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用滑轮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959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两用滑轮鞋的制作方法
一种两用滑轮鞋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运动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滑轮鞋,特别涉及一种在运动鞋鞋底藏有可叠合滑轮的滑轮鞋,使其达到一般鞋和滑轮鞋的两用效果。
背景技术
现有的滑行运动鞋,如旱冰鞋,它只能作为滑行运动之用,当离开滑行场地或者在不具备滑行条件的场所不能自如地行走,这样作为运动鞋的使用范围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使用时有诸多不便之处。比如说,在中断滑旱冰运动时,必须换上普通的鞋子,因此常常需要多带一双鞋出来运动。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滑轮鞋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了一种可在不使用时,将滑轮隐藏于鞋底的两用滑轮鞋。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两用滑轮鞋,包括鞋帮、鞋底和活动滑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开设有一个凹槽,活动滑轮组设置在凹槽内且与凹槽侧壁转动连接,活动滑轮组具有滑轮,上述活动滑轮组翻转时可使滑轮外翻或叠合收缩在凹槽内,所述的活动滑轮组与凹槽之间还设有使滑轮保持在外翻或折收状态的锁定机构。
活动滑轮组翻转后可将滑轮展开于鞋底外而直接碰触地面,使用锁定机构锁定后,即可作为滑轮鞋使用。当不需要滑行时,首先进行解锁,再将活动滑轮组反转将滑轮收回到凹槽内,再次使用锁定机构锁定后,即可作为一般鞋子使用,以此来达到一般鞋及滑轮鞋的两用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两用滑轮鞋中,所述的活动滑轮组包括支架、滑轮、转轴和连接轴, 滑轮通过转轴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的支架则通过连接轴与凹槽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支架和滑轮可绕连接轴转动来实现外翻展开或内翻收回的动作。
在上述的一种两用滑轮鞋中,所述的支架包括受力部和连接部,上述转轴和连接轴均设置在连接部上,受力部与连接部连接且具有受力面,上述活动滑轮组翻转使滑轮处于外翻展开状态时,所述的受力面刚好紧贴在凹槽的底部。滑轮处于外翻状态时,受力面刚好紧贴在凹槽的底部,增大了受力面积。
在上述的一种两用滑轮鞋中,所述支架还包括有分设在滑轮两侧的支撑部,支撑部与受力部和连接部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两用滑轮鞋中,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拨杆、插销和与插销连接的复位弹簧,插销设置在支架上,凹槽内壁上开设有与上述插销配合的插孔,插销插设在插孔内,所述的拨杆与插销连接且可带动插销抽出插孔进行解锁,所述的插销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具有向插孔方向运动的趋势。
在上述的一种两用滑轮鞋中,所述的支架内部开设有可供插销运动的销孔,插销的内端与销孔内的弹簧相抵靠,外端可伸出销孔插入到上述插孔中。
在上述的一种两用滑轮鞋中,所述的支架内部还开设有与上述销孔连通的滑行通道,拨杆的内端与插销连接,外端从滑行通道伸出。
在上述的一种两用滑轮鞋中,所述的插销和拨杆相互垂直。
在上述的一种两用滑轮鞋中,所述的鞋底位于插孔处均设有缺口。设置缺口后,可方便手指接触到拨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两用滑轮鞋可作为滑轮鞋和普通鞋子使用,一物两用;操作简单方便,只需拨动拨杆进行解锁即可翻转。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活动滑轮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两用滑轮鞋的鞋底结构示意图。
图中,1、鞋帮;2、鞋底;21、缺口 ;3、活动滑轮组;31、支架;31a、受力部;31al、受力面;31b、连接部;31c、支撑部;32、滑轮;33、转轴;34、连接轴;4、凹槽;41、凹陷;42、插孔;5、销孔;6、滑行通道;7、插销;8、复位弹簧;9、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两用滑轮鞋包括鞋帮1、鞋底2和活动滑轮组3,鞋底2开设有一个凹槽4,凹槽4内一前一后设有两个活动滑轮组3,活动滑轮组3可相对于凹槽4转动。活动滑轮组3向外翻转展开,定位在凹槽4的前后端时,本发明可作为滑轮鞋使用。而当活动滑轮组3向内翻转收缩定位在凹槽4中部时,本发明可作为普通鞋子使用。
如图2所示,活动滑轮组3均包括支架31、滑轮32、转轴33和连接轴34,支架31 则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受力部31a和连接部31b,连接部31b通过连接轴34与凹槽4的内侧壁转动连接,而滑轮32则通过转轴33与连接部31b连接,滑轮32处于外翻状态时,受力部 31a位于凹槽4底部和滑轮32之间,且受力部31a上的受力面31al刚好紧贴在凹槽4的底部,滑轮32的两侧还设置有连接受力部31a和连接部31b的支撑部31c。为了保证稳定性,特在凹槽4的底部开设有更深的凹陷41,受力部31a的受力面31al落入该凹陷41中, 凹陷41仅对落入内部的受力部31a进行限位。
如图3所示,受力部31a上开设有销孔5和两个滑行通道6,销孔5贯穿受力部31a 并设有两个插销7,两个插销7之间设有复位弹簧8,销孔5和滑行通道6相互连通形成“[” 形,每个滑行通道6内均设有一拨杆9,拨杆9的内端与相应侧的插销7垂直连接,外端伸出滑行通道6。
