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器材的万向握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045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运动器材的万向握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运动器材的装置,尤指一种运动器材的万向握把。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运动或复建器材上,常常会出现握把让使用者握持及使用,握住握把后,顺着该器材所设计的路线移动手臂,以获得运动的效果。请参阅图5所示,运动器材包含有一架体91、一杆体92及一现有技术的握把93, 杆体92两端分别径向枢设架体91中央及握把93端部,握住握把93后,使手臂通过握把93 带动杆体92以架体91中心为轴转动,同时,握把93亦以握把93中心为轴相对于杆体92 转动,以此让使用者的手腕得以保持在相同的方向,而不需随着杆体92转动。然而现有技术的握把93设计的缺点在于,其轴向始终保持不变,因而当使用者手臂打直时,腕部需向下弯曲才得以握持握把93 (如图6所示),进而造成腕部的不适;并且当手腕保持弯曲状态而随着杆体92作圆弧运动时,更可能因为过度姿势不正确的运动反而造成手腕的运动伤害,尤其当握把93绕到圆弧顶端时,其违反人体工学的姿势更是对手腕造成剧烈的负担。在运动或复建时反而造成其它运动伤害,更是本末倒置。
发明内容有鉴于上述现有运动器材的握把无法在各种情况下调整角度以符合手腕姿势的缺点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动器材的万向握把,其可有效解决上述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运动器材的万向握把,其中包含一球状关节,其包含有一球状部及一结合部;一套筒组件,其套设于球状关节外,且包含有一主套筒,主套筒为中空筒状,且具有两端开口,两开口分别为握把开口及球状开口,握把开口的孔径大于球状开口的孔径;球状关节的球状部位于主套筒内,且抵靠球状开口的周缘;一握把组件,其连接于套筒组件相对球状关节之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使用球状关节,以可使套筒组件连带握把组件相对球状关节的球状部成大范围且大角度的转动,进而让使用者可依各种情况而任意调整握把组件的角度,本实用新型以此达到让手腕可调整至最舒适且符合人体工学的位置,并避免运动伤害的目的。进一步而言,所述的运动器材的万向握把,其中进一步具有至少一轴承,其设于套筒组件及握把组件之间,并使套筒组件及握把组件可相对转动。进一步而言,所述的运动器材的万向握把,其中套筒组件进一步包含有一外连接件,外连接件穿设固定于主套筒的握把开口 ;握把组件包含有一本体及一内连接件,内连接件一端穿射固定于本体,另一端穿设外连接件;前述的轴承装设于内连接件及外连接件之间,并使两连接件可相对转动。[0013]进一步而言,所述的运动器材的万向握把,其中进一步具有一卡固组件,卡固组件设于球状关节上,且包含有一螺纹件及一卡固件,螺纹件套设固定于球状关节的结合部,且具有外螺纹;卡固件套设螺合于螺纹件上。进一步而言,所述的运动器材的万向握把,其中卡固组件的卡固件,其朝向套筒组件的端凹设成型有一阶级面。进一步而言,所述的运动器材的万向握把,其中套筒组件的主套筒,其内径由握把开口至球状开口而渐缩。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件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单轴向握把使用方式的侧视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万向握把使用方式的侧视剖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示意图。图5是运动器材的示意图。图6是现有技术的握把使用时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球状关节11球状部[0024]12结合部20套筒组件[0025]21主套筒211球状开口[0026]212握把开口22外连接件[0027]30握把组件31本体[0028]32握把套筒33内连接件[0029]40轴承50卡固组件[0030]51螺纹件52卡固件[0031]521阶级面60运动器材[0032]91架体92杆体[0033]93握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示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创作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运动器材的万向握把包含有一球状关节10、 一套筒组件20、一握把组件30、两轴承40及一卡固组件50。前述的球状关节10包含有一球状部11及一结合部12,结合部12为圆柱状且连接球状部11。前述的套筒组件20套设于球状关节10外,且包含有一主套筒21及一外连接件 22 ;主套筒21为中空圆筒,且具有两端开口,两开口分别为握把开口 212及球状开口 211, 握把开口 212的孔径大于球状开口 211的孔径,主套筒21的内径对应于球状关节10的球状部11的直径,且主套筒21的内径由握把开口 212至球状开口 211而渐缩;球状关节10的球状部11位于主套筒21内,且抵靠球状开口 211的周缘;主套筒21邻接握把开口 212 的内壁面设有内螺纹;外连接件22穿设并螺合固定于主套筒21之握把开口 22。前述的握把组件30与套筒组件20相互固定,且握把组件30包含有一本体31、一握把套筒32及一内连接件33 ;握把套筒32穿设本体31 ;内连接件33—端穿设于套筒组件 20的外连接件22中,另一端穿设并紧迫固定握把套筒32。