别位于管状柱的两侧。进ー步,所述的底架为エ字形底座,支撑杆、摆动连件及拉カ片安装于エ字形底座的横杆上。进ー步,所述的拉カ片为两片,其一侧端连接于支撑柱与椅座结合处横轴上,另ー侧端挂接于エ字形底座的贯穿轴两端。进ー步,所述的支撑杆包括前支杆和后支杆,两支杆顶端结合处通过连接头与椅背连接,两支杆底端分别支撑于エ字形底座的横杆上,且后支杆通过插柱或销柱活动连接于横杆上突设的插板上,当需要折叠时,只要把插柱或销柱取出,椅背就能后仰以尽量縮小健腹椅整体占用的空间。本实用新型是利用椅座前端设置的摆动连件使其向前运动,带动椅背绕支撑杆顶端的铰接处后仰形成健身者的仰躺状态,此时两拉カ片拉伸;当健身者起座时,拉カ片复位并带动椅背立起,椅后前端的摆动连件恢复至原位,依此循环达到模拟仰卧起座运动。且本实用新型可以向后仰至水平面下30度左右,与Total Core健腹器相比,健腹強度更大。本实用新型让仰卧起坐变得简单、顺滑,更大的起坐幅度,更舒适的仰卧体验和更有效的健康支持,充分平衡了传统仰卧起坐中“仰”和“起”的着力分配,有效的锻炼了腹直肌以及腹外斜肌,而椅背的设置的按摩滚在健腹的同时还起到按摩人体后背的效果。

图I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图2是图I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后仰状态图;图4是图3侧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折叠状态示意图;图6是图5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说明实施例请參阅图I至图6,一种仰卧起坐式健腹椅,包括底架I、椅座2、椅背3、拉カ片4及摆动连件5,椅座2前端底部通过摆动连件5与底架I相连,椅座2后端与椅背3铰接,椅背3通过支撑杆6与底架I相连,拉カ片4 一端连接于椅背与椅座结合处附近位置,拉カ片4另一端与底架I相连接以使后仰状态的椅背复位,所述的椅座2在摆动连件5的作用下前后摆动以使椅背3绕与支撑杆6铰接处后仰至水平方向以下(如图4所示)并在拉カ片控制下复位(如图2所示)。椅座2两侧设有左右扶手,且椅座2与底架I相连的摆动连件为摆杆或双头连件,摆杆或双头连件的一端与椅座2连接,另一端铰接于底架I上。椅背3包括一支撑柱31及其上的若干组按摩滚32,支撑柱的形状与人体后背弯曲相适应且支撑柱顶部形成U形架用于安装颈部按摩轮33。支撑柱为管状柱,且是由套管组装而成,相邻套管由定位螺柱34连接组装为一体井能调节整个支撑柱的高度,管状柱上安装若干组按摩滚,各组按摩滚由两个泡棉轮及连轴组成,两个泡棉轮分别位于管状柱的两侧。请參阅图I、图2及图4、图6,所述的底架I为エ字形底座,支撑杆6、摆杆或双头连件及拉カ片4安装于エ字形底座的横杆上。所述的拉カ片为两片41、42,其一侧端连接于支撑柱与椅座结合处横轴上,另ー侧端挂接于エ字形底座的贯穿轴两端。所述的支撑杆 6包括前支杆61和后支杆62,两支杆顶端结合处通过连接头63与椅背3连接,两支杆底端分别支撑于エ字形底座的横杆11上,且后支杆62通过插柱或销柱64活动连接于横杆上突设的插板上,当需要折叠时,只要把插柱或销柱取出,椅背就能后仰以尽量縮小健腹椅整体占用的空间,如图5或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利用椅座前端设置的摆动连件使其向前运动,带动椅背绕支撑杆顶端的绞接处后仰形成健身者的仰躺状态,如图4所不,此时两拉カ片拉伸;当健身者起座吋,拉カ片复位并带动椅背立起,椅后前端的摆动连件恢复至原位,如图2所示,依此循环达到模拟仰卧起座运动。且本实用新型可以向后仰至水平面下30度左右,与Total Core 健腹器相比,健腹強度更大。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掲示者。
权利要求1.一种仰卧起坐式健腹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椅座、椅背、拉カ片及摆动连件,椅座前端底部通过摆动连件与底架相连,椅座后端与椅背铰接,椅背通过支撑杆与底架相连,拉カ片一端连接于椅背与椅座结合处附近位置,拉カ片另一端与底架相连接以使后仰状态的椅背复位,所述的椅座在摆动连件的作用下前后摆动以使椅背绕与支撑杆铰接处后仰至水平方向以下并在拉カ片控制下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仰卧起坐式健腹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座两侧设有左右扶手,且椅座与底架相连的摆动连件为摆杆或双头连件,摆杆或双头连件的一端与椅座连接,另一端铰接于底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仰卧起坐式健腹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背包括一支撑柱及其上的若干组按摩滚,支撑柱的形状与人体后背弯曲相适应且支撑柱顶部形成U形架用于安装颈部按摩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仰卧起坐式健腹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柱为管状柱,且 是由套管组装而成,相邻套管由定位螺柱连接组装为一体井能调节整个支撑柱的高度,管 状柱上安装若干组按摩滚,各组按摩滚由两个泡棉轮及连轴组成,两个泡棉轮分别位于管状柱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仰卧起坐式健腹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架为エ字形底座,支撑杆、摆动连件及拉カ片安装于エ字形底座的横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仰卧起坐式健腹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カ片为两片,其一侧端连接于支撑柱与椅座结合处横轴上,另ー侧端挂接于エ字形底座的贯穿轴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之一所述的仰卧起坐式健腹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包括前支杆和后支杆,两支杆顶端结合处通过连接头与椅背连接,两支杆底端分别支撑于エ字形底座的横杆上,且后支杆通过插柱或销柱活动连接于横杆上突设的插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仰卧起坐式健腹椅,包括底架、椅座、椅背、拉力片及摆动连件,椅座前端底部通过摆动连件与底架相连,椅座后端与椅背铰接,椅背通过支撑杆与底架相连,拉力片一端连接于椅背与椅座结合处附近位置,拉力片另一端与底架相连接以使后仰状态的椅背复位,所述的椅座在摆动连件的作用下前后摆动以使椅背绕与支撑杆铰接处后仰至水平方向以下并在拉力片控制下复位。本实用新型可以向后仰至水平面下30度左右,与TotalCore健腹器相比,健腹强度更大,椅背设置的按摩滚在健腹的同时还起到按摩人体后背的效果。
文档编号A63B23/02GK202446733SQ201120352290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0日
发明者余惠南 申请人:浙江双超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