如图4所示,凹槽4内的两个活动滑轮组3 —个处于外翻展开状态,一个处于收缩状态。处于外翻展开状态时,活动滑轮组3上两侧的两个插销7插入到凹槽4内壁上靠近凹槽4端部的插孔42中,鞋底2靠近该活动滑轮组3的拨杆9处具有缺口 21。而处于收缩状态时,活动滑轮组3上两侧的两个插销7则插入到凹槽4内壁上靠近凹槽4中部的插孔42中,鞋底2中部同样设有靠近该活动滑轮组3拨杆9的缺口 21。
当需要作为滑轮鞋使用时,将活动滑轮组3外翻展开至凹槽4的两端,向内拨动两拨杆9,使同一销孔5内的两个插销7相向运动,压缩复位弹簧8,腾出空隙后,顺利滑入到凹槽4内,之后松开拨杆9,插销7在复位弹簧8的作用下复位,各自插入到相应侧的插孔 42内,完成锁定。此时滑轮32展开于鞋底2外而直接碰触地面(如图1所示)。
在需要作为普通鞋子使用时,手指伸入凹槽4内,同时向内侧拨动同一个活动滑轮组3上的两个拨杆9,使插销7缩回至销孔5内完成解锁,此处的缺口 21可方便手指接触到拨杆9,之后就可将活动滑轮组3反转,将滑轮32收回至凹槽4内,松开拨杆9后,插销7 复位完成锁定,此时凹槽4周边的鞋底2部分触地。
当再次需要作为滑轮鞋使用时,原理同上,先解锁后再进行翻转,翻转完成后进行锁定,以此来达到一般鞋及滑轮鞋的两用效果。在每个插销7的锁定位置处,均设有方便手指接触到拨杆9的缺口 21。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两用滑轮鞋,包括鞋帮(1)、鞋底( 和活动滑轮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O)开设有一个凹槽G),活动滑轮组C3)设置在凹槽内且与凹槽(4)侧壁转动连接,活动滑轮组C3)具有滑轮(32),上述活动滑轮组C3)翻转时可使滑轮(3 外翻或叠合收缩在凹槽内,所述的活动滑轮组C3)与凹槽(4)之间还设有使滑轮(3 保持在外翻或折收状态的锁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滑轮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滑轮组C3)包括支架(31)、滑轮(32)、转轴(33)和连接轴(34),滑轮(32)通过转轴(33)与支架(31)转动连接,所述的支架(31)则通过连接轴(34)与凹槽的内侧壁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用滑轮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31)包括受力部(31a)和连接部(31b),上述转轴(3 和连接轴(34)均设置在连接部(31b)上,受力部 (31a)与连接部(31b)连接且具有受力面(31al),上述活动滑轮组( 翻转使滑轮(32)处于外翻展开状态时,所述的受力面(31al)刚好紧贴在凹槽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用滑轮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1)还包括有分设在滑轮(32)两侧的支撑部(31c),支撑部(31c)与受力部(31a)和连接部(31b)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两用滑轮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拨杆(9)、插销(7)和与插销(7)连接的复位弹簧(8),插销(7)设置在支架(31)上, 凹槽内壁上开设有与上述插销(7)配合的插孔(42),插销(7)插设在插孔02)内,所述的拨杆(9)与插销(7)连接且可带动插销(7)抽出插孔0 进行解锁,所述的插销(7) 在复位弹簧(8)的作用下具有向插孔0 方向运动的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两用滑轮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31)内部开设有可供插销(7)运动的销孔(5),插销(7)的内端与销孔(5)内的弹簧相抵靠,外端可伸出销孔(5)插入到上述插孔(42)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两用滑轮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31)内部还开设有与上述销孔( 连通的滑行通道(6),拨杆(9)的内端与插销(7)连接,外端从滑行通道 (6)伸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两用滑轮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销(7)和拨杆(9)相互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两用滑轮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 位于插孔 (42)处均设有缺口 (21)。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用滑轮鞋,属于运动鞋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滑轮鞋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本两用滑轮鞋包括鞋帮、鞋底和活动滑轮组,鞋底开设有一个凹槽,活动滑轮组设置在凹槽内且与凹槽侧壁转动连接,活动滑轮组具有滑轮,上述活动滑轮组翻转时可使滑轮外翻或叠合收缩在凹槽内,所述的活动滑轮组与凹槽之间还设有使滑轮保持在外翻或折收状态的锁定机构。本两用滑轮鞋可作为滑轮鞋和普通鞋子使用,一物两用;操作简单方便,只需拨动拨杆进行解锁即可翻转。
文档编号A63C17/22GK102512817SQ20121000990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3日
发明者郑俭余 申请人:郑俭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