前述的两轴承40设于套筒组件20及握把组件30之间,两轴承40穿设于套筒组件20的外连接件22中,并套设于握把组件30的内连接件33外。前述的卡固组件50设于球状关节10上,且包含有一螺纹件51及一卡固件52 ;螺纹件51套设固定于球状关节10的结合部12,且具有外螺纹;卡固件52套设螺合于螺纹件 51上,且朝向套筒组件20之端凹设成型有一阶级面52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球状关节10的结合部12结合于所欲连接的运动器材60,使用者手握握把组件30的本体31即可,而本实用新型有两种使用方式其一,万向握把的使用方式,请参阅图1、图3及图4所示。仅要转动卡固组件50 的卡固件52,使其远离套筒组件20地移动,并且不再抵靠主套筒21即可;此时藉由使用球状关节10,以可使套筒组件20连带握把组件30相对球状关节10的球状部11成大范围且大角度的转动,进而让使用者可依各种情况而任意调整握把组件30的角度,本实用新型藉此达到让手腕可调整至最舒适且符合人体工学的位置,并避免运动伤害的目的。此外,卡固件52上朝向套筒组件20之端的阶级面521,可使主套筒21弯曲时,避免卡固件20与主套筒21相互干涉(如图4所示);藉此除可降低卡固件52调整时的移动距离,同时亦可降低螺纹件51的整体长度。其二,单轴向握把的使用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仅要转动卡固组件50的卡固件52,使其朝向套筒组件20移动,并且最后卡固件52的开口周缘抵靠于主套筒21的球状开口 211周缘即可。藉此便可使主套筒21无法相对球状关节10弯曲,进而使主套筒 21连带握把组件30被限制在轴向方向上,并且仅能轴向转动地使用。在其它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亦可使用于其它各式运动或复健器材,而握持握把组件30的方式,也不以图式上所揭露的方式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轴承40亦可装设于球状关节10的结合部12与运动器材60之间,其同样可发挥相对转动的功能。在其它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亦可不装设轴承40,其直接使主套筒21相对球状关节10的球状部11转动即可。在其它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之套筒组件20亦可没有外连接件22,本实用新型之握把组件30亦可没有内连接件33 ;而直接使握把组件30的本体31穿设固定于主套筒21 即可。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运动器材的万向握把,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球状关节,其包含有一球状部及一结合部;一套筒组件,其套设于球状关节外,且包含有一主套筒,主套筒为中空筒状,且具有两端开口,两开口分别为握把开口及球状开口,握把开口的孔径大于球状开口的孔径球状关节的球状部位于主套筒内,且抵靠球状开口的周缘;一握把组件,其连接于套筒组件相对球状关节之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器材的万向握把,其特征在于,其中进一步具有至少一轴承,其设于套筒组件及握把组件之间,并使套筒组件及握把组件可相对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器材的万向握把,其特征在于,其中套筒组件进一步包含有一外连接件,外连接件穿设固定于主套筒的握把开口 ;握把组件包含有一 本体及一内连接件,内连接件一端穿射固定于本体,另一端穿设外连接件;前述的轴承装设于内连接件及外连接件之间,并使两连接件可相对转动。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运动器材的万向握把,其特征在于,其中进一步具有一卡固组件,卡固组件设于球状关节上,且包含有一螺纹件及一卡固件,螺纹件套设固定于球状关节的结合部,且具有外螺纹;卡固件套设螺合于螺纹件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动器材的万向握把,其特征在于,其中卡固组件的卡固件,其朝向套筒组件的端凹设成型有一阶级面。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运动器材的万向握把,其特征在于,其中套筒组件的主套筒,其内径由握把开口至球状开口而渐缩。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动器材的万向握把,其特征在于,其中套筒组件的主套筒,其内径由握把开口至球状开口而渐缩。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动器材的万向握把,其特征在于,其中套筒组件的主套筒,其内径由握把开口至球状开口而渐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运动器材的万向握把,其包含有一球状关节、一套筒组件及一握把组件。通过使用球状关节,可使套筒组件连带握把组件相对球状关节的球状部成大范围且大角度的转动,进而让使用者可依各种情况而任意调整握把组件的角度,本实用新型以此达到让手腕可调整至最舒适且符合人体工学的位置,并解决现有运动器材的握把无法在各种情况下调整角度以符合手腕姿势的缺点。
文档编号A63B26/00GK202289339SQ20112043036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日
发明者郭辉雄 申请人:爱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