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翘板式双人横叉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428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翘翘板式双人横叉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育训练器材,具体为翘翘板式双人横叉训练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体育教育理念提出了快乐式教育,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要重视爱的教育、美的教育,强调学习兴趣与创造学习。快乐体育以“乐学”为支撑点,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包括目的、兴趣、情感、意志等全部非智力因素,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优化教学环境与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顺畅。体育运动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缺一不可。单纯的体力无法学 好动作,单纯的脑力掌握不了技术。而面对柔韧横叉训练,教师和学生怎么能够达到快乐式教育提出了一种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娱乐和训练一体的翘翘板式双人横叉训练器,将快乐式教育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预期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I跷跷板横梁上有两个2胸前扶手,防止训练时身体过分前倒受伤,在2胸前扶手和4立柱上把手上用橡皮带连接进行弹性形变的动力性拉伸,3带靠背凳子有效地防止上体过分后倒掉下跷跷板,6横叉体联合轴将两侧的7带前后挡板的腿下托板体联合起来进行定点转动,7带前后挡板的腿下托板体有效地控制了分腿横叉训练时两腿在同一条直线上,其下面的8万向轮分别向两侧滑动。所述的I跷跷板横梁下安装了 9定点轴承,10支撑柱带升降孔,有三个升降孔中心点之间距离为十厘米,根据练习者的柔韧程度和身高可以选择不同的高度进行横叉训练,可最大调节二十厘米的高度,11支撑架上焊接了四根5立柱,上面分别有六个4立柱上把手,每个4立柱上把手之间距离为十厘米,可最大调节五十厘米的高度,双人训练时,一侧的下降,另一侧的升高,练习者双手在4立柱上把手上控制横叉训练的幅度,幅度由小到大,在娱乐的同时进行了横叉训练的目的。是提倡快乐教育的一种可行性手段。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跷跷板娱乐性较强,在跷跷板上设计横叉训练,将枯燥的柔韧训练融合到娱乐中,满足了学生爱玩的天性,同时较好的进行了柔韧训练。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体育用具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容易推广和普及使用,尤其在公园、健身房、大量投入该器材,是公益事业的一种补充,满足人们体育训练的需要。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中1跷跷板横梁,2胸前扶手,3带靠背凳子,4立柱上把手,5立柱,6横叉体联合轴,7带前后挡板的腿下托板体,8万向轮,9定点轴承,10支撑柱带升降孔,11支撑架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所述的I跷跷板横梁下安装了 9定点轴承,10支撑柱带升降孔,有三个升降孔中心点之间距离为十厘米,根据练习者的柔韧程度和身高可以选择不同的高度进行横叉训练,可最大调节二十厘米的高度,11支撑架上焊接了四根5立柱,上面分别有六个4立柱上把手,每个4立柱上把手之间距离为十厘米,可最大调节五十厘米的高度,双人训练时,一侧的下降,另一侧的升高,练习者双手在4立柱上把手上控制横叉训练的幅度,幅度由小到大,在娱乐的同时进行了横叉训练的目的。是提倡快乐教育的一种可行 性手段。
权利要求
1.一种翘翘板式双人横叉训练器,由(I)跷跷板横梁(2)胸前扶手(3)带靠背凳子(4)立柱上把手(5)立柱(6)横叉体联合轴(7)带前后挡板的腿下托板体(8)万向轮(9)定点轴承(10)支撑柱带升降孔(11)支撑架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10)支撑柱带升降孔,有三个升降孔中心点之间距离为十厘米,根据练习者的柔韧程度和身高可以选择不同的高度进行横叉训练,可最大调节二十厘米的高度,(11)支撑架上焊接了四根(5)立柱,上面分别有六个(4)立柱上把手,每个(4)立柱上把手之间距离为十厘米,可最大调节五十厘米的高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翘翘板式双人横叉训练器,所述的1跷跷板横梁上有两个2胸前扶手,防止训练时身体过分前倒受伤,在2胸前扶手和4立柱上把手上用橡皮带连接进行弹性形变的动力性拉伸,3带靠背凳子有效地防止上体过分后倒掉下跷跷板,6横叉体联合轴将两侧的7带前后挡板的腿下托板体联合起来进行定点转动,7带前后挡板的腿下托板体有效地控制了分腿横叉训练时两腿在同一条直线上,其下面的8万向轮分别向两侧滑动。
文档编号A63B23/04GK102728028SQ201210120458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0日
发明者苟小平 申请人:苟小平, 陇东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